秦进才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赵文化研究
赵国官制渊源再探
秦进才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战国时代的赵国官制,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散失等原因,已经很难看到系统全面的记载,只能看到赵国官制一鳞半爪只言片语的记述。笔者收集传世与出土文献,汲取前贤今哲成果,归纳梳理,从卿士化家为国、家臣变大臣,继承周晋官制革新职责,借鉴别国官名为己所用,首创官职名号独具特色等四方面,再探赵国官制的渊源。
赵国;官制;渊源
战国时代,华夏“下无方伯,上无天子”[1]711,既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也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机遇,列国相继改革,富国强兵,合纵连横,“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2]1176出现了“士无常君,国亡定臣”[3]3567的状况,形成了“邦无定交,士无定主”[4]749-750的格局,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赵国乘势崛起。为适应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的需要,赵国逐渐建立健全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官制体系。然而,随着赵国的覆灭,年代日益久远,文献逐渐散佚百不存一,再加上秦朝焚书等原因,后人只能在有关事件的记述中了解赵国官职的只言片语,只能在有关人物的传记里窥见赵国官制的吉光片羽,只能在出土文物中看到赵国官名的一鳞半爪。千年之后,明代董说博考典志撰写了《七国考》,其中有《赵职官》,但开创者难以为工,空疏学风留下遗憾。现代缪文远检核群籍、拾遗订误做《七国考订补》,有功于董说之书。杨宽著《战国史》中论述赵国官制,比较七国官制异同。王宇信、杨升南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先秦》卷中涉及到战国官制。缪文远著《战国制度通考》中有《职官考》,系统梳理七国官职,推进官制研究。杨宽、吴浩坤主编的《战国会要》有《赵职官》,尽心搜罗传世的文献资料,竭力运用新出土的文献史料,以求再现赵国官制的原貌。沈长云等所著《赵国史稿》中,对于赵国官制作系统的论述。数百年来,诸家迭起,筚路蓝缕之功可喜,拾遗补阙之志可钦,然而已经很难再看到赵国官制系统、完整的本来面貌,明知不可能彻底解决赵国官制问题,但还是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有条件,推动赵国官制研究的进展,为后人系统深入研究创造条件。为此,笔者曾搜集传世文献与金石简牍资料,汲取前贤今哲的研究成果,撰写《赵国官制渊源及演变》(《赵国历史文化论丛》,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赵国官制渊源探索》(《光明日报》2009年9月8日)两文发表,周建英撰写《赵国官制考》(《衡水师专学报》1999年4期)、崔向东撰写《赵国官僚制度述考》(《渤海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等文章。可见赵国官制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些问题还需要深化、细化。笔者因过去限于篇幅有些问题没有展开,现在又收集了些新资料,对赵国官制渊源进行再探索,以请教于大家。
赵氏历史悠久,周穆王时,赐造父以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因以为赵氏。周幽王时,叔带如晋,事奉文侯。晋献公时,赵夙为大夫。晋文公时,赵衰始任国政。晋平公时,赵武子为正卿,执掌晋国朝政。晋出公时,赵襄子先是与智、魏、韩瓜分范氏、中行氏之地,后又与韩、魏联手消灭智伯。赵烈侯时,受周威烈王册命为诸侯。赵敬侯时,韩赵魏三家分晋。赵氏由卿大夫膨胀为万乘之国,走过了建家立室、执掌国政、兼并诸卿、瓜分晋国的历程,经过由卿大夫、家主到国君的身份变化,有些官职就是在卿大夫家臣的基础上,转化为赵国的官制,构成了赵国官制的直接来源。
具体如相、相室与相国的演变转化。鲁定公九年(前 501年),阳虎“逐于鲁,疑于齐,走而之赵,赵简主迎而相之。左右曰:‘虎善窃人国政,何故相也?’简主曰:‘阳虎务取之,我务守之。’遂执术而御之,阳虎不敢为非,以善事简主,兴主之强,几至于霸也。”[5]730赵简子敢于任用鲁国阳虎为相,阳虎尽职尽力辅佐赵简子。“解狐荐其讎于简主以为相”[5]753,解狐所推荐者的姓氏名字,笔者不清楚,是赵简子时的相当无大问题。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智伯率领韩、魏出兵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及附近),引汾水灌城,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赵群臣皆有外心。赵“襄子惧,乃夜使相张孟同私于韩、魏。韩、魏与合谋,以三月丙戌,三国反灭知氏,共分其地。”[6]1795张孟同是赵襄子的相。阳虎、张孟同等,是保存下姓名的赵卿之相,没有留下姓名来的相当更多。这些相所经管的范围,已经不再仅是赵氏家族的事务,而涉及到赵氏集团的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政务,他们的职责随着赵氏化家为国的进程而变化。
卿大夫的相,又称相室①传世有“长平君相室鈢”(《于豪亮学术文存·古玺考释》,中华书局1985年,第82页);“相室”(罗福颐主编《古玺汇编》4561—4563,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416页)等玺印。《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多有相室记载,相室,即“室家之相”(《战国策》卷五《秦策三·应侯失韩之汝南》注,第206页)。《汉书》卷二七中之下《五行志中之下》记述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李梅实”。记曰:“不当华而华,易大夫;不当实而实,易相室。”颜师古注曰:“相室,犹言相国,谓宰相也”(第1412页)。颜师古注看到了相室与相国相同的一面,但没有看到不同的一面,那就是相室有时也是卿大夫的家臣。也就是相、相室,既可以是卿大夫家臣的称号,又可以是国家重臣的称谓。。中牟令王登推荐中章、胥己于赵襄子,赵襄子曰:“子见之,我将为中大夫。”相室谏曰:“中大夫,晋重列也,今无功而受,非晋臣之意。君其耳而未之目邪?”②《韩非子新校注》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697页)。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卷一七《知度》作“襄子见而以为中大夫。相国曰:‘意者君耳而未之目邪?为中大夫若此其见也,非晋国之故’”(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1093页)。同一件事情的当事人,《韩非子》作“相室”,《吕氏春秋》作“相国”,称谓相异,当是古人认为两者有相通之处,也可以证明相室向相国转化的一个标志。相室劝谏赵襄子,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相室,又称为家相③黄怀信等撰《逸周书汇校集注》卷八《祭公解》载:“汝无以家相乱王室而莫恤其外”孔晁云:“言倍(陪)臣执国命。”庄述祖云:“家相,私人,《皇门》所谓以相厥室者也。”朱右曾云:“家相,嗜利营私者”(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938页)。陪臣、私人、相厥室等,都表明家相职责与相室相同,因此说,相室又称家相。、室老④(唐)贾公彦等撰《仪礼注疏》卷二九《丧服》载:“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其余皆众臣也。”注曰:“室老,家相也。士,邑宰也”(《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102页)。室老,与家相相同,也就与相室相同。。相、相室、家相等,名称虽然不同,身份都是卿大夫的家臣,主要职责是管理卿大夫的家室事务,即当是习称的“相其室”⑤《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五年载:“公乌死,季公亥与公思展与公乌之臣申夜姑相其室”(第1460页)。即三人共同经理公乌之家。,实际上,战国时代,赵氏相室除了管理卿大夫的家务之外,还要承担为卿大夫出谋划策,或奉卿大夫之命出使联络等重要的政治、军事、外交的活动。
赵氏由卿大夫被周威烈王册命为诸侯后,赵氏家臣的相、相室变成了赵国权势显赫的相、相国等。有时仍然使用相室称谓,如“六年,相室肖(赵)翣”[7]鼎的铭文。“相室约其廷臣,廷臣约其官属”。这里的“相室,宰相也”[5]1064、1071。即是宰相的异名。实际上,称朝廷重臣为相室者较少,多是称为相国,如赵“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5]1797,赵惠文王以“肥义为相国”[6]1812,后来又以“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取灵丘与秦会中阳。”[6]1816赵孝成王“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6]1828还有皮相国、张相国等,这些是以相国为名的朝廷重臣。有时仍按照习惯称为相,如赵成侯以“大戊午为相”[6]1799。赵“武灵王元年,阳文君赵豹相。”[6]1803赵惠文王时,“公子成为相”[6]1815,“魏冄来相赵。”[6]1820赵孝成王时,“田单为相。”[6]1824上述的“相”字,有的是动词,有的是名词,为名词者当是相国的省称。相、相国、相室,在赵国青铜器铭文中,多记载为相邦,如矛的铭文,有“元年,相邦春平侯”;“五年,相邦春平侯”[8]599;“十七年,相邦春平侯”[8]600等。剑的铭文,有 “十(七)年,相邦阳安君”[9];“八年,相邦建信君”[8]649等。铍的铭文,有“四年,相邦建信君”[8]656;“十八年,相邦平国君”[10]等。上述铭文涉及到的相邦有春平侯、阳安君、建信君、平国君等人。战国时代,赵、楚⑥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有张光裕考释的《相邦之道》载:“吾见于君,不问有邦之道,而问相邦之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37—239页)。这里的相邦,似乎不是名词,而是动词。这当与楚国设令尹,而不设相国有关。、魏⑦《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附抄《魏户律》载:“二十五年闰再十二月丙午朔辛亥,〇告相邦:民或弃邑居壄(野),入人孤寡,徼人妇女,非邦之故也。自今以来,叚(假)门逆吕(旅),赘婿后父,勿令为户,勿鼠(予)田宇”(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92—293页)。此相邦,当是魏国相邦。、秦⑧《殷周金文集成释文》11342有“廿一年相邦冉造”的铭文(第6卷第519页),可证秦国有相邦。、燕⑨邹安辑《周金文存》卷六《戈矛之属》有“郾相邦”剑的铭文(广仓学宭1916年,第92页),可证燕国有相邦。、中山⑩中山通方壶铭文:“隹(唯)十亖(四)年,中山王命相邦赒,斁(择)郾(燕)吉金,铸为彜壶”(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370页)。可证中山国有相邦。等国都用相邦一词,汉朝人整理先秦文献时,为避汉高祖刘邦名讳,把相邦改为相国。
赵国把相等称谓应用在多方面。朝廷有相国,在代地设相。赵武灵王十八年(前308年),“代相赵固迎公子稷于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①《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第1805页)。《史记》卷五《秦本纪》载:“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昭襄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于燕,燕人送归,得立”(第209页)。两处说法不同,年代相差一年,不妨并存。二十年,“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6]1811。除传世文献外,还有出土文献为证,如“廿三年,代相邙皮”[11],“四年,代相乐”②高士英《朔县赵家口发现赵国剑》,《考古与文物》1989年3期。参考王辉《跋朔县拣选的四年代相乐铍》,《考古与文物》1989年3期。,“六年,代相吏微”[12]等兵器铭文。相邦的称谓还传至匈奴,有“为赵国所刻制”[13]15的“兇(匈)奴相邦”[14]11玺印为证。
相、相室、相邦、相国,有时通用,职责有相同之处。“相也者,百官之长也”[15]1310;“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16]224;“相国者,论功劳,行赏罚,不敢隐贤,使百官共(恭)敬悉畏,毋敢口随(惰)行口,以侍(待)主令”③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释文注释《守法守令等十三篇·王兵》(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6页)。黎翔凤撰《管子校注》卷一〇《地图》载:“论功劳,行赏罚,不敢蔽贤有私,行用货财供给军之求索,使百吏肃敬,不敢解怠行邪,以待君之令,相室之任也”(中华书局2004年,第532页)。与银雀山汉墓竹简《王兵》篇基本相同,亦有差异,《王兵》篇无《地图》篇的“行用货财供给军之求索”一句,《王兵》篇“相国者”在前,《地图》篇“相室之任也”在后;一作“主令”,一作“君令”,意同字异。两篇对读互证,不仅可以证明“相国”与“相室”称谓相异,而且也可以说明两者职掌基本相同。,职责大同小异。相、相室可以是卿大夫的家臣,可以是封君的辅佐者,更以国王的重臣著名于世。家臣之相,向家主负责;朝廷之相,向国王负责。掌握权力大小有别,政治地位高低不同,但都是家主、国王信任之人。卿大夫赵氏开国立业转化为君主,其家臣相、相室随着变成了赵国权势显赫的相国,人称百官之长,但仍然带着一些家臣的特点。这是家国同构的体现,又是赵国官制的直接渊源,更是赵国官制的特点之一。
“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3]722赵国是三家分晋的主角之一,晋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国家,“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17]1539,官制亦受周朝的影响,赵国是在晋国的母体中成长而分离出来的,因而其官制难免打着周朝与晋国官制的烙印,又根据时代的变化、本国的实际情况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而有所改变。
(一)继续沿用周朝晋国的官职名号
其一司寇,西周初年,康叔为司寇,镇抚东土。《周礼》曰:“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18]2741、2762“司寇协奸”,注曰:“司寇,刑官,掌合奸民,以知死刑之数。”[19]25《秩官》曰:“司寇诘奸”,注曰:“禁诘奸盗”[19]71、72。这些是司寇的职掌。晋景公三年(前597年),屠岸贾为司寇,“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6]1783司寇屠岸贾擅自使用杀戮之权,攻杀赵氏。赵氏建国后,继续沿袭周晋之制,设立司寇之官。“抃急禁悍,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使暴悍以变,奸邪不作,司寇之事也。”[16]170司寇职掌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担任司寇者,赵惠文王四年(前195年),李兑为司寇,与公子成专国政。还有“十二年,邦司寇赵新”[8]648,“五年,邦司寇”[8]653,“二年,邦司寇肖(赵)或”[20]274等人。“邦司寇”,是赵国朝廷的司寇。朝廷司寇玺印,为“司寇之鉨”[14]4。还有“武阳司寇”[21]9、“襄阴司寇”[22]13、“阴馆司寇”④《古玺汇编》0068,第12页。参考徐在国《战国官玺考释三则》,《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3期。等玺印,武阳、襄阴、阴馆,都是隶属于赵国的县,冠以县名的司寇,是赵国地方的司寇,是县级掌管刑狱、纠察等事物的官员。司寇,在秦变为刑徒之名,后世成为刑部尚书的别称。
其二傅,“傅者,傅之以德义,因以为官名。”[23]20指负有辅佐、教导责任的官员。鲁僖公二十八年(前 632年)五月丁未,晋文公献楚俘于王,“郑伯傅王,用平礼也。”傅,为辅佐之意,⑤《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八年(第463页)。《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五年载郑国子产言:“我先君武、庄为平、桓卿士。城濮之役,文公布命曰‘各复旧职。’命我文公,戎服辅王,以授楚捷”(第1106页)。傅王、辅王所说为同一件事,意为辅佐。郑伯即文公以周卿士的身份辅佐周襄王接受楚国俘虏。晋献公因听信骊姬谗言,杀太子申生“傅杜原款。”[17]297杜原款将死,使小臣圉告于申生,曰:“款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导,以至于死。”[19]290从杜原款所言中,可见傅的职责是教导太子。晋悼公因“羊舌肸习于春秋。乃召叔向使傅太子彪。”[19]445羊舌肸,字叔向,此傅为太子傅。晋“平公即位,羊舌肸为傅。”[17]1026此傅为君主之傅,亦称太傅⑥《国语》卷一四《晋语八·叔向均秦楚二公子之禄》载:“叔向为太傅,实赋禄”(第476页)。可知叔向晋悼公时为太子彪傅,太子彪继位为君主,叔向为太傅。。赵武灵王立周绍为王子何傅,认同“立傅以行,教少以学”的道理。周绍提出“知虑不躁达于变,身行宽惠达于礼,威严不足以易于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恭于教而不快,和于下而不危。六者,傅之才”[2]669的看法,表达了对于王子傅职责、才能和品德的看法。赵武灵王“遂赐周绍胡服衣冠,具带黄金师比,以傅王子也。”①《战国策》卷一九《赵策二·王立周绍为傅》(第670页)。《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载:“使周袑胡服傅王子何”(第1811页)。周袑、周绍,当为一人而两书的名字用字不同。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王子何继位为赵惠文王,“肥义为相国,并傅王。”[6]1812傅,亦有辅佐、教导之意。
其三行人,《周礼·秋官司寇》有大、小行人,掌天子与各国间的交际礼仪,接待宾客。春秋时,行人掌国宾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宾大客,受小客之币辞。周灵王二十年(前 552年),晋国栾盈出奔楚国路过周地,周西鄙人抢掠其财物,栾盈辞于周行人之后,周灵王使司徒禁止掠夺栾氏,使候送出轘辕。晋国行人见于记载的,有鲁成公七年(前584年)狐庸为行人出使于吴;有鲁襄公四年(前569年)鲁国叔孙穆子(穆叔)出使于晋国,晋悼公飨之,乐及《鹿鸣》之三,而后拜乐三。晋侯使行人询问,曰:“子以君命镇抚弊邑,不腆先君之礼,以辱从者,不腆之乐以节之。吾子舍其大而加礼于其细,敢问何礼也?”②《国语》卷五《鲁语下·叔孙穆子聘于晋》(第185页)。《春秋左传注》襄公四年作“韩献子使行人子员问之”(第933页)。《国语》、《左传》两书记载的鲁国使者都是叔孙穆子(或称穆叔),出面招待的是晋悼公,而命行人询问叔孙穆子拜谢原因者虽有晋悼公与韩献子之不同,但通过行人进行询问则又是相同的。还有鲁襄二十六年(前547年),行人子朱争取接待秦国国君之弟鍼的任务等。战国时,冯忌因行人得见赵王,行人烛过对内政提出自己的看法,赵简子说:“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一言。”[15]1533由此可知,赵国行人主要职掌外交,对内政亦可提出自己的建议。
其四大夫,是个内涵繁杂的概念,包含着爵位、官职、等级等丰富的内容,并且历时久远、使用广泛。《周礼》六官中都设有数量多少不等的大夫。从等级看,有上、中、下不同级别的大夫。从社会地位看,有卿大夫、士大夫、朝大夫、乡大夫等不同层次的大夫。晋国除含义广泛的晋大夫、诸大夫外,又有独具特色的县大夫、公族大夫、七舆大夫等,军中设立上、中、下军大夫等。赵国继承了周朝晋国的部分大夫名号。如鲁哀公二年(前493年),赵简子伐郑誓师,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17]1614可见晋有上、下大夫。赵惠文王拜完璧归赵的蔺相如为上大夫。赵国亦设有战国特色的五大夫,如“续经以仕赵五大夫”[15]1492。多用大夫的通称,如“魏襄王十七年,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又命将军大夫适子、戍吏皆貉服矣。”[24]224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五月,武灵王传国王子何,“大夫悉为臣”[6]1813。从“大夫”、“吏大夫”看,可知赵国大夫很多,但现在已不能得其详了。秦汉以后,既有官职名号的御史大夫、谏大夫等,又有爵位称号的官大夫、公大夫等,还有文职散官称谓的光禄大夫、荣禄大夫等,类型多种多样。
其五大卜。周大卜,又作太卜。郑氏注:“问龟曰卜。大卜,卜筮官之长。”[18]1281职掌“以八命者,赞三兆三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18]1938。晋国卜偃知识广博,见识高明,多次预见国家吉凶③卜偃,又作郭偃,《国语》卷七《晋语一·史苏论献公伐骊戎胜而不吉》载:“郭偃曰”,注曰:“郭偃,晋大夫卜偃也”(第257、258页)。《韩非子新校注》卷五《南面》载:“管仲毋易齐,郭偃毋更晋,则桓、文不霸矣”(第334页)。《春秋左传注》载:鲁闵公元年(前661年)、鲁僖公二年(前655年)、僖公五年、僖公十四年、僖公二十五年、僖公三十二年等,卜偃多次预测国家大事的吉凶祸福,并提出理性谋略建议。因此,杨伯峻认为:“卜偃之于晋文公,实变法称霸之功臣”(第259页)。,其意见为君主所尊重。战国时,生产力水平提高,鬼神色彩变淡,人事重于神权,卜人地位下降,但赵国太卜仍可利用鬼神灾异,占卜吉凶,使赵国退还东周的祭地。汉代太常属官仍然有太卜令,在朝廷中的地位已经下降,在黎民百姓中仍有广泛的市场。
其六筮史,以蓍草占卜吉凶休咎或卜问疑难困惑的事为筮。周朝的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18]1964既占卜吉凶祸福,又参与军事和政务活动,箕子曰:“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25]313。晋国设筮史④《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八年载:“晋侯有疾,曹伯之竖侯獳货筮史,使曰以曹为解。”注曰:“货,贿赂也。筮史,晋掌卜筮之官”。第474页。,筮史相当于周朝的筮人,是掌卜筮之官⑤《国语》卷一〇《晋语四·重耳亲筮得晋国》载:晋公子重耳占卜:“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筮史占之。 韦昭注曰“筮史,筮人,掌以三易辨九筮之名”(第362、363页)。可知,筮史与筮人相当,筮史是晋国主管卜筮之官。。虽说《周礼》言“凡国之大事,先簭而后卜”[18]1965。实际上,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晋文公卜纳周襄王;鲁哀公九年(前486年),赵鞅占卜救郑国,均先卜而后筮。可知卜筮先后,并非固定不变。赵承晋制,仍设筮史之官。赵孝成王四年(前 262年),王命筮史敢占卜梦的吉凶征兆。筮史职掌为后世所沿袭,官职名号有变化。
其七工师。《周礼·冬官考工记》载:“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郑氏注曰:“百工,司空事官之属。”[18]3105孙诒让案曰:“《月令》‘季春,命工师,令百工’。注云‘工师,司空之属官也。’又‘孟冬,命工师效功’。注云‘工师,工官之长也’。是冬官之属有工师与匠师、梓师同领诸工”[18]3106。战国时,各国多有工师,管理官府手工业的生产与经营。“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①《荀子集解》卷五《王制》(第169页)。《管子校注》卷一《立政》亦载:“论百工,审时事,辩功苦,上完利,监壹五乡,以时钧脩焉。使刻镂文采,毋敢造于乡工师之事也”(第73-74页)。两书有文字相同者,亦有字句相异者,其精神无疑是一致的,说明了当时工师的职责。这是工师职责所在。赵与韩、魏兵器铭文中多有左库、右库、上库、下库工师等相同的官职称谓,当是均继承于晋国官制而然,并各自都有所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司空事官之属。赵国工师,分别隶属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隶属于中央政府者,如“四年,相邦春平侯,邦左库工师长身”[8]664;“十五年,守相廉颇,邦右库工师韩亥”[8]660;“十七年,相邦春平侯,邦左伐器工师长”[8]668等铭文,可为证。隶属于郡县政府者,如“六年,安平守燮疾,左库工师赋”[8]647;“王莅事,南行唐令瞿卯,右库工师司马郃”[8]647、648;“三年,武信令司马,右库启工师秦”[8]648。铭文上的相邦、守相、守、令,是器物的监造者,是工师的上司。工师官制为后世继承并发展。
司寇、傅、行人、大夫、太卜、筮史、工师等官职,不仅周朝晋国赵国前后相沿袭,而且列国亦多有设置者,并为后世所沿袭并发展。
(二)继承于周朝的官职名号
其一内史。周内史,职“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以逆会计。掌叙事之法,受纳访,以诏王听治。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凡四方之事书,内史读之。”“内史掌书王命,遂贰之。”[18]2129-2132、2136春秋时代,见于记载的周内史,如:鲁庄公三十二年(前662年),内史过论神降于莘;鲁僖公十六年(前644年),内史叔兴聘于宋;鲁文公元年(前626年)春,王使内史叔服会鲁君主之葬等,可见春秋时的周内史职掌有所变化,奉命出使的任务增加。赵烈侯时,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充,被任命为内史。赵国内史具体职掌不清楚,从徐越所言“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来看,与秦汉“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②《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31页)。《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涉及到内史的有八条,总起来看,需要“上内史”者事务不少,如财政、赋税、畜牧、手工业、器用物资等都与其管理范围有关。,与管理国家财政有些联系。
其二御史,周朝“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法令焉,掌赞书。”[18]2140其职掌赞书授法律、上传下达等事。战国时,御史职掌稍有变化,成为国王的亲近之臣,管理文书及记事等。张仪出使到赵国,称:“弊邑秦王使臣敢献书于大王御史”[2]649。可见御史有接受、转送文书的职责。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秦、赵两国国王相会于渑池,御史记录鼓瑟、击缻之事。其官职名称相同,而职掌发生了变化。内蒙古卓资县城卜子古城遗址出土的陶量铭文有“(半)(斛)亮(量),卸(御)史肖(赵)宫(?)立(校)”的记载,说明“御史参与造器,是为了校准度量衡单位,使器物的量制或衡制符合法定标准。御史有这方面的职掌,这是我们过去所不了解的”[26],十分珍贵。赵国弩机上有“邦御史”[27]的铭文,韩非记载了魏国等有县级御史。据此推断“邦御史”、“大王御史”等,当是朝廷御史,相对应赵国也应当有县级御史。御史,历代均有设置,主要担负秘书、监察等职责。
(三)渊源于晋国的官职名号
其一将军,《左传》载:晋阎没、女宽谓魏献子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注曰:“魏子中军帅,故谓之将军。”《正义》曰:“晋使卿为军将,谓之将中军、将上军。此以魏子将中军,故呼为将军。及六国以来,遂以将军为官名,盖其元起于此。”[28]2119-2120《墨子》言:“昔者晋有六将军。”孙诒让注曰:“六将军,即六卿为军将者也,春秋时通称军将为将军。”[29]127银雀山汉墓竹简载:吴王问孙子曰:“六将军分守晋国之地,孰先亡?孰固成?”③《银雀山汉墓竹简》壹释文注释《孙子兵法》下编《吴问》(第30页)。《淮南鸿烈集解》卷一二《道应训》载:“昔赵文子问于叔向曰:‘晋六将军,其孰先亡乎?’对曰:‘中行、知氏’”(第416页)。两书记述吴王与赵文子问“晋六将军孰先亡”的问题,都说到了晋国六将军的称谓,答案相同,理由相异。晋国由六卿执掌政权、统率军队,故被称为六将军。赵国亦有将军之官职,如“魏襄王十七年,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又命将军大夫适子、戍吏皆貉服矣。”[24]224将军名号主要授予武官。功绩卓著者,号称大将军,简称大将④《史记》卷八一《蔺相如廉颇列传·李牧》载:“后七年,秦破赵杀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第2451页)。《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载:赵幽缪王迁七年(前229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第1832页)。赵国兵器有“三年,大将吏(李)牧”(张振谦《三年大将吏弩机补释》,《文物》2006年第11期)的铭文。由上述可见,李牧先称大将军,后又称大将,铭文作大将,大将是大将军的省称。,廉颇、李牧、乐乘为大将军,三人都有封君之号,廉颇、乐乘还有守相、假相国之名。赵庄、赵护、赵奢、赵梁、韩徐、贾偃、庄豹、燕周、赵括、庆舍、傅抵、李齐、司马尚、扈辄等人为将军,茄等为裨将军⑤《汉书》卷三一《项籍传》载:“籍为裨将”,颜师古注曰:“裨,助也,相副助也”(第1797页)。裨将,即副将,协助将军处置军务者。等。而赵国上卿仍然有按照习惯称为将军者,以完璧归赵而著名的赵国上卿蔺相如亦被廉颇称为将军⑥《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第2443页)。作为文官上卿的蔺相如被廉颇称为将军,当是赵国沿袭晋国的习惯而然。,体现出战国时代的特色。将军作为武将的名号,对军官的尊称,历代通用。
其二军尉,亦是春秋时代晋国设置的军官名称。应劭曰:“自上安下曰尉,武官悉以为称。”[3]725晋悼公元年(前 573年),“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佐之;魏绛为司马,张老为候奄。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之司马。使训卒乘,亲以听命。”[17]909-910《国语》亦载:“公知祁奚之果而不淫也,使为元尉。”注曰:“元尉,中军尉。”“知铎遏寇之恭敬而信彊也,使为舆尉。”注曰:“舆尉,上军尉。”[19]435、436由上述可知,中军尉又称元尉,上军尉又称舆尉。中军尉又称为军尉,晋悼公四年,军尉祁奚请老,推荐其子祁午,晋悼“公使祁午为军尉,殁平公,军无秕政。”①《国语》卷一三《晋语七·祁奚荐子午以自代》,第440页。此事又见《春秋左传注》襄公三年,第927页。赵国亦设其官,“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 注曰:“军尉也。”[2]701周赧王四十六年(前269年)阏与之战后,“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6]2446赵国的将军、都尉、国尉等当是效仿晋国将军、军尉官制设立的,官职名称、职掌而有所变化。
有因时制宜赋予官职新职责者。如上卿,是西周时代由天子任命的诸侯国之卿。由于各国大小不同,其上卿数量、地位也不一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17]814-815鲁桓公三年(前709年),晋武公伐翼杀晋哀侯,告诉栾成:“苟无死,吾以子见天子,令子为上卿,制晋国之政。”[19]251当时晋国的上卿是由周天子来任命的。韩厥、赵鞅、解扬等为晋上卿。战国时,周天子日趋衰微,周天王变为周君,各国自己任命了一些上卿。赵国沿袭周晋制度置上卿,廉颇、蔺相如、虞卿等为上卿,荀卿由楚国到赵国,“赵以为上卿”[30]154。为上卿者,既有文臣,也有武将。赵国上卿,不仅不再由周王任命,而且逐渐由执政官演变为食厚禄的称号。
(四)继承周晋官制而完善者
其一师,古代有乐师称为师,西周时武官称师,周文王拜吕尚为师,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吕尚参与谋划、指挥伐纣战争。后演变为最高执政官之一。周成王时,召公为保,周公为师。周庄王之子“子颓有宠。蔿国为之师。”[17]212蒍国是周王子之师。晋国既有乐师师旷等人,侍奉君主,以供咨询,又有太师贾佗和绛县老人为绛县师,层次等级高低有别,职掌亦各不同。战国时代,牛畜侍赵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赵烈侯官牛畜为师。师由周代武官、执政官演变为赵王师或侍讲官员。
其二晋国是军政合一,中军元帅、诸军将领,既是统帅军队的长官,又是执掌国政的首脑,出将入相,文武兼备。赵国则是文武分职,文官相国职掌内政、外交等事务,武官将军训练、指挥军队。官职分为文武,既适应了政务与军务分工的客观需要,使文臣武将各尽其能;同时,因文武分职使大臣权力分散,有利于大臣互相制约和监督,从而能有效地防范高官重臣独揽大权而威胁君权,更有利于君主专制集权。
赵国官制制度、官职名号,既有周朝晋国赵国前后一脉相承者,亦有继承于周朝者,更有渊源于晋国者,也有沿袭其官职名号因时制宜赋予新职责者,还有继承周晋官制与时俱进而完善者等,对于周晋官制采取了不同的继承方式。周晋官职名号并没有全部都继承下来,如周朝的太师、太傅、太保或司徒、司空等三公官,瞽史、外史、小史等史官,晋国的祭史等官职名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目前笔者所能够看到的赵国官制史料中没有记载。当然,人类历史并没有全部记载在历史文献中,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文献仅仅是保存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说目前没有记载者,不一定就不存在,只是目前没有资料不能证明赵国的确是继承了那些周晋官职名号。赵国官制既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周朝晋国官制,而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采取了扬弃、继承、选择与创造相结合的方法,使周朝晋国官制成为赵国官制的主要渊源之一。
战国时代,“九州七裂,各置官司。”[31]651不仅各国均有自成体系的官制系统,而且各国的官职又互相效仿借鉴,以完善本国的官僚制度,赵国也不例外。
(一)借鉴于楚国者
楚国的将军名号,当是借鉴于三晋,赵国也有些官职名号来源于楚国。
其一柱国,《战国策》载“安邑者,魏之柱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也。”注曰:“柱国,都也。”“言其于国如室有柱。”[2]391、393“楚之法,覆军杀将”,“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2]355楚国官制系统中,贵于上柱国者仅有令尹。据上述资料推断,柱国当由国都之称变为保卫国都之武官,又演变为高级将领称号。不仅楚国有柱国,而且赵国亦有柱国。赵孝成王时,翟章从梁至赵,赵王再三延之以相而推辞不受。田驷谓柱国韩向曰:“臣请为卿刺之,客若死,则王必怒而诛建信君。建信君死,则卿必为相矣。”注曰:“柱国,楚官。盖赵亦有。”[2]756当时,建信君为赵国的相国。由此可见,赵的柱国,其地位与楚上柱国同,仅次于相国(相当于楚国的令尹)。
其二大工尹。楚国官职中有工尹,鲁僖公二十八年(前 632年),楚成“王使为工尹”,杜预注曰:“掌百工之官。”[17]576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工尹齐将右拒卒以逐下军。”[17]739鲁成公十六年(前575年),“楚子使工尹襄问之以弓”[17]887。鲁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左尹郤宛、工尹寿帅师至于潜”[17]1483。由上述可知,楚国工尹既掌管百工,也率师出征。出土文献记载楚国有大工尹。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3年)后的曾侯乙墓竹简记载有“大攻(工)尹之骝为左骖”[32]363。鄂君启金节记载楚怀王六年(前323年) “大攻(工)尹脽”奉王命召集诸尹铸造金节①殷涤非、罗长铭《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金节”》,《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参见《殷周金文集成释文》12110—12113,第6册第778—783页。。学者们对于楚国大工尹的职掌有不同的看法,王辉认为:“楚之大府有大工尹,尹为长官,楚之大工尹地位甚高,大约相当于后代的工部尚书。”[33]353刘玉堂认为:“从《鄂君启金节》铭文分析,大工尹的职权当与被称为百工之长的工尹相当。它很可能为限制工尹职权而专设或临时增设,但也不排除是对工尹尊称的可能。”[34]两人看法有些不同,但楚国大工尹,职掌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经营则是无疑问的。包山楚简有“少工尹惑”[32]47,当是大工尹的属官。赵国从赵孝成王时开始,在器物背面的显著位置镌刻上大工尹的官职、姓名,赵孝成王时,七年相邦铍有“大攻(工)尹韩啻”[8]667的铭文,十五年守相杜波铍有“大工尹公孙桴”[8]646、660-661的铭文,十七年相邦春平侯铍有“大工尹韩耑”[8]654、665、668的铭文,十八年相邦剑有“大工尹赵□”[8]666的铭文等。赵悼襄王时,四年相邦春平侯鈹有“大工尹赵闲”[8]664的铭文等。上述资料证明赵国设有大工尹。根据兵器铭文可知赵国大工尹有韩啻、公孙桴、韩耑、赵闲、赵解、尹阡□等人。赵国的大工尹设立于赵孝成王以后,只设置于朝廷,杜宇、孙敬明认为:“此‘大工尹’当是位次相邦而又在邦左右库长之上的专管国家兵器铸造业的长官。其铭刻于器之背面,或当系表示曾由其检查验收承认合格之意”[35]303。从时间来看,楚国的大工尹在前,赵国的大工尹在后,职掌并不完全相同,这当是赵国效仿楚国官职名称的一个例证。
(二)效仿于秦国者
秦国有些官职渊源于三晋,如相国等。赵国也借鉴了秦国的一些官职名号。
其二县令,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6]203这是目前所知设立县令最早的记录①楚国、晋国、秦国,设立郡县都比较早。楚国县官称为县尹,尊称县公,直至秦楚之际,楚人刘邦、项羽集团中仍以县公为称,如刘邦称沛公,夏侯婴称滕公等。项羽部下有萧公角、薛公等人。晋国县官称为大夫,如鲁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秋,“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盂大夫,乐霄为铜鞮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八年,第1493—1494页)。任命了十个县大夫。楚、晋两国不以县令为名,可知县官称县令,当以秦孝公十二年为早。。班固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3]742县令官职名号渊源于秦。韩非曰:“王登为中牟令,上言于襄主”,不可信②《韩非子新校注》卷一一《外储说左上》(第697页)。赵襄子于前457年—前425年在位,尚为晋国卿大夫,即使有县,按照晋国制度,当设县大夫,而非县令。历史记载,“地近则易覈,时近则迹真”((清)章学诚著,叶锳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卷八《修志十议》,中华书局1985年,第843页)。这当是在赵襄子二百余年后的韩非子按照自己生活时代的官制来追记或者比拟赵襄子时代的官职,因此不可信。。比较可靠的应当赵国兵器铭文上记载的县令,如赵惠文王八年(前291年)的“茲氏令吴庶”[8]512;赵孝成王十七年(前249年)的“邢令吴次”[8]530,“二年,邢令孟柬庆”[37];还有“南行唐令瞿卯”[8]647,648;“三年,武信令马师”[8]648等,从时间上看,赵国的县令当也是仿效于秦国。
(三)借鉴于宋、齐者
赵国官职名号,亦有借鉴于宋、齐官制而根据本国情况稍作变革者。
其一左师,周晋官职系统均有此官职,春秋时宋国置左师,职掌君臣百官教训,并与右师兼掌四乡政令,为执政官六卿之一。赵国设置左师,尤以触龙言说赵太后闻名。元朝胡三省认为:“赵以触龙为左师,盖冗散之官,以优老臣者也”[23]164。缪文远指出,“盖”者,为推测之辞。认为:“赵之左师当仍为执政大臣,故敢犯言入谏,未必为胡氏之所云也。”[38]24从触龙言在赵太后面前的气势看,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冗散之官。从触龙言说赵太后的内容来看,左师是资格老、年纪大、经验丰富的顾问之官。
其二司过。春秋齐景公时,虽然“民神俱怨,而山川收禄,司过荐罪,而祝宗祈福”③吴则虞编著《晏子春秋集释》卷三《内篇问上十》(中华书局1962年,第200页)。《银雀山汉墓竹简》壹释文注释《晏子七》作:“司过荐至而祝宗祈福”(第93页)。荐至,即接连而来,与荐罪有相通之处。。这里前后两句对照而言,司过举其过失,而祝宗为其求福,相互矛盾。可知司过是掌纠正君主过失以示惩戒之官。因赵武灵王年少,未能听政,设立“左右司过三人。”[6]1803此司过,当是随时谏正君主言行过失,以纠正其失误之官。后世在太子免保傅之严以后,有“司过之史”,“太子有过,史必书之,史之义,不得不书过,不书过则死”[39]51。以鉴戒太子的过失,培养完美的品格。秦汉之际,陈胜以“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6]1960司过名同职责相异。
上述列举的诸官职,有些成为了赵国重要的官职,有些在赵国官制中不占主导地位,有些是否可靠尚需多方考察,有些还需要考古资料来证明。虽然如此,从中仍然可看到战国是各国官职互相交流效仿的时代,借鉴别国官职名号,成为为赵国官制的渊源之一。
“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3]722赵国不仅继承了周朝晋国的职官制度,借鉴了各国的职官名号,而且还首创了一些官职名号,并为后世所继承与发展。
(一)首创官职名号、制度为后世所沿用者
其一守相、假相国。赵孝成王十五年(前 251年),“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④《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448页)。《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载:赵孝成王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第1828页)。与《廉颇蔺相如列传》相比少一个“假”字,证以下面所列举的“十五年,守相杜波”铍等金文资料,可知,《赵世家》脱漏了一个“假”字。。赵孝成王十七年,“假相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6]1828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文信侯吕不韦党与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注曰:“守相,假也。”“守,假官也,马为之。”[2]285可见,假与守相通,守相即假相国,反之亦然。在传世的赵国纪年兵器中,有多件剑、铍上镌刻着“守相”的铭文,有“□口年,守相武襄君”[40],有“十六年,守相□平侯”[41]366,有“十五年,守相杜波”[8]646,有“十五年,守相杢波”[42]72,黄盛璋先生认为:守相杢波,指廉颇[43]110、112。还有“十五年,守相杜艺廉颇” 剑一把、铍两件[8]659-661,十五年,当为赵孝成王十五年,正与《史记》记载相互印证。铭文为守相,本传为假相国;姓名杜波、杢波、廉颇,均指廉颇,可知三者同指一人。其官称“假相国”、“守相”,表明是兼职摄事,或试用、试守的相,地位低于相国⑤前面说,文信侯吕不韦党与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六年相邦司空马铍铭文载:“六年,相邦司工(空)马”。证明在赵王迁六年(前230年)司空马是赵的相邦(《保利藏金》李学勤《铍》,第274—275页)。司空马由守相变成了相邦。。这种职官守、假制度,为后世所效法。秦王政“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①《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32页)。梁玉绳撰《史记志疑》卷五《秦始皇本纪》附案言:“此句疑有讹误,方氏《补正》曰‘发卒受韩南阳地,而使内史腾为假守也’”(中华书局1981年,第174页)。田余庆先生认为方苞说法“比较合理可信”(《秦汉魏晋史探微·说张楚》,中华书局1993年,第6页)。“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6]232秦王政“廿年四月丙戌朔丁亥,南阳守腾”[44]15。可知,腾先为南阳假守,后为南阳守。秦末农民战争中,吴广以假王挥兵西进,景驹自立为楚假王,项羽杀宋义诸将立项羽为假上将军。楚汉战争时,曹参以假左丞相名义屯兵关中、出击魏豹,阎泽赤曾为假相击项羽,韩信请求立为假齐王。秦汉官制有假守制度②赵翼著《陔余丛考》卷二六《假守》,收集秦汉时代的假守史料比较全面,但所说“秦汉时,官吏摄事者皆曰‘假’,盖言借也”(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15—516页)。实际上,战国时代,赵国官制中已经有假守制度,赵翼所言有失片面。。
其二宦者令,为宫廷近侍之长,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的舍人,有缪贤的推荐,才有蔺相如原璧归赵的壮举。宦者令有接近国君的便利条件,掌握机密信息,参与朝政大事,还能在家中招养门客,可见其地位比较显赫。宦者令,在汉代被纳入为皇帝服务的少府系统之中。
(二)首创官职后世改变其职掌者
赵烈侯时,荀欣以言“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而为中尉[6]1797,当以选任贤能,拔举官吏为其职责,与孟夏月“命太尉,赞杰儁,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15]185-186有些类似。秦朝的中尉掌徼循京师,维护社会秩序。楚汉战争中,刘邦麾下的中尉,是南征北战的武将。汉武帝时,改中尉为执金吾。汉代各诸侯王国亦置中尉备盗贼。赵国与秦汉时代中尉名称相同,而职掌则有了很大的变化。
(三)首创官职只实行于赵国者
其一负责征收田租赋税的田部吏,赵奢曾任赵国田部吏,“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彊,国彊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6]2444-2445
其二博闻师,因赵“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6]1803。《礼记》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45]563应劭说:“博闻师,赵谏官。”董说曰:“司过乃谏官耳,博闻师当是备顾问者。”[46]125也就是以博学广闻者为君主的博闻师,学识渊博以备君主咨询,增长其见识,以提高君主的素质,形成良好的品行。还有作为低级军官名称的官卒将或官帅将③《史记》卷一〇二《冯唐列传》载:冯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卒将,善李牧。”《集解》引徐广曰:“一云‘官士将。’”裴骃案:晋灼曰:“百人为彻行,亦皆帅将也。”《索隐》曰:案:《国语》百人为彻行,行头皆官师。贾逵云“百人为一队也。官师,队大夫也”(第2758页)。《汉书》卷五〇《冯唐传》载:冯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帅将,善李牧”(第2313页);卷七九《冯奉世传》载:冯亭后裔“在赵者为官帅将”。颜师古注曰:“帅,音所类反,字或作师,其义两通”(第3293页)。荀悦记载为“臣大父赵时为将卒,善廉颇”(《汉纪》卷八孝文皇帝纪下,张烈点校《两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上册第118页)。官卒将与官士将、官帅将与官师将,或将卒,何者为是,现在已经很难分辨,具体职掌也很难说清楚。不妨暂且三者并存,待将来发现新资料再仔细考察,但无论叫何官名,都是赵国所特有的官职。,以及传舍吏[6]2369、左右校等。
赵国首创的职官称谓,体现着赵国人的创新精神,但并不是说丝毫没有前人的影响,只是说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而存在着某些间接的蛛丝马迹。它反映着赵国官制的特点,有些为后世所沿袭、发展,说明了赵国所创造的官职名号具有活力,有些则为赵国所特有成为官制的标志,首创官职是赵国官制的渊源之一。
中国古代是行政权力支配的社会,君主、官吏是行政权力的代表,官职是行政权力的标志,“官者,事之所主,为治之本也”[47]192。赵国官制渊源于卿大夫家臣发展为国家大臣、沿袭改革周晋官名、借鉴采用别国官制、本国首创官职等,逐渐形成为完备的赵国官制系统。从纵的方面来说,以乡里为基础,以郡县为纽带,朝廷总揽全局,顶端是赵王,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君主专制集权统治体系,赵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既是行政的元首、军队的最高统帅,又是重大案件的最高裁判人,并享有种种不受限制的权力,“主势能制臣,无令臣能制主。”[2]593从横的方面来看,官分文武,将相合作,各有专责,相互监督,统归君主。在相国之下有处理政务的司寇、御史、内史、郎中、行人、田部吏等文官。在大将军之下有统领军队的将军、国尉、都尉、裨将、官卒将等武官。此外有教导太子或供国王咨询的师傅系统,如师、傅、博闻师、司过等官。还有为国君服务的宦者令等事务性官职,以及太卜、筮史等传统官职。纵横交错,井然有序,总汇于赵国君主,君主是整个行政权力网络的总控制者,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官制体系的核心所在。纵横交错的统治网络触角伸到了社会的各个层次,分布到疆域的每个角落,渗透到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严密地控制着整个国家。赵国官制上承周朝晋国之制,采用秦楚等国官职名号,继往开来,对秦汉以后的官制有所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赵国官制又成为战国以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官制的渊源之一。
[1]刘文典. 淮南鸿烈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89.
[2]刘向. 战国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班固. 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4]黄汝成. 日知录集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陈奇猷. 韩非子新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司马迁.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7]吴镇烽. 六年相室赵翣鼎考[J]. 考古与文物,2008(5).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6卷[M].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1.
[9]张福有. 集安出土赵国青铜短剑之阳安君为李跻[J]. 考古与文物,2005(6).
[10]赵福寿,吴佩英. 邢台发现十八年相邦平国君铍初议[J]. 文物春秋,2006(5).
[11]张德光. 有关“邙皮戈”铭的补议[J]. 文物季刊,1997(2).
[12]黄盛璋. 新发现之三晋兵器及其相关的问题[J]. 文博,1987(2).
[13]盖山林,盖志浩. 远去的匈奴[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14]上海博物馆藏印选[M].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15]陈奇猷. 吕氏春秋校释[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16]王先谦. 荀子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88.
[17]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18]孙诒让. 周礼正义[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19]国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0]保利藏金[M].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9.
[21]萧春源. 珍秦斋藏印·战国篇[M]. 澳门:澳门基金会,2001.
[22]罗福颐. 古玺汇编[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23]司马光. 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1956.
[24]杨守敬,熊会贞. 水经注疏[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25]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M]. 北京:中华书局,2004.
[26]董珊. 内蒙古卓资县城卜子古城遗址出土陶文考[J]. 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8(39).
[27]吴良宝,张丽娜. 韩赵兵器刻铭释读三则[J]. 中国文字研究,2003(1).
[28]孔颖达. 春秋左传正义[M]//十三经注疏. 北京:中华书局,1980.
[29]孙诒让. 墨子閒诂[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30]许维遹. 韩诗外传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31]董说. 丰草庵前集[M]//续修四库全书第1403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2]陈伟等.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3]王辉. 战国“府”之考察[ C]//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纪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 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34]刘玉堂. 楚国手工业生产管理、技术职官[J]. 中国科技史料,1996, 17(3).
[35]杜宇,孙敬明. 从有关铭刻看战国时期赵之兵器冶铸手工业[ C]//赵国历史文化论丛.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36]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37]刘龙启,李振奇. 河北临城柏畅城发现战国兵器[J]. 文物,1988(3).
[38]缪文远. 战国制度通考[M]. 成都:巴蜀书社,1998.
[39]王聘珍. 大戴礼记解诂[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40]吴振武. 赵武襄君被考[J]. 文物,2000(1).
[41]李学勤,艾兰. 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42]河北省出土文物选集[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43]黄盛璋. 试论三晋兵器的国别和年代及其相关问题[C]//历史地理与考古论丛. 济南:齐鲁书社,1982.
[44]睡虎地秦墓竹简[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45]孙希旦. 礼记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89.
[46]繆文远. 七国考订补[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7]尉缭子[M]//武经七书注译.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李俊丹 校对:苏红霞)
Further Exploration on the Origin of Official System in the Zhao State
QIN Jin-cai
(History and Culture School,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24, China)
The Official System in the Zhao State, during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difficult to discover a comprehensive records, but a word or two fragment description because of the remote past and loss of literature. The author collects handed--down and unearthed documents, drawing philosophy results of the official system on four aspects, including diverging family for the country, retainer changing into minister, inheriting Zhou --jin official system reform responsibilities, originating the first unique official title by drawing lessons from foreign official titles for their own use.
the Zhao State; the official system; origin
K231
A
1673-2030(2014)03-0005-11
2014-09-09
秦进才(1953—),男,河北衡水人,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