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优华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潮州 521041)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是文化传播媒介的一次伟大的革命,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广泛运用,新媒介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打破人们惯有的媒介思维方式。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网络生存能力将是竞争的焦点,网络传播利用将是常用的手段,网络传播应对将是工作的内容,网络环境规范将是创新的重点”[1]。这为学术期刊编辑提出了新要求,加快培养适应现代数字出版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网络媒介素养是数字出版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研究成为目前学者关注的热点,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数字媒体时代,编辑要具备源信息认知、反馈、取舍、质疑、提问和制作以及对身边新近发生事件的感悟和判断能力,而网络媒介素养指的是在网络中的这些能力。美国学者麦克库劳在1994年就提出了网络素养的概念,他认为网络素养包括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2]麦克库劳强调网络素养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信息社会对人的素养的重构。我国学者燕荣晖认为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即“网络素养,在已有的媒介素养(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内涵,它不仅包括判断信息的能力,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3]霍华德·莱茵戈德在2012年4月份出版的新书《网络素养——数字公民、集体智慧和联网的力量》中提出了“网络素养”,认为互联网时代要重视5种素养的培育:注意力、参与力、协作力、信息识别力以及联网的智慧。而后刘献春还建构了“教师网络素养内涵的结构体系:网络知识是基础,网络意识是动力,网络道德是保障,网络能力是核心”。[4]因此,网络媒介素养作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养,其概念内涵更为丰富,它囊括了网络信息素养、计算机素养、数字素养等概念的含义。随着期刊出版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出版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对学术期刊编辑来说,网络素养在编辑这个职业上还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意义。
网络的飞速发展,海量信息蜂拥而至,学术期刊编辑有其自身特定的特点,在策划与选题等环节中,必须依据期刊的发展需要和读者的需求,随时随地面对大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没有理性的信息批判力,那么就无法在大量信息中发现真知灼见,就有可能成为信息的误导者。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对网络上的信息要加以处理、评估、利用,必须具备媒介意识、甄别批判能力和创作互动技能。学界对于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要求提出了很多前瞻性的看法,大都认为学术期刊编辑应有网络应用相关技术素养和基本的信息素质等等,如设计网页、网站管理、网络把关能力等等,这些对于编辑应具有的网络媒介素养的基本认识还不够全面和完整。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 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逐渐饱和,互联网发展主题从“数量”向“质量”转换,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地位提升,与传统经济结合紧密,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民生活形态影响力度加深,网络的发展,要求人们的网络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媒介素养是编辑一生都需要不断提高的修养,“网络素养内涵的演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普及程度的逐步提高,其概念内涵不断丰富,对网络素养的研究在学科角度和涵盖范围方面将同时具备本土性和时代性,这既是学术研究发展的结果,也是网络媒介发展的要求。综合国内学者对网络素养概念的界定和应用,可以认为,网络素养是指人们依据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网络上获取特定的信息,并加以处理、评估、利用、创造,以协助个体解决相关问题和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能力。”[5]学术期刊编辑网络媒介素养不但包括注意力、参与力、协作力、信息识别力、联网的智慧,还包括网络安全意识、网络道德保障等素养。面对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提升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适应期刊发展的要求。
首先,数字化传播。目前,网络传播飞速发展,大多数学术期刊已加入各个大型数据库,大型数据库的集成,便于读者下载阅读;有些期刊已经自建网络出版平台,为期刊的内容信息和自我信息传播搭建了新平台,读者登陆网站即可获取期刊的内容信息;而且期刊开放存取(Open Access)网络出版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期刊出版模式,让新的科技成果能更快地得到传播。
其次,互联互通。简便、准确的检索、超链接交互功能的信息服务机制,一些期刊一级网站域名链接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学术网站或学会网站,并广泛链接,方便了广大读者查找、下载。媒体之间融合的背景下,新老媒体之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学术信息传播方式将呈现多样化、多角度交互、服务方式的多渠道。信息的传播链进一步拓宽,科研信息共享进一步扩大。数字化传播,方便的检索和超链接,为编辑创造了良好的传播平台,大大提高和丰富了编辑的手段和技术,就选题策划而言,编辑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将选题有关的情况通过网上搜索和查找,了解学术前沿,把握学术最新动态,依据这些资料,进一步调研,策划出有价值的选题。
再次,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交互性强、转播快、反馈快。社会化媒体、即时通讯媒体的出现,使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信息的无障碍、完全自由、“高保真”、即时化的传递以及互动。新媒体让每个人都可以走出地域、生活圈的限制,与互联网上任何人随时随地进行交流。通过这个交流平台,编辑可以发布消息、征询稿件、解答读者疑难、反馈各种信息等,让读者、作者、编者及时互动,互动可点对点,点对面,多角度多方向的互动,传受关系发生变化,突破了“点对点”,以个性化、即时性的互动传播方式,使期刊出版的信息占有度和受众对期刊的监督效率大大提高了,从而走向更加规范化运作,更容易聚集受众,活跃学术气氛,并实时接受读者的监督,拓宽学术共同体的话语空间。
最后,读者多元化。网络的发展,促使读者的需求多样化和复杂化。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数字传播环境下承受信息超载压力,需要简约精要的信息产品,学术期刊传播需要更快捷有效的传播思路与策略,要以自身的特色去吸引读者和作者的眼球,将有价值的信息以更简明、便捷的方式推送到其身边。
首先,数字出版给编辑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展示平台,且使学术期刊出版方式更具多元化,扩大了期刊的的影响范围,使信息资源的传播更快捷、方便,资源共享最大化。但为编辑的“把关人”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必须具备信息批判力、媒体驾驭力和知识架构力这“三力”,正如霍华德·莱茵戈德提出的5种素养,对网络传播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以理性的角度观察,在编辑出版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如策划、审稿、加工等环节,都需要根据海量的信息调动批判力,学术期刊是引领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编辑只有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通过参与、发现、识别、协作、加工、利用、创新、管理新信息,发挥期刊信息传播的核心价值,推动数字出版领域突破。
其次,新媒体的发展,由于传受互动的角色变化,削弱了把关人的“垄断权力”。编辑不仅要对网络媒介及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更要有强大把关能力。网络传媒环境下的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表现形式多样化,数字化时代,集中了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检索获取便利,但也容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剽窃、抄袭、拼凑、造假、篡改文献、乱署名、一稿多投、学术交易等等多样复杂的学术失范现象。学术期刊编辑不仅仅是“把关人”,也是学术传播过程中的引领者。“这里的‘把关人’同时又是传播者,兼有传者和受者的双重视野,它使网络把关人的角色在传播和接受中不断变换”。[6]正如默多克所说:“权力正在发生转移,从我们这些拥有和管理媒体的人转移到正在变得日益挑剔的读者和观众那里。”“一次创建、多次使用、多渠道传播、多媒体发布”的传播方式和速度的变革,对编辑的网络把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要不断加强自律意识,掌握网络应用能力,包括网络编辑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等等,以便“慧眼”识别。媒体控制信息的权力发生变化,学术期刊编辑应慎把思想关,提高信息的导向性;严把学术关,减少学术失范现象的产生,杜绝不健康的信息涌入,提高期刊竞争力;精把规范关,提高期刊呈现度。[7]
再次,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网络道德保障等素养,强化伦理与法律意识。目前,数字出版管理体制和办法还不够成熟,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国内数字标准还没统一,认识还存在盲目性。版权意识薄弱,版权信息不明,对传播载体与再传播载体之间关系关注得不够。数字出版经营模式不成熟,学术期刊网络传播的利润分配不平衡。目前而言,大部分网络传播利润都掌握在大型数据库商手中,作者基本上不能从中获得合理的回报,期刊社对于大型数据库运用商,基本是白送或者获利微薄。而且学术期刊又是汇编作品,在网络传播时著作权争议时有发生,侵权现象也不可避免,数字版权纠纷不断。对于数字传播版权的利益赔偿规定还不够完善,对侵权打击力度还不够,对于授权方面也缺乏完善的通道,作者、期刊社与数字出版商缺少良好的对接平台,特别是海量、简便的授权机制还没形成。作为学术期刊编辑,在作者和大型数据库商之间要把握好自身的角色,要引导作者对版权的保护,特别是授权方面,避免纸质版权与数字版权相分离现象。数字传播是推进学术发展重要的传播媒介,不但要强化编辑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学术研究者行为,应尽快健全法律法规并落到实处,确保数字传播在良好的法律环境中有序地进行。
首先,编辑应提高媒介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信息内容的深度加工和整合。从深层面分析,信息内容的深度加工和整合能力更是指编辑在熟练操作多种媒体的基础上对媒体的策划与管理的能力。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是数字出版技术的两大基本技能,互联网是一个四通八达,没有边界、没有中心的分散式结构,便于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虽然大部分期刊己加入期刊数据库,但开发期刊网络的功能较少,利用网络对期刊开展针对性的宣传较少,缺乏快速处理及时反馈的国际化管理手段,导致论文出版周期过长,时效性差。对信息内容的进一步整合能力弱,大量的资源得不到深度开发,科研转化能力较弱。
新媒体的发展,各种媒体相融相生,受众通过多种渠道接受海量信息资源,接受信息趋于碎片化。知识的呈现出现碎片化,那么,学术期刊的核心地位受到挑战。因为媒介的不断发展,发布学术成果渠道多样化,全方位、多角度,电脑、手机等为终端的新媒体风起云涌,微博、微信的传播扩大,微阅读和浅阅读的发展,用户只要打开手机,各种信息接踵而至,学术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枢纽地位受到冲击。“而学术期刊作为既有学术传播体系的核心,在应对知识碎片化方面存在失语和整合功能缺失,期刊知识越是碎片化,人们越是需要掌握知识的全貌,部分学术期刊内容支离破碎,在展示学科前沿和概貌方面严重失语。”[8]目前,学术期刊数据孤岛状、碎片化呈现,传播功能缺失。资源整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拓展传播途径,为读者提供专业化服务,是学术期刊编辑的当务之急。
其次,进行用户关系管理,做好社交媒体营销。媒介融合背景下,读者阅读呈现多元化、碎片化。学术期刊是期刊发展的主力军,就要融入新的媒体,实现由作者为中心到读者为中心的转变、从“读者”到“用户”的转变。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打造数字生产、传播和运营平台,正如魏忠良提出的,期刊要“以新的媒介生态角度打造以用户为核心、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跨资本、高渗透的新的传播平台”[9],在这个平台的驱动下,做好用户关系管理,利用各种社交媒体,促进学术传播的发展。
首先,转变角色,树立增强网络媒介素养的意识,加强自我培育,使编辑素养由单一型向多媒体复合型转变。编辑应建立“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理念,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自律和他律,在出版发行各个环节中,面对海量信息,做好守门人的角色,正如卢因《群体生活的渠道》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而且立法机构、司法机关、互联网管理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这也是更为有效、更为根本的“谣言粉碎机”。[10]因此,制定详细、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网络编辑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监督,是提高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自律与他律辩证统一关系表明,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理想的契合。在编辑网络媒介素养提升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原则,增强编辑的新媒体运用的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编辑只有全面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承担和履行作为一个网络信息“把关人”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1]
其次,政府应创新体制,完善相关政策,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进行系统化的网络化培养。实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在职业教育方面,政府应建立期刊特定的数字化出版教育培训基地,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开设网络编辑相关课程,各高校应改革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促进编辑出版学的专业建设,推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培养数字化和网络编辑人才。在职业培训方面,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构建互通的资源共享平台,推广使用现代学习技术载体。学习信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交互化和全球化的变革打破了传统学习方式,学习形式呈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如实时性或非实时性通讯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的、高质量的学习机会。如教育部办公厅出台《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对网络学习工作进行指导,重视通过信息技术推动学习开展,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取得新进展,以“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的工作方案,推动建立相关政策机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辅以学术交流和高端论坛等形式开展编辑业务的交流与学习,有计划地组织编辑网络的运用能力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短、中、长期培训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同时,鼓励召开研讨会、举办讲座、举办编辑技能竞赛等形式,发挥专家和骨干的作用,努力搞好传帮带。完善职业资格考试与职业准入制度。对于编辑职业资格考试,建议增加网络操作这一项内容,以提高编辑网络操作能力,提升编辑队伍的网络媒介素养。
再次,各期刊社也要注重编辑队伍建设,切实有效地提高编辑的网络素养。加大期刊社数字出版的转变力度,为编辑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创新平台。但由于认识上、资金上不足等多种原因,大多数期刊数字化学术平台还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虽然多数期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但是对网站(网页)上信息的管理、技术的运用非常滞后。网站使用率低,多数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缺乏更新维护,而且是信息资源较少,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主办单位应给予更多的资金投入,引进设备,引入网络化专门人才,认识自身现状,探索出真正符合学术期刊网络传播规律的运作方式和发展模式。重视行业实践基地建设,行业人才进学校、进课堂,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推动产学合作。重视提供员工发挥才能的平台与空间,树立个人专业化发展路径,重视培养理论研究骨干和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坚持“生态型”人才培育机制,整合人力资源,选拔科技人才担任编辑,建设专业化编辑团队。打造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版策划营销能力的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队伍。
网络传播的发展,期刊的网络传播影响力集中反映出期刊的实力,网络媒介素养也是反映编辑的工作和业务能力的标志之一。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建立健全媒介素养的激励引导机制,建立系统化、网络化的培养方式,切实提高编辑网络媒介素养,是推动期刊发展的非常关键的一环。
[1]赵大良.网络传播语境下的期刊出版[EB/OL].(2011-08-22) [2013-02-12].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721-478150.html.
[2]MCCLUREC R.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 [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1994(13):115.
[3]燕荣晖.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J].江汉大学学报,2004(1):83-85.
[4]刘献春.浅谈教师网络素养[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6(5):72-73.
[5]耿益群,阮艳.我国网络素养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J].现代传播,2013(1):122-126.
[6]黄楠.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理论的变异与危机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
[7]温优华.数字传播环境下学术期刊把关行为审视[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103-105.
[8]梁小建.媒介融合中学术期刊的功能缺失及应对[J].编辑之友,2012(2):56-59.
[9]程忠良.三网融合及“云计算”生态下期刊业经营战略“三问”[J].编辑之友,2012(8):49.
[10]韩晓丽.自媒体时代的自律和他律[N].人民日报,2011-12-02(4).
[11]刘锦宏,朱嘉蕊,毛江良.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J].出版科学,2013(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