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库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建设

2014-04-08 10:41郑国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数据库

郑国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中文系,湖南 长沙 410205)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1]。教育部高教司《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38号),也肯定了“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这一提法。但是,回顾高校近年来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虽然我们大学语文课已经普遍在高校开设,但相当突出的矛盾已经不是开与不开大学语文课的争执,而表现为大学生对文人艺术审美需求和语文素养亟待提高的现实与大学语文学科理论研究及教材教法滞后的矛盾。从媒体调查统计来看,当下大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也令人非常担忧。

一、教学内容亟待更新、充实和完善

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语文研究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对大学语文的研究处于“零打细敲”的阶段。以“大学语文”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可以检索到3172条结果。从检测的数据来看,大多数研究仍然局限在“课程定位问题研究”、“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案例和文本分析等几个方面。而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则不知怎么就被人们忽视了。也就是说,“教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怎么教”的技能技法却成了教学界的讨论对象,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必须扭转。因此,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大学语文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陈旧、混乱。我们的课程定位已经模糊到不知道到底要通过这个课程教给学生什么,学生甚至也不知道要从这个课程学习什么。似乎大家都明确地知道,大学语文很重要,但怎么落实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则“手足无措”。表现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各方面利益的驱使,教材编写的热潮却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至今为止,各类教材已超过1400余种。教材数量虽然庞大,但一般都是高校各自为阵,一本教材通用于一所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单一的弊端也就显而易见。从手头可见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一是以时间为经,将中国文学作品组织进教材,而外国文学部分则另独立一章节。二是以体裁为纬,以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网络文学等分单元编排。这种编排方式简单、容易操作,弊端是“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在形式体系清晰中丧失了内容上的科学严密。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从遴选和编排上都应该进行改革,以此来保证教学的效果。

大学语文面对的是一个博大精深文化宝库,它是人类创造的文明精髓。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就是要从这个宝库中,抽取其中最为经典的、伟大的作品,以此达到“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母语素养、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升华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将古今中外文学典籍中蕴含的丰富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个性品质,使当代大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成为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如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应该是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而对大学语文而言,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它太庞大了。学生虽然有语文学习的经历,但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已经构成了重大的差别,中小学语文强调工具性和应试能力,而大学语文在这两个方面都退居其次了。大学语文更强调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健全人格培育。大学语文要实现这些目标,是通过遴选的方式,从人类文化宝库中选择能传导价值的经典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在大学语文“抛砖引玉”之下,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养成阅读与思考的习惯,自主地、不断地亲近文化经典,从而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从这样的思维来看,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只是课堂教学,它应该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持续的、不断发展的教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一直观念教育,而教学效果的最终实现,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一个在课堂之外延续的过程。

因此,适应当代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大学语文,首先在于它的“大”,我们要在“大”字上做文章,以实现大学语文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这里,我们提出以数据库的理论框架和知识视野,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探索促进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全面转型,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方式,来实现人文与科学的有机统一,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理念。这种基于数据库来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充实和完善的探索,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

二、让艺术和技术融合:新形势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体系新要求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教学对象覆盖面广,知识包容性大,以数据库的框架和理论,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整体化整理和构建,符合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通过利用技术进步带来的教学便利,以数据库的理论与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对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历史文化名人、文学家创造的典籍进行筛选、整理,建立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数据库。之后,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需求和专业特点进行区分性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在数据库的关联结构模型中建立针对不同专业甚至个性的学生适当的教学模块。与此同时,需要进行的相关研究是,这些模块以什么样的“结构”和“特征”进行归类,并最终形成包含在大型数据库系统中一个个的“数据库集合”。

建立这一适应新形势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体系,具有以下“操作”特征和实践意义:

(1)综合运用数据库原理、教育学原理和人文素质学科特点,进行综合的交叉研究,以此切实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2)对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知识需求进行比较研究,真正实施因材施教。通过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归类,建立“数据库集合”,进行模块化的大学语文教学。尊重学生需求的差异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特征,建立多样的阅读体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阅读趣味,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建立教学模块,进行有选择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延伸大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和成才观。

通过利用数据库的新技术理念,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全新设计和精心“打造”,构建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新模式,实现人文与科技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造就大学生“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三、分类设计:基于数据库的教学内容构建

在基于数据库的理论框架和知识视野上,为实现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体系建设目标,有以下几个重要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1)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数据库建设。数据库(Database)的基础特征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仓库”就是从古今中外经典性的作品中遴选出利于开展教学的作品集合。要遵从提高大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理念,按照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层次,研究建立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组织、存储和管理的可行途径和运作方式。由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庞大,涉及中外艺术、历史、文化、哲学、文学等几大范畴,因此,在时空维度上,有必要对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进行整理,将那些伟大的作家创作的经典的作品建成一个集合,以作大学语文教学之需。

(2)根据不同学生人群的差异性,建立大学语文转变成学生所需要的教学内容数据模块。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北大教授温儒敏认为,对于文理科学生,大学语文教育应该有所区别,他说:“文科学生要适当学习一些科技文章,了解科学前沿相关知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理科生则要多看一些中外人文的经典作品。”[3]教育部高教司明确规定:“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4]大学语文课开设对象专业覆盖面广,差异性也很大(比如性别、地区差异)。因此,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需求和专业特点应进行区分性的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在数据库的关联结构模型中建立针对不同专业甚至个性的学生适当的教学模块。

(3)根据教学目标定位的差异性,建立大学语文转变成学生所需要的教学内容数据模块。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各个高校都有不同的倾向。比如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可能突出强调语文学习的工具性,注重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而一些“211工程”大学可能更注重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一些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甚至认为“现代的大学普遍要求能尽快解决读写能力的问题,这不切实际,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宜太实,不要设计为‘补课’,因为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读写能力,是不切实际的。当然定位也不宜太虚,不笼统讲人文性,如果脱离了‘语文’,以大而化之的人文教育取代语文课,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5]。有研究者认为:“语文教材的选取可以分为人文性和实用性两大板块。人文性板块主要选取展现集特定阶段作家个性的与能探讨人类永恒情感、对终极命运为一体的经典文章。同时,教材的选取又必须考虑专业地域的特点,要结合相关专业,在体现时代性、乡土性、新闻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可设置不同的必修篇目和选修章节,以增加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人文素质。”[6]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分类建立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体系,以应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需求。

(4)建立大学语文转变成学生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式。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并为多种应用服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应当是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生而设置的教学模块。我们要研究的,是这些模块以什么样的“结构”和“特征”进行归类,并最终形成包含在大型数据库系统中的一个个“数据库集合”。

(5)建立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系统的修复、更新、评价系统。数据库是关连的、结构化的系统,同时也是开放的、活跃的系统。如何根据生活变化、学生成长、现实变动情况,对大学语文教学系统进行修复和更新,是保持这个系统生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当下的大学教育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但同时也获得许多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新技术和新观念面前,大学应该走在历史的前头,率先引领时代发展。而大学语文教学而言,我们要勇于打破大学语文教材教法单一、偏重知识技能传授、无法满足综合性大学或学科门类多样的学生需求的教学局面,以数据库“海量”的和关联组合的特点和效应,形成覆盖多层次多专业和多样阅读趣味的大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并通过基于数据库的更新,造就一种活跃、生动、多元的大学生语文生活,激发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热情,真正做到语文生活化常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全面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理念的个体。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jrzg/2006-09/13/content_388046_9.htm2006-9-13.

[2]彭小奇.序[A]//周海彬.大学语文[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1.

[3]高四维.救救语文教育[N].中国青年报,2013-02-01(07).

[4]徐中立,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前言.

[5]高四维.大学语文课重实用还是重素养[N].中国青年报,2013-02-01(07).

[6]苗欣雨.大学语文教学纸媒与数字化资源整合新探[J].网络财富,2009(7):164.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人文数据库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人文绍兴
数据库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人文社科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