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祝寿
(吉首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大学育人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由历届师生员工传承和创造,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大学的文化软实力是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之间有许多相同点,但是肯定也有差异性,这就体现出了不同大学的特色。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个性文化,即特色育人文化,它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对学校的存在、建设、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让许多大学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发展,不知道该如何创新,甚至逐渐丧失生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使当代大学生对置身其中的各种意识形态作出正确辨别和判断,不断增强理想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紧跟旗帜,校准方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对于大学特色育人文化的内涵,学术界观点不一。如蔡言厚先生说“大学文化特色是指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是独特的,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并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的转变或提升。”[3]谢作栩认为:“大学文化个性,是大学在一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文化特性。”“用‘个性’概念来表示大学文化特性,意在强调大学比较固定的有特色的办学理想和信念、学科专业设置、学校制度、师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等文化特性。”[4]不管怎样,大学特色育人文化的内涵都非常多样化。
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独特品格特征,是长期办学历史的沉淀,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的集中体现。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客观实际和地方高校的使命,坚持立足区域、强化功能、培育特色的办学思路,将学校发展融入到地方发展之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自身特色的办学路子。
文化是大学所有活动的基础,特色的育人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大学在自身不断的发展与壮大中,文化不断沉淀,在继承与发展中,不仅承载了自己原有的文化系统,又形成了个性化的文化特色。它是大学文化的高层次体现,是文化精髓和结晶。正是由于每个大学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所以才会“和而不同”,才会有百家灿烂的文化,形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盛况。
一所大学的特色育人文化的形成标志是其独特的育人理念,它是大学办学的宗旨,诠释着特色育人文化的本质。它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指导大学开拓、前进的方向。古往今来,世界各地一流大学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成了代表自己学校的一面永恒的旗帜。例如,英国牛津大学注重“人格陶冶”和与之相应的学院结构和导师制(tutorialsystem);德国洪堡大学强调教学科研自由、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原则及与之相应的习明纳(semina)教学方式;美国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的校训,始终凝聚着一种强烈的求实崇真、革故鼎新的办学理念和永远向上、不断进取的大学精神;威斯康星大学注重知识推广和信息技术服务,提出“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的大学职能等等[5]。正是因为他们的独特教学理念,鲜明的教学精神,才使他们引领着文化的潮流,成为一流的文化学府。
虽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可是外因也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大学的环境、学习氛围是大学育人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校的发展,对师生的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特色的大学育人文化要求大学有自己个性化的校园氛围,这不仅包括校园环境、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还包括校园个性的文化、活动、精神。细节可以决定成功,学校里的建筑风格、布局设计或者小到一花一草,都显示了一个学校的形象,彰显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洋溢着校园氛围。学校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校园的思想和深刻的教育性,它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增强实践精神,提升品质。
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身份,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出现得很早,它是由“人文化成”一词简化而来,基本含义是指对人施以文治教化,把新生的、本来不懂事理之人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的过程。带有动词意义的“文化”含义,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作为静态的“文化”含义,即是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作为一种结果或状态,它是与人的内在教养、德性等联系在一起的[6]。
大学的四大功能主要是教育、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只有拥有创新的、有特色的育人文化,才能使一所大学具备生命力,不辱使命,使大学的灵魂得以体现和升华。
国家软实力实际上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大学特色育人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它的内涵十分广阔,如文化产品、教育、法律、文化、意识形态、国民素质、语言等等,大学特色育人文化的层次、品位高低,也体现了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水平。
大学特色育人文化不是一味的学术文化,也不是死板、禁锢的教条与思想观念,更不是唯书唯上、随波逐流,而是不断的追求真理,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是创造的源泉,是探索世界、寻找事物本真的结果。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形成的大学特色育人文化,突出了精神文化的主导作用,着重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关注先进制度的引导作用,重视文化的示范先锋作用,为我国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打下夯实的基础。
亚文化也可以叫做小文化,是非主流的文化,指在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生活方式、观念,所以,大学特色的育人文化属于亚文化的一部分。
大学特色育人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中心和集散地。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弗莱克斯纳说:“大学不是一个风向标,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wants),而是社会所需要的(needs)。”[1]
大学文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全球性的特点,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形势,很好的融入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领域中,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内容。还有,通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可以把先进的、特色的文化辐射到全国各地,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都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洗礼,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进程。
现在,有些大学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片面强调发展进程,而忽视了对学校整体文化形象、文化气质的设计与培育,同质化现象也特别严重,没有自己独立的方向,一味模仿名校,忽略了自身实际,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内涵,迷失在办学思想、特色文化、规模扩张中。
大学特色育人文化的培养,可以使学校形成自己清晰的办学思路、教学理念,避免大学里学科、专业的设置千篇一律,避免人才培养的目标趋同,避免大学一味扩大规模,追求经济效益,也可以避免学生对数字化过度依赖的心理等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特色育人文化的建设当然少不了实践创新,可是,实践也是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的,所以,大学特色育人文化的建设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日新月异,信息高度发达,人类正经历着一场经济、文化形态的重大变革,大学作为教育、科研、服务社会的主体,承担着厚重的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继续加强大学特色育人文化的理论、实践创新迫在眉睫。否则,若大学的文化导向、价值观出现偏差,将会使一大批青年误入歧途,这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加快、加深特色育人文化的理论、实践创新的进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开展独具特色的、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活动,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大学特色育人文化。
现代社会是个知识经济时代,对年轻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掌握好基本的专业知识外,各方面的素质修养也必不可少,广泛的开展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各类文体活动,知识竞赛、文化讲座、科技竞赛等等,这可以活跃学校氛围,增强生命力,激发学生的激情、创造力,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主体意识突出,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团队意识,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非常实际的实践,引导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舆论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强大的导向作用,增强社会主义主流舆论的引导,有利于为大学特色育人文化的构建起到导向作用。组织有关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题的舆论宣传,如: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气象、社会主义价值精神的思想观念等,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认真把握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校园的宣传媒介在大学生中唱响“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发展和谐文化”的主旋律,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力的主流舆论[7]。发扬社会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坚决抵制西方腐朽势力的入侵,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树立独特的、科学的文化观。
建立独特的现代大学制度对于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前的高教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形成的,对学校各方面的约束太死板、严肃,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需求。
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一方面需要国家对高校管理体制松绑,给高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按照大学自身定位来招生,设置专业和课程,培养学生。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民主化,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方向。学校制度建设既要符合依法治校的目标,又要体现人文管理精神[8]。
在独特的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实施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大学的价值取向、文化品位、管理风格、水平,这也有利于大学特色育人文化的扩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的不一致,导致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这些不良的风气导致大学人文精神的极度滑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建大学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通过建设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数字校园的方式来提升大学文化的文化品位[9]。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联系紧密的,并不互相排斥,在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融为一体,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而自然科学的突破和进步反过来又会增加人文科学的底蕴和内涵,从而达到共赢,大学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实际,增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为自己的校园打造独当一面、别具一格的旗帜,引领文化的潮流。
[1]王军英,张多来.大学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175-176.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新华网.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3]蔡言厚.文化特色决定大学的发展方向[J].探索与争鸣,2007(12):51-53.
[4]谢作栩.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与张扬[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5-8.
[5]申明.大学文化特色的内涵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0(1):126-128.
[6]王金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4):25-26.
[7]袁江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构建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J].江苏社会科学:教育学研究,2007:92-93.
[8]吴鸣岐.关于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16-17.
[9]李元元.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策略[N].光明日报,200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