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
(东北电力大学 媒体技术与传播系,吉林 吉林 132000)
自从多媒体教室应用以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率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室教学辅助作用,制作出更多优秀的教学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情趣是激发人们思维想象力和思维活力的有效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激发人的情感。利用多媒体教室能够更好地设定教学情境,利用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室能够将教材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立体地表现出来,让学生置身于宽松愉悦的环境当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地理教材内容一般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费尽唇舌、挖空心思,学生仍是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建议在教学当中利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学优势,简化教材内容,通过增强学生感官感受感知知识,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教师应当巧妙设计课堂氛围,寻找释疑解难的突破口。例如,讲解降水的形成,不管怎样讲解学生都是模糊不清的,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成像的优势再现降水过程,在此过程中加以适当地讲解,让学生看到冷热空气相遇而产生的雨,学生不仅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知识,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加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增添教学活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学习中提高。
我们从情感最丰富的语文学科入手,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是作者感情的一种寄托。通过多媒体教室可创设与文章内容相符的语言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沉醉在文学的海洋当中。多媒体教室能够带给学生听觉、视觉和心理上的多重感受,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利用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极大程度地节省板书时间,给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解决疑难问题。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学课件可以由多名教师共同设计制作、共同使用,集众人智慧于一体,这样不仅能够优化教学课件质量,同时也能节省板书的书写时间,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多媒体教室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活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实现对学生能力的综合培养。
在新课改中,重点强调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要求教学应围绕学生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件也不例外。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很容易走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忽略学生“学”的重要性,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发挥的专场,学生思路被紧紧捆绑在课件和既定流程上。教师将课件的讲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将课件内容演示作为任务,课件演示结束课程也就结束了。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流程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多媒体教室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多媒体教室放映课件的大容量特点备受广大师生的喜爱,甚至有的教师对此感触颇深地说: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够在一堂课上讲过去的两到三堂的内容,这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但是这样是真的好么,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么?答案是否定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消化、吸收,而“吃”的过多就不利于消化,一堂、两堂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疲于应付感,慢慢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信心减弱等不利影响,而教师也在全程大容量课件演示中耗费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合理教学设计,将教书变为育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室优势,开展教学活动,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目前,大多数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仍停留在表面上,课件制作粗糙而简单。教师就是将曾经的板书改成了可以多次运用的教学幻灯片而已,多媒体教室基本上成为一个空壳,只不过是板书的另一种形式,“文字搬家”更是屡见不鲜。那些稍具软件应用能力的教师更是运用自己的“高超”技术制作一个华丽、美轮美奂的课件。因此,教师应当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上下苦功,学校也应定期组织课件知识讲座,提高教师的课件设计能力,请行家讲解课件制作的技巧、技能,提高教师课件制作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素质,创建优秀的教师团队,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优势,实现现代化教学的全面改革。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辅助作用,能够实现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努力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热爱学习。
[1] 盖琦,乔兆亮.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C]//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