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会珍
(大庆市龙凤区第一小学校,黑龙江大庆163711)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落到实处,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相互作用形成新知识的探究过程。这种探究行为是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所以更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得以深入理解和有效地吸收。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深厚的观察兴趣;在观察前,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序进行观察,杜绝盲目地看,对所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还可以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培养学生进行观察。
在图形教学中,学生对图形的构成方式理解有困难。例如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一概念,学生理解上就有一定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制的学具,准备3种以上长度不等的小棒各一根,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长度的小棒。要求学生选择其中3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拼摆中,学生发现选择5厘米、10厘米、20厘米和10厘米、15厘米、20厘米的小棒能拼成三角形,而选择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5厘米15厘米、20厘米的小棒却不能拼成三角形。在动手实践中,学生不但直观地感知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而且明白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清晰地认识。这种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在教学方式上提倡学生的合作交流。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多提供交流的机会,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选择适合学生交流的内容,要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交流、多讨论,多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畅所欲言,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
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必须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创新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创新。
其次,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是一项重要条件。有利于形成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
真正开展适应数学创新教育的活动,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利用一些动手实践的小活动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进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