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军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江苏如皋226534)
学习品质的培养,是最根本、最实际的努力方向和发展方向。互助协作能力、团队集体精神,是学生主体所必须具备的学习素养和品质,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追求”。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个体——学生,必须具有和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交际技能。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笔者深刻感受到合作—互助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方面的深远功效。本人在探索实践中,也发现在课堂实际教学进程中,合作互动教学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现将自己在“合作—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心得和举措进行简要论述。
近年来,本人围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合作互动教学模式这一主题,在深入实践探析基础上,发现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合作互动教学现状主要呈现以下方面:一是合作互动教学意义未能深刻领会。部分高中数学教师片面理解合作—互动式教学内涵,不能从新课改的高度和教学目标的深度,理解和掌握“合作—互动式”教学的特殊功能和深远意义,导致出现“形而上学”“走过场”等现象的发生,流于形式、浮光掠影。二是合作互动教学形式单一。部分高中数学教师采用强制手段将学生“纳入”合作互动之中,未能充分利用数学学科丰富、强烈的情感资源,导致高中生合作互动不够深刻。如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互动学习活动时,未能切实做好情境营造工作,直接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开展合作互动工作。没有利用其内容情感特性,通过展示“北京天坛祭坛形状”现实案例和“古印度国王奖赏发明围棋的人小麦”趣味故事,在营造浓烈趣味氛围中,促发学生积极合作,深入探析。同时,部分高中数学教师“放大”教师主导作用,“缩小”学生主体作用,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单一合作互动教学方式,学生始终在教师设定的“活动圈”中合作互动,缺少了自由合作、深刻互动、高效实践的空间和时间。三是合作互动教学内容粗浅。合作互动教学内容粗浅,是合作互动教学现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部分高中数学教师未能抓住教材的重点和学习的难点以及教学目标要求,让合作互动成为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有效载体,导致所设置的合作互动教学内容粗浅,不够深刻,失去了合作互动的功效。另一方面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为了节省教学实践,腾留出更多的实践用于“讲解”活动,往往设置一些没有难度内容,组织开展合作互动教学活动。
笔者认为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合作—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发展方向是:合作互动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和谐,合作互动形式更为多样、优化和科学,合作互动过程更显双边、深刻和高效,合作互动效果更具实效,意义深远。根据以上构建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着眼于合作互动氛围的营造。很多教师强调自身指导作用,而忽视情境促动作用。笔者发现,高中生在高压、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更倾向于对融洽、愉悦学习氛围的“向往”。高中数学教师开展“合作—互动式”教学活动,要想实现学生主体深入积极参与合作互动活动,就必须借助于“外在”的教学氛围营造,来增强学生主动合作、深入互动的积极情感。合作互动学习氛围的营造方法较多,就教师自身而言,可以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学生对教师人格的尊重和品质的尊敬,从而“信其师”,主动深入参与合作互动活动。就数学学科而言,新改版的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更为生动,案例更加有趣,情感更加浓烈,这些都为合作互动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了“条件”。如“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中,利用生活应用特性,设置“装货的万吨巨轮进出天津港时潮水高低与时间的变化”现实案例,增强高中生内在情感基础上,促发合作互动探析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应用问题积极性;在合作探析三角函数章节知识内容中,教师利用数学发展史,向学生讲解三角函数的演变发展历史,在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函数“来龙去脉”的进程中,为高中生合作互动探析作好“铺垫”,吸引高中生注意力,增强高中生积极性。
二是着力于合作互动形式的构建。常言道,教学多样,贵在得法。高中数学教师在“合作—互动式”教学实践中,要切实做好合作互动的组织和架构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科学合理、贴近实际的合作互动形式,推进和提升合作互动实效。一方面要构建多样化的合作形式。高中生面对多样化的合作形式时,能够更加深入的参与合作学习。高中数学教师构建合作学习活动形式时,应该力求多样化、灵活性,将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同桌合作等多样形式融入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另一方面要构建双边性的互动形式,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探析等互动活动形式,推进合作互动活动进程。
三是着手于合作互动过程的组织。教师居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具有引导、指导作用。教育实践学认为,合作互动学习活动需要教师的有效组织和指导。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合作互动式教学活动中,要发挥自身主导指导作用,切实做好学生合作互动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对合作互动探析活动过程进行有效引导、实时指导、科学指点,从而保证合作互动活动平稳推进,力求实效。
问题:已知函数f(x)=sin(kx/5+π/3),其中k≠0,求最小自然数k,使得自变量x 在任意两个整数之间(包括正整数本身)变化时,函数f(x)至少有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要求,组建合作探析小组,学生探析问题条件认为:“问题解答过程中,需要借助于三角函数的图像特征内容,根据三角函数的最值内容进行解析。”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解题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活动,指出:“先根据在任意两个整数之间(包括正整数本身)变化时,函数f(x)至少有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条件,可以确定函数的最小正周期的范围,然后再有正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的求法得到k 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到最小自然数k 的值。”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书写解题过程,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教师进行讲解活动,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归纳解题方法,学生提炼总结解题方法为:“上述案例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正弦函数的基本性质之一——周期性的掌握和利用情况。”
四是着根于合作互动活动的评判。对学生合作互动活动过程、表现及效果进行科学评判,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高中数学教师应将评判指点作为推进和提升合作互动教学活动效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理念、教改要求以及学习目标等方面,对学习对象在整个合作互动活动的表现以及合作探析的解析所得等进行科学评价,深刻指导,促进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树立。
高中数学教师在合作—互动式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新课改要求,展现教与学双边特点,凸显合作互助功效,科学设置合作互动活动形式,高效开展合作互动学习活动,在实现教学相长前提下,培养高中生合作互助、团结协作学习精神。
[1]金留军.浅谈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合作交流”教学效应[J].吉林教育,2013,(4).
[2]钱思林,王珮嵘.对高中数学互动合作教学的思考和研析[J].中学数学教育学报,2008,(z04 期).
[3]吴琳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互动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新课程(中旬),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