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艳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 福州 350503)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逐步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适应环境,接纳社会也被社会接纳,从一个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发展自我意识、社会认知、培养社会情感、习得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
社会性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领域也是幼儿园五大活动领域之一,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都认为幼儿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品德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益,可以为幼儿一生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新生儿降临人世时已有数以亿计的脑细胞,这些细胞虽然已经开始初步联系,但是他们的大脑皮层相对于成人的大脑皮层来讲沟和回比较浅,没有形成庞大的神经网络,不能进行复杂的心理活动,只有当这些神经细胞相互联结,神经通路畅通,才能形成接受、传递、处理信息的神经网络,丰富的外部环境刺激能促进条件反射的建立,促进新生儿大脑细胞的联结。由于环境刺激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所以对幼儿的影响也可能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换句话说,健康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不良的环境刺激则可以损害大脑的发育。
研究证实紧张、恐惧的环境刺激可以让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应激激素水平提高,长此以往会损害正在发育中的大脑神经细胞结构,如受虐儿童的脑部皮层和边缘系统比正常儿童小20%至30%,这些区域内的突触数目亦偏低,进而产生一些学习或行为问题,例如在高度紧张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很难集中注意力和自我控制。因此《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包括合理的营养和护理、安全的自然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积极的人际互动。由此可见,幼儿的健康发展,仅靠合理的营养是不够的,还必须为孩子提供充满关爱、温暖、安全、宽松的社会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社会性教育,才能有效促进幼儿期大脑的健康发育。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生物学特性,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来就有。社会属性则是个体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所独有的,也是人的本质特性,是后天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因此,人要成其为人,必须接受社会性的教育和影响。
婴儿出生时只是一个生理意义上的自然人,还没有成为一个社会人,也就是说,初生婴儿的心理水平与社会对他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他要想成长为社会所接纳的社会人,就必须与周围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学习所处社会的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否则即使有人的健全生理基础,也无法成长为被社会接纳的社会人。
幼儿期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婴幼儿时期的社会化经验对于一个人后来的社会化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有些认知学习错过可以弥补,社会性发展错过对终身影响很大,甚至造成莫大的伤害。例如很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他们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并没有学过电脑,但是通过努力,大学里在这方面一样可以取得优秀成绩;而如果幼年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就会对他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幸福。
传统心理学认为智商的高低决定一个人的成败。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格尔曼通过研究认为智力只是成才的基础,情商才是成败的关键。情商主要包括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德、合作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等。格尔曼对一千多名“天才”儿童进行了长达6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这些高智商的“天才”儿童的成功率并没有显著的高于普通儿童。同时,格尔曼对在校的80名博士生进行了长达4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当这些博士生70岁时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他们的工作履历对其专业成就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情商在专业成功中所起的作用要比智商高4倍。因此他得出结论20%智商+80%情商=一个人的成功。
鉴于以上研究得知身体和智力要相互作用,情绪和认知要相互影响,情商和智商同样重要。一个人成才,不仅要开发他的智力,锻炼他的体力,更要培养他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社交的技能、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而这些也正是社会性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图最早提出了学前教育思想,他特别重视体育、音乐教育、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倡导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亚里士多德主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特征实施不同的教育,先培育儿童健壮的体格,接着养成儿童良好的情感和思想意识,然后进行理智的教育,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要使儿童在身体、智慧和道德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必须对儿童实施全面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第三条:“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目的是促进从出生至入小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他们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里提到的基础,不仅仅是认识多少汉字,记住几个英语单词,学会数学加减法,更主要的是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幼儿社会性教育必不可少。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内容繁多,涉及的知识面较其他几个领域要广,灵活性大,综合性强,所以很多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到难度很大,要么施行“照本宣科”式的简单灌输,要么“空口说白话”,生硬枯燥,导致社会性教育的低效甚至无效,要提高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效果,就应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特点
《纲要》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分为语言、健康、艺术、科学、社会五个领域,同时明确指出,各个领域的内容不是孤立的,应该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的发展。另外,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即生活”,一个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几乎是无处不在的,不仅存在于教育活动中,还存在于孩子的游戏、生活中;不仅存在于社会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还应渗透到其他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再加上幼儿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生活经验缺乏,理解能力差,他们听不懂也不爱听长篇大论的说教,喜欢依靠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获得直接经验,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幼儿的社会性教育不是仅靠上课就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需要将社会性的学习渗透到孩子的各领域教育活动中、一日生活中。例如在晨间劳动时不仅要交给孩子擦桌椅、地板,浇花、给小动物喂食的方法,更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等。
社会教育的渗透性决定了幼儿社会学习的随机性。幼儿由于年龄小,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难以理解理论说教,却对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事件感受深刻,利用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意义不言而喻。我国李江雪研究显示,幼儿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脱节严重,例如大班幼儿的同情观念发展远远优于同情行为的发展;廖凤林等人的研究表明,幼儿助人观念的发展也远远优于助人行为的发展,也就是说,幼儿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实际表现却与之相反。研究者认为,造成这种脱节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多是说理教育,缺少养成教育,对于幼儿来说,利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随机教育,具有情境性和直观性,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效果事半功倍。例如一位妈妈煮饭时幼儿想帮妈妈洗菜,妈妈怕麻烦,孩子坚持洗,把袖子弄湿了,结果妈妈训斥孩子不会洗瞎捣乱,孩子很委屈。另一位妈妈不仅肯定孩子的行为,还帮孩子挽起袖子,让他洗好洗的西红柿,事后还表扬孩子做得好,孩子愉悦满足。后一位妈妈对孩子进行了随机教育,不仅培养了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还养成了孩子体谅父母、自立自信的良好品质、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前者不仅没有捕捉到随机教育的契机,反而打击了孩子的热情,造成孩子认为自己不行的自卑心理和消极的情绪体验。
幼儿年龄小,生理心理不成熟,独立性差,因此喜欢模仿,这是幼儿的本能和天性,也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幼儿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指南》也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陈鹤琴先生也指出“儿童学习言语、风俗、技能等,都依赖模仿。”教师和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社会学习的重要资源,其言谈举止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一位幼儿教师就有过这种深刻的体会:在组织区域活动时让两个能力较强的孩子帮着维持秩序,结果她被孩子的言行惊呆了,一位“小老师”厉声呵斥:“不许说话,再说话就让你坐到最后面去!”另一位“小老师”也不甘落后,用力拽住一位插队的小朋友的衣服,把他拉出表演区,还说“让你乱插队,取消你活动的资格!”这两位小朋友的言谈举止恰是这位老师平时工作的翻版,所以成人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幼儿社会性教育,既要关注社会知识技能的习得,还要关注社会情感、态度、品质的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不是被动接受的,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才能实现的,所以幼儿的社会学习,必须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发生,往往不是简单的说教就可以的,需要幼儿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体验性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体验是指个体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对事物的亲身感受,从而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由于这种感受亲身经历,所以真实可信,印象深刻。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是幼儿通过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把外在的社会规范、文化、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体验可以让社会性学习过程直观生动,充满乐趣,是实现这种内化的重要条件。例如当儿童与同伴发生争抢玩具的冲突时,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移情体验:当儿童没有玩具又很想玩,谈谈自己心里有何感受;如果其他小朋友这时候愿意分享玩具,谈谈心里的感受。即在短时间内让玩具的所有者,被分享者互换角色,更深刻地意识到等待分享而得不到分享时的内心体验,在分享体验的同时引导、培养儿童养成分享行为。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与他人、社会的交往过程中发展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行为技能、养成良好品德, 从而促进社会性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由一个自然人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其过程是漫长的、复杂的,会受到多方面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幼儿的社会学习不能仅限于社会领域,要多途径、多渠道,综合各种有益的影响,引领幼儿健康成长。
是指教师围绕一个主题,根据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的一种方式和途径。这种教育活动的目标比较明确,内容科学合理,计划性较强,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更直接、更有针对性,因此它是幼儿获得社会知识技能、发展社会情感、培养良好社会品质的主要途径。这种教育活动打破了分科教学的局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灵活性,可以把社会性的教育目标融合到各个领域中,既加强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也符合幼儿学习的渗透性、随机性、体验性的特点;同时教师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可以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特点,精心选择内容、设计过程和方法,可以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大班社会性主题活动《闽剧》,即可以通过绘画活动画脸谱了解闽剧,培养儿童耐心细致的态度。也可以通过语言活动讲述闽剧故事,培养儿童勇于展示自我、自信自立的品质。但是这种教育活动过多强调预设的内容和目标,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忽视儿童的体验和生成的课程与目标,变成简单的灌输说教,造成社会学习的低效。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快乐自主的活动,是幼儿身心发展的源泉。脑科学的研究已经证实游戏能够促进大脑发育。美国科学家玛丽莲·戴梦德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积极主动探索、爱玩的婴鼠比安静不动的婴鼠大脑皮层厚,突触联系也更多。游戏剥夺会造成大脑器质性损伤,造成儿童未来学习、行为的异常发展。皮亚杰认为幼儿思维有很大的自我中心性,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游戏可以让儿童有更多机会接触同伴,察觉和判别同伴的想法,用不同的方式与人沟通协商,同时也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别人。例如在游戏中出现争抢玩具的纠纷,幼儿可以通过协商、轮换等方式克制自己独占的想法,通过游戏,儿童可以直接懂得什么行为会受到赞许,什么行为会被禁止,从而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掌握社会已经确立的行为准则,获得同伴的认可,逐步地“去中心化”,皮亚杰把这个过程称作是儿童发展中“哥白尼式的革命”。《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日常生活是指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包括入园、离园、进餐、盥洗、如厕、睡眠、散步等环节,这些是幼儿成长必不可少的活动。幼儿社会性教育本质上是教人做人的教育,如何做人,就要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幼儿的日常活动琐碎繁杂,但是内容丰富,处处充满教育契机。例如幼儿入园时同家长告别向老师问好,可以培养儿童讲礼貌等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值日生劳动时,不仅教给儿童擦桌子、浇花、摆碗筷等基本生活技能,还能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自理自立的品质;睡眠时既要教给孩子穿脱衣服的正确方法,也要引导孩子不要打扰别人。所有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体谅别人,遵守规则,与人和谐相处。
“生活即教育”,幼儿生活技能的习得,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都是在生活中实现的,幼儿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环境,也是幼儿最初、最直接的社会化场所。家长的教育观念、行为规范、言谈举止都会在无形中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幼儿最初的行为技能、态度、价值观都来自于家庭。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从以家庭为主慢慢发展到以幼儿园生活为主,幼儿通过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技能、与人交往,培养合作、谦让、分享等亲社会行为;通过同伴交往、师幼互动摆脱自我中心、增强归属感、进行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我国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一方面家庭和幼儿园有不同的资源和优势,二者合作可以资源共享。例如幼儿园开展社会性教育活动时,为了让孩子更多地了解不同的职业特点和作用,可以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参加,幼儿可以获得生动形象的经验;幼儿园有科学的教育观念,可以为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由于幼儿的身心特点所致,社会性教育具有长期性、反复性、一致性,家园合作可以采取一致的措施、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大众传媒是指包括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电影等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量激增,覆盖范围日益扩大,各种传媒手断不断丰富,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价值观、行为方式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幼儿正处在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大众传媒对他们影响的广泛性、深刻性也日益凸显,成为幼儿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发展。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初的动因和场所,他们接受的外界影响最早也是来自于家庭,有很大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大众传媒例如电视,给孩子更多的社会影响,特别是有些科学编排的儿童节目,为孩子打开了认识社会的一扇窗,通过这扇窗,儿童不仅认识社会,获得社会观念和性别角色;掌握规范、促进儿童的合作与帮助,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还可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就像科学是把双刃剑一样,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也有两面性,掌控不当也会妨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例如过多的看电视玩电脑,会将幼儿封闭在狭隘的空间里,不利于孩子的社会交往,严重者还可能导致“电视孤独症”;另外电视、网络中不健康的内容也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研究表明电视中的暴力镜头会降低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并通过模仿习得一些攻击性行为方式。为此,作为成人必须净化社会环境,特别是传媒环境,为儿童制作更加科学健康的节目,父母加强监管,尽量让儿童远离不良的传媒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质量的社会性教育可以为孩子创造迈向社会的良好开端,有助于培养儿童成为活泼开朗、诚实守信、自理自立、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协同合作,为儿童创造充满关爱、健康、安全的环境,促进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吴绍萍.对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7,(10).
[4]张海燕.浅谈如何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
[5]于惠.大众传媒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山东教育,2005,(5).
[6]庞丽娟,胡娟.论社会化及其现代教育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