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东
(兰州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由于金融服务业的重要性及特殊性,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体系的实力的表现,同时也是该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以及金融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程度的一个反映。国际学者对其研究已有二十年左右时间,也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并有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在我国国内,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金融业所具有的特殊性,国内学者对金融服务贸易,特别是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研究集中在近十年,其研究也主要从TFS自由化和TFS竞争力两个联系密切的角度展开。
随着金融服务业发展,越来越显现出国际化趋势,而TFS自由化便成为必然的选择(刘胜华,2008),其主要原因在于自由化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及经济效应Wengel,1995,Moshirian,1994,1996,1998,2000,2004,2006,Bhattacharya,1993,Glaessner&Oks,1994,Levine,1996,Glaessens&Glaessner,1998,Bayraktar&Wang,2004,Chen,2005)。 就静态福利效应而言,国内市场自由竞争同时允许国外金融机构进入可以使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就动态福利效应而言,将带来竞争压力、技术转移、制度创新、吸引外资及产业竞争力提高等效应(郭根龙,冯宗宪,薛伟贤,2000),并且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能够增加贸易量(倪煜,万红先,2009)。作为金融服务业主体的银行业,TFS自由化可以促进银行间竞争(陈勇,2007),主要表现在,银行业的国际化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有很强的促进关系,却与金融稳定内含的银行稳定指标和货币稳定指标关系不,明显(谢建敢,2007)。值得注意的是,TFS自由化与金融开放并不是相互促进的,即贸易开放对金融开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开放对贸易开放没有显著的影响(周茂荣,张子杰,2010)。同时还应看到负面效应,TFS自由化会引发带有时滞性的银行业危机(刘胜华,2008),并且随着TFS自由化而来的FDI,会扩大银行业贸易逆差、挤压国内金融服务业市场(潘素坤,李慧敏2009)。
然而,我国TFS现状却是在贸易量、外商投资量、贸易的不同提供方式和贸易政策等方面总体规模较小,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度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宋耀,2003)这主要是我国TFS与很多国家相比并未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对于TFS竞争力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理论的选择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部分学者通过总结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对TFS理论的解释后发现,我国过境支付TFS遵循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商业存在的TFS遵从典型的产业内贸易模式(罗楠,杜兆恩,2006)。比较优势理论者认为,通过分析我国TFS的服务贸易竞争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 TFS 开放度指数(HS),发现TFS的开放能够增加贸易量,然而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并没有提高我国TFS行业的竞争力(倪煜、万红先2009),并且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我国TFS面临的外部挑战加大(曹瑛,王耀中,2009)。国外学者发现TFS领域也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根据H-O-S检验OECD国家TFS的比较优势,发现人力资本、规模经济、R&D是OECD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TFS的比较优势所在,这些要素解释了OECD国家的跨过金融机构能在全球TFS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Moshirian,1994),并且在 TFS谈判中,拥有竞争力的国家倾向加快TFS自由化进程,而不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则抵制加快TFS自由化进程(Allan&Hardwick,2005)。竞争优势理论者则通过波特的钻石模型,从五个方面对我国TFS竞争力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通过选取11项指标实证,结果表明只有四大银行资产占比对我国TFS竞争力影响呈抑制状态,其他均为促进,并且政府因素对我国TFS竞争力影响最为明显(黄满盈,邓晓红,2011)。
金融服务贸易在一国经济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极其薄弱,远远落后于一些先进经济体,特别在2006年全面开放后,在出口额不变的情况下,进口激增。整个金融服务贸易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肖待娣,2008)。将我国TFS与世界主要金融服务大国进行比较,我国TFS进出口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中的比重非常低,无论是从贸易竞争指数还是从Michaely指数来看,国际竞争力都非常弱,且发展很不平稳(郑展鹏,2009)。
我国TFS与香港、美国、英国等TFS发达国家(地区)相比较,香港在跨境交付和商业存在模式下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远强于我国(曹瑛,王耀中,2009),美国、英国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占据强大技术优势,处于比较成熟和稳定的状态中,而我国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波动剧烈,竞争力非常低,不具有竞争性,应向其学习(王静,2008)。通过RCA指数、TC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的角度对我国TFS及日本、韩国进行比较,发现我国TFS竞争力明显落后于日韩两国(李伍荣、禹响平,2008)。在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三个指标与南亚新兴国家的比较中发现,东亚新兴的新加坡等国可以作为中国将来的竞争对手,但目前首要任务是向其学习(王铁山,冯宗宪,2008)。随着金砖国家概念的提出,总结金砖四国各自TFS发展现状,并进行四国间比较及国际间比较,发现金砖四国的金融服务贸易额占世界金融服务贸易总额的份额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而在金砖四国中,印度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水平和其他三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秦嗣毅,杨浩,2011)。同时,从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四个方面具体分析我国TFS竞争力,与相关国家进行横向数据分析比较,也说明我国TFS竞争力发展很不平稳且缺乏国际竞争水平(黄满盈,邓晓红,2009),商业存在模式下的TFS竞争力,虽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但是不论与东亚经济体相比,还是与金砖四国的其他成员相比,中国的金融业都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黄满盈,邓晓红,2010),然而,随着FDI流入,其扩大了金融服务贸易的逆差,不利于我国TFS比较优势的提高(方慧,李建萍,2008)。
基于过我TFS竞争力现状,有学者认为金融开放度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边昌,熊正德,陈强,2007),并应建立我国TFS竞争力综合分析框架(丁珊珊,2008),通过TFS自由化等途径,加大竞争压力、技术转移、制度创新、吸引外资等力度,以提高产业竞争力(郭根龙,冯宗宪,薛伟贤,2000),在宏观上控制金融市场自由化进程以保护大环境,在微观上结合信息技术提高竞争力(王静,2008)等较为稳健的对策。国外学者则认为,国内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合适的宏观经济和管制政策,以此来提升各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Ruggiero,1998),并降低国外金融服务机构进入国内市场难度,以提高金融部门竞争能力(Francois&Eshenbach,2002)。同时,也有学者建议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该充分考虑这样做带来的负面影响,稳步采取相应的贸易政策,从而提 升 TFS 竞 争 力 (Ruggiero,1998,Wahba&Mohieldin,1998,Adlung&Carzaniga,2001)。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呈现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而金融服务贸易显现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其理论研究也逐步成为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从现有研究看,国外对于金融服务贸易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及相对成熟的理论,反观国内,鉴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及金融业服务业地位的特殊性,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相对稀少。在我国加入WTO后,对金融服务业的研究才呈现快速发展状态,然而就研究成果来看,也仅仅是处在基础层面,并且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也较少,特别是关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多运用国外现有竞争力评价体系,缺少针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特点而建立或修正的模型。对此,后来学着在做相关研究时应考虑我国实际情况,特别是对于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具体分析,在引入国外理论和成果时,适当合理的进行本土化。另外,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金融服务业面临改革压力,而国内对于前人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的研究成果竟然没有相关的总结,笔者为方便后来学者对现有金融服务贸易研究成果进行初步了解,故做文献综述。
[1]黄满盈,邓晓红.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于“钻石模型”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7).
[2]刘胜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5).
[3]郭根龙,冯宗宪,薛伟贤.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潜在经济收益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0,(11).
[4]陈勇,谢建敢.金融服务贸易开放、银行业效率与经济增长[J].海南大学学报,2008,(1).
[5]郭根龙.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下的金融管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6,(3).
[6]宋耀.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2003,(6).
[7]边昌,熊正德,陈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07,(12).
[8]李伍荣,禹响平.中日韩三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1).
[9]倪煜,万红先.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和开放度关系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大学学报,2009,(2).
[10]姚战祺.金融部门FDI和金融服务贸易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6,(10).
[11]谢建敢.银行业国际化与我国金融稳定研究[D].湖南大学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2).
[12]方慧,李建萍.FDI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2).
[13]郑展鹏.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2009,(4).
[14]肖待娣.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消费导刊,2008,(5).
[15]王静.中美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对比及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8,(4).
[16]李丽.金融服务贸易模式与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J].金融论坛,2005,(3)
[17]黄满盈,邓晓红.金融服务贸易模式、国际竞争力与政策分析[J]改革,2009,(8).
[18]丁珊珊.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J].当代经济,2008,(8)
[19]Wengel,J.T..International Trade in Banking Servic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995,14(1):47-64.
[20]King,Robert G.and Ross Levine.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Be Right[J].Quarterly JournalofEconomics,1993,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