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雨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承德 067000)
【题解】
石鼓,是十座刻有文字的石墩,刻于先秦时期,每个重约一吨,高二尺,直径一尺多,形状像鼓而上细下粗顶微圆,花岗岩材质。每个石鼓上面都凿刻“石鼓文”,即大篆。因为文字内容多为记载渔猎之事,所以被称为《猎碣》。清康熙年间石鼓曾经被陈列于国子监文庙戟门左右。纳兰性德由对石鼓的瞻仰生发出对其年代的考证。
予每过成均[1],徘徊石鼓间,辄[2]竦然起敬曰:此三代[3]法物之仅存者。远方儒生,或未多见,身在辇毂[4],时时摩挲其下,岂非至幸?惜其至唐始显,而遂致疑议之纷纷也。《元和志》[5]云:“石鼓在凤翔府天兴县南二十里,其数盈[6]十,盖纪周宣王田[7]于岐阳之事,而字用大篆,则史籀[8]之所为作也。”自贞观中苏勉始誌其事[9],而虞永兴[10]、褚河南[11]、欧阳率更[12]、李嗣真[13]、张怀瓘[14]、韦苏州[15]、韩昌黎[16]诸公,并称其古妙,无异议者。迨[17]欧阳文忠[18]则疑自周宣至宋垂[19]二千年,理难独存。夫岣嵝[20]之字,岳麓[21]之碑,年代更远,尚在人间,此不足疑一也。程大昌[22]则疑为成王之物,因《左传》“成有岐阳之蒐”[23],而宣王未必远狩丰西。今蒐岐遗鼓既无经传明文,而帝王辙迹可西可东,此不足疑二也。至温彦威[24]、马定国[25]、刘仁本[26],皆疑为后周文帝[27]所作,盖因史“大统[28]十一年西狩岐阳”之语故尔。按古来能书如斯、冰[29],邕[30]、瑗[31]无不著名,岂有能书若此而不名[32]乎?况其词尤非后周人口语。苏、李、虞、褚、欧阳[33]近在唐初,亦不遽尔[34]昧昧[35]。此不足疑三也。至郑夹漈[36]、王顺伯[37],皆疑五季[38]之后鼓亡其一,虽经补入,未知真伪。然向傅师[39]早有跋云:“数内第十鼓不类[40]。访之民间,得一鼓,字半缺者,校验甚真,乃易置以足其数。”此不足疑四也。郑复疑靖康之变,未知何在;王复疑世传北去,弃之济河。尝考虞伯生[41]尝有记云:“金人徙鼓而北,藏于王宣抚[42]宅,迨[43]集言于时宰[44],乃得移至国学。”此不足疑五也。予是以断然从[45]《元和志》之说,而并以幸俱存无伪焉。尝叹三代文字,经秦火后至数千百年,虽尊彝鼎敦[46]之器出于山岩屋壁陇亩墟墓[47]之间,苟[48]有款识[49]文字,学者尚当宝惜而稽考[50]之,况石鼓为帝王之文,列胶庠[51]之内,岂仅如一器一物供耳奇目异之玩者哉?谨记其由来,以告夫世人之嗜古[52]者。
【注释】
[1] 成均∶相传为远古尧舜时的学校,后来成为官设最高学府的泛称。这里指清代官设的最高学府国子监。
[2] 辄∶立即,就。
[3] 三代∶指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个朝代。
[4] 辇毂∶皇帝的车舆,这里代指京城。
[5] 《元和志》∶即《元和郡县图志》,唐代李吉甫撰,写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是中国唐代的一部地理总志,对古代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
[6] 盈∶满。
[7] 田∶打猎。
[8] 史籀∶周宣王时史官。“史”为官职,“籀”为人名。
[9] 自贞观中苏勉始誌其事∶贞观,唐太宗年号,公元627-649年。苏勉,唐代人,生平不详。誌,同“志”,记载。
[10] 虞永兴∶虞世南(558-638),北周(558年-581年)、隋(581年-618年)、唐(618年-638年)代诗人,越州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
[11] 褚河南∶褚遂良(596-659),唐朝著名书法家和政治家,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
[12] 欧阳率更∶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唐代潭州临湘(今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欧阳询曾官至太子率更令,所以也称“欧阳率更”。
[13] 李嗣真∶李嗣真(? -696),字承胄,赵州柏(今河南西平)人。唐代书画家。
[14] 张怀瓘∶生卒年不详,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
[15] 韦苏州∶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16] 韩昌黎∶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17] 迨∶等到。
[18] 欧阳文忠∶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永江西吉安)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19] 垂∶将近。
[20] 岣嵝(gǒu lǒu)∶山名,南岳衡山的主峰,亦指衡山。
[21] 岳麓∶山名,在湖南长沙市西郊,即南岳衡山的北麓。“岣嵝之字,岳麓之碑”应指的是禹王碑,因最先发现于衡山岣嵝峰,又称岣嵝碑,位于岳麓山顶禹碑峰东,碑文主要记述大禹治水之功绩。
[22] 程大昌∶程大昌(1123-1195),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学者。
[23] 成有岐阳之蒐∶指周成王在岐山南面的一次大规模狩猎活动。《左传·昭公四年》∶“周武有孟津之盟,成有岐阳之蒐。”阳,山南水北为阳。蒐,春天打猎。
[24] 温彦威∶南宋人,生卒年未详。
[25] 马定国∶字子卿,茌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金熙宗天着初前后在世。
[26] 刘仁本∶(?-1368),字德元,号羽庭,羽山人。元代黄岩四位进士之一。
[27] 后周文帝∶指北周文帝宇文泰。
[28] 大统∶指535年正月至551年十二月,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第一个年号。
[29] 冰∶李阳冰(生卒年不详),唐代文字学家、书法家。字少温,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祖籍赵郡(治今河北赵县)。
[30] 邕∶蔡邕(132-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
[31] 瑗∶崔瑗(78-143),字子玉,东汉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东汉书法家。
[32] 名∶著名。
[33] 苏、李、虞、褚、欧阳∶即前文提到的苏勉、李嗣真、虞世南、褚遂良和欧阳询。
[34] 遽尔∶猝然,突然。
[35] 昧昧∶模糊,难分辨。
[36] 郑夹漈∶郑樵(1104-1162),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
[37] 王顺伯∶南宋人,生卒年未详。
[38] 五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
[39] 向傅师∶生平不详。北宋人。
[40] 类∶相似。
[41] 虞伯生∶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
[42] 宣抚∶官职名称,即宣抚使。宋代宣抚使是镇抚一方的军政长官。
[43] 迨∶等到。
[44] 时宰∶犹时相,当时在任的宰相。
[45] 从∶顺从。
[46] 尊彝鼎敦∶尊,古代酒器。彝,古代青铜礼器的总称。鼎,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又用为礼器。敦,盛黍稷之器,圆形,有足,有盖。
[47] 陇亩墟墓∶陇亩,指草野,山野。墟墓,丘墓,坟墓。
[48] 苟∶如果。
[49] 款识∶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
[50] 稽考∶考核。
[51] 胶庠∶周代学校名。周时胶为大学,庠为小学,后世通称学校为“胶庠”。
[52] 嗜古∶好古。嗜,爱好,特别喜欢。
【简评】
石鼓文字是以笔力遒劲的大篆刻成,加之它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显得古朴淳厚,被历代文人、学者、书家视为石刻中的瑰宝。爱好文史和书法的纳兰性德由对石鼓的瞻仰生发出对其年代的考证。这是一个令历代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纳兰性德在记文中列举唐代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李嗣真、张怀瓘、韦应物、韩愈等人的观点,他们均认为石鼓“盖纪周宣王田于岐阳之事”,而宋代欧阳修、程大昌、温彦威、马定国、刘仁本、郑樵、王顺伯等人皆持有疑议,或疑石鼓历经两千年难存于世,或疑为周成王之物,或疑石刻为后周文帝所作。纳兰性德旁征博引,运用实物遗存、帝王辙迹、民间口语、前人记跋作为论据,以五个“不足疑”,对欧阳修等人的疑议进行了辨驳,证据确凿,引证得当,议论精严,富有层次,不失为清代金石考据中的一篇佳作。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