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易县段弃渣场及永久征地利用研究

2014-04-07 13:14赵慧芳
山西建筑 2014年3期
关键词:易县渣场填方

赵慧芳 樊 炜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直管建管部,河北石家庄 050000)

南水北调中线易县段干渠全长41.92 km,有2条隧洞、1个分水闸、1处退水闸、2处节制闸、6处倒虹吸、48座主要交通和生产桥梁、5处渠交叉建筑物、24处左岸排水建筑物,共有90座建筑物。隧洞总长1.43 km;干渠倒虹吸总长3.40 km;渠道总长37.09 km,其中,挖方渠段 25.64 km,全填方段3.28 km,半挖半填段8.17 km。

2003年12月30日京石段工程开工建设,历经4年零4个月,主体工程于2008年4月30日完工,并相继完成了验收工作。2008年9月第一次向北京供水,至今工程已完成了三次供水任务[1]。南水北调中线易县段在建期间,开挖渠道边坡、施工便道、临时堆料场、取土场、弃渣场等施工项是水土流失的高发部位,如弃渣场、填方段及半挖半填段渠道边坡,因原状土的土体结构遭破坏,结构强度减弱,相对密度降低,土体的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土壤的抗蚀力降低,尤其在汛期土体可蚀性往往加大,使得侵蚀量增加。因此,弃渣场及其永久征地的综合利用成为重点。

1 南水北调中线易县段弃渣场及永久征地水土流失特点

1.1 南水北调中线易县段是线性工程,对地面扰动类型复杂

南水北调中线易县段地貌按成因分为剥蚀侵蚀构造地貌、剥蚀侵蚀地貌、岩溶地貌和堆积地貌。按形态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型。从西北向东南由陡峻逐渐到平缓。釜山隧洞、西市隧洞施工中山体开挖、削坡、修隧洞,生产桥和交通桥的架设,渠道边坡有填方段和半挖半填段。凡施工处地物均会受扰动,因此破坏类型多,该区段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

1.2 在建期弃土、弃石、弃渣量大、战线长

在地域上具有不完整性,在建期施工项一般都不是完整的一条小流域或一个面坡,水土流失类型多、新增水土流失具有不均衡性和突发性。如南水北调中线易县段浆砌石施工中土石方数量大,受当地地形等影响,一些地段的弃土不便运到回填处,部分采取就地排弃。在隧道及挖方段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内施工的挖方量大于其填方量,多余的土石方因受地形及运输条件的限制,不便运往填方段,往往不得不采取弃渣处理。在建期和完建运行期,对弃渣场、取土坑或施工作业面土石渣料处理不当也都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现象[1]。

2 弃渣场、永久占地综合利用问题的对策研究

2.1 发挥现地运行管理职能并开源节流,对可复垦地实行资产化管理

弃渣场、永久征地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面上,所以应采取阶梯缓坡、植物防护及拦渣防护等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治理。设置弃渣场排水系统、拦渣墙;堆渣后回填表土,平整表面,人工夯实;坡面植物防护,恢复植被;防治弃渣下泄,稳定边坡,恢复和改善土地生产力。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弃土场,应修筑拦土坎或拦渣坝,以防止弃土场底部水土流失。对弃土场形成的不稳定边坡可采用工程防护,也可采用砌片石护坡。弃土场还需要考虑排水问题,应保证弃土场排水通畅,可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避免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为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弃土坡面,弃土堆方应根据地形、地貌情况沿坡面方向设一定坡度进行放坡导流[2]。

如弃渣场、永久征地原是耕地部分,积极对耕地进行平整、复耕。复垦土地单元的形成,除受区域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地质等自然成土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土地破坏类型、破坏程度、重塑地貌形态和利用方式等,故其质量状况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充分考虑该区环境改善,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和促进社会进歩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根据所评价土地的区域性和差异性等具体条件确定其复垦利用方向,不能强求一致,在可能的情况下,一般原有农业用地仍应优先考虑复垦为农业用地,以贯彻保护农田的基本国策。

如弃渣场、永久征地是林地或从未利用地,可考虑进行选择树种,恢复植被。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中枢[3-7]。植被的恢复,可充分拦截及吸收地表径流,涵养水分,建设土壤免遭侵蚀。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易县段华山植物系温带植被自然特点,中部山区丘陵岗植被,植被以半旱生、旱生草本植物和小灌木为主;东部平原区,植被以禾本植物为主。同时兼顾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来选择树种,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2 坚持统筹兼顾、严格保护,确保水质安全的原则

南水北调中线易县段境内多山,山区土壤量少,附近也没有丰富的土壤来源,可以结合区域环境建设生态隔离保护带,充分考虑工程沿线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管理。以水为主线,综合考虑沿线水土资源的开发管理,并与沿线生态环境建设、人文景观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保证安全供水的同时,建立以水养水、滚动发展的良性运作机制。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的适生树种,发展经济林、发展景观林,努力建设“绿色通道”,形成环境优美、内涵丰富、现代气息浓厚的绿色生态输水线。

在人烟稀少,非明渠段,工程管理范围两侧各50 m以内的区域,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两侧各150 m以内的区域即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在地下水位低于渠底的明渠段,工程管理范围两侧各50 m以内的区域和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两侧各1 000 m以内的区域,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耐寒性好,没有季节性落叶,叶青而绿,花季长,根系发达,尤其是抗暴雨冲刷能力较强的植物物种;在地下水位高于渠底的明渠段,工程管理范围两侧各100 m~200 m以内的区域,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两侧各1 500 m~3 000 m以内的区域,可以考虑走生态景观路线,在景观绿化植物选择时,兼顾美学美化因地制宜效果,选择种草和种植林木间隔。尽可能的考虑植被全部覆盖,特别考虑选择植物物种具有较强的固土能力、根系不会对渠道、建筑物等造成破坏的植物物种[8]。达到既能满足该段区域景观美化、绿化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也能与当地千年古县自然风土、历史文物相协调。

3 结语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属于线形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时间上跨度相对小,空间上具有跨度大的特点,弃渣场、永久征地的水土流失不仅关系到周边的生态环境,还关系到工程的可行性、造价及使用寿命,尤其是水质的安全,影响面广。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易县段工程概况、弃渣场、永久征地自然环境的分析,提出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临时通水试运行弃渣场、永久征地水土保持综合利用措施,对控制水土流失、恢复及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南水北调中线通水运行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综合效益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最终实现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李宗禹,黄 岩,刘 昕,等.高速公路路域扰动土壤及其生态管理[J].公路交通科技,2002,19(3):155-159.

[2]陈开陆,王志民,赵建民,等.凉山州小水电站弃渣场耕地资源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1(8):14-16.

[3]范彩娟.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浅析[J].山西建筑,2011,37(31):219-220.

[4]张 丽.水土保持措施在开发建设项目中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研究[J].工程技术,2011(153):165.

[5]张娟社,穆兴民,高照良.西汉高速(户绵段)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成效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31(5):131-137.

[6]王 成,赵方莹.北京门口沟水担路改建工程的生态保护与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141-143.

[7]郭秀卿.山西省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及生态效益分析:以吕梁环城高速公路为例[J].山西科技,2011,26(2):3-4.

[8]俞澄生.南水北调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效应[J].长江资源流域与环境,1994(3):20-22.

猜你喜欢
易县渣场填方
不同压实度下黄土填方边坡失稳的模型试验研究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全过程管控研究
地区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运维现状简析
太平料场弃渣场发育特征及防治建议
市政道路高填方区域土石混填技术研究
河北省易县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研究
易县“十二项”扶贫攻坚模式成效分析
河北省山区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及问题分析
水电工程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