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服务比较研究

2014-04-07 10:22喻心麟
关键词:海峡两岸服务体系图书馆

喻心麟

(湖南工程学院 图书馆,湖南 湘潭 411104)

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服务比较研究

喻心麟

(湖南工程学院 图书馆,湖南 湘潭 411104)

公共图书馆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属于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公共图书馆以全面的信息资源来满足人们个性化信息需求。公共图书馆肩负着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使命,是构建和谐精神文化社会的时代阵地。立足于海峡两岸的发展现状,通过比较研究,对两岸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概述,总结了经验和启示,以期对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提供借鉴。

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服务;对外服务比较;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和多元化运作。但是,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建设还无法跟上时代步伐,无法满足人们个性化信息需求。相比之下,台湾公共图书馆由于受日本的影响较深,其发展模式和体系建设都非常成熟,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更加重视人性化设计、促进全面终身教育、推动数字信息化建设和公共图书馆资源的整体优化。笔者通过对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比较研究,总结台湾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并结合大陆发展现状,考虑新的发展出路。[1]

一、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历程

(一)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历程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封建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大炮强行轰开,西方强大的军事力量震醒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人们开始将关注点放在西方列强先进的文化、政治、教学和科技做支撑。洋务运动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西学东渐的时代大潮中,公共图书馆的概念也随着西方文化的引进而来到中国。

直到民国初期,我国就已经建设了十多家公共图书馆。随后,民国教育部先后制定和出台了相关法令条文,对图书馆名称、类型、管理体制、服务内容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以后各类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政策基础。从此以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并取得了长远进步。据权威统计结果显示,到1931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已经突破1400所,民教馆数量也突破了1000所。此阶段所开展的新图书馆运动,树立了公开平等的图书馆使用理念,主张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并推动了中华图书馆协会的成立,为全国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在短短数月内军事占领东北,并加快吞噬全国的速度。为了避免我国珍贵书籍惨遭战火洗礼,许多大型图书馆都进行了积极抢救和保护善本工作。据1938年民国教育部统计,自抗战以来,我国图书损失最少在一千万册以上,图书馆也最少有两千所。

新中国成立后,公共图书馆成为了全面教育阵地。为了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公共图书馆提出了“千方百计为读者服务”的口号。各大图书馆通过各种方式,全面开展图书流通工作,有效推进了图书馆的发展。但好景不长,在随后的大跃进浪潮中,由于指标过大,图书馆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现有资源和客观条件。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了整改计划,并对期间所犯错误进行了经验总结。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到1965年,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已经突破了四百所,馆藏量也突破了一万册,工作人员高达四千多人。

文革十年,图书馆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影响深远。“四人帮”将图书馆视为阶级斗争工具,许多优秀书刊被全面禁锢和封锁,图书馆也被大面积地停止运营。同时,四人帮还严格控制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对渐趋成熟的制度体系造成了巨大破坏,给我国图书馆事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损失惨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和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图书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许多大中型图书馆对读者阅读需求进行了全面调研,并积极丰富读者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推动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

(二)台湾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历程

中日甲午战争后,战败的清政府再一次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成为了日本殖民地,并由此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双重发展,即殖民化与近代化发展。1901年,有台湾官民推动,私立台湾文库正式于台北创设,正式拉开了台湾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序幕。随后,台湾总督府制定和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1923年,台湾图书馆协会正式成立,从此台湾图书馆发展步入正轨,数量和规模都空前提高。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到1943年,台湾公共图书馆数量已经有近百所,总藏书量近32万册。抗战结束日本投降后,台湾公共图书馆进入了新的发展期。

1947年,台湾省政府成立。截至1952年,据不完全统计,台湾省级图书馆有14所,县市级图书馆总藏书量高达43万多册;1955年,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高达51万多册。

自1977年以来,台湾公共图书馆发展进入了黄金期。尽管当时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尤其是在人员和经费方面都非常薄弱,但是台湾省政府却排除万难,全面支持和大力推行文化建设,积极开创新业务。截至1985年,台湾省21个县市文化中心全部开始运行,为读者提供广泛的图书服务。1976年,台湾省政府提出了“一乡镇一图书馆”的伟大构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1985年,台湾省政府继续加强文化建设,不断出台各种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各种有效措施,全面丰富了台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规模,乡镇基层图书馆开始成为新的生力军。

1992年,台湾各级图书馆总藏书量突破了1000万册。据统计,台湾省人均图书拥有量0.03册,台北市人均拥有量为0.92册,高雄市人均拥有量为0.05册。台湾省政府文化处于1998年正式成立,为进一步推动台湾社会公共文化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自县市文化中心时期以来,尽管公共图书馆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欠缺和不成熟,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功能不健全和规划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图书馆硬件系统不完善、馆藏能力和水平不高、服务设备落后等。在1995年,“扩大公共建设方案”和“公共图书馆强化计划”分布由行政院和教育部出台并联合主办,并作出了1500005000元的经费预算,核心计划主要包括空间及运营改善、自动化与网络系统架设、成立网络内容资源中心、置公共图书馆在线采购机制以及充实公共图书馆馆藏等五大计划[3]。自此以后,台湾地区各级公共图书馆的经费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并极大地改善了以往公共图书馆建设局面,以崭新的风貌为广大民众提供服务,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全面繁荣和发展。

二、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的对外服务

(一)两岸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构建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对全国范围内公共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总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分支,而且满足人民个性化信息需求和确保人民文化权益的体系保障,国家政府要提供全面的政策和经济支撑,以平等公平、惠及全民为基本原则,争取实现覆盖全面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都向着运营高效、质量优异、方式多样、信息化高和全国覆盖的目标进行建设,有效保障了全民文学阅读、精神休闲和文化鉴赏等文化权益。

但就现状来讲,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存在明显的结构不平衡、地域差异大的问题。近年来,各级公共图书馆在服务模式体系创新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得较为成熟,运营体制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此外,各级公共图书馆还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的合作,实现了图书资源的高度共享。[4]

(二)两岸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基本上以本地区的居住人员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定位比较明确,这也是在和谐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下图书馆逐步形成的服务认知,就是打破户籍限制的局限性,加强服务领域的延伸。但是依然有许多公共图书馆将服务对象定位为地区常住人口和附近高校师生,未能对服务对象和服务目的形成明确的认识和界定。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公民公共图书馆合法使用权利,为了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定位细化是开展高效服务工作的基本前提。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在服务对象定位方面没有太大差异,主要包括中青年群体、残疾人群体、老年人群体、少年儿童和狱中囚犯等。

(三)两岸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简单来讲,公共图书馆服务就是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主要的服务内容有借阅服务、声像服务、文献服务和教育服务等。在这一领域,两岸公共图书馆也不存在太大差异。相比之下,大陆在建设规模和服务范围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陆公共图书馆基本上都能够提供最基本的文献借阅查询服务、充足的阅读场所和现代化网络图书服务终端等完善的硬件设施,这也符合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提高全面阅读水平的文化建设目标。而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以教育服务为核心内容,比较重视为全民提供针对性强的文化展览、文学报告和学习课程。积极开展与中小学的交流合作活动,实现双方信息资源的互补,实现了图书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共享度[5]。学校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来补充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课程形成科学规划,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主动性和开放性。

(四)两岸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公共图书馆为了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开发了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在大陆公共图书馆,存在两大核心的服务领域,一个是传统的借阅服务和基本服务活动,一个是信息化时代下各种新生的信息服务,包括互联网信息检索服务、互联网信息咨询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浏览服务。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在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方面要比大陆更具优势,在结构方面也更为均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陆越来越重视人性化规划和设计,日益完善的公共图书馆设施体系,有效满足了人们对于各种信息服务项目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在软件服务项目的研发上,借助现代化通讯技术和手段,总分馆体制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实现了高度共享,联机文献查询、书刊预约、新书通知和跨地区书籍递送、网络信息服务等项目充分弥补了低级公共图书馆在服务能力方面的不足和欠缺,有效保障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高效性。现代化通讯技术在图书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受众信息检索咨询的方式。在服务宣传方面,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树立了“公共图书行销”的先进服务理念,充分利用各种行销方式,构建品牌形象,增进“馆民互动”,以结果导向健全服务体系,全面提高馆藏能力,实现高度互动和高度共享。

总而言之,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在内容定位和方向界定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相比之下,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在覆盖程度、覆盖范围和服务对象等方面比大陆地区更加全面深入,非常重视基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的实际信息需求。然而,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方面,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要比台湾地区更具优势,在传统服务项目应用和投入上都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台湾地区比较注重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导受众利用网络资源信息进行学习,进一步拓展了信息服务渠道,丰富了信息服务方式[6]。同时,台湾地区还积极开展有别于传统服务项目的现代化服务项目,比如跨区域书籍递送、教学辅导等,这是大陆公共图书馆应该加以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模式。

三、台湾公共图书馆发展经验对大陆的启示

目前,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台湾公共图书馆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完善,软硬件设施完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都很高,但是乡镇级图书馆的建设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全民目标的顺利实现[7]。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和发展问题应该结合具体实际,在全面开展文化建设的前提下,领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以此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第一,加强图书馆服务体制建设,以服务全民为最高目标,立足于受众利益,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规则和制度标准,充分保障受众得到高效、全面的信息服务,包括书刊借阅服务、信息查询服务、设施终端服务以及人工服务等。

第二,加强立法体制建设。台湾地区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馆的概念、内容和责权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运行能够有法可依。目前,大陆个别地方政府尽管先后出台了有关公共图书馆服务和管理的法规条例,起到了一定规范作用,但整体上还缺乏长远规划,立法力度明显不够。所以,要尽快制定实施专门的图书馆法,在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法律界定,确保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稳定持续发展。

第三,政府要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建设政策、经济的全面支持。之所以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政府和社会的全面支持是最主要的原因。此外,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的力度大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视度[8]。所以,政府要重视公共图书馆建设对于实现公共文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并为其提供全面有力的支持。

第四,公共图书馆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化具有多元性特征,人们在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文化素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公共图书馆服务必须要对多元化文化进行全面了解和充分尊重,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各种现实需求,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第五,公共图书馆要加强同受众的沟通,加强对受众实际需求的实地调研,及时掌握社会信息动态和方向,了解受众的实际信息需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要深入基层领域,重视为弱势群体提供高效服务,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六,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目前,就我国人口总数来讲,公共图书馆的数量还非常少,服务范围也相对有限,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开放性和利用便捷性还需要加强[9]。应该尽快构建完善的总分馆体制,采取集群化管理模式,加强品牌建设,统一服务体系,以此来提高公共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向着为全民服务的总目标不断推进。

总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要综合考量自身的服务定位,加强服务方式、服务模式和服务渠道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充分满足民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全面提高社会整体文化水平。所以,有关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话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立足于国内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分析进行了简要研究,以期为我国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吴大振.海峡两岸图书馆学研究文献统计分析(1979-2011)[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1).

[2] 陈茁新.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图书馆发展与服务模式研究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2).

[3] 段静.“我的图书馆”服务比较研究——以省级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1(8).

[4] 郑敬蓉.图书馆合理使用的比较研究——以海峡两岸著作权法为对象[J].图书情报工作,2013(23).

[5] 程光.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专业人员制度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3(1).

[6] 肖向华.海峡两岸高校图书馆网站参考咨询服务的比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7] 肖向华.海峡两岸高校图书馆网站网上传统信息服务的比较研究[J].云梦学刊,2009(6).

[8] 谭祥金.海峡两岸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1).

[9] 殷桂香.海峡两岸高校图书馆网络参考咨询服务比较[J].图书馆学研究,2011(2).

责任编辑:毛正天

2014-03-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移动环境下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服务研究 ”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YJA870013)。

喻心麟(1962- ),男,湖南岳阳人,博士,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情报、文献检索。

G259.252

A

1004-941(2014)03-0128-04

猜你喜欢
海峡两岸服务体系图书馆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图书馆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