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波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2013年12月7-8日,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之际,为了将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发扬光大,武汉大学举办了“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德国、美国、比利时、英国、波兰、日本和中国的1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研讨会下设三个主题论坛和五个分论坛同步举行。三十多位专家围绕“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重大理论前沿和现实问题进行了主题研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21个省(区、市)的53所博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青年教师及学者,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当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现实”、“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等马学科中的重大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热烈的学术探讨。
与会专家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问题的探讨,大致可分为两个视域。
一是围绕经典作家的创作文本展开的探讨。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以下简称MEGA2)专家、德国埃尔夫特师范大学埃克·考普夫教授阐述了MEGA2的进展情况、出版物以及最新成果,指出MEGA2对成文过程进行了阶段性描述,具有高度的忠实性、完整性以及详尽的评注,这对进一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同为MEGA2专家的日本大东大学竹永进教授则对MEGA2第四部分第19卷关于1860年代中期危机的摘录笔记、马克思做摘录所读文献进行了考察,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做这些摘录的背景,展现了马克思看待当时经济形势(即经济危机)的态度。同时,部分学者对经典作家的特定篇目进行了梳理解读。有学者根据MEGA2对《资本论》及其手稿进行了再研究,指出政治经济学提纲及其《导言》揭示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和逻辑体系构筑学说的精髓,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价值所在。有的学者对《费尔巴哈论》进行研究,通过对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这三种科学方法论特色的分析,阐发了理论创新必须要有科学方法论作为支撑的真谛,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武器深入探讨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有的学者在对《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一书摘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晚期人类学笔记中的国家理论,指出马克思关于国家的界说需要从价值和历史事实两个维度进行,呼吁重视马克思晚年笔记的价值。
二是围绕经典作家特定的思想理论观点展开的探讨。有的学者重评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认为“类本质”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凸显了人本的全面性和超越性,对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具有指导价值;(2)揭示了人本的二重性和矛盾性,对于培养健全人格和确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启迪意义;(3)阐明了人本的无限性和终极性,对于确定正确的信念和信仰具有引领作用;(4)寓示了人的本质的多维性和多义性,对于推进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有的学者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研究,指出“两大发现”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的必然性、可能性,并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和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有的学者对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理论进行了研究,对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思维逻辑进行了论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形态,也是当代世界的新型形态,这对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进行了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超越,其现实价值则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理论支撑来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此外,还有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思想的现代价值进行了开掘,比如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正思想、平等观等所具有的现实价值进行了研究,以盼推进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民主政治、保障社会平等问题的解决。也有一些学者指出,就时代与实践来说,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在于能够真正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更加清醒地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关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的研究与探讨,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和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其中生态社会主义是学者们关注的一大焦点。学者们指出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命题是资本积累,资本统治下的人类生态系统是生态危机的一个结构决定因素。生态社会主义不同于环境保护主义,生态中心的使用价值和内在价值将引导人们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在经济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2)在政治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3)在文化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4)在社会上,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此外,有的学者将福利国家作为关注的焦点,指出福利国家并不是建立在慈善基础上的,而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旨在让资本家为资本生产过程固有的风险买单。福利国家的消亡是殖民地国家反帝国主义的斗争、经济危机的爆发、无产阶级力量的削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产阶级只有在战斗中结束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保留福利国家应该保留的东西。还有的学者将青年和社区发展工作作为关注的焦点,指出青年和社区发展工作的关键在于教育者在个人层面及社会层面进行工作的原则和价值观,突出强调了“社会公正”、“信仰和理念”、“反压迫实践”、“赋权”、“谦卑和爱的品质”的重要性,指出青年与社区工作在其本质属性及哲学路径上都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
此外,与会专家及学者们还从其他角度进行了探讨。一是从宏观视野上整体把握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状况,强调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思潮主要表现为五个基本特征:(1)关注民主问题:以公民权为核心的多元民主;(2)关注市场问题: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市场经济;(3)关注生态问题:公平、可持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关注安全问题:主张建立全球治理系统;(5)关注民主问题:倡导改善底层民众权益。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趋势和走势表现为社会主义新理念不断发展和完善、共产党执政国家社会主义再造辉煌、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以及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潮的未来走向将更加凸显人类共同利益。二是从对比分析的角度切入,对中外马克思主义及某些重大理论分歧等展开比较研究。如有的学者指出中西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表现形态,对这两种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而系统地比较研究具有理论的必要性、现实的可能性和路径的有效性;有的学者对列宁与卢森堡在社会主义革命主体的层级性问题上的分歧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分歧实质上根源于二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观点,即究竟是以策略的还是原则的方式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还有的学者对马尔库塞的技术同化论与鲍德里亚的符码控制论进行比较研究,廓清了资本主义政治对技术、符号、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侵蚀及其支配性和统摄性的主导作用,指出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做到对技术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不断提升技术的应用水平,在根本上把技术的运用纳入到服务于经济和政治的总体架构中,纳入到服务于人的和谐生存和多元发展的价值景观中,凸显技术对社会公平的实现、综合国力的提高的应有价值。三是从特定国家、特定地域的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模式及经验进行分析,指出了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区域性发展状况。如对拉美的左翼运动、越南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特征、古巴菲尔德·卡斯特罗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经验的研究和考察。四是从特定人物思想观点、特定思想理论流派进行分析,指出了不同流派、不同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理论观点和特色。如对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研究、对葛兰西政治哲学对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研究、对西方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研究述评、对布达佩斯学派激进民主理论的评析、对德勒兹的资本主义批判研究以及关于艾伦·伍德对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研究与考察。
论坛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从逻辑分析的角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是在以纵向角度探讨其构成的逻辑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从横向角度探讨其构成的复杂的逻辑关系,即表现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科学底蕴,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历史底蕴。此外,学者们还从其他角度进行了探讨。一是从文化维度,强调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维度不仅要看到其深刻的实践依据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历史实践,而且要看到其内在的理论支撑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要看到其展开的现实路径在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中,有学者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其人文属性是认同基础,人文内涵体现在对价值主体的关照,而人文精神要在“三个倡导”中得到进一步具体化。二是从话语权的角度,强调要突破现有国际话语格局,推动形成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提升中国特色社会理论国际话语权的平台与渠道,在与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密切联系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国际话语权。三是从对特定历史发展阶段进行经验总结的角度,指出近35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是坚持改革开放和本国特色。还有学者强调指出,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相关论断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立足于新的历史条件,初步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依据,是对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发展。
关于“中国梦”的探讨也是论坛的重要话题。兹比格涅夫·维克多指出,中国致力于实现的“中国梦”与“美国梦”、“美国生活方式”有本质的不同。在“中国梦”中,具有集体主义特征的生产和消费中的一些元素应该占据主导地位,GDP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因素。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对中国当下进行深刻剖析,还要对将来的开支和各阶段行动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预计,分步、分阶段实现中国梦。武汉大学梅荣政教授则对中国梦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梦”一开始在革命阵线上就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于实现“中国梦”的各个方面,中国梦的实现也必然对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的复兴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同样也是论坛关注的焦点,与会学者进行了热烈探讨。有学者对“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依据进行考察,指出“中国道路”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其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使“中国道路”得以形成。还有学者对“中国道路”成功经验与引发的世界效应进行研究,指出中国特色之路的成功经验扎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它重新定义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概念与内涵,重新构建了“一球两制”共存的时代逻辑,重新解释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本质特征,引发了广泛的世界效应。关于“中国模式”,有学者指出“中国模式”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确定性是指,“中国模式”是具有自身独特内容的唯一适合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中国人民自己奋力开创的富有中国个性的发展模式,既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模式,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非确定性是说,“中国模式”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不是尽善尽美的完美模式,也不是不可移易的封闭模式,因此要辩证地看待“中国模式”。还有学者对“中国模式”的历史、机制与未来进行了考察,指出中国发展模式经历了封建主义的开明专制发展模式、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苏联式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历史嬗变,形成了“学习-实验-试错-创新”的中国模式生成机制,未来的“中国模式”将是“国家主导”、“权力制衡”、“和谐和合”和“社会福利”的综合体,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中国文明的混血儿。
一是关于马克思的具体思想研究。具体涉及马克思劳动理论、马克思休闲思想、列宁帝国主义论、列宁青年学习思想、城乡融合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制度变革理论、生态思想等。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解读。如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关于马克思道德观和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研究等。三是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的解读。如历史虚无主义、中国梦、信仰危机、文化话语权等。
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研究。有青年学者从观念史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研究;有青年学者对陈独秀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综合性路径进行了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启示。二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群众路线、国外执政党建设及经验、经典作家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理论、列宁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意识形态维度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经验及理论成果的历史梳理等。三是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内容涉及毛泽东关于中国与民族主义国家外交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研究,以及对保存于中央档案馆的重要历史文献——《毛泽东传略》的考辨研究。四是关于执政党纯洁性建设研究。内容涉及执政党纯洁性建设、执政党合法性建设和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创新等。五是关于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问题研究。内容涉及遵义会议的当代启示、妇女问题、整风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电子媒介传播等。六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研究。内容涉及毛泽东思想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和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研究等。
一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有学者从基于“民生问题从根源上是政治问题”的独特视角出发,指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政治,必须发展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的基本权益;必须完善相关法律,规范权力运行;必须弘扬法治精神,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也有学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信仰、客观认同、理性把握与制度自信的三维关系进行了辨析。二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会专家学者主要讨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释力和自信心问题,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自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强化以及基于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理论对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审视等,梳理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并规划了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途径。也有青年学者根据自己掌握的翔实资料,对国外学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领域的话语体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一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的研究。与会专家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起源、功能及价值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阐释和交流。研讨覆盖了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价值等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根本性重大问题。二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讨主题涉及以“三个自信”统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证研究、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参与、实效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等。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研讨涉及澳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德日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启示,以及蒙田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意义等。四是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讨内容涉及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异化与教育转化等现实热点问题。五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发展。内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思维向度、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的人学维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等。
“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分论坛分两个场次进行了交流和研讨。第一场次的交流涉及当代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研究学派素描、危机中的资本主义新动向、“后工业社会”理论的现实境遇与当代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使命研究、保罗·弗莱雷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和对苏联模式的再思考等。第二场次的交流涉及弗洛姆社会主义观的逻辑进路、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现代性批判的基本主题及对后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考察、科西克的“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研究、资本主义双重环境危机—伯克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揭示、尤尔的《工厂哲学》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进程中的哲学意义、列斐伏尔对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解的理论路径研究等多个方面,基本涵盖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