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心理危机现象透视

2014-04-06 07:23袁作军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危机领导干部

袁作军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担负着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三重任务,肩负着工作、社会、家庭的多重角色,面临着稳定与发展、责任与义务、人际关系处理与多重诱惑抵制等多方面压力,如何在日益纷繁复杂的工作中胜任本职工作,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成为关键因素。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心理危机,不仅是干部个人的小问题,也是关乎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大问题。应该说,目前干部队伍的心理总体上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过硬的,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然而确有少数干部有较大“心理危机”,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心理疲劳”、“浮躁压抑”、“焦虑忧郁”等情绪,甚至有个别干部心理严重失调,导致精神崩溃而自杀。

一、领导干部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领导干部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在网上进行简单的搜索,可以发现过去几年里,经媒体曝光的领导干部自杀事件有数起。这些案例遍及各地,自杀年龄基本在40岁到60岁之间,任职涉及党委政府、教育、税务、金融等多个领域,从乡科级、县处级、厅局级直至省部级,各个级别的干部均有。由于领导干部自身的认识程度不同,心理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导致领导干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产生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责任日益加重是干部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动力

在当今社会急速转型和发展快速转轨时期,原有的领导模式、思维方式需要更新,领导干部面临的工作压力与过去相较有所加大。特别是随着当前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普遍实施,一般干部除了求发展、保稳定、谋民生、促和谐等常规性工作任务外,还要负责接待上级、协调利益、处理矛盾等工作。同时,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财政收入的评比排名、干部考核与绩效奖惩相挂钩等等,造成干部抓发展的责任和压力日益增大。领导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绩效评比考核制,对客观上存在的突发事件的忧虑与担心等,以及机关管理日趋规范,各级领导对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要求标准不断提高,都造成了领导干部工作压力加大,导致部分领导干部身体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责任心理日益加重。

(二)职场竞争激烈是干部心理危机产生的外动力

由于机关人事结构呈金字塔形,干部上升渠道单一推动了职场竞争的激烈性,尤其是恶性竞争发生时,会让部分领导干部内心产生不平衡,心理压力自然增大。同时,有的领导干部在工作取得成绩时,容易自高自大,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在遇到挫折时,自怨自艾、心灰意冷;有的存有怀才不遇心理,自认为不比别人差,为什么人家屡屡得到提拔重用而自己原地踏步;有的通过和亲朋好友、战友同学比职务、比收入、比住房,感到样样不占优势甚至差距较大,心理上存在攀比思想,有一定的落差感,由此逐渐产生心理失衡的问题。同时在干部的使用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还不够完善,难以保证优秀的人才一定能够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对个人前途的迷茫使领导干部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从而产生沉重的思想包袱。

(三)人际关系复杂是干部心理危机产生的驱动力

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一直是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多数领导干部处在重要的岗位上,他们在正常的工作之外,还要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我国特有的官场关系和社会关系。比如领导、朋友、亲属求帮办私事,但如果帮忙又违反相关规定,导致干部无法平衡好这些关系,这对干部无形中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而这在县乡基层一级表现更为突出。上级领导来检查指导工作,需要笑脸相迎,不然就会造成“目中无人”,不能和领导搞好关系;朋友之间聚会或者人情世故,需要“积极参与”,不然就会“格格不入”,不能和朋友兄弟打成一片;群众有诉求,需要“热情接待”,不然就会导致“众人指责”,不能和群众接“地气”。复杂的人际关系,使领导干部常感到身心疲惫,有些会“形单影只”,从而造成持续的心理压力。

(四)家庭情感缺失是干部心理危机产生的内动力

在日益激烈的官场竞争环境下,许多领导干部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工作和应酬中,无暇顾及家庭成员的感情,使得个人缺乏夫妻交流、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和老人的关照,导致家庭产生不和谐,甚至出现危机,给干部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一些领导干部对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尤其受传统习俗特别是干部身份的影响,认为心理问题是自身及家庭内部问题,是个人能力不足造成的,从而忽视了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即使有些干部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仍然不善于自我调节、自动减压,更不愿将之作为疾病进行主动治疗。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日积月累导致领导干部心理严重失调或出现身心健康问题。

(五)自身权力“寻租”导致腐化堕落是干部心理危机产生的加速力

领导干部大都掌握着一定的人、财、物的支配权,面对是与非、名与利、权与钱等种种利欲诱惑,权力“寻租”使少数领导干部成为腐败“高危人群”。个别干部经不住诱惑而腐败,但又担心腐败问题败露难获饶恕,直接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出现心理危机;有的干部深陷腐败串案泥潭,意欲脱身却难以自拔,最终陷入深深心理痛苦之中。此外,来自社会公众的监督和传统的处事习惯,也成为诱发干部心理危机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干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言行越来越多地置于社会及公众监督之下,使得许多干部因害怕惹麻烦而使心态常常处在心理矛盾和失衡之中,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二、领导干部心理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领导干部的心理危机虽然只是小范围的,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群众的心理,进而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一)不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纵深蔓延、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各类群体利益博弈加剧,使许多不利于、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矛盾问题横亘在我们面前。心理存在危机的干部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受挫,感到前途渺茫,信心不足,工作缺乏动力,甚至消极被动,出现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问题;有的不能以良好的心态和身体投入工作,依附心理严重,工作畏首畏尾,怕承担责任,遇事推诿甚至抵触。凡此种种,不仅影响了工作成效,还损坏了干部队伍的形象。干部心理素质建设也成为制约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不利于维护法律尊严

干部因心理危机出现自杀,其中极少数确有严重腐败嫌疑。有的害怕问题彻底暴露后受到法律惩处,丢了脸面而畏罪自杀;有的因牵涉到上司或家庭成员利益,不得不作出通过自我了断保全大局的选择。少数干部自杀很可能是因为自知罪责难逃而一死了之,这样既可以给家庭留下一笔财产,也可以保住名声不至于遗臭万年。从一定意义来讲,个别干部自杀则成为其转移犯罪所得、掩盖犯罪事实、逃避法律追究的一种手段与工具,不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

(三)不利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些干部的心理危机虽然对个别地方、个别单位而言是极少数,但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后对群众心理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影响群众对党的事业的看法。目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重要机遇期,同时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一些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极易成为引爆社会舆论的导火索。互联网、手机、微博等新兴技术手段的放大效应也对党新时期执政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如果不注意干部的心理危机疏导,将会影响到社会秩序稳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声誉和形象,甚至使党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进而给党带来致命伤害,影响到国家长治久安。

三、化解领导干部心理危机的对策

领导干部心理危机的产生,既与个人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服务意识有关,也与工作任务重、发展压力大、维稳要求高有关。因此,重视干部心理危机,培养良好的心态,营造清廉的环境尤为重要。

(一)培养开放包容的良好心态

“养生重在先养心”。一是要保持平常的心态。领导干部要以平常心待人接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有感激之情,知足常乐,感激坎坷教会了自己坚持,感激困难磨砺了个人意志,感谢逆境增强了自身信心。二是要拥有大度的精神。领导干部要心胸豁达,开放自信,对能力比自己强的人要甘为人梯、助人发展。善于团结不同意见的人并与之合作共事,勇于听取逆耳之言,乐于接受各方批评。三是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既要学习马列毛邓的经典著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场经济知识,也要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平常人对生活的态度、观点和处世哲学,促进自己尽快的从小我走向大我,从狭隘走向宽广,从而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四是要强化素质的锻炼。越是在困难、挫折和干扰大的情况下,领导干部越要加强心理素质锻炼,保持良好的心境,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冷静理智地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防止感情用事,克服消极情绪,以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下的领导工作。五是要增强受挫的能力。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在挫折中磨炼意志,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增强克服困难、应付挫折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各种压力、考验面前自我调适的能力,不断提高新形势下驾驭全局、推进工作的能力。

(二)强化干部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加强干部的心理疏导。要重视对领导干部进行心理上的教育和疏导,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心理健康状况,了解思想动态,消除心理障碍,维护健康心理;要坚持正面或反面的心理矫正,做到“常怀廉政之心,常存律己之念”,保持为官从政的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二要加强干部的健康教育。坚持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举办各种健康心理的专题培训,引导干部增强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指导和帮助干部培养健康从政的心理意识。三要加强干部的政治教育。各级组织除了要把干部的心理健康当成是爱护干部、关心干部、保护干部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来抓外,还要对其经常进行世界观、权力观和政治观的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不断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坚定远大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经受住各种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三)营造政治清明的用人环境

一是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树立唯才是举、才尽其用的用人导向,营造有利于调动干部一切积极因素的良好氛围。完善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制度,对在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且有培养前途的干部,要加强交流转任,促进干部锻炼成长,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二是要优化用人环境。要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干部教育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全力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条件,使优秀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努力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三是要完善干部选任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相关规定,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等竞争性干部选拔方式,加强和改进对干部的经常性考察考核,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真正做到用发展成效评价干部、凭工作实绩使用干部,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坚持从严监督管理干部

一是要健全干部管理体制。在坚持分级分类管理的同时,加强对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的培养选配、管理监督,认真落实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诫勉函询、述职述廉等制度,健全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心理健康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引导干部正确看待名与利、得与失、进与退。二是要坚持严格教育管理。重点抓好干部的廉洁自律、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干部细算“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自由账、亲情账”,真正做到慎权、慎独、慎微,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三是要加强权力监督。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大力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民主监督,规范领导干部的权力;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在反腐倡廉中的“侦察兵”、“曝光器”作用,净化党风和社会风气。四是要加大惩治力度。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对干部腐败行为绝不姑息、毫不手软,真正做到对腐败问题的“零容忍”,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猜你喜欢
危机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危机”中的自信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危机来袭/等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