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静 杨晓云
(1.2.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统战团体是指统一战线中的人民团体,是一个特殊的范畴。它以鲜明的统战性与其它人民团体产生本质区别:一是这些团体中的成员绝大多数是统一战线成员或与统一战线有密切联系的各界人士,二是这些团体的宗旨和活动与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密切相关。[1]
统战团体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战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有效途径。高校统战团体则是高校统战部门做好统战工作的重要依托和桥梁纽带。正确认识高校统战团体的地位和作用,以有效的形式把这些团体组织起来,引导他们更好地为高校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已成为高校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下发后,一些高校党委深入贯彻文件精神,高度重视统战团体工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不断探索统战团体建设的新思路。目前,高校统战团体数量和成员不断增多,工作进一步活跃,延长了统战工作手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大连市,很多高校都成立了侨联委员会、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无党派人士联谊会等统战团体。在全国范围内看,有些高校还有海外联谊会、台湾同胞联谊会、少数民族联谊会、民族宗教联合会等。在招收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中,也出现了相应的学生联合会。
1、高校统战团体整体发展不平衡。这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发展水平不平衡。有些统战团体建设相对规范,并在活动中形成了品牌与特色,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如近年来,大连市高校相继成立了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和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在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打造“校区(科研院所)合作”工作品牌,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反响。而有一些统战团体则因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没有发挥其作为统战性团体的应有作用。其二是发展数量不平衡。有的高校已形成多个统战团体,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而有的高校统战团体建设尚处于筹建和刚刚起步阶段。
2、统战团体自身建设相对薄弱。当前,高校大部分统战团体基础相对薄弱,制度建设滞后,缺少约束力,没有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自身缺乏独立开展工作的条件,对统战部门的依附性较强,多是在统战部门的带领和要求下开展活动,自身缺少规划和安排,难以按自己的章程积极独立地开展工作。
3、区别优势发挥不够明显。统战团体建立的宗旨是团结统一战线成员为高校的科学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每个团体所联系的群体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抓手和载体,统战团体的优势和团体成员的优势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彰显,甚至有的统战团体形同虚设,没有生机和活力。
社团的工作手段主要是服务工作,服务是社团的生命,是社团的发展动力,也是统战工作的有效形式。高校应通过有效的服务活动,争取党和政府的支持,不断使统战团体切实成为开展统战工作的有效抓手,积极支持引导各统战团体整合优势力量,立足自身资源,围绕统战工作中心任务科学设计载体,开展实践活动,打造特色品牌。
1、积极引领统战团体成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高校统战团体中的成员大部分是中、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在提高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党委要着力为统一战线人士搭建事业发展的平台,在政策、资金、科研条件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统战团体要引领广大成员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奉献才智、贡献力量。
2、积极引领统战成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学校党委要重视发挥统战团体在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及时向他们中的代表人士通报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情况,鼓励和支持统战团体成员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统战团体要针对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事项广泛深入征求成员意见,并及时向学校党委和统战部门反映。
3、积极引领统战成员服务和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当前,大连市很多高校都成立了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侨联等统战团体,他们与海外有着广泛的联系,统战团体要利用这些有利的平台积极开发海外资源,积极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的进程。
1、积极引领统战团体成员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科学发展。要把统战团体作为统一战线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在支持指导其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更注重发挥其在社会服务中的职能作用。要引导各统战团体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教育培训、技术推广、咨询指导、医疗服务、法律援助等渠道,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使和谐社会构建步伐又好又快。
2、积极引领统战团体成员履行职能参政议政。统战团体具有“资源同质性”特征,统战团体组织中这些有相似生活背景或工作经历的成员集中就相关领域问题进行调研,形成的意见建议专业性更强,更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因此要引领广大成员针对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发挥他们的“智力库”和直通车作用,使政府得到更专业、更深入、更具体的咨询意见和建议,进而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做出正确、及时和有效的决策。
3、要引导统战团体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中贡献积极力量。统战团体联系网络辐射深远,对经济、科技领域前沿动态反应敏锐,在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中具有独特作用。高校要为统战团体开展对外交流、招商引资引智创造条件,组织他们与海内外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联谊活动,扩大对外宣传,促进科技、经贸、文化的双向交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助推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统战团体的存在,给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载体和渠道,也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因此,高校党委要进一步提高新时期加强高校统战团体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统战团体工作在高校统战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统战团体作为统战资源整合的重要平台和统战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抓手,通过健全组织网络、完善工作机制、开展实践活动、打造特色品牌等措施,全面加强统战团体建设,拓宽统战工作领域,延伸统战工作手臂,为促进各领域统战工作的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1、党委要高度重视加强和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和改善党对统战团体的领导,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广泛联系群众、代表群众利益、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2]高校党委要把统战团体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大力支持统战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尽快建立健全做好统战团体工作的制度体系。要保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统战团体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以及配套设置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要搭建统战团体中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平台,为其提供反映自身利益要求和政治诉求的渠道。
2、统战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高校统战部门要在摸清高校统战团体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出台指导统战团体工作开展的措施办法,要协助统战团体建立完善制度体系,要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和统战团体开展好各项工作。如涉及外国留学生、归国留学人员等统战性质团体需要国际教育学院、人才工作办公室等部门的配合。各相关部门要为做好统战团体工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相互合作,共同推动高校统战团体工作的开展。
3、统战团体要加强自身规范管理。进一步明晰统战团体管理的各重点环节和相关规定,使其有制可依、有章可循,推进统战团体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此外,要坚持普遍规律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统战团体的发展,使其与党同心同行,又要鼓励统战团体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开展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活动,形成活动的特色化和品牌化。要创新统战团体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使统战团体充满生机与活力,进而提升社会影响力。
1、加强政治引导。统战部门要牢牢掌握统战性团体代表人士培养工作的主动权,平时要加强与团体代表人士的联系和沟通。要加强政治引导,组织他们深入学习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政策,学习多党合作的光荣历史和老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优良传统,增强广大统战成员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感,进而激发其投身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热情。
2、加强统战团体代表人士的培养。做好统战性团体代表人士的工作,是发挥其作用的关键,能够起到“做好一人工作,影响一个群体”的功效。要对统战团体中的代表人士实行跟踪管理,建立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并及时进行补充更新,在统战团体中逐步建立起一支有代表性的人才队伍。要将统战团体作为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的重要平台,及时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培训,通过统战部门或各级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专门的培训班或研讨班,提高统战团体中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
3、要协助选好带头人。统战性团体的负责人,是某一群体的“带头人”,往往也是统一战线各个领域的代表人士,他们在团体成员中有较高的威望,他们的言行对团体成员有很大的影响。[3]他们作用的发挥,将直接影响该团体整体发展水平。高校党委要坚持“政治坚定、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热心统战团体工作”的选人用人标准,指导各统战团体选好负责人,切实把广大成员公认的旗帜性人物选拔上来做带头人,增强团体的影响力。在班子成员配备上,坚持“年龄上老中青结合,代表性上能互补,工作实践中讲配合”的标准,使其真正发挥核心作用。
1、要建立和完善对统战团体的评价机制。要建立日常考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机制,通过评价机制使每个统战团体能够对照标准建设与发展,避免盲目性。同时也要树立典型,广泛宣传优秀统战团体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其它统战团体起到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统战团体的整体发展。通过对统战团体成员的基本表现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和总结已作政治安排的成员选拔任用中的经验教训,增强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同时对未做安排的成员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分析,作为今后推荐使用的一个重要条件加以考虑。
2、要建立和完善激励管理机制。统战团体最重要的资源是人,人才建设事关统战团体的发展。建立并完善统战团体激励机制将极大地发挥成员自身人力资源优势,要通过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激励机制,满足统战团体成员在社会地位、政治荣誉、文化归属等多方面的追求,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参与团体活动的积极性。对于为统战团体做出重要贡献的成员,要及时进行表彰鼓励,并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精神奖励的社会认同度。
1、要探索统战团体工作新模式。要顺应时代和社会的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高校统战团体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面临的新问题,认真研究高校统战团体工作的政策和理论,多角度探讨符合高校统战团体自身特点的工作方法、制度和规律,积极开展实践性研究,探索出符合各高校实际的统战团体工作模式,确保其规范运行,始终充满活力。要根据各个统战团体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使不同统战团体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2、要拓展统战团体工作的新领域。新形势下,统战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如何有效地整合新的资源,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这对高校统战工作,尤其是统战性团体的发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当前高校统战性团体设立的现状来看,有的领域的统战工作还存在空白,还不能将一些力量更好地团结起来,发挥作用,不能适应新形势新阶段对统战团体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主动拓展高校统战团体工作的新领域,整合不同领域的统战资源,积极组建新的统战团体。如少数民族联谊会、海外校友会等,形成统战工作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延伸统战工作的手臂。
[1]邱洁荣.统一战线中的人民团体包括哪些团体[J].四川统一战线,2004,(5).
[2]青海省委统战部课题组.关于我省统战性社团的调研报告[A].中国社团发展与统一战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3-10.
[3]宁波市委统战部课题组.统战性团体的发展及其在统战工作中的作用[A].中国社团发展与统一战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