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小霞
(山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英汉排比结构的特征及其在散文中的互译
闫小霞
(山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排比结构由于其固有的均衡美和气势美在英语和汉语的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本文介绍了英汉排比的结构特征并着重分析其在散文中的互译技巧。
排比;结构特征;互译技巧
排比是英汉共有的一种结构上的修辞手段。英语称为Parallelism,这一词源于希腊语,英语意思是“alongside one another”。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认为排比是recurrentsyntacticalsimilarities introduced for rhetorical effect”。这就是说英语排比是由一些结构相同、语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词组、句子甚至是段落排列成串而形成的整体。汉语称为“排比”或“排叠”,《修辞通鉴》认为排比是“将 3个或3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的词组、句子、段落排列起来,用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从定义上看英汉排比的意义完全相同,都是为了加强语言的气势。从结构上看,两者都包括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比句的使用会让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和谐、层次清楚,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本文着重以散文中的语句为例来介绍英汉排比结构的特征。
英语排比的结构要求严谨,词的排比必须是相同词性的词的排列、词组排比必须是相同或相似的词组结构的排比。句子排比中,单句必须是单句的排列、复句必须是复句的排列。段落排比必须是段落的排列。结构上不具随意性,不能随便搭配。而且,排列的结构一般是三项以上,否则就成了“对偶”。
(1)原文:Thus all these tiny scratches give us breadth and heft and depth.(Pico Iyer,In Praise of the Humble Comma)
译文:可见,所有这些小来小去的一撇一点都给我们增加了广度、分量和深度。
(2)原文:A comma,by comparison,catches the gentle drift of the mind in thought,turning in on itself and back on itself,reversing,redoubling and returning along the course of its own sweet river music; … (Pico Iyer,In Praise of the Humble Comma)
译文:相形之下,逗号却能捕捉头脑里思路的涓涓细流,任它沿着自己娓娓动听的河上乐曲的航线,自行蜿蜒曲折、倒流、重迭。
上述两个例句都为单词排比。例(1)中3个名词breadth,heft,depth排列成串组成排比结构,它们词性相同,在句中共同做give的直接宾语。例(2)中的3个现在分词reversing,redoubling,returning在句子中作伴随状语。这3个分词含有共同的前缀,因而能增强语句的节奏感。
(3)原文:We have here no vast mountain ranges,no illimitable plains,no leagues of forest,and are deprived of the grandeur that may accompany these things.(J.B.Priestley, The Beauty of Britain)
译文:这没有丛山峻岭,没有广阔的平原,也没有大片的森林,因而无从领略这些景物是何等壮观。
(4)原文:Yet almost everybody recognizes that the season’s character transcends those familiar bracing days,crystal nights,bigger stars,vaulted skies,fluted twilights,harvest moons,frosted pumpkins and… (Frank Trippett,A Season For Hymning and Hawing)
译文:然而几乎每个人都明白秋天的特点并不止于凉爽的白昼、水晶般的夜晚、更大的星星、无垠的苍穹、长笛悠扬的黄昏、丰收时的月亮、长了白霜的南瓜以及…
例(3)中have后有3个由no修饰名词构成的短语,其结构工整,语气一致。例(4)中的 bracing days,crystal nights, bigger stars,vaulted skies,fluted twilights,harvest moons, frosted pumpkins都是由形容词修饰名词而形成的短语,因此例(3)和例(4)都为短语排比。
(5)原文: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to use them too much forornamentisaffection;to make judge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ur of a scholar.(Francis Bacon,Of Studies)
译文: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娇,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6)原文:Crafty men contemn studies,simple men admire them and wise men use them.(Francis Bacon,Of Studies)
译文: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例(5)和例(6)是由3个简单句构成的排比。例(5)中的3个简单句是主系表结构,而且它们的主语都由不定式来充当。例(6)中的3个简单句为主谓宾结构,主语中的名词都是men,由 3个不同的形容词来修饰。第一个简单句中的宾语是studies,后面两个简单句为了避免重复,使用了代词them,这是英语排比有别于汉语排比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例(3)中构成排比结构的3个短语之间没有使用任何连接词,而是使用逗号。同样在例(5)中的3个简单句之接也没有使用连接词,而是使用分号,这样的排比结构在英语中称为parataxis,但它在结构上可以是三项或三项以上,也可以是两项。
汉语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排成串地使用,……。”汉语的排比主要是词组排比和句子排比。词组的排比作为句子成分看待时,便成了成分排比。将句子的排比扩大为连接排列的段落时,便成了段落排比。
(7)原文: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丰子恺《渐》)
译文:Since the change takes place by slow degrees—year by year,month by month,day by day,hour by hour, minute by minute,second by second,…
(8)原文:……远远地望去,灰色的湘江,灰色的麓山,灰色的长沙河,呵,整个的宇宙都灰色化了,……(谢冰莹《黄昏》)
译文:The Xiang River,the Lu Mountains and the city of Changsha all looked grey from afar.Oh,the whole universe was turning grey.
例(7)中一连使用了 6个并列的词组,它们结构完全相同,语义逐个递进,把人生变化的渐进描写得十分真切。例(8)的排比项“灰色的湘江、灰色的麓山、灰色的长沙河”是偏正词组,也可以看成“的”字词组排比。
(9)原文:……总而言之,好色者以色吹之,好利者以利吹之,好名者以名吹之,……(庐隐《吹牛的作用》)
译文:To sum up,you should brag about women to those who are fond of women,about money to those who are money-mad,about fame to those who are desirous of personal fame…
(10)原文: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气味和口味都很不讲究。 (胡适《差不多先生》)
译文:He has a pair of eyes,but doesn’t see clearly. He has a pair of ears,but doesn’t hear well.He has a nose and mouth,but lacks a keen sense of smell and taste.
例(9)为单句排比。汉语单句排比要求构成排比的每个句子都为单句,其特征是字数少、句子短、音节短促、铿锵有力。例句9中的3个句子不仅字数相同,而且使用统一的句子结构:“好……者以……吹之”,完全符合单句排比的要求和特征。例(10)是由3个结构相同、字数不同的复句排列而成的,每个复句中的两个单句之间都是由“但”连接在一起,形成转折关系。
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在结构和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为了方便表达的自由,语言中会大量使用散句。但过于松散,行文就有失紧凑,适宜的做法就是在散句中增加一些整句,使文章整散结合。因此,散文中运用排比来抒情,会显得语义畅达、层次清楚、节奏和谐、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因此排比句在英汉散文中都被广泛使用,而两种修辞很大的相似性为英汉互译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着差异,英汉排比结构的特点也不完全一致,在翻译散文中的排比句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常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11)原文: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浪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丰子恺《渐》)
译 文 :Through the processofimperceptible gradual change,innocentkidsbecomeambitiousyouths,chivalrous youths became unfeeling grownups,aggressive grownups become mulish old fogeys.
(12)原文: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and writing an exact man.(Francis Bacon,Of Studies)
译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例(11)和例(12)的译文都保持了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上是将原文直接翻译出来。英汉散文中的大部分排比结构在翻译时都可以找到相同的表达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手段。
(二)增词、省词译法
增词译法是指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或完整句,从而使得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译文习惯。而省词译法就是把原文中需要而译文中不需要的单词、词组等在翻译过程中加以省略。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增词译法中的规律反过来就是省词译法的规律。
(13)原文:我们只有写自己真实的感情,真实的思想,真实的生活,才能把文章写得好。(谢冰莹《我爱作文》)
译文:Only by giving a true account of our feelings, thoughts and life,can we produce good writings.
例(13)的译文把原文中“真实的感情,真实的思想,真实的生活”中3个“真实的”合并,只用了一个“true”,比较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汉语喜欢用同义词或重复相同的词以强调其表达的意思,排比中使用这种手段更是能增强语势,强调反复美。但是在翻译成英语时如果保留这样的重复会显得拖泥带水,甚至会有画蛇添足的效果。因此在翻译排比结构时应适当地增词或省词以符合译文的语言习惯和语法需求。
(三)转性译法
所谓转性译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译文语言的习惯进行词性转换,如把原文中的名词转换为动词,把原文中的副词转换为介词等等。
(14)原文: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骄傲、这么倔强、这么坚定的眼光。 (巴金《一个车夫》)
译文:I had never seen eyes showing so much pride, indomitability and resoluteness.
(15)原文:It was presented to me—beautifully,artistically,lovingly.(Marsha Arons,Mystery of the White Gardenia)
译文:…而是以这种方式展现在我的眼前:亮亮丽丽,匠心独运,情意浓浓。
例(14)原文排比结构中的“骄傲、倔强、坚定、”都是形容词,一起修饰“眼光”这一名词。而在译文中它们被转换成名词:pride,indomitability,resoluteness。例(15)原文中的beautifully,artistically,lovingly三个副词在译文中被转换成四字格的形容词。值得一提的是词性转换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遵循着语言中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转换会使译文更加通顺或者地道。
通过上述例句不难看出英汉散文中的排比句在互译时基本上可以直译,保持原文的结构特点。但是为了符合译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言规律,也应适当采取增词、省词、转性等译法以使译文更加通顺地道。
[1]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张培基译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杨平.名作精译——《中国翻译》英译汉选萃[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
[5]高健译注.英美散文名篇精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