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政治无意识思想
——两种阶级社会交往方式的对比研究

2014-04-06 06:15:21殷喆
关键词:康妮勒斯劳伦斯

殷喆

(长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8100)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政治无意识思想
——两种阶级社会交往方式的对比研究

殷喆

(长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8100)

据詹姆逊所述,任何文化文本(文学文本)都是容纳个人政治欲望、阶级话语的一个多元的空间,意识形态和文本叙述在那里相互构成。本论文以《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社会交往为切入点,从工人阶级与中上层阶级在教育背景、交往的方式及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几方面的不同,来挖掘劳伦斯对工人阶级的偏见态度及其阶级身份的认同危机。

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偏见;工人阶级;社会交往

一、教育背景的差异

在《查》一文中,社会聚会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行为”,隐含着作者被压抑的阶级意识思想。文中对聚会的描述带有阶级意识色彩,具体可分为上层阶级聚会和工人阶级聚会。劳伦斯将他潜在的阶级意识表现在小说中人物的阶级出身、教育背景上。劳伦斯认为中上层阶级社会交往的共同基础是拥有良好的出身及教育背景,他在小说中对上层知识分子的教育背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康妮的父亲曾是皇家艺术学会知名的麦尔肯·瑞德爵士,她母亲则是一个费边社会主义者。战前,康妮和姐姐被送到德累斯顿主修音乐,并能同男人们争论哲学、社会学和艺术问题。战时,她们回到伦敦,又结识了剑桥的知识精英和贵族青年们,并与他们保持密切往来。这些青年拥护“自由”,穿法兰绒、好教养,他们说话低声细语,举止格外敏感。

而矿工所居住的达娃斯哈村落,克利福德和康妮所认为它似“非州中部的丛林而不再是往昔的英国村庄”,[1](P100)那里的旷工大多是未受过教育的文盲,更不用说聚在一起讨论一些严肃的话题。矿工们口袋里只要有点钱到酒店里去花或是到雪非尔德去胡闹,此外什么都不会放在心上。上层阶级聚会在文本叙述中已是财富,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潜在的阶级意识使劳伦斯在对不同教育背景下两种阶级的社会聚会进行划分,以此看出劳伦斯对上层阶级价值观的亲近性。工人阶级同上层阶级因教育、出身背景的差异出现心理、文化差异,造成阶层之间沟通障碍, 而这种是无法逾越的。

二、社会交往方式的区别

克利福德的家庭聚会实则为上层阶级聚会的缩影,被邀请到克利福德拉格比庄园的拜访者都属于中产阶级,聚会中的人必定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其中的主要成员有汤米·杜克斯,他曾在军队中担任旅长;查理斯·梅是爱尔兰的科学家,喜欢研究星象;哈蒙德是个作家。康妮喜欢倾听他们之间的谈论,并称之为“一个个弥漫着烟草味的美妙夜晚”。[1](P34)劳伦斯在此不仅以社会地位,而且还以文化和文化交流来区别阶级的不同性。克利福德的“精英聚会”是建立在阶级观念上的,他们高谈阔论社会问题及哲学思考,劳伦斯对此聚会做了文明和文化的圈定。

文本中,工人阶级的聚会类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矿工在酒吧聚会,另一种是矿工妻子传闲话。在这部小说中,劳伦斯提到了诸多酒吧的名字,如“the Wellington”,“the Nelson”,“the Tree Turns”,“the Sun”and “gaudy Miners’Welfare”等。英国十九世纪末的矿区,属于成年男子的公共领域为“干活的矿井和酒馆”。[2](P76)当康妮经过达娃斯哈村落,评价说所有一切已不再是“莎士比亚眼中的英格兰,如今的英格兰只对钱敏感”。[1](P151)以前富有生机并且风景如画的达娃斯哈村落已成一个及其槽糕的地方,那里人们的直觉力开始消融,[1](P150)工人阶级大众丧失了欣赏美景的能力。他们纵欲享乐,下工后他们挤进酒吧或舞池里消磨时光而不是陪在家人身边,他们大多对家庭的不负责任。正如波特夫人所说,比起呆在家,工人阶级宁愿呆在酒吧里,“They only want a bit of money in their pocket,to spend at the Welfare,or go gadding to Sheffield.That’s all they care.”[1](P102)在《我算哪个阶级》中,劳伦斯就称父亲所挣的钱无论多少,他可不管家里是否有一群孩子要养活,兜里必须有供他下酒馆的私房钱。矿工妻子闲聊的场面在《查》中屡见不鲜。劳作之余,矿工的妻子们喜欢传闲话。迈克尔·贝尔也评述小说中语言是以“唠叨,谈话,闲聊”为重要主题。[3](P208)同样的场景出现在《菊馨》中,当贝茨夫人向邻居瑞格雷询问她丈夫的去向时,瑞格雷的妻子听到后当作闲话传给街坊邻居。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就有关于对矿工妻子的描述,这当中大多是女人,矿工的妻子,都是些混日子的人,她们脸上透露着警觉的神色,一看就是下层人。劳伦斯对平庸、粗鲁、游手好闲的矿工妻子的负面描述,更显示出他对怀有中产阶级价值观母亲的亲近之感。事实上,劳伦斯自己也尚未意识到自己身陷于阶级认同危机,母亲的中产阶级意识观念对劳伦斯的影响太深,使劳伦斯在潜意识中对中产阶级意识观的亲近及对工人阶级群体的排斥。

三、不同的交际用语

语码是人们进行交际的符号系统,它指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变体,也指一种方言、语体或语域。[4](P337-344)(Wardhaugh, 1998:86,转引自李经纬、陈立平,2004)语码在文中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系统,指示梅勒斯的社会文化身份。《查》中主人公梅勒斯出身于矿工家庭,母语为德比郡方言。但德比郡方言长期被当地矿工等下层阶级作为母语使用,它已不再意味着语言,而是指代地位较低的社会团体。梅勒斯会说标准的英语和德比郡方言,并且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语码转换。在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语言学研究领域中,Giles提出了“语言趋同”和“语言趋异”两大概念。梅勒斯第一次见到查泰莱夫妇时,梅勒斯使用标准英语时,礼貌地称康妮为“your Ladyship”尊敬的夫人,此时他采取了“语言趋同”原则,一是说明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及他对查泰莱夫妇显示尊敬,并试同拉近与上层阶级的距离。然而当康妮询问他是否喜欢现在看林人的工作时,他却运用了方言,采用了“语言趋异”原则。它意指说话者调整自己的语言有意突出与对方的差别,保持自己的社会身份。梅勒斯因康妮的提醒而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及其与上层阶级的差距。梅勒斯对自己与上层阶级社会地位差距极为敏感,语言的转换说明了他内心对上层阶级价值观的认同及对其工人阶级身份的排斥。由于自身阶级身份,他最终又重新回到工人阶级群体成为看林人。然而梅勒斯对其工人阶级的身份认同是不确定的、被动的,是他在跻身上流社会失败后,被迫回到工人阶级。即使回到故乡他依然渴望保持中产阶级的优雅。他与康妮相恋代表着他对上层阶级价值观的眷恋。

四、结论

劳伦斯在《英国评论》发表他的第一部诗集后,他已成为当时文学知识圈中的中心人物,但他仍感到不自在,不能很好的融入其中。这种身份的矛盾的心理源于工人阶级的成长背景及他所受的中产阶级教育。劳伦斯在给路易·巴罗斯的信中表达了对于自己身份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他出生在一个矿工的家庭,在与上层阶级的交往中,认定自己是个局外人。另一方面,从母亲那里继承的中产阶级的优越感,他又期望被上层阶级所接受。正如马丁所述, 劳伦斯的母亲鼓励他接受良好的教育,疏远他的父亲,才能逃离工人阶级的身份。[5](P137)当他不被文人朋友的理解与接受时,他感到了挫折,之后与奥尔德斯·赫胥黎,E.M.福斯特和伯特兰·罗素的关系变得紧张和疏远。[6](P229)在劳伦斯的晚年,劳伦斯与他的文人朋友争吵极为厉害,他感觉到了被他们所不融和排挤。劳伦斯曾经说,“眼下所有白人的世界里,社会阶级的鸿沟反倒比国家间的鸿沟深”。[7](P35)如马洛所述,“作为矿工的儿子,他始终想努力摆脱自己的阶级身份,但他总是感觉自己在与艺术家,知识分子的交往中,他始终是个局外人”。[8](P89)劳伦斯一开始对自己被排挤的原因比较疑惑,最终,他把原因归咎到他的工人阶级的背景。因此,劳伦斯对工人阶级偏见的潜在阶级意识压制到文本中,并以康妮和梅勒斯完美的两性关系这个神话隐喻来试图逃避和摆脱阶级对立关系的幻想,为其阶级认同危机来寻求理想的出路。

(注:本文系2013年度校级基金项目“《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政治无意识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XJQN036)

[1]Lawrence,D.H.Lady Chatterley’s Lover[M].London:Penguin Books Ltd.,2010.

[2]刘宪之.劳伦斯研究[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1.

[3]Bell,Michael.D.H.Lawrence:Language and Being[M].Cambridge:Cambridge UP,1992.

[4]李经纬,陈立平.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J].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5]Wiener,Martin J.English Culture and the Decline of the Industrial Spirit,1850-1980[M].Cambridge:Cambridge UP,1981.

[6]Kinkead-Weekes,Mark.D.H.Lawrence:Triumph to Exile,1912-1922[M].Cambridge:Cambridge UP,1996.

[7]Lawrence,D.H.Late Essays and Articles[M].Boulton,James T. ed.Cambridge:Cambridge UP,2004.

[8]Miller,Marlowe A.Masterpieces of British Modernism[M].London:Greenwood Press,2006.

猜你喜欢
康妮勒斯劳伦斯
北京酷勒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水泥技术(2023年4期)2023-09-07 08:52:12
北京酷勒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水泥技术(2022年4期)2022-07-27 12:31:58
沉默的友谊
爱的“歧途”是深爱
中外文摘(2020年11期)2020-06-29 00:36:24
爱的“歧途”是深爱
分忧(2020年1期)2020-02-06 03:54:22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电影(2018年8期)2018-09-21 08:00:00
论索福克勒斯悲剧中的孤独意识
《蝇王》中菲勒斯的否定与消解
劳伦斯·许:我是个“造梦师”
金色年华(2016年7期)2016-02-28 01:39:12
詹妮弗·劳伦斯大好时光
电影故事(2015年47期)2015-09-06 03: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