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王明志对于《若干意见》的深度解读,得到了现场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在大讲坛的最后,来自大连海事大学的师生和业界同仁们积极向王局长提问,互相交换意见和观点。而王局长在答疑解惑中所展现出的对《若干意见》理解的深刻,也得到了现场阵阵掌声。下面,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精彩的问答环节。
现场提问(刘斌):王局长您好!我从事航运相关研究工作33年,我们团队一直非常钦佩您对航运市场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在这里有个问题想问王局长,我们所从事的相关政策研究,如何能得到社会的认知并将其转化为现实成果?
王明志:这位教授也是全国知名教授了,记得前几年你也搞过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正面引导企业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但指标体系现在好像少了一点,将来如果把指标体系搞得更全一点,从某些方面引导港口的走向,会更有意义。对于这些海运问题,你刚才也说了,有不少深入的思考,希望咱们海事大学能够加强有关专项政策的研究,毕竟我们这里是人才集聚的地方,专业搞海运发展政策、教学以及科研管理,我觉得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到企业发展,关系到航运发展的政策研究,定期形成渠道,及时向有关方面传达研究成果。
我们作为一个学者也好,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也好,我们的意见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采纳。如果你的研究成果确实非常到位,有理有据,现在国家对科学决策是非常重视的!也希望将来各位教授的研究成果,能及时报到我们水运局和部里以及国家的有关部门,这样才能把你的成果变成现实。实际上,这几年咱们的渠道是越来越多的,不少媒体有专报渠道,比如新华社有国内动态清样,对重大的问题可以直接报中央有关部门,行业内也有一些媒体,写一些问题直接报到部里。无论是从杂志上还是从网络上看到的文件,我都是非常重视的。希望咱们相关方面能够积极向国家反映你们的研究成果,这对于政府的科学决策,保护我们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们航运的国际影响力应该非常重要。
现场提问(孙光圻):关于深化海运改革的问题,里面提到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混合资本的交叉使用,建立混合制的海运企业。那么,对于混合制的海运企业,我现在就想问一下王局长,这个交叉式的资本比例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则,国家有没有出台具体的政策?另外,提到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交叉使用,后续有没有相应的举措来落实和支持?
王明志:孙教授是大连海事大学一位知名的海运政策的专家,记得我们多次在重大政策出台之前,都要请孙老师到会一起讨论,一起研究。孙教授提的这两个问题都非常的关键,我也只能根据我的想法来说一说。比如对交叉制度这一方面,实际上,现在咱们国家的企业之间,特别是货主企业和航运企业之间,相互关系应该说不如其他国家那么融洽。我们这个交叉制度,严格来说,也要进一步得到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使他们之间的业务能够更加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至于具体持股比例,现在可能还没研究到这种程度,下一步需要相关方面的专家进一步进行研究。
我们曾经在不同的改革阶段提出过不同的发展船队的策略,比如提过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也就是不论什么性质的企业都一起上,因为当时的运力太低,保证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还有就是港口码头的能力非常有限,不能满足经济的需要,于是就鼓励货主企业开展共同业务。后来到了一定程度,大的公共码头出现,港口码头能力基本上得到平衡,但是当码头能力稍微感到过剩的时候,这些企业又极力呼吁限制货主码头从事这些业务。船队也是一样,在一定阶段上,国家由于资金、行政指挥、人员安排等各方面的不足,满足不了大型货主的运输需要,造成不少大的货主企业建立了自己的船队。我国也曾经因为运力整体不足而鼓励货主办船队。那么,现在到这个阶段,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也就是整个运力严重过剩,航运企业普遍亏损,于是就出现了货主办船队和专业化船队之间的竞争。严格来说,起点是不公平,所以就有要求提出来了,限制货主办船队。像这种政策和策略,单纯的鼓励和限制都是有问题的,只有逐步走向融合甚至变成互相渗入,把利益算在一起才可能是长远发展和长远合作的重要推进。这样的话,我们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货物就会更多的掌握在咱们中国船队的手里,那么,这就是一个方向。也请孙老师您在这方面再多做一些研究,好吧?
现场提问:王局长您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在现场听到您这么重要的一个政策制定者的讲解。我对《若干意见》中的第四条还有些不清楚。在第四条中提到,积极发展原油、液化天然气、集装箱、滚装、特种运输船队,提高集装箱班轮运输国际竞争力。刚才王局长也说了,这个文件内容很丰富,还有引申意义,篇幅又不是很长。所以我想问一下,对于船队在文件中的排序有什么特殊的理解么?特别是后面有实施意见,在这个实施意见中,把干散货船队放在了前面,然后提到了油轮液化气船,这个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还有就是二级船队为什么没有列入其中?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个《若干意见》里提到的科研教育机构,对此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后续跟进措施?谢谢。
王明志:这位老师问得非常具体。实际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从当前来看,原油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进出口石油,已经占到了我们国家石油消费量的一半以上,实际上这已经关系到社会的每一个方面,关系到这里每个人的生活。现在,我们国家的石油产量和进出口比重已经发生了变化,进出口量已经超过了我们自产的石油量,如果不能保证石油的正常运输,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进口量现在接近了3 亿吨,如果不能保证正常运输是非常有问题的,因为跟其他国家对比,美国石油储存量可以保证一个月左右,我们国家大约就只能是一星期左右,这是非常危险的。但是中国的一些石油企业又不愿意大量积压石油货源,不愿占用库存。国内有些远海运输就直接把船当仓库了,所以积极发展这种船队应该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因为全部罗列出来船型和船种就太多了,所以大致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程度来列出来一部分,没有列出的,应该说有“等”字就都包括在里面了。
至于你后面说的具体那几项,将来在实施意见上可能会更清楚些,但是具体的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因为随着国家发展阶段不同,随着国家当时某个方面的重要程度不同,每项政策都在做着不断调整。所以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也能对此积极跟踪,根据各个专业船型的需求变化来提出建议,以便我们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建议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现场提问:王局长您好,我来自中国船级社。对于《若干意见》,我们的理解是:这个海运业健康发展涉及到很多领域,包括船舶、物流、管理、金融、技术、服务和监管,它的核心是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和市场份额,以及对国民经济就业产生的影响。刚才局长您是对支持和保障发展方面的解读,下面我们想问一下,在金融、咨询服务、检验、专业技术服务和市场评级这五个方面是否有具体的促进。如果有的话,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个讲解,谢谢。
王明志:船级社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国家主权的象征。这里分两种,一种是技术检验,一种是主权检验,所以在WTO 谈判时,我们就说无论如何不能放开主权检验,这是国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船籍检验机构正常发展的一个措施。在意见中也提到了船检这块,但是篇幅太有限了,因为国务院发的文件不能写得那么详细,但是把船检还是给点出来了。我们国家的船舶检验在世界的地位不断提升,对世界的影响也在扩大,在国际船级社协会里面也几次担任轮值主席。从国家整体上来看,这属于海运服务业和科技保障的一个方面,在具体的措施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因为现在的文件里面,只能提到一些,并点出来,可能很多方面都需要展开和细化,有待于咱们研究人员、政府官员、相关专家共同再提出具体做法。近期可能将要发布的具体实施意见,也不可能点到这么细,也只能是个方向性的,可能比较具体点,但是专项性的具体政策,还需要行业内的人士先提出来,然后经过各方面的共同研究,得到各个方面的认可,最后协调出一个结果,才能形成政策。也希望船级社加强这方面研究,提出更加合理的措施和建议报给中国船级社、海事局、水运局,对于那些比较合理的,可能会在下一步的专项政策里面采纳你们的建议。
现场提问:王局长您好,我是大连海事大学的教师,我有两个问题都是关于海运贸易方面的。第一个问题是,原来我们海运贸易属于外经贸部的外贸运输司来负责,后来属于商务部。归商务部之后,海运贸易由于特殊状态监管出现了真空,现在的海运贸易到底归哪个部门?这个部门在宏观改革方面有什么具体的举措?另外,您提到我国海运贸易常年存在贸易逆差的问题,那么如何缩小这个逆差?
王明志:从国家整个航运管理体制来看,贸易是归商务部管,过去叫外经贸部,现在叫商务部,这个体制整个没有发生变化,涉及贸易的还是由商务部管,但是这个意见是国务院发布的意见,不仅仅是交通运输部一个部门去制定,将来的实施还要涉及到相关部门。每次征求意见,我们都会征求商务部的意见。特别是涉及贸易条款,也按照了商务部最后协调的意见来达成了这样一个结果。但是根据最后各部门的分工方案,我们原来计划是涉及提高海运服务贸易、积极签订海运服务贸易合同这部分,由商务部来做牵头的单位,但协调下来,商务部是希望交通部来做牵头单位,我们也就承担了下来。但是最后协调,是要相关部门一块来进行协调。对于措施,也是大家一块进行讨论的,如果你比较熟悉这方面,我们也希望你将来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中来,共同研究,共同促进我们海运贸易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政策,这是刚才你说的第一个问题。
你说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海运贸易的逆差。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因素,可能涉及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引导,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间建立更加紧密合作的关系,比如国务院提到的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实际上企业交叉持股也好,业务合作也好,甚至融合也好,针对几大油汽和两大航运企业集团间也签订了合作的协议,组建一些专业化团队,这实际也是减少贸易逆差的重要方面。其他的还有一些企业自身的国际市场、人才因素等等,如果自己各方面协调能力不断增强,我想,贸易逆差通过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都可能减小。也希望你们展开深入的研究,分析一下里面的关键点和要点,我们找到了要点去协调可能会好一点。
现场提问:王局长您好,我是海事大学的老师。我国一度掀起了港口建设的热潮,基于2004年到2014年的港口吞吐量,我的判断是,我们的港口可能要从结构性过剩发展成全面过剩。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命题,港口是航运的软实力提升,而现在从学者到行业都认为软实力不行,那怎么样使港口成为一个节点向全产业链去拓展,怎么样振兴我们国家的航运业,港口业,做到海运强国?
王明志:首先我非常感谢这位老师,一直在从事航运政策的研究,我们可能跟这些老师接触的还是少了点,我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到咱们学校来,跟各位专家学者多请教,多学习,多商量,多交流,我想可能会得到很多新的思路。这位教师说的能力过剩这块,刚才已经提到了,总的来讲,要慎重提能力过剩。因为在当前情况下,港口很难说是全面过剩。全国提要限制小的港口,但是小的港口还是在不断发展。从我们的判断来看,基本的定调是港口出现了结构性或者是局部性的过剩,这种提法是可以的。但是我感觉全面性过剩这种提法是有问题的,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对我们自身会出现很大的限制。记得在欧洲考察过程中,我在杂志上看到了一条龙,这条龙象征着的就是中国了。这龙四个爪子,其中有三个被铁链子拴住了,这样中国怎么能飞得起来?实际上,外国人意识到我们国家的这条龙受到的限制太多了,我当时看了这个图画想了很深很深,很多很多。我们是不是通过自身一些不当的措施或者其他有关调整制度限制了自身的发展,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甚至限制了我们相关人才的成长呢?对此,我希望你再深入研究一下,到底是全面过剩还是局部性过剩,或者是结构过剩,希望能判断得更准确一点,为做好一个准确的决策提供一个依据。如果仅仅是局部性的,或者是结构性的,那我们通过政策调整去解决一些问题,就会使我们能够走向一个健康发展的渠道。
第二个问题关于航运软实力建设。未来看,这个非常重要。我记得在上海,可能在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个意见的前身,我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在当年3月份,我去了之后,上海组织了14个专题,就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么多年来出现的问题,比如政策上的问题,企业的问题,竞争上的问题,其他产业的问题,包括金融的问题也提了好多,分了14个专题进行研究,集聚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一起研究。如今,上海已经进入了一个战略转型的阶段,小港还处在原来传统模式的阶段,但是这几个大港已经到了一个战略转型的阶段,从硬实力建设转型到了一个软硬实力并举的战略阶段,所以那个文件强调的是五大任务,但都是战略转型的问题。第一个是优化现代海运服务体系,就是在强调以硬件建设为主,转向硬件建设和软实力建设并举的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推进发展壮大服务业。尽管推进很艰难,但是也要推进,这是战略转型的开始。接着是优化体系,是做好海运中心服务和周边海运企业服务相衔接的重要措施。其他的发展包括促进油轮发展,支持政策保障体系,还有建立航运发展实验区等五大战略任务,这五大战略任务都是给软实力建设一个确定,你从全国角度甚至是大连的角度看看这个软实力怎么发展。
实际上,大连港在建国之后位置是非常靠前的,后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往后滑落,但近几年发展得不错。经过大连海事大学的人才支持,经过大连市政府和辽宁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大连港集团人的奋斗,这几年取得的成绩非常巨大。我觉得它也应该是到了一个战略转型的阶段。既要做好传统的装卸服务业务,当然它的附加值很低,也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来提升大连市经济和东北经济。我觉得这个应该再深入地做些研究,必要的时候可以给部里提个建议,给辽宁省人民政府甚至是大连市政府提个建议,因为我知道上海市为了建设这一块拿出了很多的实招和很多的办法。上海市的各个区政府也非常重视航运业的发展,包括虹口区、浦东新区还有其他几个区之间也有竞争。我想,大连市是不是也可以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来支持我们的工作,推进航运企业发展和政策研究,和大连港集团结合起来搞一些课题研究,因为我们大连是有优势的,跟上海的优势一样。大连的腹地是东北地区,这个腹地多大啊!要是能把东北抓住,再延伸到内陆城市,那时候大连可就了不起了。而且经过中国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的航运业务都全面展开,加上大连有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有上海的人才支撑着,我们大连有大连海事大学的人才支撑着,这是多么好的资源啊。有人才,有基础,有业务,再有政府的支持,我想我们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将会是非常有希望的,所以我们大家要共同努力,把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朝前大大地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