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志坚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论内稳态理论对高校思政实践教育的价值与启发
童志坚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内稳态理论存在着哲学上的广泛适用性与概括性,将其应用于分析思政实践教育是可行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从传统的思维惯性中跳出来认识思政实践教育,还能从方法层面指导实践教育的开展,促进实践教育水平的提高。依据内稳态理论,思政实践教育应当内容新颖,持之以恒,维持足够强度,重视学生行为动机教育,把思政实践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并要因材施教。
内稳态;大学;思政;实践教育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4.04.004
在实践育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共识的背景下,思政实践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务院〔2004〕16号文件颁布以来,思政社会实践教学获得了较大发展,实践课时、实践资金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和保障,实践基地建设也得到了持续加强。教育部、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教思政〔2012〕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在各方致力于加强思政实践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政部门应以此为契机,把加强研究、促进实践教育的开展作为当前思政教育发展的最重要任务。为了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本文尝试引入内稳态理论,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新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当前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实践教育以及高校德育的发展寻找新的生长点。
20世纪初法国生理学家伯纳德提出了内稳态的概念,认为内稳态是指生物系统通过各种调节机制实现自身内环境动态平衡的状态,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适应环境、维持自身生存的能力[1]。后来,伯纳德从哲学的高度概括了内稳态理论,指出:“内环境的稳定性乃是自由和独立生命的条件”[2]。20世纪30年代,生理学家坎农在伯纳德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认为即使是在没有人类意识参与的情况下,机体在面对外界不断干扰的时候,也具有排除、适应各种干扰,维持机体平衡状态的能力,这种内稳态现象既是所有生物体的共同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及其各种组织的共同特征。基于坎农对于内稳态理论的发展,该理论的应用远远超出了医学生物学领域,被应用到了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嬗变出神经控制论、经济控制论、社会控制论、教育控制论等”[2],已经成为人们分析各种纷繁复杂社会现象,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强大理论工具。华南师范大学刘承宜[3](P50-413)教授把内稳态理论进一步发展为功能内稳态理论,其核心观点认为,对象是否处于平衡稳定状态是难以判断的,因而,有必要以对象的功能是否稳定发挥来判断对象是否处于内稳态状态;这个观点极大地促进了内稳态理论在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依据内稳态理论,如果对象一直处于稳态,则可认为对象处于平台期;处于平台期的对象为了抵制外界的干扰实现其内环境的平衡状态,需要进行不断的重复、训练与学习,这是一种常规性行为;当这种训练与学习超越一定强度,则为一种超常规的行为,会产生打
破原有稳态的效果,最终让对象达到新的稳态平台。同时,内稳态有品质高低之分,高品质的内稳态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强,低品质的内稳态则容易为外界的干扰所破坏,人的一生就是内稳态品质不断更替的过程。能对对象产生巨大冲击的事物,称之为应激源;处于稳态的对象遭受外界应激源刺激时,其稳态非常容易被破坏进而达到新的稳态。
由内稳态理论内涵及其发展我们可知,内稳态理论的应用范围涵盖思政实践领域。虽然思政实践教育不是单独的学科,但是从总体而言它主要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内容,内稳态理论已经被应用到了这些相关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内稳态理论的发展与嬗变已经证实,内稳态理论……对包括德育在内的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都具有普适性,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有效工具,可以用来指导德育工作的开展”[4]。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内稳态理论运用到思政实践教育是可能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思政实践教育的理论正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亟待引入新的理论来促进其发展;内稳态理论帮助我们从学生个体的角度认识思政实践教育的规律,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当前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思政实践教育的开展开拓新的思路。
1.内稳态理论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思政实践教育的目的与地位
根据内稳态理论,思政实践教育具有独立、不可替代的地位。但长期以来,我们只把实践教育作为课堂理论教育的依附与延伸,把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作为思政实践教育的目的。内稳态是人们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基础;处于稳态是人拥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关键。以内稳态理论分析思政实践教育,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实践教育的核心任务不在于培养拥有大量伦理知识的人,而在于培养具有良好、稳定的内在道德状态且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人;这是因为拥有道德稳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意味着学生的道德信念与状态能够很好地与现实环境相适应,为社会所认同。如果学生的内在道德世界远离内稳态,则意味着学生无法实现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和谐,内心不断地处于与外在世界的冲突当中,容易出现人格障碍、行为异常、情绪困扰等情况。由此可知,思政实践教育的核心任务不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本身,也不是通过实践掌握道德理论知识,而在于帮助学生获得内在和谐与稳定,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2.内稳态理论帮助人们从生理、心理角度认识思政实践教育
人作为生物体的存在是其社会化的基础,因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人作为生物属性的现实。源自生理学的内稳态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作为生物体而存在的规律;思政实践教育是对人进行社会化的教育活动,要发挥它最好的功效,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必须遵循人的生理心理规律,也即遵守内稳态理论。思政实践教育作为促进人和社会实现稳态的有力武器,在维持人自身及社会的和谐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开展思政实践教育是人的内在需求。事实上,内稳态不仅是人的生理心理特征,还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存在形式;人和社会的稳态诉求决定了思政实践教育的着力点和生长点。
3.内稳态理论从方法论层面指导思政实践教育的开展
内稳态不仅能够从宏观层面帮助我们认识高校思政实践教育,还能从微观层面指导思政实践教育的开展。内稳态理论内含平台期、应激因素、常规性学习与超常规学习等具体的理论问题,很好地解释了思政实践教育为什么能维持或者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等问题。实际上,实现稳态作为思政实践教育目的之所在,内在蕴含着对思政实践教育形式、手段、内容等诸多方面的深刻规定性,是引导思政实践教育开展,深化思政实践教育改革的指引所在。
内稳态理论有着丰富内涵与广泛的适用性,对于我们加深对思政实践教育的认识,发展大学思政实践教育理论,解决思政实践教育所面临的挑战都具有良好的启发。
1.思政实践教育应提高强度,丰富内容
根据内稳态理论,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处于平台期,出现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情况,则可以认为事物处于稳态;要维持事物的原有稳态水平,必须进行一定的常规训练或者维护。如果要突破原有的稳态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内稳态,则需要通过超常规的训练才能实现。由此可知,思政实践教育实际分为两类,一是用于维护学生原有思想水平的常规实践教育。其
目的在于保持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二是用于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超常规实践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破旧立新”的形式,打破学生原来建立的思想内稳态,建立品质更好、水平更高的思想内稳态。根据内稳态理论,要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目的,大学的思政实践教育就应该是超常规实践教育;也就是说,有必要通过较高强度、较为新颖的实践教育手段,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困惑、痛苦,破坏学生原有的思想稳态,再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帮助学生建立新的思想内稳态。目前,高校德育不同课程之间、大学课程与中学课程之间的实践教育存在诸多重复,类似的实践基地、实践主题与实践强度都属常规思政实践教育,并不具备打破学生原有思想稳态的功能,因而无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政实践教育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上的功能,就有必要根据学生的状况确定恰当的教育强度,更新实践教育内容,在实践中针对学生的思想现状不断提出问题,从而帮助学生由旧的思想稳态过渡到新的稳态。
强度足够大的思政实践教育作为超常规德育,还具有不断打破人们原有低品质思想政治内稳态,实现高品质内稳态的功能。内稳态的品质决定于它的稳定程度,由“内稳态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内稳态所维持的功能的水平等因素所确定”[5](P65-77)。内稳态稳定程度越好,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内稳态的品质就越高。具体到高校德育领域,学生思想水平内稳态的品质越高,人们就越能规范自身的行为,面临外界干扰时保持自身德性的可能性就越高。相反,内稳态品质越低,其稳定程度就越差,对于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就越弱,在面临外界干扰时就越难以保持自身的道德判断。人的内稳态品质是处于不断更替之中的,因此,思政实践教育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实现内稳态品质的维持,或者不断地把人们低品质的内稳态转变为高品质的内稳态,达到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人格健全和排除外界干扰的目的。
2.思政实践教育须持之以恒并重视行为动机教育
根据内稳态理论,大学生无论是维持原有思想品德水平的稳态,还是建立新的思想稳态,都需进行持之以恒的学习。具体到思政实践教育,较低道德稳态平台与较高道德稳态平台之间的差距越大,则建立新的稳态平台所耗费的时间就越多,两者为正相关关系;思政实践教育前后大学生思想内稳态品质相差越大,所需的实践越多,两者为正相关关系;实践教育的强度越大,新的稳态取代旧的稳态所需时间就越短,两者为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大学生从思政实践教育学习到建立新的思想水平内稳态,是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所需要建立的道德稳态的高度、品质以及教育强度。思政实践教育作为外在因素对人思想所起的作用,是外界影响内化的过程,其作用的发挥是潜移默化、渐进而缓慢的,因而,应当持之以恒,注意连贯性,避免操之过急,如此,才有可能在人的内心世界建立高水平的道德内稳态。
学生通过超常规实践教育达到新的内稳态后,要实现新内稳态的维持,需要持之以恒地保持一定的教育强度。这是因为,根据内稳态理论,学生的思想水平达到新的稳态后,实际是进入了新的平台期,如果此时中断教育过程或者降低教育强度,则会导致人们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减弱,内稳态水平或者品质下降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只强调教育的强度与有恒性,而不强调教育的形式,也就是说建立起新的稳态后,即使改变了思政实践教育的形式,只要持续进行且强度不变,内稳态的品质依然不会下降。德育实践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稳态维持的最好形式,不是持续性的超常规实践教育,也不是学校所组织的常规性思政实践教育活动,而是人们长期学习、工作和训练活动,因为这些日常活动是“帮助人们行为实现由‘有意识’到‘无意识’的转变,形成高品质的内稳态”[6]的重要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到达一定的平台期后,要维持道德内稳态的水平及品质,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与训练。
根据内稳态理论,高品质内稳态不仅意味着人们外在行为的稳定性,而且是行为动机的稳定性。动机的稳定性即学生内心保持德性的稳定性,它是判断内稳态品质的最重要条件。作为一种思想的稳态现象,人的行为动机比人的外在行为更能够体现内稳态的品质;学生表现出同样的德性行为,其内在动机不一样,其内在道德内稳态的品质也不一样;而内稳态的品质,反过来会影响人们行为的稳定性。譬如,同为慈善行为,外在表现一样,但动机可能不一致;有的人从事慈善行为可能是为了名利,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而有的人则是因为同情与怜悯,较少受外界影响,其慈善行为较为稳定;很显然,动机是否正确与稳定,影响着学生德性行为的稳定性,决定了其思想水平内稳态的品质。
因此,对思政实践教育效果的判断,最核心的指标是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行为动机,而不是德育知识的把握或是非判别的能力。道德知识掌握得再好,如果难以抵御外界的袭扰,知行分离,动机不良,就难以评判其具有高的思想政治水平。这也告诉我们在思政实践教育中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行为动机教育,要把实践教育作为养成学生正确行为动机的手段。
3.思政实践教育应紧密结合专业实践教育
根据内稳态理论,思政实践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具有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作用。“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都是健康品质较高的人群”[9]这里的健康包括生理与心理的健康,促进学生在专业学习获得优异的成绩,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心理学研究也已证明,智能学习与品格学习相互影响,相得益彰,身心健康、思想政治表现好的人往往在学业或者职业上也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反之亦然。之所以会出现学业好的大学生其心态更健康、品德更佳的现象,是因为“成绩好的学生其内稳态品质更佳,表现在思政政治方面,则是拥有更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力,抵抗外界消极干扰的能力会更强”[2]。因此,我们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应尽可能的融入专业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德育的学习中获得专业上的提高;此外,也可以在学生的专业实践教育中融入德育的内容,把专业实践作为思政教育实践的一种形式。这样既缩短了学生专业学习与德育内稳态建立的时间,也使得学生通过日常的工作就可以维持其道德水平的稳态与品质,有利于减少专门德育时间、金钱等的投入。
4.思政实践教育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
依据内稳态理论,不同大学生道德内稳态的水平及其品质是有区别的,这就决定了思政实践教育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因此,制定思政实践教育方案时,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性格差异、专业差异、教育基础差异等方面,避免千篇一律情况的出现,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与措施。目前,我国高校思政实践教育就存在不考虑学生基础、专业、性别、个性等情况,所确定的实践内容、实践地点、实践方式、实践难度都基本一样,这无助于学生道德内稳态的建立。我们应当分析学生的专业、性别、年龄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实践方式方法,设计不同的实践难度,这样才可能通过思政实践迅速提高学生的道德稳态平台,提升道德稳态的品质。
[1]Recordati G,Bellini T G.A definition of internal constancy and homeostasis in the context of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J].Exp Physiol,2004,(1).
[2]蔡建文.内稳态:科学的嬗变与哲学的回归[J].医学与哲学,1989,(10).
[3]C Y Liu,P Zhu(Ed.).Intranasal Low Intensity Laser Therapy[M].Beijing:People’s Military Medical Press,2009.
[4]童志坚.德育内稳态理论建构及其价值[J].教育探索,2013,(2).
[5]Dritschilo W.Earth Days:Ecology comesofageas ascience[M].New York:Universe Inc,2004.
[6]Custers R,Aarts H.The Unconscious will:how the pursuit of goals operates outside of conscious awareness[J]. Science,2010,(5987).
[7]Kujala UM,Marti P,Kaprio J,Hernelahti M,Tikkan en H,Sarna S.Occurrence of chronic disease in former top level athletes:Predominance of benefits,risks or selection effects?[J].Sports Med,2003,(8).
(责任编辑 张娅)
童志坚(1978—),男,广东省肇庆市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1-7155(2014)04-0019-04
201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