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增生性回肠炎的诊疗

2014-04-05 22:11艾昱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8期
关键词:肠壁肠炎结肠

艾昱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诊疗

艾昱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5)

猪增生性回肠炎,又称增生性肠炎(PPE)或终端性回肠炎,还叫猪肠腺瘤。是由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劳索尼亚菌(LI)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肠道传染病。各年龄段的猪群都可感染,但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尤其是体重在18~45kg的猪只。剖检的特征性病变是小肠及结肠黏膜增厚(肠腺瘤)及坏死性肠炎、局部性肠炎和增生性出血性肠病。1931年首先美国发生该病,现已分布世界各地,成为养猪业中主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4月,本地一个养猪场一群架子猪(40kg左右)中发生了一起以腹泻、排黑色油状粪便、皮肤苍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增生性肠回炎,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场具有较大规模,饲养有杜洛克、长白和大约克3个猪品种,现有经产母猪50头、后备母猪15头、肥育猪613头、断奶仔猪221头,座落在养猪业较集中的区域。常规免疫的疾病有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和日本乙型脑炎以及仔猪副伤寒。在此之前没有发生过大的疫病流行。此次疫病发生在一栋断奶后的架子猪群。4月下旬天气突然变冷且阴雨连绵,到4月26日,有2头40kg左右的仔猪突然死亡,死后皮肤苍白,剖检也未见有明显的病理变化。1~2d后在该仔猪群中部分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饮欲增加,并有稀泻现象。开始排沥青样黑色油状粪便或血粪,后期转为黄色稀粪。饲料中投服烟酸诺氟沙星,同时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和电解多维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反复发作。5月8日提死亡猪来本院求医,经过剖检,笔者诊断为猪增生性回肠炎,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到5月18日病情基本平息,整个疫情达20多天,发病猪高达132头,发病率占断奶仔猪的59.7%,死亡22头,死亡率占发病猪的16.7%,给该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临床症状

最急性未见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死后皮肤苍白,病程稍长者病初精神不振、倦怠、微热、活动量减少、食欲减退、饮欲增加,开始排沥青样黑色油状粪便或血粪,有些水样腹泻,后期转为黄色稀粪、肛门周围及后腿被稀粪污染,生长迟缓、被毛粗糙、弓背弯腰、日渐消瘦、皮肤苍白、步态不稳,最后衰竭死亡。

3 剖检变化

剖检濒死、病死仔猪6头,外躯消瘦、贫血、皮肤苍白;胃和十二指肠、空肠前段未见有病理变化;其主要病变见于小肠后段、结肠前段和盲肠,病变部肠壁明显增厚,表面严重充血、出血,外观光滑呈紫红色,肠管胀满、变粗,小肠内有血凝块,结肠内有带血的粪便;回肠肠壁增厚、管腔增粗,尤其是靠近回盲瓣附近的回肠肠壁增厚明显,呈现不同程度的增生变化,肠黏膜有特征性发枝状皱褶,眼观上明显的脑回样结构,肠系膜水肿,其淋巴结明显肿大,呈索状,切面多汁。

4 实验室诊断

4.1 病理组织学检查 取濒死猪的病变肠段制作切片H—E染色镜检,可见未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非杯状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呈畸形排列,肠黏膜正常结构消失,被分枝状肠腺所代替,其中充满坏死性的细胞碎片和嗜中性粒细胞。肠黏膜增厚,黏膜层有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减少。切片用镀银法染色,在增生性肠腺瘤细胞的胞浆内里有多量弯曲的小杆状细菌。

4.2 涂片镜检 取急性病例大肠黏膜涂片,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未发现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取结肠内容物接种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经37℃培养48h,除见有埃希氏大肠杆菌外,未见其它细菌生长。

4.3 PCR检测 采取发病猪肠内容物进行PCR检测,发现有劳索尼亚菌的特异性DNA片段。

5 防治措施

5.1隔离和消毒 将发病猪和可疑病猪全部换舍隔离,对死亡仔猪全部无害化处理,全场猪舍和用具彻底打扫和清洗干净并用高压水冲冼,然后场地用3%热烧碱溶液消毒,用具用季胺盐消毒液喷洒消毒,2次/d,连用2周。

5.2 搞好饲养管理 提高日粮质量、控制饲养密度,保持栏舍干燥,注意通风透气,提供合适的温、湿度,尤其是加强寒潮时仔猪的保温措施,减少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应激。

5.3 对症治疗 有症状的病猪用泰乐菌素注射液进行治疗,2次/d,连用5d。腹泻严重的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100ml+青霉素80万IU,2次/d,连用3d;全场在饲料中加入80%枝原净120g/t+15%金霉素2kg/t饲料,连用1周。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疾病得到控制。

6 小结

(1)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和PCR检测。本次疫病确诊为由劳索尼亚菌引起的增生性肠炎。其主要依据为①排酱油色样稀粪;②小肠后段及结肠肠壁明显的脑回性增厚、充血、出血;③病理组织镀银法染色切片中见有多量弯曲的小杆状细菌;④PCR检测有劳索尼亚菌特异性DNA片段。(2)增生性回肠炎的发生是由于大量劳索尼亚菌(LI)定居于未成熟的肠黏膜细胞内,导致肠腺上皮细胞大量增生并形成分枝状结构、呈畸形排列使机体蛋白质丢失。同时,由于肠腺上皮细胞极度增生使其肠壁增厚并形成明显的脑回样花纹,又阻碍了营养物质吸收。在慢性增生性回肠炎中,由于形成坏死性肠炎,大面积的上皮细胞退化、坏死、脱落、毛细血管受损而导致肠道出血,进而引起病猪营养物质吸收不良、饲料报酬低下、贫血、生长缓慢、机体消瘦、体重减轻。(3)根据临床实践,用泰乐菌素、枝原净、四环素、金霉素、硫酸粘杆霉素、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等抗生素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能获得较好效果。在免疫方面,可使用勃林格Enterisol活疫苗或英特威的灭活苗免疫仔猪,可获得理想的保护。(4)实践经验证明,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强化日常消毒,提供合适的温、湿度,减少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应激,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5)猪增生性回肠炎现已遍布世界各地,它已成美国养猪业中重要的八种传染病之一。但在我国,由于目前散养户和中小型养殖场仍占一定比例,该病所造成的损失似乎没有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那样严重和普遍,因此,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2014–05–04)

S858.28

B

1007-1733(2014)08-0044-02

猜你喜欢
肠壁肠炎结肠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