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切诊发展概况及展望

2014-04-05 16:13龙杞王诗惠刘清国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压痛经络针灸

龙杞,王诗惠,刘清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0029)

经络切诊是指医生在经络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指指腹以适当的力度对相应的经络循行之体表部位和腧穴所在处进行触摸、循按、推运,以感觉患者的异常变化,如皮肤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或者隆起、凹陷,皮下结节、条索等阳性反应物,软组织的软硬度、拘挛、压痛等,进而确定疾病的病位、病性的辨证方法[1]。

经络切诊是医生了解患者经、穴状况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较大的深入研究价值和改进空间,现对其作简单梳理如下。

1 理论基础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通过经络联属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当机体内部发生病变时,可在相应的经络上出现各种异常反应[2]。反之,医生可通过诊察体表相关经络、腧穴的异常变化对机体内部的疾病进行诊断。正如《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

针灸是直接刺激经脉腧穴的治疗方法,病邪的多少,气血的盛衰,脏腑经脉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各人秉赋的不同,使得疾病在经脉穴位上的反应不尽相同,因此对相应经络、腧穴的诊察必不可少。就切诊而言,“独取寸口”对于针灸临床显然远远不够,必须运用《黄帝内经》所强调的“全身遍诊”进行诊断。

1.1 古代典籍论述

对经络切诊论述最多、最早的是《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3]:“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素问·缪刺论》[4]:“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灵枢·官能》:“查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灵枢·刺节真邪》:“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灵枢·经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

《黄帝内经》通过反复论述,高度强调了经络切诊在针灸治疗中不容忽视的地位,认为经络切诊是审查邪正盛衰、辨别疾病性质、明确病位以及疾病与脏腑间关系的基本方法,是进行针刺前必不可少的前提。《黄帝内经》所载审、切、循、按、扪等主要诊查方法一直沿用至今[5]。

1.2 历代医家论述

此后历代医家在《黄帝内经》基础上,对经络切诊提出自己的认识,对经络切诊的诊察思路和方法有不同程度的补充和发挥。

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方·卷二十九·灸例》[6]:“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可见,阿是穴是疾病的反应点,当人体生病时,医生用切压的方法进行诊察,患者感到疼痛或舒适的部位就是阿是穴。而“阿是之法”就是指运用经络切诊等方法寻找特异性敏感穴位,从而指导选穴的方法[7]。“阿是穴”及“阿是之法”的提出是对《内经》经络切诊理论的继承与发挥,至今仍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认为经络切诊可诊查“周身之病”,《类经》[8]:“脏腑在内,经络在外,脏腑为里,经络为表……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汪机在《针灸问对》[9]中说:“《素》、《难》所论针灸,必须察脉以审其在经在络,又须候气以察其邪之已至未来。”“察脉盛衰,以知病在何经,乃可随病以施针刺也。”对经络切诊的高度重视,可见一斑。他还对当时人们不重视经络切诊的现象进行了抨击:“世之专针科者,既不识脉,又不察形,但问何病,便针何穴,以致误针成病疾者有也。”

1.3 现代科学研究印证

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学者广泛探讨了内脏疾病时在表出现的特异性反应,经过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了经穴-脏腑相关理论[10]。该理论认为经脉穴位与脏腑间存在双向联系,即脏腑生理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相应经络、穴位上,而诊查、刺激体表经络和穴位又可诊治相应脏腑的疾病。刘澄中[11]对循经性疼痛和异样感现象作了大量研究,以证实古人论述的循经症候群客观存在。张军等[12]认为各种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通过麻感或痛敏的形式反映在体表经线上。经穴-脏腑相关理论从实验研究的层面为经络切诊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2 现代临床应用概况

2.1 诊断疾病

某些体表经、穴的异常反应往往对相应的疾病有诊断意义。有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运用经络切诊寻找异常反应点诊断内脏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可靠性。对于某些症状不明显的早期患者,其诊断价值更显重大。

盖国才[13]依据经络理论,探索了现代病与中医穴位的对应关系,总结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定位穴”和“定性穴”,经过筛查和验证,在人体穴位中确定了195种常见病的配穴,创立了“穴位诊断法”。并且运用这一方法,经过大量临床试验发现,新大郄穴(承扶、委中中点向外5分,再下5分)和新内郄穴(承扶、委中中点向内5分,再下5分)压痛明显时,提示患有肿瘤[14]。曲生健等[15]对183例以腹部病痛为主症的患者以足三里、条口、上巨虚、下巨虚、阴谷、阳陵泉、委阳、三阴交等为基础穴位,循经寻找并记录压痛敏感点。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5.1%。吴秀锦[16]通过经络切诊发现,疾病的轻重与相关穴位的压痛和穴位下面出现的阳性反应物有平行关系。朱豫人[17]在临床诊疗神经衰弱时发现,四诊八纲辨证结合压痛点进行诊断并灵活辨证治疗其效果是特别令人满意的。毛品恕[18]利用经穴压痛诊断法对急性上颌窦炎进行诊断,发现28个病例的压痛点均能被检查出来。孙国杰等[19]报道,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其中脘、右梁门和右胃仓旁开2寸处均有明显压痛,观察109例,有107例与X线诊断相符。邹贤德等[20]对120例患者进行了按压胆俞穴对胆道疾病的临床诊断观察,得出凡属胆道疾病,胆俞穴都有明显压痛的结论。奔卉等[21]观察了22例胃溃疡、21例胃炎患者相关体表反射区敏感点与疾病的关系,结果胃溃疡组患者压痛点及敏感点主要集中在腹部足阳明胃经的不容、梁门、滑肉门段,及背部的脾俞、胃俞、胃仓区域。陈文光等[22]报道在足阳明胃经上发现冠心病敏感点。并对临床70例心绞痛患者对照心电图进行冲阳下穴对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观察。结果发现,对于症状不明显的早期冠心病患者,冲阳下穴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心电图且比其他穴位具有特异性,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不仅如此,经络异常反应的不同表现,对疾病性质、病情轻重亦有一定提示作用。例如肝阳上亢的头痛,常在太阳、头维、率谷等穴处出现血络怒张、隆起、跳动加强的现象,这是实则必现的反应,而久泻久痢的患者,不但寸口脉沉伏细微,按之难及,甚至全身络脉都不易寻找,这是虚则必下的结果[23]。姚军等[24]在对瘿病经络诊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结节、条索物柔软不痛为虚,结节、条索物硬胀压痛为实;酸胀麻木多为虚;郄穴反应多为实,原穴反应多为虚。阎冬梅[25]对变形性膝关节炎患者进行压痛点观察分析发现,变形性膝关节炎的压痛点具有远离病灶的特征,压痛点的数量、阈值与病变轻重程度有关。祝总骧等[26]报道对475例胃、肝、肺、肠、心及肾病的患者进行了穴位检查,穴位反应随病情的转化而变化,病愈时则反应消失。

2.2 指导治疗

经络切诊中出现的异常反应点往往是治疗的关键点,有时运用常规取穴疗效甚微时通过经络切诊寻找异常反应点,对其或按压、或针刺、或艾灸通常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黄聪阳[27]治疗紧张性头晕头痛症,在头部循经按压、循摩,以指下的筋结、条索状物或产生的麻痛感为阳性反应点进行针刺治疗,总有效率为96.1%。曲衍海在治疗肩痹以肩部最敏感的痛点或索状挛急反应物作为针刺部位,收到良效[28]。杨光福等[29]对70例中风患者采取辨病中何经而选穴,观症所在而配穴,突破固守某经某穴的方法,在降低病残率方面取得良效,总有效率为95.7%。戴文军等[30]治疗肩周炎局部选穴可在肩背部寻找压痛点或肩关节周围阿是穴,或是在上臂活动时寻找最痛点,均具有非常好的疗效。郭长青等[31]大致总结了经筋病中“阿是穴”多分布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应力集中点,人体功能活动的应力集中点等处,对这些点进行相应治疗,每取得满意疗效。陈子富[32]曾于常规取穴治疗牙痛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运用经穴压痛诊断手法,按得患者厥阴俞痛点,刺之立刻见效,乃知此心主代神明之府而行令所致也。

2.3 预防针刺意外

通过切诊可以确切知道病变组织在骨、在筋、在肉或在皮,而在针刺时能够深浅适宜,防止针刺意外的发生,做到“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脉,刺脉无伤筋,刺筋无伤骨”。

2.4 总结经验穴

通过循经诊查找到的非穴反应点若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确有实效则成为实用的经验穴,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选穴范围,丰富了治疗手段。如陈文光等总结的治疗冠心病的经验穴“冲阳下穴”,盖国才总结的对肿瘤有特异性诊断作用的“新大郄穴”、“新内郄穴”等。

3 思考与展望

3.1 研究现状及问题

综观经络切诊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目前经络切诊的发展主要受以下 3方面因素的束缚。首先,检测指标没有客观量化依据,不够科学、客观[33],如盖国才的“穴位压痛诊断法”对压痛点疼痛级别的量化标准为,一般压痛“﹢”,明显压痛“﹢﹢”,有皱眉、呼痛“﹢﹢﹢”,疼痛拒按者“﹢﹢﹢﹢”,这种量化标准受医生的判别经验及感觉,患者的体质、敏感程度等诸多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缺乏信度。并且由于判别标准的模糊性和主观性,往往造成疾病辨证方面的分歧,同时给中医学的教学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34];其次,研究过程中干扰因素(如职业等)的控制不够好、样本量不够大等,数据及结论的说服力不足,如奔卉等对胃溃疡和胃炎患者皮肤压痛阈及体表敏感点的观察。最后,不容忽视的是,如今临床医生及科学工作者对经络切诊的重视程度日显淡化的趋势。临床方面,有的针灸医生重治疗、轻诊断,将中医诊断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有针灸治疗简单化的倾向[35]。理论研究方面,检索文献不难发现,对于穴位诊断法的报道只有十余篇,近10年来的文献仅8篇。本法研究力量之薄弱显而易见,现状不容乐观。

3.2 改进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改进。第一,改进测试方法,建立客观的量化标准。借助现代科学相关概念、技术、仪器(如压痛阈[36]、信息熵、温度测试仪[37]等),进行系统化、大样本的临床现象观察研究,提高传统经络切诊的信度和效度,对经典著作中的论述在验证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第二,经络切诊主要用于针灸临床对疾病的初步诊察,对于进一步确定该疾病性质类别,仍需借助现代诊察方法。第三,本法可与其他诊断手法共同使用,在拓宽其临床运用范围的同时,使得其信度也有所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经络系统构成复杂网络[38],经络切诊是将传统经络理论运用于针灸临床的重要体现,也是联系现代解剖知识与中医传统经络理论的重要桥梁。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证明,经络切诊有着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然而挑战与机遇同在,由于缺乏客观评价标准及大样本研究,其临床普及严重受制,若能结合现代科学的相关概念和方法开展大样本系统化的深入研究,相信经络切诊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田丽芳,田阳春.经络切诊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5):87-封3.

[2]黄建军.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8.

[3]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

[4]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4.

[5]徐振华,符文彬,刘建华.《内经》经络诊察体系及临床应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46-48.

[6]孙思邈撰,高文柱,沈澎农校注.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332.

[7]田丽芳,田阳春.论阿是穴与阿是之法[J].中国针灸,2003,23(12):756.

[8]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43..

[9]汪机.针灸问对[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6.

[10]张露芬.实验针灸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45.

[11]刘澄中.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异感[C].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979:243.

[12]张军,李定忠.论体表-内脏相关性与经络的联系[J].中国针灸,1995,15(2):27.

[13]盖国才.穴位诊断法发展概况[C].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984:175.

[14]盖国才.中国穴位诊断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52-55.

[15]曲生健,吕美珍,王秋月,等.对曲衍海经络腧穴诊断经验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7):75-77.

[16]吴秀锦.内脏体表联系的观察——136例胃、肝疾病的穴位反应[J].广东医药资料,1979,17(2):46-49.

[17]朱豫人.经穴压痛点对神经衰弱的诊断与治疗[J].黑龙江医刊,1959,2(7):60-62.

[18]毛品恕.经穴压痛法诊断急性上颌窦炎[J].山东医刊,1958,2(8):27-31.

[19]孙国杰,盛灿若,严洁.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6.

[20]邹贤德,周世珍,周兴祥.压胆俞穴对胆道病的临床诊断观察[J].四川中医,1995,14(9):53.

[21]贲卉,荣培晶,李亮,等.胃溃疡和胃炎患者皮肤压痛阈及体表敏感点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2):128-130.

[22]陈文光,王端义,张鑫华.冠心病与足阳明胃[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11(4):17-19.

[23]李敏,赖新生,徐国峰.论切诊与针灸疗法[J].中国针灸,2004,24(6):443.

[24]姚军,王居易,杨会道.中医瘿病经络诊察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0,20(10):607-613.

[25]阎冬梅.针灸压痛点治疗变形性膝关节炎[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25(5):286-287.

[26]祝总骧,郝金凯.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189.

[27]黄聪阳.经络切诊与针刺治疗紧张性头晕头痛症 26例[J].中国针灸,1998,18(11):674.

[28]解乐业.曲衍海针刺治疗肩痹的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1993,12(3):51-52.

[29]杨光福,卢智,魏风菊,等.辨经论治治疗中风 70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1997,17(7):437.

[30]戴文军,叶小雯,李兰铮.穴位注射结合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6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2,34(5):45-46.

[31]郭长青,刘乃刚.经筋病阿是穴分布特点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8):899-900.

[32]陈子富.经络切诊验例五则[J].北京中医杂志,1985,4(1):51-52.

[33]施诚.现代化、系统化、客观化、规范化是中医与针灸走向世界的基石[J].甘肃中医,1994,7(4):16-20.

[34]刘保延.关于建立针灸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考[J].中国针灸,2004,24(4):223-225.

[35]沙岩.提高针灸临床诊断水平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的思考[J].中国针灸,2007,27(9):691-694.

[36]王宁华,张传汉,南登崑.实验痛评测方法之一:压痛阈[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4,24(3):97-98,105.

[37]佘延芬,宋佳杉,朱江.穴位体表温度研究进展评述[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0):73-76.

[38]Zhang C, Yang L, Yang WB, et al. Preliminary properties of meridian system as a complex network[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8,6(5):301-303.

猜你喜欢
压痛经络针灸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经络考证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