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灸经纶》灸法内容及特色浅析

2014-04-05 15:23邓宏勇许吉沈雪勇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灸法著者经络

邓宏勇,许吉,沈雪勇



《神灸经纶》灸法内容及特色浅析

邓宏勇,许吉,沈雪勇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神灸经纶》为清吴亦鼎所撰,该书全面地总结整理了清及清以前灸法经验,体系完备,内容翔实,是一部理法并重、切合实用的灸法专著,在针灸发展史上享有一定地位。

《神灸经纶》;灸法;吴亦鼎

清人吴亦鼎所撰《神灸经纶》,成书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仅在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刊行过一次,后世流传不甚广,致使传本稀少。目前可考的版本有安徽李济仁家传本(李本)、上海裘沛然家藏本(裘本)[1]和南京图书馆藏本(南京本),李本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裘本的蓝晒影印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经比对三者属同一版本系统,即咸丰三年古歙吴氏刻本。

1 主要内容

《神灸经纶》是一部灸法专著,全书搜罗前人医籍甚广,对《医宗金鉴》等书尤为推崇:“惟我国朝纂《金鉴》一书,为医林之总汇,如众水之归宗,其言针灸审穴分寸,的无差谬,诚哉,卓越千古!”实际上著者也大量引用了《内经》、《难经》、《类经图翼》、《医宗金鉴》等书内容,间杂吴氏家族和个人从医经验而成书。《神灸经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灸法基本知识,二是经脉循行、主病和腧穴定位、灸法,三为疾病证治[2]。

1.1 灸法基础

吴氏很重视灸法的基础和理论,开篇即指出灸之功效在“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书中论灸法宜忌,内容甚详,如灸材(艾炷)以“陈久者良”;取火太阳最宜,“戛金击石、钻燧入木之火,皆不可用”,而于坐向、择时、体质、病情等都需注意,否则不唯无益,反而有害。艾灸时以蒜切片擦穴以防艾炷脱落,补泻则以“勿吹其火,必待其从容彻底自灭,灸毕可即用膏贴之”为补法,“疾吹其火,令火速灭,须待灸疮溃发,然后贴膏”为泻法;灸后调养以“避风寒,节饮食,慎起居,戒恼怒”为纲,并引“五养”之法为用,其他如晕灸、灸疮处理等皆有细述。书中该部分篇幅不多,其中还夹杂“卧时祝法”、“治虚痨咒”等牵强内容,然于灸之义理方法可谓明了。

1.2 经络腧穴

经络腧穴之学,是灸法的基础。著者认为“若夫针灸之治,苟不明经络俞穴,无从下手”,“灸法亦与针并重,而其要在审穴,审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故书中详引《灵枢·经脉》、《素问·骨空论》及《难经》中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循行主病经文,并以歌赋形式归纳周身经络部位、别络、经穴等,诸经孔穴详列部位、取法及灸法禁忌,后附经穴图,以便于学者记诵掌握。书中还从中医脏腑经脉角度对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周身名位经脉骨度)作了较全面总结,内容多来自《类经图翼·经络》、《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等篇,有删补。

1.3 疾病证治

书中疾病证治,首论伤寒、中风、厥逆,次以部位论病,三论内外妇儿诸科,都是先证略再证治,即先分析病因脉证等发病特点,再分条详述病名、症状、取穴和灸法。据统计,全书载病证392种,灸方425首,用穴(含奇穴及部位)298个1452次。其中除常规取穴和灸法外,还记述了一些特殊穴位和灸法,如治“暴厥冷逆”,除常规灸气海等穴外,“一法以绳围男左女右臂腕,将绳从大椎向下度至脊中,绳头尽处是穴,灸二十一壮”,其他还有“秦承祖灸鬼法”、“崔氏四花六穴”、“灸痞根法”、“痔漏隔矾灸法”、“小儿风脐灸青筋法”、“骑竹马灸法”、“黄蜡灸法”、“豆豉饼灸法”、“蛴螬灸法”、“神灯照法”、“桑柴火烘法”等,类似这些经验灸法,古医籍中常见,本书也保留了这一特点。

2 学术特点

《神灸经纶》成书于清代中叶,这一时期一方面是医家大量整理前人经验,撰写了《灸法秘传》、《灸法纂要》、《采艾编》等众多灸法专著,另一方面则是清道光二年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为理由的官方禁行针灸事件。《神灸经纶》即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诞生,其学术特点较为鲜明。

2.1 搜罗广博,全面总结

《神灸经纶》引古籍50余种,医家40余人,上起先秦,下至清初,涉及中医理论、伤寒、本草、针灸、养生、脉书、妇人、小儿、外科等。全书以灸法为线索,旁征博引,渐次铺排,实际上对前人经验进行了很好的整理和保存。

2.2 重视灸法,不废针药

吴氏所处时代,正值针灸禁废之世,“惜近世医流,学焉者寡,治针者百无一二,治灸者十无二三,惟汤液之治,比比皆然”,故唯有通过强调灸法,才能纠偏时弊,逆境图存。著者也在引言中点明了该书置针言灸,目的在于“由灸而知针,由针而知道,绍先圣之渊源,补汤液所不及”,可见其对针、灸、药不存偏见,“不知针灸汤液其为用不同,而为医则一也”,文中也多有针灸药配合应用的例子。

2.3 灸有宜忌,不可不察

灸法作为一种临床疗法,必然存在其适宜和禁忌之处,如果不明宜忌而妄加施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著者这种观点,在书中多处体现,如灸材选择,“灸病下火,最宜选慎,若急卒惊惶,取用竹木之火,非徒无益而反有损,人以为灸无功效,而不知用火之过,误也。”又伤寒诸证也有禁灸可灸之辨,“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其他如坐向、时辰、部位、剂量等也都是灸疗过程中需考量避忌的因素。

2.4 先证后治,理法并重

通观全书,《神灸经纶》论述理论与临床的篇幅相若,在证治部分也是先理后法,两者并重。相较于《西方子明堂灸经》等前人灸法专著通篇只言经穴主治,《神灸经纶》的编排无疑更全面合理。著者还主张在全面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苟症有未明而漫为施治,其能不误人者寡矣”,这也是理法并重的体现。

2.5 明经审穴,灸效可期

“灸法,要在明症审穴。症不明,则无以知其病之在阳在阴;穴不审,则多有误于伤气伤血。”书中对经络腧穴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整理,采用歌赋、图谱的形式便于领会,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明经审穴,不存疑惑。对于一些特殊取穴和灸法,著者也详加说明,做到“针灸审穴分寸,的无差谬”,以保证疗效。

此外,《神灸经纶》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偏于总结前人经验,多引述他书内容,个人观点发挥较少。其二,部分引用内容未经严格考证,有错漏。如第一卷“灸疮候发”引《寿世保元·灸法》,将“黑盖子脱了”误作“黑盖平脱”,让人费解。其三,内容编排稍显混乱,如目录与正文不对应、体例不统一、注文详略不一等。原书目录第三卷“合病”后有“并病”、“坏病”两节,但正文无内容;噎症部分每穴皆注明所属经络,略显繁琐。其四,书中存在少量唯心内容,如“灸病吉日”、“治虚痨咒”等,需要读者辩证看待。

总之,《神灸经纶》较全面地总结整理了清及清以前灸法经验,体系完备,内容翔实,是一部理法并重、切合实用的灸法专著,在针灸发展史上应享有一定地位。

[1] 沈晓明.《神灸经纶》考[J].中国针灸,1996,16(5):53-55.

[2] 清·吴亦鼎撰.神灸经纶(影印本)[M].北京:中医古藉出版社, 1983.

Elementary Analysis of Moxibustion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

,201203,

() was written by Wu Yi-ding in the Qing Dynasty. This book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s moxibustion experience before and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has a perfect system and informative contents and is apractical moxibustion monograph involving both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t enjoys a certain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acupuncture development.

; Moxibustion; Wu Yi-ding

1005-0957(2014)08-0691-02

R245.8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8.0691

2013-12-30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P20941)

邓宏勇(1975 - ),男,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灸法著者经络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