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华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唐山 064000)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性疾病,患者以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道阻塞为主要特点。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1]。发作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气道重建,导致气道增生与狭窄,成为阻塞性肺气肿。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吸氧、解痉、祛痰、平喘、抗感染、抗过敏等综合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治疗,一般疗效尚可,但容易反复发作,且易发生副作用,远期疗效不理想。笔者自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采用自拟中药组方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1年9月在我科室收治的56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参照2003年中华呼吸病学会哮喘组制订的《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进行诊断[2],患者均无吸烟史或茶碱类药物过敏史,近1个月内未使用过激素类药物,近两周内无下呼吸道感染,近1周内未使用过茶碱类药物,并排除伴有严重心、肺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3~72岁,平均42.5岁;病程2~21年,平均10.3年。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炙麻黄、厚朴、白前各12g,杏仁、甘草、旋复花各10g,地龙、桔梗、紫菀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依症加减:寒哮证:症见: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音,痰白不粘或清稀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浮紧,加干姜10g,细辛5g。热哮证:症见:气粗息涌,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痰黄稠厚,咯出不利,汗出,口渴喜饮,不恶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加石膏15g,鱼腥草30g,栝楼、葶苈子各12g,知母10g。咽干口燥、痰粘难咯、舌红少津、脉细数,加太子参、沙参、麦冬各15g。待症状控制后再以调理脾肾扶正固本为法加以巩固。
疗效标准临床控制:喘息及哮鸣音消失,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刻缓解;显效:喘息或哮鸣音明显减轻,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有效:喘息及哮鸣音有好转,哮喘有减轻;无效: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
治疗结果临床控制18例,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典型病例王某,男,32岁,农民,2010年11月17日因天冷受寒。哮喘发作7d。在本院内科住院治疗4d,效果不佳,请中医科会诊。患者支气管哮喘病史5年,平素时发喘促,冬春季节更甚,曾用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但仅能当时缓解症状,停药不久喘促复发。此次因天气变化,外感风寒而致哮喘复发住院。入院后化验血分析:WBC4.47×109/L,RBC4.53×1012/L HGB150g/L;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肺纹理紊乱,心影形态正常,肋膈角锐利;中医症见喘促、呼吸困难、喉中哮鸣音,咳嗽、咯吐白痰,恶寒,周身酸楚,舌质淡,苔白腻,脉浮紧。入院诊断:中医诊断:哮证(风寒袭肺),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给予平喘汤加减口服,方药如下:地龙、厚朴、紫菀、白前各15g,炙麻黄、桔梗、旋复花、干姜、川贝各12g,甘草10g,杏仁9g,细辛5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00mL,连服4剂后症状明显改善,服至7剂,哮喘消失,再续服5剂巩固疗效,症状缓解出院。
讨 论哮病是一种突发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由于哮多兼喘,故哮证又称哮喘,或哮吼,痰伏于内,遇感诱发,痰阻气道,肺失宣肃,是哮病的基本病机,正如清代·李用梓所说:“内在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指出哮证主要是因脏腑的功能失调、痰浊伏肺、气郁气逆三个重要环节所致,而其中“痰浊”是本病主要发病病理因素。
哮证的辨证总属邪实正虚,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邪实按辨证可分为寒痰,热痰以及有无表症;正虚则应区分脏腑阴阳,分而治之。
正气虚弱是哮喘发作的内因,痰瘀伏肺是哮喘发作的宿根,故发时以祛痰利气为重点,并根据证候寒热不同,分别合以温化寒痰或清热肃肺,病情稳定时又当以扶正为主,主要从肺、脾、肾着手,区别证候不同,或补益肺脾或肺肾双补,从而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根据哮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总则,笔者自拟平喘汤治疗哮证。方中炙麻黄、杏仁解表、宣肺平喘[3],治肺气阻塞喘促上逆。旋复花开结涤痰、化饮除痞,使气降痰消,喘促自平。地龙、厚朴止痉下气平喘,其中地龙对于缓解支气管痉挛有良效。桔梗、紫菀、白前化痰止咳平喘,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奏止咳祛痰、降气平喘之功。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可取得较好疗效。
[1]叶任高.内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3]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