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双孢蘑菇菌种及其栽培技术传入中国之时间考

2014-04-05 14:15
食药用菌 2014年2期
关键词:双孢蘑菇菌种

芦 笛



法国双孢蘑菇菌种及其栽培技术传入中国之时间考

芦 笛

伦敦大学学院

在前辈学者详述西方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在近代传入中国过程的基础上,利用晚清资料将我国对双孢蘑菇菌种的引入和栽培时间向前推进至1908年7月9日。同时,回顾和分析1908年以前相关的新闻报道,并略为补充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在我国的早期传播史。

双孢蘑菇;农工商报;法国;食用菌;栽培

西方双孢蘑菇()栽培技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我国,这是中外食用菌栽培技术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贾身茂先生对此做过颇为细致的研究,并进而考察了西方栽培技术在我国的本土化过程,指出“我国是从1925年(民国十四年)开始栽培双孢蘑菇的,胡昌炽的记述属首次”[1~4]。事实上,我国开始引种和栽培双孢蘑菇的时间还可以再提前十余年。本文结合笔者新发现的一些资料,予以分析论述。

《农工商报》第39期(1908年7月9日)和41期(1908年7月28日)连载了《种法国菌》一文,其中第39期所载文字如下[5]。

法国菌种与英国菌种均驰名地球,不相上下,实业丛书内已发明之。兹有佛山某君新购得法国菌种一箱回粤,箱内容载菌种,约为四磅半,价银五元二毫云。察其菌,形极之肥、厚、大,非中国菌所能比。併箱内夹附法国菌植法一书,颇能提纲挈领。此书系法国文字,兹本报托谢平安先生译出,以供众览。

种植之菌与地上自生之菌,味质本同一样,所植之菌,既同于自生菌,是以人利用而常植之,使之结实以供人用。使菌生长结实之法:须取菌盖下之白色细丝网,以为种子,故人称曰“菌种”;须先晒至极干,及欲使之发生也,则撒植于湿热之处。通常之发生,至善至速者,则在马粪之上,故人多用马粪焉。其种初发生时,见白色浮起,后暂长大如遮,顶白色,底满细丝网,色初白、黄,后暂成锡色。菌遮之柄脚,肉多而色白;看遮底细丝网之色,则能分别食菌与毒菌。在巴黎以及各属所种之菌,种类甚多。其种类之分,俱在外皮体质轻重而异,大略可分为二样,即纯白色者,黄白色者并灰色者。

纯白色者,平时为至上至佳之菌,但多因晒洗或装载不善而坏其色。黄白色者,发生甚速,其菌为至大至重,比之他色者更坚固;灰色者,其味至浓,多因植在地太久,或吹风之故而变成此色也。

菌种虽甚佳,然因植法之不善,可变坏其种类,并可致成为无用之菌,是故种菌者常植至二、三年后,即该换其种,或购之,或取之在旧粪堆上所生者,或在地上自生者,以为菌种。然自取之种,有不尽善,常要试选至五、六次之多,方能取之成种。至若敝公司现发售之种,植之可使发生至美至佳之菌焉。

植菌无论何地,不拘何季,皆能使之发生,须依照下文所言简切明白之法而植之。欲得好结果之菌,第一,须要有至好之菌种,且未经潮发者;第二,要种于合式之肥土上;第三,要温度和平,不可忽冷忽热。欲求温度和平,莫如在岩穴、地窖。惟各处地方寒暑不同,亦有不用岩穴、地窖者。大约种菌四围之空气,以摄氏百度表十二度至十五度为至佳;至高不可过至二十二(即华氏七十一)、二十五度(即华氏七十七)之上,至低不可至十度(即华氏四十之下)。除选得合式之种子及地方,外更须要择配发生之肥料,以马粪为好;但饲料颇好供养得足,力壮劳苦之兽粪,不太清稀者,皆可为肥料。总之,凡热质之粪,无太多草、不太硬实、不太气臭者,皆合用。然不可相其初出栏之新鲜粪。新鲜粪因其臭热质太大,故当以四、五成净土,宜以平和其臭热之性质,致温热发生之性质,常存不变为度,即可作堆肥。其堆当作在净土之上,梳去草芥,使上面铺匀平坦后,即撒植菌种。

而该报第41期则依照“整净粪”、“做粪堆”、“探粪热”、“还原法”、“插种法”、“发生期”、“摘菌法”、“菌虫病”和“菌之用”等方面分别予以了扼要的介绍[6],因涉及我国早期对法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介译,故全录如下,以供方家参考。

整净粪:若有想照“巴黎”(巴黎者,法国京城也)植菌人,专用净粪,不用泥土。匀搅粪内,此净粪须要小心整备。整备之法:先将栏中之粪移放在洁净地方,后将粪作一四方堆,高约一迈当(每迈当约合中国尺三尺),作时当除去各杂质,并如有太干燥者,当使之湿润。次将粪堆旁地扫除洁净,取粪筛打幼细,留在地上,使除去太热之性质,至上面之粪发白霜色为度;大概发白霜色在于筛打后六日或十日不等。迨至发透,再将粪照前一样作堆,但要取内粪在外,外粪在内。以调匀其性质,若筛打后数日尚未见发,要再筛打;有时须筛打至二、三次方发者。若其粪系滑泽棕色而不致霉烂,又无草杂等物质,且其气味近似于菌味而不似新鲜粪之气息,则可用为植菌之粪矣,故筛打数日之后须留意测验之。倘取此法,须粪充足方可。若粪少不及丁方一迈当,则甚难整备得好。因难常存其发生之性质故也。至少须有丁方一迈当之粪堆方可整备,以为植菌之用。及至其粪整备妥当,要速移放在植菌之处。

做粪堆:既经纯净之粪,即可以做粪堆之用。粪堆者,即所以插种之地盘也。其作堆欵式,可以任人所便。但照善方植菌者,所作之堆样,高用法尺五寸或六寸(法国一寸约当中国三寸)其底阔同一样,若地方窄小,空气不足或天时太热,须要减细其堆,因恐逼于热气,其粪再发故也。倘地方宽阔,可用长板架钉于墙上,或如骡负物式,两边钉板架,其高阔则按上所言之度。将粪斜实其上,又可用木盘抑或木桶锯开(西洋载酒之木桶极之坚致,此取其价廉而利用之,不必拘泥),将粪满实其中,或单取一块木板,置粪其上,亦得。前法用器装载者,系为欲移其堆于别处屋室,或山岩内用;如不须移动,就在严穴窟窿皆可实其内。

探粪热:俟置妥后,不可即播种,须探其粪,尚有发否。探法以手摸其堆内,或用寒暑表插在堆内,以不能上至摄氏表二十度为率。倘粪堆之热太大,当取棍通透之,以便出其热气。俟热气在摄氏二十或二十五度之时,即可供插植菌种之用。按插于肥堆内之寒暑表须用特别之制,每枝约在三元左右;寻常之制不合用也。

还原法:未种粪堆之前五日或十日,须使其砖种还其原性。其法即将砖块藏在热湿之处,或在粪堆窟窿藏之,或掩放在粪堆上,使日蒸之,抑或在别样之温热堆中掩藏之。更或天时晴暖,可埋在园土内,约法尺寸半或二寸深。此法亦甚好,惟比他法须要埋藏稍久些耳。欲试其砖块经已还其原性,第一,将砖块擘开少许,以鼻闻其内,味似菌味否;第二,见其色泽肥润,似有幼细芽样否。若二者俱全,即为还原,可以做插种之工夫矣。

插种法:插种之法,将既经还原之砖块分作细块,每块之长为法尺一分或分半,厚法尺二厘或三厘(法国一分约当中国三分,一厘约当中国三厘);分定之后,排行插在粪堆之上,约离法尺三寸或四寸许;倘粪堆高有法尺五寸,可分作两行而植之;两边凸中间凹,以一手插种一手拨中间之粪而盖之;其种当插入四分或五分深,插妥后再用粪轻筛其上;倘天时温热,不必再盖之以草,倘温热不足,须加铺以草而增其热气。

发生期:按前法插妥后八日或十日,其菌即起首发生,而有松起之象。到此时,须留心察看,若见堆面上无松起处,当以菌种补植之。迨十五日或三个礼拜后,即见有菌芽发生于堆面上,其时须除去所有阻碍菌之草芥,后用幼细多硝润泽之沙尘土,用木划轻轻撒于堆上,至一寸或半寸厚。以划背轻平上面,若盖草之粪堆,俟加幼土后当覆盖之。若见太干须要小心淋洒,不可伤及其芽。平时至好常洒湿堆旁之土,使堆不洒而自常润泽。

摘菌法:按照天气,俟加幼土后,三礼拜或四礼拜不等,当有菌,但要小心摘取。用利刀割之,留其脚,又将土掩盖之。其菌可陆续发生,至二、三个月之久。虽多少不等,但有二、三次其芽在土内,不能续接其时,当又轻加幼肥料,以助其发生。至二、三次使其生久耐,可用淡尿水洒之。其水之温暖,可至二十或三十度为妥,然须要小心洒之,不可伤及其苗芽。一年内可在行列中加粪至三、四次,则可陆续有菌。即用种别物之肥,幼土加之于旁,或在行列中亦可,但须按天之寒暑合否而行。总之初发时须留心护其芽苗,所有阻生之草芥当轻除之,并摘取后,当用原土或原草轻覆盖之。

菌虫病:凡各样植物俱有病虫害,惟菌亦然。害菌之虫,多由一样黑蝇,放其细卵,且多在菌脚四旁。待人摘取后用土掩藏,其卵即生多虫而伤害其菌。治法:用九成清水、一成浓烟骨水洒之。害菌之病甚多,然至常者则人称软病。其病因细蛆咬空菌内,迨其熟时即发柔软。凡见此菌,当即拔除远弃之。治法:用石灰水,抑别样杀蛆之水洒之;又或用硫磺法,每一迷当地内(即中国九个方砖之地)用六钱五分或七钱八分烧熏之。此病之原多因整备粪不得法之故也。

菌之用:菌为至善至佳之滋养品。单用菌或同别品共煮之,其味至佳,但菌色黑或不洁白者,当割弃,不可仝煮而食之。

《农工商报》是一份广州地方报纸,创刊于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十一日(1907年6月21日),旬刊,初名《农工商旬报》,第24期至54期更名《农工商报》,又从第55期起更名《广东劝业报》。该报以宣传实业和致富之法为主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方面也颇有贡献[7,8]。根据上文所载,则知在1908年7月9日之前,广东佛山就有人在一家法国菌种公司购得菌种一箱,重四磅半(2.04千克),其购买目的无疑是为了栽培。他是否栽培成功尚不得而知,但其开风气之先,则是毫无疑问的。大概由于旅途遥远,箱中的菌种已经出菇,所以此文的作者能目睹到又肥又厚又大的子实体;除了菌种之外,该公司还附赠了一本介绍该菌种及其栽培技术的小册子,由《农工商报》托谢平安先生翻译而成。值得注意的是,译文中使用了“菌种”、“菌盖”、“植菌”(即种菌)、“种菌”、“菌遮”(即菌褶)、“食菌”等词汇,这对于考察我国近代食用菌学,甚至真菌学术语的演变和规范过程,无疑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这种法国菌应当就是双孢蘑菇,其人工栽培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法国巴黎一带,但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则最早见于法国植物学家托纳弗(Joseph Pitton De Tournefort, 1656-1708)撰于1707年3月2日的文章,其中详细描述了在空地上使用变色后的厩肥铺设菌床,再覆土其上,最后用含菌种的马粪块接种等步骤[9~11],与近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本质上并无不同;但是这种食用菌的学名直到1951年才被确定为“”,自此与四孢蘑菇()区分开来[12]。上文提及栽培蘑菇的地窖,在1906年4月份发表于《万国公报》的《种菌之地窖》译文中也有类似的介绍[13]。

法国巴黎附近有地窖二百五十余处,即古人于此掘採灰石及石膏。今矿产已尽,而遗迹宛然也。近日法人在坑内种菌,颇为相宜,业此者八十家,佣工一千余人,每年售出值美金一兆圆,是亦一种最奇之农业也。

可见法国人以地窖种菌的做法,在当时来看,也是颇为流行的技术。当然,从经济利益角度说,这还不是国内对法国人种菌获利的最早报道。1900年9月24日发行的《湖北商务报》第50册中就发表了《法国菌利》一文,注明是译自《东方商务报》[14]。《湖北商务报》系旬刊,创刊于1899年4月30日,由张之洞创议、汉口商务局主办,内容以国内外商务新闻为主[15]。这两篇译文的发表颇有对国人晓之以“利”的意味,无疑在早期推动法国菌种和栽培技术向我国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距离《种法国菌》发表约两年之后,亦即1910年5月9日,《广东劝业报》第101期刊发了《欲买法国菌种者须知》一文[16],属广告性质,但可以认为它是应时而刊,因为少数先驱的实践探索和报刊的前期宣传必然引起了一部分民众对种法国菌的兴趣,进而由此渐开国人效仿之风气。

在以后的岁月里,《种法国菌》一文所述栽培技术并没有被世人所遗忘。此文的部分内容后来又被1918年出版的实业书籍《生利指南》第四节之《菌类栽培法》篇所引用。该篇开头云:“菌为芝之一种。菌类之自生者,常在温带中,若加以人事,则不论寒带、热带,皆可种植,且菌经人工所种,则无毒而味美。兹述其大概如下”,之后即分“种子”、“菌所”、“肥料”、“菌筐”、“还原法”、“插种法”、“发生期”、“摘菌法”和“虫病害”等9小部分加以简述[17],其中后5个部分完全摘自《种法国菌》。不过,《菌类栽培法》所述菌种不仅有法国产,还有英国产,其“种子”部分称:“制造菌种,分为英、法两派。英国者,名曰‘英国砖’;法国者,名曰‘法国片’”,之后又各附一家法国和英国菌种公司地址。其“菌所”、“肥料”和“菌筐”三部分文字不见于《种法国菌》,或系摘自英国食用菌资料所致(但从方法上来看,与前者的相应论述并无本质区别)。由于《生利指南》之《菌类栽培法》篇后面尚有《香菇栽培法》、《松蘑栽培法》、《木耳栽培法》和《银耳栽培法》4篇食用菌栽培技术资料,因此《菌类栽培法》所述法国和英国菌种,也应即双孢蘑菇。

综上所述,我国开始引进法国双孢蘑菇菌种并着手栽培的时间至少可以追溯至1908年7月9日,而菌种的购买和栽培者为广东佛山人;与此同时,法国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在我国的传播,也有赖于广州报刊《农工商报》于此日刊发的由谢平安先生翻译的当时法国菌种公司随菌种附赠的技术手册的中译文。早在1900年9月24日和1906年4月,《湖北商务报》和《万国公报》就分别刊发译文一篇,介绍法国人栽培食用菌(即双孢蘑菇)获得极大经济利益等等,为我国引进法国菌种和栽培技术起到了铺路性质的舆论导向作用;而1910年5月9日《广东劝业报》所刊《欲买法国菌种者须知》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广州及周边地区栽培者已经渐多,另一方面也无疑会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到双孢蘑菇的生产活动中来。

[1] 贾身茂. 西方近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一)[J]. 食药用菌, 2011, 19(5): 51-52.

[2] 贾身茂. 西方近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二)[J]. 食药用菌, 2012, 20(1): 60-63.

[3] 贾身茂. 西方近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三)[J]. 食药用菌, 2012, 20(2): 118-121.

[4] 贾身茂. 西方近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四)[J]. 食药用菌, 2012, 20(3): 180-183.

[5] 匿名. 种法国菌(未完)[N]. 农工商报, 1908-7-9: 20-24.

[6] 匿名. 种法国菌[N]. 农工商报, 1908-7-9: 9-13.

[7] 丁守和主编. 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绍(第5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7: 724.

[8]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广东省志: 新闻志[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2: 22.

[9] Joseph Pitton de Tournefort. Observations sur la naissance et sur la culture des champignons[J]. Mémoires de l’Académie Royaal des Sciences, 1707: 58-66.

[10] R. T. Rolfe and F. W. Rolfe. The Romance of the Fungus World[M].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1974: 200

[11] Jan Dijksterhuis and Robert A. Samson (eds.). Food Mycology: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to Fungi and Food[M].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7: 361.

[12] Geoffrey Clough Ainsworth.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ycolog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82-83, 206.

[13] (英)季理斐译, 范祎述. 种菌之地窖[N]. 万国公报(第207册), 1906-4: 76.

[14] 匿名. 法国菌利[N]. 湖北商务报, 1900-9-24.

[15] 刘望龄. 黑血•金鼓: 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1: 28.

[16] 匿名. 欲买法国菌种者须知[N]. 广东劝业报, 1910-5-9.

[17] 中华新教育社编. 生利指南(上册)[M]. 上海: 中华新教育社, 1918: 52-58.

S646.1

A

2095-0934(2014)02-117-04

猜你喜欢
双孢蘑菇菌种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双孢蘑菇菌种质量检验规程探讨
双孢蘑菇低温保鲜试验初报
爆图团
西藏野生双孢蘑菇栽培种营养成分研究
蘑菇
手外伤感染的菌种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蘑菇伞
广西横县被评为“中国双孢蘑菇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