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针灸概念术语的文化诠释:以“寸口、脉口、气口”之辨析为中心

2014-04-05 10:24李敬华贾李蓉
世界中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寸口灵枢内经

朱 玲 李敬华 杨 硕 贾李蓉 高 博 于 琦 董 燕 杨 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

《内经》针灸概念术语的文化诠释:以“寸口、脉口、气口”之辨析为中心

朱 玲 李敬华 杨 硕 贾李蓉 高 博 于 琦 董 燕 杨 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

《内经》距今年代久远,想要真正理解其中的概念,必须回溯至其产生的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从文化的角度对《内经》针灸概念的形成进行考察,探寻文化对医学影响的机制,对于进而深入理解《内经》针灸概念及其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寸口、脉口、气口”概念内涵的文化诠释,笔者认为,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相关针灸概念术语的诠释,是古代针灸理论现代表达的题中应有之义。

寸口、脉口、气口;《内经》;文化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形成概念或掌握概念是人类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构建了针灸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蕴含了大量的针灸概念。正确认识与深入理解这些针灸概念是继承与发扬《内经》针灸理论的重要前提。那么如何阐发这些针灸概念的内涵呢?

《内经》距今年代久远,想要真正理解其中的概念,必须回溯至其产生的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成书于此中的《内经》必然深受各方面的影响,从大的方面来看,阴阳、五行、精气等哲学观构成了《内经》理论体系的框架;从小的方面而言,字词使用特点、文章体例等均对《内经》有所影响。从文化的角度对《内经》针灸概念的形成进行考察,探寻文化对医学影响的机制,对于进而深入理解《内经》针灸概念及其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 针灸概念进行文化诠释的价值

表述《内经》针灸概念的文字有些来源于哲学语言或者社会语言,通过对这些语言在文化中意义的考察,有助于理解蕴藏于针灸概念中的思想渊源,进而全面深入的理解《内经》针灸概念。相反,如果对其中的思想内涵不甚了解,仅仅从医学的角度予以解释,难免失于偏颇,不能彰显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这恰恰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将医学与文化因素结合考虑,才有可能达致对《内经》针灸概念原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用现代话语对其内涵进行正确的表达,有助于《内经》针灸理论体系的学习与理解。

此外,文化意义上的探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内经》针灸概念形成的方式,也就是说通过对《内经》针灸概念中文化内涵的深入分析,有助于理解古人构建针灸概念的思想动机与思维方式,即为什么选用那些字词,那些字词是基于何种意义从社会语言中借用到医学概念的构建中?这是回答《内经》针灸概念的起源问题的关键之一,勿庸置疑,医学实践的逐渐积累是必须的,但为什么出现这个概念而不是别的呢?对此问题的回答离不开社会文化因素的考察。

2 如何进行文化诠释

从社会文化角度对《内经》理论体系的探讨并不鲜见,但以往研究大多表现为追求理论体系和普遍规律的探寻的所谓宏大的叙事模式,虽然这种模式是必须的,但如果研究不落实到具体的层面,不从具体的文本或问题出发,结论不当是在所难免。选择《内经》针灸概念这个具体的角度,原因在于《内经》中涉及针灸方面的内容较多,有关治疗方面的内容针灸远远多于方药治疗,再结合简帛经脉文献来看,《内经》时代针灸理论化程度较高,受文化影响较深。从这个角度出发易于充分展现文化对《内经》针灸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为理论体系层面上的规律性探寻提供具体的研究素材。

对于《内经》针灸概念的文化诠释,首先必须筛选《内经》中的主要针灸概念,根据其在针灸理论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大小以及在现代解释中是否存疑来遴选。对与针灸主要概念术语同一层次的相似或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更清楚的认识相关针灸概念医学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向前追溯先秦两汉主要文献中的相同或相似记载,检索不仅限于字词的相同或相似,而着眼于其内在含义的渊源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料的全面搜集,对比分析。资料的全面搜集是进行术语研究的重中之重。对比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针灸概念的思想渊源,及其在相关文献中使用的语境和含义,并以此为背景再去考察其在《内经》中的意义,用《内经》—文史著作—《内经》这样逐步深入的、反馈的方式来更清晰地认识针灸概念中的思想文化背景,从而为概念新的更接近经典原本的理解和诠释提供帮助。

当然,早期医学概念术语也不能仅仅停留于思想文化诠释的层面,还应当注意与医学理论层面的解释相结合,尤其是应当在探寻概念术语的社会文化思想内涵之后,将之置于早期医学理论演变的脉络或背景之中,考察概念术语如何从一般社会文化层面的涵义演变借用为医学层面的涵义或与医学层面的涵义想兼合后如何产生新的涵义,以及这些涵义对于理论演变的影响。总之,早期医学概念术语内涵的考辨工作较为复杂,相互勾连颇多,具体情形需要具体分析,以下试以较为常见且颇为重要的“寸口”一词为例进行初步探讨。

3 以“寸口”为例简要探讨针灸概念形成中的社会文化因素

3.1 《内经》中的“寸口” “寸口”一词,出于《内经》,涉及相关内容颇多。其一、作为具体部位名称,与经脉(筋)循行、腧穴位置等相关,如“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灵枢·本输》)、“肺手太阴之脉……入寸口”(《灵枢·经脉》)、“手太阴之筋……行寸口外侧”(《灵枢·经筋》)、“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灵枢·卫气》)、“手太阴之脉……外屈出于寸口而行”(《灵枢·邪客》)等。其二、作为脉诊部位。一种是人迎寸口脉诊法,《灵枢·经脉》论述十二经脉循行、病候、治则之后,每条经脉均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等之类的记载,《灵枢·禁服》《素问·六节藏象论》亦有类似内容。此外,“寸口主中,人迎主外”(《灵枢·禁服》)、“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灵枢·五色》)、“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等记载均表明人迎寸口脉诊法是当时较为重要的脉诊之法,尤其与经脉关系密切,否则也不会在标志经脉理论成型的文献《经脉》篇中如此强调。由此可见,寸口在其产生之初便与经脉理论渊源颇深。《内经》并未明言寸口位置之所在,据《说文解字·寸部》:“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段玉裁注曰:“距手十分动脉之处谓之寸口。”再与《灵枢》中描述经脉、经筋循行中涉及寸口的内容相参,可见寸口即指前臂掌桡侧距腕一寸桡动脉搏动之处。

3.2 寸口与脉口、气口 与寸口类似的术语,《内经》中还有脉口、气口。如:“持其脉口人迎……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灵枢·终始》)“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灵枢·四时气》)与人迎寸口脉诊法的相关记载对比,即可知脉口、气口、寸口其实为一,所指相同。《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即为其证。《内经》中脉口、气口都是作为脉诊部位而言,并不仅仅用于人迎寸口脉诊法。如:“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灵枢·小针解》)“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灵枢·根结》)“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灵枢·经脉》)“脉出于气口”(《灵枢·五阅五使》)等。可见,单纯从脉口、气口之处诊脉便可诊断五脏、经脉之气的虚实情形。关于这一点,在《素问·五脏别论》中有颇为详细的论述,“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如此,才有《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之说。正是由于《内经》中所表现出的寸口、脉口、气口脉诊法与脏腑、经脉的密切关联,才为其后《难经·一难》提出并影响后世深远的“独取寸口”脉诊法提供了思想与实践的渊源。

此外,早期非医文献中尚有“脉口”的记载,见《史记·仓公传》。如:“肾气有时间浊,在太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灸其足少阳脉口”“右脉口气至紧小,见瘕气也。”此时的脉口既是脉诊部位,也是灸法治疗的部位,且其部位有时并不如《内经》所载那样限于寸口。“足少阳脉口”“太阴脉口”即表明,脉口与早期经脉关系极为密切(早期文献中,尤其是出土经脉文献中已有十一脉之名,与标志经脉理论成型的《灵枢·经脉》相比,只少手厥阴之脉)。据此可知,早期的脉口位置并不固定,多因此时脉诊之法多依据相应经脉而来。因此,从早期的脉口到《内经》中脉口、寸口、气口三词并见(寸口隐然有居于主流之势,其出现次数亦最多),反映的是以经脉理论为核心的脉诊法的演变历程。至于后世《难经》“独取寸口”之说的盛行,则与脏腑理论关系密切,非本文所讨论范围,兹不赘述。

3.3 为何以“口”为名 寸口、脉口、气口三者为何都以“口”命名?“口”是人口的象形。《说文·口部》[1]:“口,人所以言食也。”此为其本义。如《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2];还可以扩大指整个人《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可以转指人的言语。《尚书·盘庚上》:“度乃口。”[1]孔传:“法度汝言也。”《左传》“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4];人或动物的进食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如《管子》“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5];比喻义有表示关隘曰口,容器通外面的地方,出入通过的地方。因为人的口同关隘,容器的口有相似的地方,就是供出入,比如现代约定俗成的表示地理位置的名称“港口、出口”还有《尚书》中的“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3]。

通过以上对“口”义的分析可见,寸口、脉口、气口之所以选用“口”作为术语表述的关键词,此处古人想突出表达的思想是:“口”作为人体的发声器官,甚至可以直接代指人的言语的这种特殊功能。理解了“口”的含义就能够很容易的理解“寸口”一词作为医学术语的内涵。换言之,之所以选用“口”而不是其他,是因为其在人体与外界交流沟通中无以伦比的重要地位,同样选用“口”也是为了彰显“寸口”脉在对全身五脏六腑变化的表达具有近似“口”的重要作用,正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载:“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6],《灵枢·经脉》“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6],说明通过寸口、气口、脉口,即可以了解五脏六腑全身气血运行状况,由此亦能一窥“独取寸口”的思想渊源。

《内经》中寸口、脉口、气口所指基本相同,且均以“口”命名,不同之处在于“寸、脉、气”用字各异。寸之本义是长度单位,且是以人身特定部位的距离(腕部动脉距手十分)为一定长度。动脉搏动之处便称之为寸口。脉口之脉原初非指寸口处的动脉,而是指早期的经脉(其在身体各部尤其是远端部位的脉动处即成为诊脉的部位,后称为脉口)。至于气口,从医学理论发展的逻辑角度看,则应该较为晚出,是在脉口的基础上,受经脉运行气血(早期经脉与血关联密切,多言血脉即为其证)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

此外,《内经》中以“口”组成的词语还有“胃口”,而且这个词在使用时全是实指,并不象“寸口”一样蕴涵意义,显而易见,这个词的构成是基于实际解剖形态的观察。

4 小结

以上通过对社会语言中“口”的含义及“寸、脉、气”的相关探讨,并由此观察了其在医学用语(针灸术语)中的使用情况及实际内涵,研究表明,社会语言(全民用语)对医学用语的影响、渗透广泛存在。这也提示我们,作为历史时代产物的针灸学是以古代文本的形式传承至今的,我们对其的理解学习离不开文字、概念术语、理论体系的层面,对今人而言,将古代针灸理论以现代话语的形式进行语言转换是必须的。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的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古代针灸理论文本进行观照,本文举例的社会语言对医学语言的影响仅是其中一方面,其他方面还可考虑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相关针灸概念术语的诠释,这些其实都是古代针灸理论现代表达的需要,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1]苏宝荣.《说文解字》今注[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44.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16.

[3]王世舜译注.尚书译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42.

[4]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78.

[5]周瀚光,朱幼文,戴洪才.管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01.

[6]黄帝内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3.

(2013-03-19收稿 责任编辑:洪志强)

Cu 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Acupuncture Concepts such as“Cunkou”

Zhu Ling,Li Jinghua,Yang Shuo,Jia Lirong,Gao Bo,Yu Qi,Dong Yan,Yang Fe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700,China)

This article disclosed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cupuncture concepts,trying to find a new way to understand the inner meaning of these terminologies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such a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cunkou”in“Nei Jing”.Ideological origins should be contemplated in order to achieve profound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cupuncture concepts.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 are themainmethod of this article.“Mouth”which is“kou”in Chinese is on behalf of one person's speech,a very important body organ to communicatewith theworld.“Mouth”was chosen to format the conceptof“cunkou”to express the importance of pulse diagnosis such as“Duqu cunkou”.

Cunkou;Maikou;Qikou;Neijing;Culture

R221;R245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4.01.033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基于语义网络的传统针灸概念体系表示以及应用研究(编号:81202758);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编号:ZZ22070328)

杨峰(1980—),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寸口灵枢内经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灵枢·禁服》“人迎”“寸口”位置初探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溯源脉诊“独取寸口”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