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加速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农业人口大省河南为例

2014-04-05 07:09:11刘振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老年人

刘振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农村人口加速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农业人口大省河南为例

刘振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在城乡一体化、快速城镇化、少子高龄化的宏观背景下,日益增长的老龄人口经济社会需求与社会供给明显不足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突出表现在:农村老人空巢率高,老年贫困发生率高,老年性别比逐年递减,民办机构因环境不宽松,盈利空间小而投资积极性不高,机构建设明显不足等。对此,必须以积极乐观发展的社会心态看待老龄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老龄津贴和老年护理保险,积极倡导精神赡养,淡化社会成员的流动,实行普遍的二胎化政策。

农村加速老龄化;城乡老龄倒置;老龄性别比;老年津贴

一、河南人口发展现状及总体趋势

(一)河南已处于资深老龄化状态

河南自1998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 19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2.72%,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786万,占常住人口的8.36%。60-69岁691万人,70-79岁366万人,80-89岁125万人,90-99岁13.5万人,100岁以上3000多人。据预测,到“十二五”末,河南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 1 59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71%;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 75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6.98%。当前人口平均寿命达到或接近74岁,并有加速延长之势[1]。老龄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人们普遍感到身体衰竭,常见的慢性疾病会侵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这些慢性病、老年病又都表现为长期性、多发性,需要经常的治疗保障和护理照顾。

总体上看,河南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8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以3.65%的速度递增)、空巢老年人多(城市空巢老年人户达到49.7%,农村为38.3%)、失能老年人多(全省不能自理老年人达到88.66万)的突出特点[1]。未来老年人的年龄结构或其年龄分布的总趋势是:低龄老人的绝对数仍会增大,但其所占比重却会下降,高龄老人的绝对数和相对数却会大幅度增加[2]。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催生了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极大需求。

(二)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河南是中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劳动力转移输出第一大省。农村人口老龄化除了受到出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还受到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影响。2013年,河南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3 200万人,转移就业2 570万人。在外省务工的人员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天津、新疆等省市。当前转移就业的农民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约占整个务工人数的3/4,其中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超过了60%[3]。由于农业转移人口普遍难以承担举家定居城市的生活成本,不得不让老、妇、幼留守农村,这就为赡老扶幼带来了很多困难。

(三)城乡人口老化倒置严重

城市离退休人员迁移农村居住,成为农村新生老龄人。这样,由于年轻劳动力迁入城市和老弱人员回归农村,使得城市的年轻人口相对增加而老年人口相对减少,而农村老年人口则不断增加,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目前,河南农村有老年人852万人,总量居全国之首。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七成以上,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2012年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7倍,城市老年人口比重为8%,而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5%[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迁移流动,城乡人口老龄化倒置的情况可能会继续发展,一直会持续到2040年左右。

(四)老龄性别比明显偏低

由于女性比男性寿命长,生活自给能力低于男性4-6年,加之经济收入低于男性老人,女性老人养老照料问题更为突出。我国老年人口的性别比一直小于100,即女性老年人口数一直高于男性,尤其是在高龄老人中,性别比更低。年龄越高,性别比越低。调查了解到,郑州市目前有百岁以上的老人200名,其中女性为175名,男性仅为25名。

由此来看,当人口增长的列车开始减速的时候,老龄化的列车却正开始加速。如果说20世纪中国最严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数量庞大的话,那么21世纪中国最严重的人口问题将是老龄化[2]。

二、河南应对老龄化的积极做法

面对悄然而至的老龄化,河南省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积极进行应对。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一)加强机构建设[5]

2012年,河南省利用民政部“霞光计划”资金和省财政专项支持敬老院建设补助资金,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敬老院。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农村敬老院3 200所,其中县级中心敬老院52所,乡镇敬老院2 378所,村级敬老院750所,全省适龄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42%。为了促进机构建设,河南省还出台了《养老机构以奖代补办法及考核评分标准》,通过建立以奖代补的长效机制,促使养老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服务档次。比如,郑州市从2012年起对市辖六区内新建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凡床位在50张以上且经考核验收达标的,给予每张床位3 000元的建设补贴,并且对在年终经综合评定达到标准的,给予每张床位 150元的床位运营补贴。安阳、洛阳等8市已出台了资助民办养老机构的文件和实施办法,对民办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和床位运营补贴。有15个省辖市出台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补贴政策,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仅2012年社会资本投入就达7亿元,新建机构50多个,建成后可新增床位1万多张;注重培育和引进专业养老集团,探索连锁养老机构运营模式。

(二)推广医养结合的综合性养老护理模式

近年来,河南各地把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在一起,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一是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省参合农民7 651.48万人,参合率达96.51%,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得到保障;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新建了1万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已全部投入使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就医场所;三是健康教育、重点人群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质量逐步提升。全省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46.4%,农村居民达37.53%[6]。农村地区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地区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四是加大了为老就医服务力度。多数医院为老年人医疗保健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并简化程序、建立绿色通道、提供陪同就诊服务等。

例如,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秉承“替天下儿女尽孝心,为社会家庭分忧愁”的理念,致力于为老年患者提供老年医疗与护理、老年康复与临终关怀等综合服务,建立了“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三位一体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平顶山汝州市康宁托老中心依托骨伤科医院强大的医疗、护理、设备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心理慰藉、康复理疗和临终关怀服务。

开封市全力打造集社会救助、临时救助、减灾救灾、社会养老、康复医疗等多功能为一体,占地230多亩的综合社会福利园区。该地块容纳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市儿童福利院、市社会福利院、市救助管理站、市救灾仓库5个项目,让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弃婴等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真正感受到政府及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三)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周口市川汇区自2009年开始试点 “金拐杖”工程。该工程主要针对高龄、空巢、失能、失智等人员越来越多,而失业人员及困难家庭又需要救助这样一个两难群体,通过提供公益岗位、结对帮扶的形式,而采取的多赢共赢民生工程。该项目要求应招人员为受助老人每天提供2-4小时的服务,服务的内容主要有四项:生活、精神、健康、应急。安阳市在全市3 289个行政村(社区)均成立了老年协会,目前这些协会已为全市430 168名老年人进行了家庭赡养登记,并且为54 339名老年人主持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7]。新乡县政府组织、倡导,全面排查独居、空巢老人底数,根据本人意愿确定服务对象,按照“相对熟悉、就近安排、方便双方生活、不跨自然村”的原则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四)货币补贴养老

推进老年福利政策从传统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政府通过养老券的形式对老年人接受各种养老服务给予相应的补贴。积极推动各地逐步将本地80周岁以上老年人纳入高龄补贴保障范围,按月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计发高龄补贴。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提高高龄老年人的养老补贴标准,切实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不断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

比如,焦作市解放区制定了《解放区货币化养老实施细则》,对享受货币化养老服务老人的条件、补贴形式及标准、审批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在70周岁以上三无老人、特殊群体老人以及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家庭老年群体中,区别不同情况,以每人每年600元、500元、300元的标准,发放“养老代币卡”,供老年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医疗药品等。[8]滑县把计生家庭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范围,以发放代金券的形式使计生家庭享受政府提供的无偿或低偿养老服务;洛阳市政府财政对每位入住各类养老机构的老人进行资助,比如基本可以自理的每人每月200元,不能完全自理的可以补助300元。

三、应对农村老龄化所面临的问题

河南作为农业人口大省,“三农”问题突出,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广大农民面临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加剧的严峻挑战,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镇化快速推进催生大批农村空巢老人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青壮年人口纷纷转移到城镇。这些人不仅无法照料家中老人,还经常把孩子和家中农活留给老人。出于经济、住房等原因,这些外出人口往往是单身或者夫妻二人外出闯荡,有了子女之后还会考虑把子女也带在身边,利于其教育成长。这些人在城镇往往居住环境很差,加上经济收入有限,这样很轻易地就把老人撇在了农村老家,一来可以打理几亩农田,二来可以照看家产院落。这样的老人独自生活在农村是相当辛苦的。虽然农村老年人在60岁以后仍有相当一部分能够从事生产劳动,具有较高的生活自给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75岁以后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迅速下降,呈快速下降趋势,到80岁时,绝大多数老年人需要子女或亲属抚养、照料。而且,越是落后的地方,外出打工的人也就越多,该地区的老龄化情况越发严重,留守在家的老人越显得晚景凄凉。他们终日翘首期待,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回来看望他们,哪怕什么物品都别带,只是回来陪他们说说话就行。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提倡加大农村人口转移力度,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特别像河南这样的农业人口大省,城镇化率十分低,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全省每年都会有上百万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这就不可避免出现大量的空巢老人,目前农村的实际空巢率已经接近50%。农村老人的高龄化、空巢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必须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并给予支持,否则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一个失德的社会,我们的政府就会成为一个离德的政府。因此在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同时,要协助这些家庭妥善安排好农村老人的生活问题,解决好农村老人的养老、医疗问题。

(二)农村老人收入低,贫困发生率高

虽然新农保已经实现了全覆盖,甚至有些老人还享受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还有新农合给予医疗报销,但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仍然十分堪忧。根据本课题抽样调查显示,全省农村有61.3万特困老人,占农村老年人的7.2%,占全省特困老年人的88.85%。目前省级尚未出台统一的高龄老人补贴政策(全国已有18个省出台),补贴覆盖面小,享受补贴的老人仅占80岁以上老人的3.9%;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在全省也未建立。

由于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误读,农民在参保时超过九成的人选择最低档次 (通常每年100元),其缴费目的并非是为了积累养老金,而是取得每个月60元的养老金领取资格。其结果是新农保每个月仅有60元的养老金,仅够买一桶食用油,距离日常生活保障还有很大差距,更不用说有尊严、有质量、体面地养老了。特别是当前通胀率如此高,物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新农保的养老功能值得怀疑。而且,企业离退休金通过10连增,已经达到2 000元。这样下来,农村居民甚至包括城市居民的养老金水平已经明显滞后。

由于Cr、Hg、Zn仅在局部采样点被评价为污染,因此仅对As、Cd、Cu和Ni的单项污染及综合污染等级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由图2可知,4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反映的土壤环境风险空间分布格局各不相同。Cd是污染程度和污染面积最大的元素,表现出区域性污染特征,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贵池区和石台县,在东至县和青阳县也存在小面积的污染区域,各县均出现面积大小不一的中度和重度污染区域;As污染区主要呈岛状分布,东至县东部、贵池区西南部和青阳县东部呈轻度及中度污染态势,东至县东北部存在面积相对较大的重度污染区;Ni污染区的污染级别几乎全部为轻度污染,主要分布在石台县。Cu仅在局部出现小面积轻度污染。

(三)思想认识偏差影响养老机构的设立

尊老爱幼本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由于计生政策的推行,子女数量的减少,使得人们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投入到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方面,而对于老人的赡养照料显得相对不足。许多家庭对子女教育不惜代价,但花在老人身上的却十分有限。受此影响,多年来私立学校遍地开花,民办养老院却屈指可数。

1.床位紧缺、设施简陋

2012年,河南省各种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数约为26.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仅为18.6张,远远低于发达国家50~70张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20~30张的水平。以郑州市为例,该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突破100万,而养老院床位只有5 000多个,养老床位呈现巨大缺口。郑州市目前共有养老院近40家,公办养老院只有3家[9]。公办的进不去,民办的住不起,这是当前居民养老存在的普遍现象。公办养老院价格便宜,但是床位太少,“一床难求”的现象普遍存在。民办养老院虽然质量好,但是在价格上许多家庭难以承受。

2.农村敬老院管理落后,服务质量较差

农村敬老院设施简陋,专业的养护人员十分缺乏。农村敬老院床位通常只针对农村特殊老年人群体,只能提供简单生活服务,至于护理、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功能基本处于空白。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文化要求也就随之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收入还很有限,很难每月拿出上千元钱将老人送到敬老院。此外,受传统思想影响,有弟兄姐妹的只要能够过得去,就不会轻易将老人送往敬老院。基于这些因素,农村敬老院床位闲置多,亟待改革管理方式和体制,拓展服务功能。而且,针对居家老年人尤其是孤寡、空巢老人提供的养老服务十分匮乏。

3.民办养老机构盈利空间小,缺乏创办积极性

老龄产业由于受投入资金大、回收周期长、利润率低、行业风险高等因素影响,对社会资本缺乏吸引力。而正在运营的民营机构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水电费、房租费、工人工资等开销巨大,尤其在起步阶段相当困难。河南省民政厅此前的一份报告显示:郑州舒心老年公寓、晚晴山庄老年公寓、爱馨老年公寓都收益甚微。舒心老年公寓投资近400万元,每月只有1 080元的利润,晚晴山庄老年公寓则完全处于亏损状态。

四、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策略

(一)以积极乐观发展的思维看待老龄化

传统的思维方式往往将老龄化视为洪水猛兽,是一种经济社会负担,常用银发浪潮来形容老龄化的到来;而发展型思维方式在预见问题的同时乐观应对,认为老龄化乃经济社会及文明程度发展的结果,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老龄化社会与年轻化、中年化社会一样属于人类社会发展到一种阶段的特征体现,各有利弊,无所谓好坏。

欧洲很多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人口的年轻化、中年化、老龄化过程。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迈入老龄化国家行列的时间分别是1875年、1895年、1930年、1940年和1970年。当前,早已成为亚洲四小龙成员的韩国、新加坡等虽然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但都已经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这些国家并没有因为老龄化而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反这些国家先后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汇聚了庞大的养老金资本,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起到极大的促进刺激作用。

(二)加快老龄服务体系建设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和生活节奏加快,中青年一代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照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显得力不从心,在个人及其家庭没有足够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时,政府就要通过制度安排加以弥补,需要通过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来解决。

1.加快机构建设

结合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乡镇敬老院为基础,增加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养老床位,逐步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变,向留守老年人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配餐等服务;以建制村和较大自然村为基点;依托居民自治和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导向,以长期照料、护理康复和社区日间照料为重点,分类完善不同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功能,优先解决需求最迫切的老年群体的日常护理服务问题。

社区养老方面,重点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设施,使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到“十二五”末,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要覆盖全省所有的城镇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建制村。结合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开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探索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促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均等化。将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积极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鼓励老年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减少老年空巢现象。

2.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老龄化日益加速的情况下,要主动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升级为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应对劳动力的减少;大力发展经济,增强承受老龄化的物质力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克服由于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导致的农业生产率问题;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下转移,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维护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3.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专业人才

逐步建立养老服务岗位政府补贴制度,加大对养老护理行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福利,以优厚的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积极培养养老服务产业人才,高职院校增设养老护理专业,培养低、中、高档护理人才;加强农村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如养老机构具有医疗资质,可以纳入护理类专业实习基地范围,鼓励高等院校学生到各类养老机构实习;建立若干个养老护理行业培训基地,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制度,力争到“十二五”末使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着力推进二代、三代农民工市民化,既可以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又可以为城市发展、产业升级提供新生的人力资源;在养老服务领域率先培养和使用一批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通过老年专业社会工作帮助农村老年人提高自立、自理、自助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精神赡养

精神赡养是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一个重要维度。研究表明,老年人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孤独感,部分失能老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老年人从子女那里最想得到的不是金钱、物质,而是亲情,家庭的亲情和精神慰藉是老年人的强烈期盼和精神支柱。在瑞典、芬兰等北欧福利国家的法律中都有关于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的具体要求,以保证老人们晚年的幸福。

重视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强化尊老爱幼家庭美德建设,提倡亲情互助,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常言道:家中老,是个宝。老年人照顾确实需要耗费子女的精力,但是老年人的健在确实是子女们的精神家园。一旦父母去世离开了我们,我们立马会感觉到心理上空落落的。有父母在我们会感觉一直在年轻;一旦父母离开我们,一夜之间感觉老之将至。即使是我们对父母照顾得多么周到(实际上很多时候照顾得并不周到),一旦父母离开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心生愧疚,感觉亏欠父母很多很多。因此,在赡养和孝敬老人方面,一定不能等待,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世上有两件事情不能等:教育子女和孝敬父母,因为错过这个机会是无法弥补的。

新出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中有一条即是要求做子女的要“常回家看看”,这既是对老年人权益的一种维护,又是对子女对老人探望越来越少的一种约束。但将本属于伦理道德层面的事情上升到法律层次,其效果如何尚待考证。因为眼前各用人单位并没有为年轻人探望父母提供假期保证,平时可以有婚嫁、产假等,唯独没有探望父母的合理假期;而且往返家乡成本越来越高,不多的工资收入难以支撑;更何况,仅凭每年有限的假期探望父母,借以提供精神慰藉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值得怀疑。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加强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区老年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从以物质保障为主转变为物质保障与精神保障共同兼顾,这是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趋势。还有一个长远的办法就是加快保障房建设,做好城镇住房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大多数农村老人能够与自己的子女厮守在一起,享受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四)淡化人口流动,尽快使社会成员安居下来支持居家养老

社会成员的自由流动既不是社会保障的致因,也不是社会保障的目的。恰恰相反,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要让人们尽可能地稳定下来,能够安居乐业。因为,流动往往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意愿。而且,社保关系频繁转移也需要很大成本和代价。因此,社会保障首先要允许并促进人们流动,进而弱化人们随意流动的欲望。预计到“十三五”乃至2020年前后,随着覆盖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福利水平的不断提升,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弱有所助的美好愿景将成为现实,那么,人们将逐渐稳定下来享受安居生活,农民工一词作为时代产物也就永远成为历史。如果人口流动趋于稳定的话,老人的留守、空巢现象也就会有所减少。因此,城镇化转移人口不能只考虑青壮年农民,也应该把农村老人考虑进去。如果仅仅是把青壮年人群转移出去了,那么在家留守的老人谁来照顾?因此,必须先安置好老人,再转移人口。

(五)积极推进“以房养老”模式

住房是家庭的重要固定资产,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但由于其价值含量巨大,加之其他因素,因此变现较为困难。一些老人虽然拥有房屋产权,但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而独守空房;或者本身无子女属于孤寡老人;或者虽有子女但因故早逝;而且当前的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十分低下,通常只有100元左右。为此,前述这些老人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大打折扣。特别是这些老人将来有一天离去以后,其房产归属问题往往变得十分复杂。为了提高老人有生之年的生活质量,增加养老收入,解决临终房产归属,可以考虑试行“以房养老”模式。老年人将自己的合法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或者个人,后者按期支付老人的养老金,待老人去世后,该房产即可以一种妥当的方式归属后者。我国养老的任务重、压力大,这种“倒按揭”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获得经济上的独立;还可以缓解现时的养老、过高的医疗开支及住房需求压力,从而使不动产真正的流动起来,做到了合理配置及优化利用。这对金融机构来说,也是一种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可借此拓展业务范围,找到新的盈利点。

[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河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Z].豫政办〔2012〕72号.

[2]刘笠萍.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及对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39.

[3]河南农村劳动力省内就业成主流[EB/OL].www.china.com. cn??2013-01-25.

[4]姬会英.谈河南省农村民办养老院的现状与发展[J].农业经济,2012,(2):128.

[5]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存在突出问题和工作建议[[EB/OL].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www.henan.gov.cn 2012-03-02.

[6]河南省老龄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EB/OL].http://www. henanmz.gov.cn/system/2012/07/02/010316934.shtml.

[7]安阳市以“六好”和“一校六室二场”为载体带动基层老年协会发展[EB/OL].http://www.xilele.com/slaonian/613147. htm.2012-04-19.

[8]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安逸[EB/OL].http://www.jfq.gov.cn/ gg_View.asp?id=3019.2008-12-08.

[9]贺新.构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N].河南日报,2013-05-30.

【责任编辑:湜得】

【】【】

Accelerated Ageing in Rural Henan——a study in influence and response

LIU Zhen-jie
(He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Zhengzhou,Henan 450002)

Against a social background characterized by urban-rural integration,rapid urbanization,lowerthan-replacement fertility rates and aging,the conflict between inadequate economic input for and the growing demand by the growing elderly population has been intensifying.Worsening “empty nest phenomenon”,in which more and more of the elderly are living by themselves unaccompanied by their children who have seasonally or permanently migrated to other cities for work,falling sex ratio,inadequate private and public investment in facilities providing elderly care are some of the most salient plaguing rural Henan.In response to all this,we need to encourage a healthy and positive attitude in dealing with this social problem,find ways to encourage capital investment in old-age care,boost coverage of old-age allowances and elderly care insurances,advocate deeper involvement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discourage social migration and adopt a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accelerated aging in rural areas;inverse rural-urban elderly population;sex ratio in the elderly;subsidies for the elderly

C 912.82

A

1000-260X(2014)03-0114-06

2014-02-28

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农村老龄化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2013BSH008);河南省政府决策课题“河南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2013A00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2013C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问题研究”(12BSH018)

刘振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从事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老龄化养老老年人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养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福利中国(2015年5期)2015-01-03 08: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