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合作教学的几点新思考

2014-04-04 19:21吴海珠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化简研学探究

吴海珠

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多年来,我在不断的观摩、学习、实践中,尝试着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小组学习模式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最好载体。北师大版本的教材很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很适合我们用新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教学,在这种模式中,自主探学、合作研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一、精心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和合作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在上课前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引导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即把生活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研究紧密结合,并且学习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思考、对比、解释和描述,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运用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知道学习数学的意义何在。这样,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自然感到好奇,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生活中的比”的教学中,我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了教材的三个主题图(图略),分别是“图形放大缩小”“速度”与“水果价格”三个情境图。我把第二个主题图放在第一个教学,先让学生说说跑步和骑自行车哪个速度快。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骑自行车。”这时候有个学生回答:“不一定。”于是我让这个孩子来说说为什么。学生回答:“得看速度。”于是我顺势引导:“比快慢,比的是什么?”学生顿时明白:“速度。”我又顺势抛出问题:“要求速度,你们需要什么条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给出他们要的路程和时间,他们很快得出原来这个条件下,走路更快。接着,我顺势引出“骑自行车很辛苦,我们买点苹果吧?”导入第三个主题图,最后再回到第一个主题图……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的思维在已知信息和旧知识的撞击下活跃起来,大家对下面即将进行的环节就跃跃欲试了。

二、指导学生自主探学,引导学生探究结论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应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自主探学的感性材料并加以适当的引导,探究才会有创新。众所皆知,高效、科学、默契的合作在现代社会中是多么的重要。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和自学能力,也初步学会了与同学简单的合作、交流,并能从中拓展思维。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成8组,每组6人,并分别根据他们的学习程度编为1-6号。每个组的1号和2号都是班级的优等生,3号和4号是中等生,5号和6号是学困生。为了促进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真正做到“生帮生”、“生教生”、“生练生”,我是这样做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看哪个小组总分高,每一个月结算并表彰。其中,上课时1、2号回答问题得3分,3、4号回答问题得4分,5、6号回答问题得5分。上台板演满分为10分,大家根据同学的板演和讲解共同打分。这样的激励机制,学生很感兴趣,求知热情高涨。为了进一步使课堂教学高效化,我们把数学课堂分为五个步骤:“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检测评学”。下面我就结合这“五学”内容,以教学《比的化简》一课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学的。

《比的化简》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它摒弃了人教版教材上的“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认为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已经足够解决“比的化简”问题。学生在学习《比的化简》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和 “求比值”“分数除法”这些知识,这就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后,我设计了下面这个中心环节。

“自主探学”:

1.(承上启下)师:是的,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进行化简。那么,现在大家对学习化简比有信心吗?请打开课本52页。

要求: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例题。

思考:

①例1、例2、例3分别用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来解决问题?

②你有别的方法求解这些例题吗?

③你认为“求比值”、“比的意义”、“分数除法”三种方法分别用在什么样的题型解决化简比比较合适?

在这里,我会给出学生一个“解题锦囊”:

(1)模仿例题解决。因为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始阶段,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向同学讨教。每个组里都有一辅一的“小老师”,我平时就提倡让学生“以生教生”,因为他们年龄相仿,想法接近,学生教学生比较容易明白。

(3)请教老师。当他们都解决不了的时候,才是老师出手的最佳时机,这样指导,效果最好。

2.老师巡视,特别关注学困生在小组中的表现。

3.关注小组合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合作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环节在这里要把本节课的重点化为学习目标,把难点化成各个小问题。在学生进行“自主探学”时,要注意:教师关注的不只是“探”的成果有多大,学生探究的水平有多高,而是更注重学生探学的过程、内容是否丰富、方法是否多样,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归纳资料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探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指导小组合作研学,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心理学上说,成就感是人的社会需要之一。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更是新社会人的标志。而学生从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的成功感是一种很大的力量,它能使每位小组成员都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真正感受到合作给自己带来的喜悦。在六年级数学课中,很多课题比如“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认识大数”等内容都可以以小组合作研学来教学。在小组合作中,不同智力程度的孩子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小组合作研学不是那些优等生的个人秀,更注重后进生的进步。教师要让学生树立一种思想:合作学习,人人平等。在“合作研学”这一环节中,我特别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方法。通常情况下我是这么要求的:碰到问题时,由1号辅导6号,2号辅导5号,3号和4号共同探讨。每次小组合作交流时,要求5号和6号先说想法,其他成员再补充。 然后再由小组统一意见,形成结论。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通过让学生自己用手上的绳子、尺子等工具自己想办法测出圆的周长后,小组合作制作表格,发现规律:周长除以直径的结果都在3左右,从而得出计算圆周长的结论。老师教学则轻松多了,再也不要像以前一样,讲了半天的祖冲之,学生还弄不明白。

另外,在上台汇报交流成果的时候,务必让学生说清楚解题思路,其他同学可以随时站起来质疑,小组同学尽量做出解释,碰到困难可以互相讨论解决,老师退居台下,静观成效,适时引导学生给小组和该同学的表现打分。

这样的数学课,班级全员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究,这种体现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不仅有益于探究的开展和学生特长的发挥,更有益于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养成,有益于学生学会尊重他人、陈述己见、达成共识、分享成果。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优等生的特长充分施展,中等生挖掘潜力,学困生不断进步,从而真正实现《课标》中所说的: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责编 罗 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简研学探究
灵活区分 正确化简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的化简及其变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