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华
利朗商务男装的口号是“简约而不简单”,它也是简约教学的最高追求,即把复杂的小学数学知识教得简单明了,让数学课散发特有的“数学味”。我认为在建构简约课堂时,教学要努力凸显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一、情境创设要高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使得很多教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情境创设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却忽视了数学本身的思考性,导致教学的重心发生了偏移。因此,情境创设一定要注重简单、高效,使情境创设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考虑到学生已有100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的认知,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不会感到困难,且买东西付钱更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因此本节课的情境创设就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设计如下:(1)出示小刀、文具盒等学生熟悉的物品,请学生猜猜买各种物品需要多少钱,并比一比谁猜的准或最接近价格。(2)出示标有不同价钱的商品,然后教师提问:“你想买哪一种?它的价钱是多少?你可以怎样付钱?”……在这样的情境中,不仅顺利实现“认识人民币”的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更深刻。这样的情境创设很简单,但是一样达到了教学目的,甚至更为有效。
二、教学手段要简朴
有些教师误解课堂越热闹越好,致使课堂出现形式重于内容的现象。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一课时,课始教师说:“今天我们一起去百货商场瞧一瞧!”然后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当地一家百货商场热闹的购物场景,并出示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学生熟悉的家电和它们的价格。这样的课堂虽然很热闹,但学生却是各说各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而另一位教师教学此课时独具匠心,先提出一些简单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如“自己的年龄有多大”“自己有几件玩具”等,再板书7、13、39、91、100等数字,请学生读一读。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更大的数(出示写有561、3889、459、8008、60009等数字的小卡片),你会读吗?不会读的讨论一下,再想一想,这些数怎样读才正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类总结读数的方法。最后教师用卡片出示一些家电和它们的价格,请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数读出来,并让其他学生说一说这个同学拿的是哪一件商品。这样不仅读的学生声音响亮,而且听的学生也非常认真,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教学活动,课堂效果非常好。因此,教师要深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学生,即使运用简朴的教学手段也能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教学语言要简洁
“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教学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因此,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规范、简洁明了。首先,教师要反复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教学语言精确、明晰。例如,在表述“5×9”这一乘法算式的意义时,如果教师随意地把它说成“5个9或9个5”,其实是很不规范、不准确的,应该完整地表述为“5×9表示5个9相加或9个5相加”。其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要注意提高问题的质量,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在学生多次列加法算式感觉计算繁琐时,我直接问他们:“有一种新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我告诉学生:“像这样7个3相加的情况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7×3=21或3×7=21。”这样教学,没有让学生自主发现相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避免课堂上出现像来回打乒乓球那样的拉锯战,节约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四、练习设计要简明
练习巩固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形式既要多样,又要分层次。由于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设计的教学和练习看似联系生活实际,实则脱离生活实际。例如,一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习题:“飞机长在飞机上说:‘各位旅客,我是机长,感谢您搭乘我们航空公司CAl702次航班,由盐城飞往北京。我们现在的高度是A米,飞行速度是每小时B千米,预计在下午C点D分抵达北京机场,飞行时间一共是E分钟。感谢您的搭乘,祝您旅途愉快。请你在文中的A、B、C、D、E处填上合适的备选数,每个备选数只能用一次,备选数为50、6500、105、3、7500。”设计这样的习题实际上是失败的,因为它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于大多数没见过飞机、对飞机基本情况不甚了解的学生来说,飞机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更是毫无了解,如何让他们天马行空地填出这些数字呢?其实,习题的设计不妨开放些。如教师可以这样说:“我们学过了一些计量单位,你会联系生活实际,编写一个数学故事或一个数学童话吗?看谁能够准确、贴切地使用这些计量单位。”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计量单位的掌握,引导学生密切注意观察生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练习方式切合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获得新知。
总之,简约的课堂是数学有效教学的本色回归。我们要用简约的理念来指引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简约的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发展。
(责编 蓝 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