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燕冲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内家拳拳理核心对道教教理教义之现代传承
顾燕冲
内家拳是中国武术与道教体系结合的产物,它在拳理技法等各方面都体现了道教的核心思想,尤其是道教的教理教义对内家拳的拳理核心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利用道教思想精华指导习练武术内家拳,有利于人们更好把握今生,长生久视,实现人生梦想;继承和发扬道教教理教义的精髓,对构建和谐社会,以“道”为核心,实践“道法自然”也有作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教;内家拳;传承;教义
道教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教理教义的中国特色宗教,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庞杂纷繁的各个层面已经渗透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道教对武术内家拳影响深远,道教中的行气、存神、导引、内丹、养生等对内家拳的拳理拳术运用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由“道”而派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衍生出一个精妙的义理:以“道”为核心,依“道”而行。本文从内家拳在拳理核心这一侧面诠释道教的核心教理的生命的真谛,闸述道教主体教义“无欲、守静、任自然”的现实意义。
道教的教理教义,其精神本质是倡导信仰奉“道”,“尊道贵德”是信仰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是修行的法则;“自然无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长生久视”是根本宗义,有了这些人们就会知道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偏离道教的圣典《道德经》的宗旨。
1.1 “道”的教理是其命脉之延承
道教的教理,是道教命脉延续和发展的主体。道教以“道”为核心教理,“道”是虚无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道”是唯一的。在道教的信仰修行中,一切的方法和仪式都不能偏离教理这一根本宗皆。正如《道德经》第25章中所云:“道”是无声无音,先天地而存在的,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化天地万物一切有形的本源,是无法用有形的文字来称说,只好强名为“道”。
1.2 基本教义是“道”之派生
道教各门派都以《道德经》为立教之本,把其中的"道"作为最高信仰,万物皆由此而生。道教将“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作为主要教义,又主张“尊道贵德、天人合一、重生贵和、抱朴守真”这些基本教义。总之道教的教理教义都不外乎《道德经》这一圣典之“道”。
1.3 教理教义是内家拳行拳之核心宗义
道教主要以老子的哲学观和宇宙观为灵魂,博采纵家所长,开成了自己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完备的学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信仰。信仰的理由就是教理,教理是不变的,教义就是随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武术内家拳就是在道教历史发展中因人因时而成的,是在遵循道教教理的情形下,对道教思想教理教义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产物。
武术拳种以风格特点可分为“外家”和“内家”。内家拳注重身体的内在修为,重视身体的认知和征悟,强调提升心性、智慧和德行;练习时强调意识引导动作,注重掌握“意”和“气”的原理,以意运气、以气运身;讲求以静待动,以柔克刚、后发先至等,更注重精气神的内部修炼,形拳要求做到舒缓、沉稳、圆融,技法上要求“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等,追求“无思无为,随心所欲”的境界。
道教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身心的修炼,使人健康长寿,安乐祥和,与道合一。最具代表性的武当内家拳就是承载了道教教理教义思想的“身体技术”。据《太和山志》和《均州志》记载,自周朝以来,就有道教的道士在武当山修炼。元末道士张三丰受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影响,经过长期的练功实践“效法自然”,从动物博击“形如蛇,动如羽”中受启发,依据“守柔处雌”、“以柔克刚”、“后法制人”等道教教理教义而产生的拳法技能,创造了武当内家拳,它的“拳法自然”的拳理和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起先伏等动作特点,为内家拳在中国武术中赢得了特殊地位。它集道教以静制动,融合道教内丹修炼、无为、虚静,柔弱、自然等教理教义于武术中,把道教中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理”、“义”用于拳理技法的练功原则和技击战略中,使内家拳有了探求生命本真的意义;它是内丹气功与武术的整结,更是道教教理教义与武术拳理核心的整合,内家拳在拳理上突出道教之“道”,在风格上具有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避实就虚的特点,充分体现了道教无为、贵柔、主静、虚灵等教理教义的精神气质。因此内家拳的拳理特色主要体现有:以道教教理教义为指导;以养生全形为宗旨;以技击御搏为末学;以道德为门风,以自然为神韵,有后发先至之战术原则,有轻灵圆的活的拳理技法,倡贵化不贵抗的技击效果。
其后的太极拳、八卦掌和形意拳等是从武当内家拳演绎发展而成的,它们的出现标致着中国武术内家拳的成熟和对道教思想文化的完满诠释。
2.1 太极拳以柔克刚展示“柔弱为用”
太极拳为内家拳之首,最集中地体现了道教的教理教义,无为、尚静、炼气等,习拳中常把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借力打力等融入到太极拳的拳理中,成就了太极拳独特的文化特征。太极拳形架与道教科仪踏罡步斗很相似。“禹步”即为今天的八卦步太极园环步的雏形,如太极拳行拳就有“头顶太极、怀抱八卦、脚踩五行”的要求。它的形态是“圆中求方”,动作是以腰为轴,带动周身四肢百骸处处弧线绕行等,招招连带,势势协调,混圆,体现出含蓄柔韧之美。意念指向内部,气沉丹田,息心调神,以意识引导动作。柔和、圆活、连贯、完整的动作特点把调身、调息、调心有机联系在一起。在太极拳的习练中,要求意念和动作一致,即动作运行到哪里,意念也随到哪里。上下相随,手足呼应。随着动作的起落开合,使呼吸自然地配合。一般在动作开、起时吸气,落、合时呼气,内外上下完整一体。就像道教所认为的,身与心(即形与神)是一有机整体,并形成了精(形)、气、神三宝一身、三位一体的系统观。
另外太极拳的一些拳理操作要领也体现了道教的教义。如,虚实分明:太极拳锻炼中若全身重心落在右腿上,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反之,左腿为实,右腿为虚。只有虚实分明身体转动时才能轻巧灵便,毫不费力。动中求静:太极拳锻炼时的动作愈慢愈好,慢而呼吸深长,气沉于丹田,血脉流畅,可称为动之于外,静之于内,求静即求清静。《道德经》第45章:“清静为天下正”,太极拳呈现清静与浊动相互化,人修大道,体行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道理,求清静以达柔弱为用符合之道意。
太极拳是以道教的“道论”、“气论”、“以柔克刚”等教理作为太极拳思想认识的理论根基和重要原则,以阴阳对立统一、动静相合、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的教义为主线,也以道教的养生术为理论支撑,是最具代表性的内家拳。
2.2 形意拳刚中见柔体现道教三宝
形意拳“其形似闪”,连化带发,刚中见柔,内旋回带,势如连环,以不变应万变;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必须是内有心意、意气、气力之相合,外有手足、肘膝、肩胯之相合,内外相合成其六合,又称“心意六合拳”,它的特点是以意行事,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化拙为巧。交手时“乘其不备而攻之,由其不意而出之”,攻防上采取走直线,力量比较刚猛适合近打快攻。
道教的三宝含义很多,一是道法三宝指道、经、师;二指立身三宝慈、俭、让;三指在拳术中要修炼的上、中、下丹田;还有人体内的三宝精、气、神。形意拳中采用道教功法,习练时也离不开道教三宝的指导,在无极势、虚无含一势、太极势、两仪势、三体势及其他桩法中,都要把道教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化神还虚的三层功夫贯穿和运用进去才行;形意拳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功法中,就是以人身中的精、气、神这内三宝为锻炼对象的。在道教的功法中,不但把精、气、神这内三宝作为锻炼的主要对象,也将道教其他的三宝作为修炼要求,在几千年的生活中逐步摸索、研究、实践,总结出一整套完善的练功方法。道教的这些功法,又被研究形意拳的老前辈吸取运用到了拳术之中,这就是今天形意拳中的内功。
2.3 八卦掌刚柔并济对阵道教八卦
八卦掌沿圆走转,纵横交织,循环往复,走势随变,左右旋转,式式连绵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能进能退,能化能生,虚实结合,变化无穷。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也是道教养生、健身、防身阴阳掌的一个典型体现。八卦掌的特点是身捷步灵,刚柔相济,随走随变,与对方交手时身体起伏扭转,敏捷多变,以万变应不变。运动时与“周易”八卦图的卦象相似,八卦掌中的八卦原指八个方向,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掌所有练法和打法用掌进行,基本有八种掌法即八母掌,在转掌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都走到,并配有八种基本步法,故名“八卦掌”。一些八卦掌老拳谱就是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以卦理解释拳理的。拳理技法有:以掌为法,以走为用,溶踢打摔拿为一体,循循相生无有穷尽。避正就斜,顺势顺劲,虚实莫测,脱身化影。绵里藏针,沾粘随化为柔;冷弹崩炸,迅如闪电惊雷为刚,刚柔并济。八母掌可变化为六十四掌,有“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象征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这些都充分体现八卦掌的道教韵味。
“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道德经》第1、4、14、21、25章),是宇宙万物生成和运化的依据(《道德经》第39章),道教主张“自然、清静、无为、柔弱、长生久视、度人无量”等,道教教义纵多,“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其他均由此引申和推衍而来。
道教教理教义渗透内家拳发展成为合养生、技击为一体的武术实践体系,道教教理教义思想文化融于内家拳的拳理中,从内家拳的动作、招式、套路、技击应用和文化等各个层次都可表现出来,内家拳汲取的道教教理教义充分表现了人对自然、人对社会的积极进取精神。
道教的教义、教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内容庞杂,但其中不乏顺应时代精神的思想精华,最突出的就是对“道”的信仰。道教以“道”立教,以“道”名教,将“道”和“德”的作为道教的核心思想,“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均由“道”而派生,是一切事物生化运行之客观的、自然的规律所在,万事都应法“道”而行,由“道”出发,以道为自然法则,就能成就万物。
人生在天地间,更应效法道的自然之本性,顺应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这样便能成就自我。道教中的行善助人、忍让不争、蔑视权贵、超脱世俗的价值观念和热爱和平、珍惜生命、回归自然、清净无为的思想至今仍有补正时弊和教化人心的社会意义。
内家拳以道为宗,就养生性方面来说,依从贵生的教理,从在生命层面上来说就是要提高生命价值和生存质量,在现代社会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度人度已,让社会更和谐美好。总之,习练内家拳就是要达到人道合一、拳道合一的和谐境界,这也正是道教教义中生命精神目标追求的具体体现。
[1]许地山.道教的历史[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石桥青.道教一本通[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刘敬儒.八卦掌[G].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4]宋光华.宋氏形意拳[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Martial Internal School Boxing within the Boxing Theory Core on Modern Inheritance of Taoist
GU Yanchong
Internal school boxing is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Taoism system which reflects the core idea of Taoism in the theory in all aspects of techniques, especially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of Taoist doctrines of internal school boxing theory core.Making use of Taoism thought essence of guiding learning internal school boxing helps people better grasp life, live a long life, and achieve the dream of life.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essence of the doctrine of Taoist also have significa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regarding“Dao”as the core and practicing“Dao follows nature”.
Taoist; internal school boxing; inheritance; teachings
G852.1
A
1003-983X(2014)12-1094-03
2014-09-16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SJD890 024)
顾燕冲(1964-),男,上海,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
南通理工学院基础课教学部,江苏南通226007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 Teaching,Nant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tong Jiangsu,22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