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细明 李建龙 贺启志 赵正刚 黄玉英
鄂东地区白灵菇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左细明1李建龙1贺启志2赵正刚3黄玉英4
(1.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局,武汉 430400;2.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农业服务中心,武汉 430400;3.新洲区辛冲镇农业服务中心,武汉 430400;4.新洲区三店街农业服务中心,武汉 430400)
通过多年的引种试验、示范与推广,分析湖北东部地区的气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的影响,总结白灵菇生产流程以及高产配套技术和综合管理措施,包括备料搭棚,制备料袋,接种技术,菌袋培养,催蕾管理,菌袋砌墙码堆,以及出菇管理等。
白灵菇;生产过程;栽培技术;管理措施
白灵侧耳(),别名白灵菇,白阿魏蘑,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类。白灵菇鲜菇产品色泽洁白,味似鲍鱼,质地细腻,脆嫩可口,品质上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湖北东部地区的武汉市新洲区从2005年起开始引种、示范栽培白灵菇,并获得成功,2007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目前已在武汉市郊新洲区落地生根,成为鄂东地区珍稀食用菌的主要栽培品种。当地农民利用自产的农副产品在农闲季节栽培白灵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在多年示范与推广的基础上,根据湖北东部的气候特点和白灵菇的生育规律,总结出生产流程和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1 确定种植适期 确定白灵菇种植适期的依据有三:①品种的生长发育与当地气候的有效衔接。白灵菇有“百日养菌,一朝出菇”的生育规律,要在遵循这个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当地气温上升到峰值并开始下降时,即为种植适期。②产品的上市高峰与消费高峰的有效衔接。白灵菇鲜菇的消费高峰为元旦至春节,可以产销高峰重叠为目标,倒推种植适期。③制袋、灭菌、接种、出菇等各环节的有效衔接,确保有序、保质、规范地生产。根据实际经验,鄂东地区白灵菇的种植适期为9月中下旬,制袋接种宜在9月底或10月初。
1.2 优化原料配方 白灵菇属木腐菌,基于围绕高产目的考虑加富基质,围绕发菌速度考虑原料通透性,围绕生产成本考虑本地资源,其原料基本配方为:①棉籽壳80%,谷壳5%,麸皮6%,菜籽饼5%,石灰3%,石膏1%;②棉籽壳76%,木屑12%,麸皮6%,菜籽饼2%,石灰3%,石膏1%;③棉籽壳75%,花生壳10%,麸皮6%,菜籽饼5%,石灰3%,石膏1%。要求棉籽壳、花生壳新鲜、无霉变、无结块,麸皮新鲜、无霉、大片。C/N比为1/15~16。一般情况下,栽培菌袋的主料应以棉籽壳为宜。
2.1 拌料 制袋时间宜选择在9月中旬、气温不超过28 ℃时进行。料袋选择低压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塑料袋,规格为17×35(厘米)。制袋时拌料要均匀,用水要适中,遵循“宁干勿湿”的原则,基料/水量为1/1,培养料含水量为55%,含水量过大,则氧气不足,影响发菌速度。拌料要求:先将棉籽壳(花生壳)摊放在硬化场地,再将麸皮、菜籽饼、石膏等混合均匀后,混入棉籽壳中,翻拌2~4次,混匀,随后将石灰化水兑入干料中,翻拌2~4次。若采用机械拌料,应将原料、辅料按比例加入搅拌机充分搅拌,再按标准拌匀加水。要求主辅料高度混匀,pH 7.5~8.5,含水量55%,捏紧成团,落地即散。
2.2 装袋 装料要松紧一致,每袋装湿料1千克,袋两端各留3~4厘米,扎紧。
2.3 灭菌 目前生产上,以常压灭菌为主,供汽方式有锅炉供汽和传统土锅灶供汽两种。采用常压灭菌要求:4~6小时之内温度上升到100 ℃,中途不降温,保持10~14小时。无论采用锅炉还是土锅灶供汽升温,都要做到“攻头、保尾、控中间”,一气呵成。菌袋在消毒灭菌时,呈“#”形码放,预留空气循环通道,以利上下通气。要确保灭菌彻底,不留死角。
3.1 选择优良菌种 白灵菇有耐低温、喜中温、怕高温的特性,根据鄂东地区的气候特点,菌种选择低世代中温型菌株。
3.2 做好接种前的消毒 接种室采用熏蒸或喷雾的方式进行消毒。熏蒸可选用保菇王或康佳等药物,按空间大小确定用量,多布点,满覆盖,提高消毒效果。喷雾选用消毒大王、必洁仕等消毒灭菌剂。
3.3 实行适温接种 将灭菌后的料袋搬进菇棚,顺序码堆。于料袋温度降到28 ℃以下时接种,为避开高温影响,宜选择在上午或傍晚接种。
3.4 采用科学接种方式 采用两头接种法,先接一头,后接另一头。为了达到发好菌、快发菌的目的,接种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适度加大菌种接种量,500毫升瓶装菌种一瓶接种15袋;②改一处点菌为多处点菌,使之形成多点萌发,产生优势菌丝丛,达到迅速封面,不让杂菌有污染的机会;③菌袋微孔通气,接完种后扎口时留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缝隙,保持良好的供氧条件,促进发菌;④实行无尘接种,在菇棚开放式接种时,要尽量使空间环境清洁无灰尘。
4.1 发菌管理 发菌前期以控温为主,菌袋温度控制在28 ℃上下,接种后3~4天不通风(除非袋温达到30 ℃,尽量少通风),4天后适当通风,并逐步延长通风时间,加大通风量。发菌阶段保持菌袋温度在22~26 ℃,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菇棚内要有新鲜空气,人走进菇棚不能有呼吸困难或异味的感觉。
宏观背景利好、产业结构调整更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国内经济增速回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现,新旧动能转换在加快,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改善等,都为钾盐钾肥行业发展提供利好环境。”王兴富说,虽然2017年钾肥行业效益依旧下滑,但是2017年底钾肥价格有了大幅提升,并在2018年初保持良好开局。特别是在需求方面,正是种植区域补钾的好时节。他提出:“春耕以来的钾肥市场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供需两旺的走势会带动2018年钾肥价格总体会略高于2017年。”
4.2 翻堆捡杂 接种后第10天起要注意翻堆捡杂,翻转料袋,调换方向,上下移位,把下部的菌袋翻到上部;把受压的一面侧过来不令受压;染杂的、死种的、漏接的全部清出,重新灭菌或重新接种,提高菌袋成品率。翻堆捡杂,第1次至第2次之间间隔10天,再分别间隔7天翻堆捡杂2次。翻堆捡杂在早晚进行并配合使用必洁仕消毒剂消毒。
4.3 防御高温 鄂东地区在9月份常出现高温天气,“秋老虎下山”对白灵菇菌丝发育危害极大。因此在生产上要采用各项措施稳定温度,以满足白灵菇菌丝的生育需要:①利用昼夜温差,白天盖草帘降温,夜间打开草帘排热,保持温度平稳;②利用遮阳网降温,菇棚顶上盖草帘,草帘上再盖遮阳网,遮阳网高出草帘90厘米,可降低温度3~5 ℃;③在菇棚上方架设反光膜,也可降低温度3~5 ℃;④菇棚表面喷水,在高温时段定时在棚顶覆膜上喷水降低菇棚温度。
4.4 防低温 在养菌期如遇低温阴雨天气,要将菌袋集中码堆,利用菌袋自身的温度保温,以保持发菌速度。一般发菌速度为:袋头封面时间为6~7天,接种后35~45天菌丝长满菌袋,日均发菌速度约0.3~0.4厘米。
4.5 后熟培养 菌丝长满菌袋后,最少需要后熟15天,如果生产时间允许,后熟30天更好。菌袋充分后熟,使菌丝继续分解吸收培养料的营养,并分枝繁殖,促进菌丝浓密洁白。菌袋变得坚实,手摸有坚硬感,手拍发出“嘭、嘭、嘭”的响声时,表明菌袋已生理成熟,具备了现蕾出菇的条件。生产管理要求:后熟期要保持菇棚内温度为20 ℃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80%,需有散射光,棚内有适量的新鲜空气,以利菌丝健壮发育。
5.1 补水 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当菌袋生理成熟后,抢在第一次寒潮来临前补水,补水坚持四项原则:①不补酸性水,水的pH 7~9;②不补低温水,水温与菌袋温度大体一致;③不补过量水,菌袋含水量65%左右,手捏培养料能滴1~2滴为适;④要选择洁净的水源,池塘水必须先消毒后使用。
5.2 搔菌(破膜惊菌) 在接种部位挖除老菌皮2平方厘米左右,深度约0.5厘米,为定位、定量现蕾与出菇打好基础。
5.3 催蕾 搔菌3~4天后产生菌绒(产生菌绒适温8 ℃),之后用拉温差法进行催蕾,保持温差在10 ℃左右。拉温差时间分别为:低温在0 ℃以下时,为2~3天;低温在0~4 ℃时,为5~7天;低温在5 ℃以上时,为7~10天。在大批菌绒倒伏后可现原基。为了顺利达到拉温差的标准,白天要关闭菇棚升温,晚上要掀开菇棚降温。从搔菌到现原基阶段要保证菇棚相对空气湿度在85%左右。
5.4 菇蕾管理 原基(米粒大)→幼蕾(黄豆大)阶段是白灵菇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期,在生产上要防止出现“六死”现象:①干死,空气湿度在70%以下原基及幼蕾易干死;②热死,菇棚温度在18 ℃以上时原基及幼蕾易热死;③晒死,原基及幼蕾在遇直射强光下易晒死;④冻死,当菇棚温度在4 ℃以下时,原基及幼蕾易遭冻害致死;⑤大风刮死,原基及幼蕾最忌干热南风;⑥淹死,菌袋水分过量时,原基及幼蕾易淹死。生产上要针对原基及幼蕾生育的特点,加强温度、湿度及通风换气管理,营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从而度过原基→幼蕾的敏感期。
5.5 疏蕾、定蕾 菌袋现蕾后至黄豆大时,要做好疏蕾、定蕾工作。除小蕾,留大蕾;除弱蕾,留壮蕾;除密蕾,留稀蕾;每个菌袋两头分别留大、壮、稀蕾2~3个。疏蕾疏得好,出菇周正,商品性好。
采用单排环剥带帽泥墙立体两头出菇模式进行码垛。规划菇棚中间留1米的主通道,两侧分别码垛,主通道方向与垛的排列垂直。垛与垛之间预留宽50~60厘米的作业道。作业道下凹并铺垫黄沙方便操作,也可蓄水增湿。码墙前菌袋进行环割,两头带帽,中间环割宽度如4个手指。砌泥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泥巴要调至弱碱性,用石灰化水拌泥,pH 8为宜;②菌袋要铺平,泥巴要不稀不干,一层菌袋一层泥,一垛6~7层菌袋,盖顶泥层上留一水沟,作为补水之用;③泥层厚度:菌袋与菌袋之间2厘米,上层菌袋与下层菌袋之间3厘米,泥巴到边到角,不留缝隙,袋与泥连成整体如实心墙,以利于菌袋两头先出菇,再出泥墙菇,高产才有保障;④泥中酌情加施优质肥,每个菌垛的泥土可酌情拌入复合肥0.25~0.5千克。
白灵菇出菇期管理主要围绕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和一定的散射光进行。出菇阶段菇棚要保持温度13~15 ℃和相对湿度85%~95%。鉴于白灵菇的强耗氧特性,菇棚要定期通风,保持有充足的氧气,满足白灵菇子实体生长的需要,做到三者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促进早出菇、多出菇、出好菇。
7.1 水分 出菇阶段水分管理很重要,在同等条件下,产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喷水质量。整个出菇期,内源供水(菌墙、菌袋)占80%,外源供水(空气湿度)占20%。内源供水不足时易出现“小老菇”现象,小菇停止生长,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补水一定保持弱碱性,每次补水,不论内源供水还是外源供水,都要配兑适量的石灰,调至弱碱性,以满足白灵菇的生育需要。菇棚的空气湿度标准为:幼菇葡萄大小以前相对湿度为80%~85%,超过葡萄大小以后为85%~95%,湿度高,开菇棚气孔、开棚门通风;湿度低,关棚门、关闭气孔。向空中打水时切忌关门和过量,以免菇棚缺氧,或水滴落在菇面引起麻脸或黄斑,影响品质。
7.2 温度 满足子实体生长适温13~15 ℃,采取的措施为:一是引光升温,二是罩膜保温,三是开关门窗调温。
7.3 光照 通过调节草帘间距,提供适量散射光。出菇期棚顶草帘间距拉开6~10厘米,让太阳照进棚内,创造“三阳七阴”的环境;切忌光线过强,以免造成水分过多蒸发,引起菇体开裂。晴天菇棚内菌垛间的作业道应保持浅度蓄水,使光线进棚后,水蒸汽上升,增加空间湿度。
7.4 通气 结合调温调湿,开关棚门、气孔,保持棚内的通风换气,使之有充足的新鲜空气。
7.5 病害防治 白灵菇常见的病害有绿霉菌、青霉菌、石膏霉、链孢霉等,这些病原物传播速度快,能在短短的3~5天内,传播至整个菇棚。在出菇前,使用气雾消毒盒或必洁仕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发生病害后,首先清源控面,撒石灰粉封闭控制污染点,并将污染袋(物)清出菇棚外做深埋处理;并在整个出菇期喷必洁仕2~3次。
7.6 适时采收 菌袋现蕾至出菇15天左右,菌盖边尚内卷未展开,单菇重100~150克时,为白灵菇的采收适期。一级菇约为手掌大小。
通过总结白灵菇的示范、推广的经验,我们认为要实现白灵菇的高产种植,必须坚持“三化”。①综合技术优化:在种植全过程,从前到后,方方面面的技术必须组装配套,善打组合拳,全部落实到位。②关键技术量化:温度、湿度、酸碱度指标,该锁定的锁定,该界定的界定,不含糊、不模糊,实行标准化生产。③应变技术强化:一定要关注气候变化,及时开展抗灾管理,确保关键措施不失着,核心环节不失误。只有全面落实以上生产措施与配套的技术管理,才能达到高产优质,实现增效增收。
S646
B
2095-0934(2014)03-163-04
左细明,男,武汉市优秀专家、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局高级农艺师。E-mail:zuoxim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