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理论下的特殊句式“把”字句的教学

2014-04-04 12:11崔淑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接受者补语构式

崔淑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学院,北京 100026)

构式语法理论下的特殊句式“把”字句的教学

崔淑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学院,北京 100026)

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将“把”字句分为6种构式:位移构式、变化构式、处置构式(没有结果)、认同构式、致使构式、不如意构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提出了建议。

构式语法;“把”字句;对外汉语教学

“把”字句作为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向来被认为是留学生习得的重点和难点,也一直是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在查阅文献时发现,之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留学生“把”字句的习得情况研究(分国别研究、偏误分析)以及各种句类的习得顺序研究,而从教学角度对“把”字句进行研究的较少。本文拟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将“把”字句细分为几种构式,为“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把”字句的构式分类构想

根据构式语法理论的观点,构式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Fi,Si〉,且C的形式(Fi)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1]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认为某一个语法成分是一个构式,是因为构该式的形式或者意义不能从已有的语法形式中推导出来。

我们需要证明“把”字句的句法或语义的某些方面不能从语法中已经存在的其他构式推导出来。首先,“把”字句的基本表达形式是“主语+把+宾语+动词+其他”。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汉语是“SVO”语言,宾语应该位于动词的后面,而“把”字句通过介词“把”把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因此该构式在句法上与众不同,不能从其他构式得到预测。另外,从语义来看,语言学界无论是“处置说”还是“致使说”,都是“把”字句的主语对“把”字句的宾语施加作用或者影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而我们从“把”字句的组成部分是推导不出该语义的,只能是该句式本身为语义的表达提供了可能。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把”字句是一个独立的构式。

根据“把”字句的语义类型和出现频率,借鉴时贤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把”字句细分为6种构式:位移构式、变化构式、处置构式(没有结果)、认同构式、致使构式、不如意构式。每一种构式下包括“把”字句的几个小句类。

1.“把”字句的第一种构式:位移构式

位移构式的语义是施事者通过某种具体动作对某确定的接受者施加作用和影响,使接受者发生了位置的移动(包括关系的转移)。其结构如下所示:

句法结构:主语+把+宾语1+动词+在/到/向/给+宾语2

语义结构:[施事者] [接受者] [动作][地点]

在这儿需要特殊指出的是,虽然“主语+把+宾语1+动词+给+宾语2”中的宾语2表面上并不是地点,而是宾语1被转移给的对象(人),但究其实质也是宾语1从一个对象所在的地方转移到宾语2所指称的对象所在的地方,因此我们把此类“把”字句归为位移构式。根据吕文华(1994)[2]的统计,此类构式的出现频率占所有“把”字句的27.8%。具体实例如下:

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了。你把椅子搬到外边。

孩子把香蕉扔向猴子。

他把礼物送给那个女孩了。

2.“把”字句的第二种构式:变化构式

变化构式的语义是施事者通过某种具体的动作对某确定的接受者施加作用和影响,使接受者发生某种变化或者产生了某种结果。其结构如下

句法结构:主语+把+宾语+动词+结果补语/情态补语/趋向补语/了

语义结构:[施事者] [接受者] [动作][新情况]

据统计此类构式的出现频率占所有“把”字句的50.3%。[2]具体实例如下:

我把门打开了。

他把盘子里的菜吃得干干净净。你得把他带回来。

同屋把我的牛奶喝了

3.“把”字句的第三种构式:处置构式

此类构式跟前两类不太一样,它虽然也是施事者通过某种具体的动作对某确定的接受者施加作用和影响,但是接受者未发生变化或者产生结果。其结构如下:

句法结构:主语+把+宾语+动词+(了/一)+动词

主语+把+宾语+动词+动量

主语+把+宾语+一+动词

语义结构:[施事者] [接受者] [动作]

据统计此类构式的出现频率占所有“把”字句的6.6%[2]。具体实例如下:

你把黑板擦一擦。

他把书往书包里一放,就跑出去了。我把今天学习的生词写了5遍。

4.“把”字句的第四种构式:认同构式

此类构式的语义是认知主体把某确定的认知客体认同或变化为另一事物。认同或变化的前提是认知客体和另一事物在性质或特征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这种认知过程完全是主观的。其结构如下:

句法结构:主语+把+宾语1+动词+成/做/为+宾语2语义结构:[认知主体] [认知客体] [认知动作][认知结果]

据统计此类构式的出现频率占所有“把”字句的6.3%。[2]具体实例如下:

他把那本小说翻译成了英文。

我把他当做最好的朋友。

他把金钱视为生命。

5.“把”字句的第五种构式:致使构式

此类构式是致使者(非生物体)通过某种具体动作使接受者产生了某种结果或发生了某种变化。致使者常常是结果或变化的引起者,是事件的外部原因,对事件的发生负有责任。其结构如下:

句法结构:主语+把+宾语+动词+结果补语/状态补语

语义结构:[致使者] [接受者] [动作][结果/状态]

与之前的四类构式不同,此类构式的致使者常为非生命体,而接受者为生命体。据统计此类构式的出现频率占所有“把”字句的1.5%[2]。具体实例如下:

桑葚把孩子的舌头都吃麻了。

那件事把他气死了。

北京这几天都三十多度,把我热得晚上都睡不着觉。6.“把”字句的第六种构式:不如意构式

此类构式意在表示不如意,是施事者(生命体和非生命体)通过某种动作对接受者施加作用或者影响,使接受者产生了不如意的结果。此类构式口语中常见。其结构如下:

句法结构:主语+把+宾语+给+动词+其他

语义结构:[施事者] [接受者] [动作][结果]

构式中动词前的“给”字有加重语气的作用。据统计此类构式的出现频率占所有“把”字句的1.1%[2]。具体实例如下:

他把我的照相机给弄坏了。

他把母亲给气死了。

洪水把很多房屋给冲倒了。

以上六种构式虽然没有囊括所有的“把”字句,但其覆盖率已达到96%以上,具有极高的代表性。

二、“把”字句的教学建议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对语法项目的选择和编排顺序对语法教学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对外汉语教材对“把”字句的句类选择和呈现顺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实用汉语课本》将“把”字句集中放在四十六课进行呈现和讲练,未对“把”字句进行分类;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教程》(旧版)在第五十课首先出现“把”字句的各种结构形式如“请把机票和护照给我”、“我把照相机拿出来”、“把电池换上”等等。紧接着的五十一课则出现了必须用“把”字句的几种句类,即动词后补语为“在/到/给/成”的结构形式。《汉语教程》的出版时间晚于《实用汉语课本》,已经显现出对“把”字句应分类进行教学的意识,只是分类过于简单,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由于教材编写的现状,造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各显神通”,全靠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实施教学,其教学成果可想而知。

对于同一个语法项目来说,选择项目内的内容要遵循针对性和典型性原则;编排项目内的内容时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结构本身的难易程度、习得顺序、交际中的使用频率等)。

上文中我们将“把”字句分为6个构式,具体这6个构式如何在课文中呈现,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要素。既要考虑到中国人实际交际中的使用频率(使用频率高的要教、先教,使用频率低的不教或后教),又要参考学生的习得顺序(当前对不同群体“把”字句的习得顺序的研究比较多),还要考察语法结构本身的难易程度,等等。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权衡各方面因素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编排。我们认为可以把6个构式分散在6课书中分别呈现、加以讲解练习。课与课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而不是集中在一两节课中。具体的编排顺序如下:

初级阶段:

1构式一:位移构式。

2构式二:变化构式。

中级阶段:

3构式三:处置构式

4构式四:认同构式

高级阶段:

5构式五:致使构式

6构式六:不如意构式

我们把构式一排在第一的位置,原因有二:一是此类构式是必用“把”字句的情况;二是该构式动词后的介词宾语形式简单易学、句法形式和语义对应明显,学生较易习得。关于构式二,统计表明,这类构式有着极高的使用频率,本着急用先学的原则可以排在第二,又因为此类句式跟结果补语、情态补语和趋向补语有关联,因此此类构式需在学生学完上述补语后方能进行。

这两个构式基本上对应于《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甲级和乙级大纲的“把”字句结构,因此都安排在初级阶段。

我们把构式三、构式四排在第三,作为中级阶段的教学内容,构式五和六排在最后,作为高级阶段的教学内容,是参考“把”字句的习得顺序研究结果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而来。另外我们在分析“HSK作文动态语料库”时发现,获得HSK高等证书的汉语学习者的作文中极少出现构式五和六的用例,因此我们认为这应该作为高级阶段“把”字句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建议把每一种构式看作一个认知整体,让学生对每一构式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进行整体记忆和模仿,建立“把”字句的不同构式的结构框架,知晓不同构式的语义限制,知道什么时候该用“把”字句并且准确地使用“把”字句,从而提高“把”字句的教学效率,降低偏误率。

三、余 论

本研究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对“把”字句进行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提出了建议。我们认为这只是改善“把”字句教学的第一步。我们还应将设想应用于实践,同时可以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性对照,以此检验新方法的可行性。

[1]Adele E Goldberg.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吴海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

[2]吕文华.“把”字句的语义类型[J].汉语学习,1994,(4).

(责任编辑:范根祥)

H31

A

1008-2700(2014)01-0126-03

2013-08-2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中介语特殊句式习得的化石化现象探析:以汉文化圈的留学生为例》(项目编号13YJC740013)

崔淑燕(1977- ),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与第三语言习得。

猜你喜欢
接受者补语构式
Flu Study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有一种X叫Y”构式的语义认知考察*——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接口探索
基于有限承诺审核的信息传递均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