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培涛,赵 闪,吴 猛
(1.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 合肥 230601;3.安徽大学 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外环境综合影响和作用的结果,也有高校日常管理体制和制度运行机制等问题,还有高校内不同群体的价值文化差异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群体性事件,很多高校会“措手不及”,甚至会“束手无策”。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这些高校对群体性事件防控意识欠缺或较差而未建立起科学而有效的群体性事件防控体系。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核心因素是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人的集体行为作用的结果,而思想意识决定人的行为,因此,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应关注于人的意识、思想和观念。现今,高校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影子,普遍实行的学分制管理使很大一部分学生以学分为学习的导向和目标,而淡化或轻视了精神的熏陶。大学生“这个群体既有对既有社会秩序的认同与遵从,也有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挑战与反叛,并且有创造新规范的冲动;既有对现实的悦纳与对未来的憧憬,又有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未来的迷惘”[1]。现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现象日趋明显,有部分学生已经倾向于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价值观,这会导致部分学生思想混乱、政治观念模糊,对社会重大问题和事件的判断能力不强,看法简单偏激,极易盲从或跟风,也很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三观”的重要途径和渠道,能够稳定和疏导学生的集体情绪,培养学生理性表达的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到位,会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偏差,面临重大事件时会用错误的或者不完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极易导致群体事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与管理的问题。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很多高校在实际的管理中比较重视科研和专业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放在了次要地位,造成很多学生为了考试和学分而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知识的理论性太强,通俗性不够,没有对文理科班进行分类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性教育而不注重思想和价值观的引导教育,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没有很好的将理论知识与社会问题及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很好的结合起来。以上种种问题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缺乏吸引力,起不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形成的目的。其次,大学生辅导员的建设问题。大学生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老师,他们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最能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动向,因此,学生辅导员队伍是防止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中坚力量。当今,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远远跟不上高校的发展速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如很多辅导员对职业发展前景担忧而选择改行或者跳槽,导致职业的归属感不强;有的高校不太重视辅导员的个人发展问题,认为辅导员只是管管学生而已;辅导员的工作太过繁琐,只要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要找辅导员,这就极大地侵占了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最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滞后。现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思想交流和情绪表达的重要场所,成为汇集各种消息和传言的舆论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滞后及不完善,导致网络成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起、蔓延、扩大甚至激化的重要载体和场所。
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 追求利益既是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利益是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关键因素,“冲突是常态的过程,只要有人类存在,利益冲突就不会消失”[3]。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各种矛盾和利益的冲突。高校招生规模短时期内的不断扩大,高校硬件和软件建设远远跟不上扩招带来的需求,这势必导致教育资源的相对紧张和短缺,人均占有教育资源的相对较少或者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如“教学条件较差”、“实验设备老旧”、“住宿环境差”、“天气太热未装空调”、“食堂饭菜难吃还很贵”、“后勤服务不到位”、“占座、抢座现象严重”,等等。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学生交纳一定的学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与学生缴纳费用同等价值的服务。学生会因感觉自身利益的损失而强烈不满,矛头直指学校的管理,他们会采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如果学校有合理的、科学的沟通与对话机制,学生的利益诉求会很及时地反映到管理者那里,管理者会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如果学校的沟通对话机制不顺畅,学生合理的利益诉求无处表达或者表达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利益受损的学生因不满而集体情绪上升,此时可能会产生代表受损学生利益的“学生领袖”,他们会“奔走相告”、“振臂高呼”,学生的集体情绪会大规模的爆发而产生群体性事件。
舆情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个人态度的一种表达,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对象[4]。网络舆情则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5],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高校网络舆情特指与高校相关的网络舆情,是指大学生对互联网传播的社会现象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总和[6]。现今,网络舆情空前的活跃,网民可以在论坛、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对社会重大和热点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大学生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年轻群体,日渐成为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之一,网络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成为大学生信息获取和情绪表达的重要场所,因网络舆情具有相对隐蔽性、随意性、直接性、多元性及传播快速性等特点,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畅谈”、“毫不忌讳”,肆意地表达着自己的情绪和不满。在网络的热议和追捧下,大学生个体行为会受网络群体行为的感染,会产生模仿、顺从等从众行为,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认知行为偏差与失范,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加之网络推手的“煽动”,极易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同时又因大学生居住较为集中、会迅速集聚的特点,加之一些高校疏于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治理,在一些环节中处置、应对不当,最后甚至将网络群体事件演变成了现实的群体性事件。面对严峻而复杂的网络舆情新问题、新情况,高校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理对策,而高校对网络舆情监管总体上还处在不力的状态。
首先,有些高校对网络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未深刻地认识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传播、影响及其危害,未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地分析、引导及预警,未能及时地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好网络舆情数据的发掘、存储、分析和处理,有些高校在网络建设和管理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远远滞后于网络发展的需求速度,至今很多高校还未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以上问题足以说明高校对网络建设的重视不够。
其次,高校网络舆情的制度建设滞后。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针对学校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和规定,使校园管理如校园公共安全、校园公共建设等方面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据有关报道,为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工作,中国网络安全法进入2014年立法计划[7]。网络舆情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势在必行,应加快校园网络环境安全立法和相关网络管理制度的建设。目前,很多高校还未制定规范校园网络言行的管理制度,网络的过度自由主义势必会制造网络秩序的混乱和现实世界的冲突。很多高校对校园网的注册管理、信息和数据交流的审核、监控及过滤、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不良网络信息和谣言的有效处置等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对策。
最后,高校网络舆情的能力建设不足。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的能力不足,至今很多高校还没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中心,大多数高校网络管理中心主要职责是网费的收缴、网络正常运行的日常管理、网络技术设备的升级等常规的网络管理,比较缺乏对网络舆情的数据存储、分析及处理等方面的事务;有些高校没有把涉及网络管理和使用的各个部门有效整合在一起,如建立校党委领导下的网络舆情管理中心,整合校园网服务中心、宣传部网络宣传中心、校团委网站管理办公室、院系网站管理人员、保卫处等机构、人员和设备,形成协同创新和管理的能力;网络舆情技术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不强,很多高校网络管理或服务中心基本上都是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构成,但专业的网络舆情分析师相对较少,还有的高校技术设备更新速度慢,技术设备的落后远远不能适应“大数据”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除了学生个人利益得不到合理补偿的原因外,还有对社会热点和重大问题的不认同或非理性的认知引起的集体情绪突然爆发的原因。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如非理性的思维、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盲从的社会行为、淡薄的法制观念,等等,大学生自身面临的问题需要全面加强思想教育来解决。
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和创新,增强其自身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让主流的意识形态进学生“头脑”,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感,努力培养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要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和教育手段,由传统的“填鸭式”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的双向互动与交流;由以前的纯理论的说教转变为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的信服性教育;由以往的单一的PPT课件和板书授课转变为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创设情景授课;由封闭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开放的实践教学。同时,也要加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教育,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讨论,让大学生深知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自觉维护高校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要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力度。网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视域,不可缺少和忽视。大学生很多新的思想和价值观都来源于网络,网络的文化思想、价值观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网络具有发言的相对隐蔽性、信息的快速传播性、表达意愿的便捷性等特点,这些都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便捷和场所。因此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积极防控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可以在学校的各大网站和校园BBS上积极解读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动态,加强先进舆论的引导,积极宣传报道大学生的先进事迹,集聚校园的正能量;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建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设立群体性事件危害教育模块,包括图片、视频、案例的分析、专家的解读、大学生的讨论等内容,积极鼓励大学生在校园网上进行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交流,并对大学生网络上的思想动态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舆情分析;加强对校园各大论坛和网站的监管力度[8]。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往往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利益受损,通过正常渠道维护自己正当的权益无法实现或者得不到合理补偿,进而被迫采取非正当的途径或者比较激进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权利而引起的。为此,高校应在现有的条件下争取各种资源,努力创造学生个人发展的良好环境,关注学生的切实利益,制定科学的、合理的、人性化的规章管理制度,建构学生与管理者、服务者的平等对话交流机制,改变教师和管理者以往严肃刻板的高高在上的姿态,塑造责任心强、亲和力强、服务意识强的教职工形象,同时也要提高教师和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形成和谐的校园风气。高校应该定期召开大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倾听学生的利益表达,针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改进和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做出合理的解释,争取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校园网站、QQ、邮箱、微博、微信等平台展开与大学生的公平对话与交流,并适时把大学生的问题和校方的解决方案、实施过程和效果公布。也可以在校团委和学生处监管之下,允许和鼓励大学生成立自己的维权部门和组织,学校要充分重视学生维权部门和组织的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努力为同学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维权组织成为大学生可信赖的帮手和伙伴;也可以建立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学校定期组织学生投票选举学生校长助理,成立学生校长助理的办公场所,规定学生校长助理的职权和义务,学生校长助理定期听取和调研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参与学校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会议,让学生助理切实能够参与到高校的管理和改革中。以此,切实为大学生利益表达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政府和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对民众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把网络作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待,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把法制和伦理道德教育扩展到网络领域,用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正能量的网络舆情引导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
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网络信息交流是平等互动的,只有尊重网民自由表达的权利,才能获得网民的认可[9]。高校给予网民充分的自由表达权,对网络舆情重引导、轻管制。在学校的各大网络平台上建立起长效的信息沟通与对话机制。对网络一些不正当或不正确的言论,应及时澄清事实的真相或表达正确的主张和观点,防止错误言论的传播和蔓延,把谣言或谬论的影响降到最低点;如果群体性事件发生,高校应在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的进展和学校为此而付出的努力,切忌为了所谓的不良影响而隐瞒实情或封锁消息,否则会带来更坏的社会影响;应特别关注影响很大的帖子或言论,学校要尽快介入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及时公布于众,彰显学校处处以人为本、以学生利益为先的决心和意志;应在广大教职工、党员、学生干部、积极分子中培养一批政治觉悟高、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的网络“意见领袖”,并充分发挥“领袖”在网民中的感染力、影响力,以此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预警是指从危机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这段时间内,化解和应对危机所采取的必要、有效行动[10]。高校对群体性事件的防控必须应先知、先觉、先行,应成立专门的网络监管部门,规范校内网使用的准则,建立大学生上网的实名注册登记档案,并签订学生网络文明使用的责任书,校园网络技术部门要过滤社会不良的信息进入校园网,防止境内外反动势力的渗透和破坏。同时要建立一支政治素养高和业务水平好的监管队伍,在大量杂乱的信息面前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建立及时规范的舆情收集机制,对于有可能引发学生思想波动的信息要按时归纳上报[8]。对在网上故意或蓄意造谣者,要给予相应的处罚。
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首先,制定周密、详细而科学的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所谓预案,是指根据预测,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亦即预备方案,它包括: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等[11]。高校可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有关专家和相关人员对预案进行论证、更新及演练,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不断地修订预案,确保预案的实时性、适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高校应急管理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主动性和科学性。其次,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现场应对机制。面对出现的网络舆情,高校的应急管理人员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迅速展开工作,严格审核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借助学校的宣传工具及社会的媒体及时、透明地发布现场信息,让公众了解事实的真相,避免各种猜忌、误解及流言的四处传播;及时开展应急沟通对话,协商解决出现的网络舆情问题;动员学校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资源共同参与应急治理,包括学校的教职工、学生、校内外各种媒体及社会力量,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能力。最后,加强网络舆情的治理能力建设。学校应落实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危机心理、媒介素养和安全知识教育,强化师生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需加强对网络舆情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演练,使他们熟悉网络舆情的应急预案、决策原则和处理程序,提高现场处置能力[12]。
高校群体性事件具有突发性、难预测性、扩散性、连锁性、突变性和易被局部放大等特点[13]。因此,在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综合治理中抓住群体性事件的突出问题或主要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深入分析现今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综合治理提供有益的帮助。高校群体性事件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并不是单一学科或某一理论能够解决的,需要多个学科和多种理论的协同创新,并付诸于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才立琴.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分析与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2(6):25-26.
[2][作者不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3]高洪贵.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困境与机制重构——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2(6):40-44.
[4]袁富红.高校网络舆情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2(14):180-181.
[5]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51-52.
[6]黄素君,毕晓光.浅谈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 [J].中国报业,2012(16):183-184.
[7]新京报.我国今年将制定网络安全法[EB/OL].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14-04-18/023929957811.shtml.
[8]徐西平.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策略分析[D].无锡:江南大学,2012.
[9]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6-50.
[10]陶然杰.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初探[J].青年记者,2007(15):73-74.
[11]刘军.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J].理论学习,2009(1):29.
[12]王江屏,晏 妮.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42-243.
[13]刘毅.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舆情预警与应急处置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2(8):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