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
【摘 要】阐述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创业教育的特点,从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整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形成整体性的学习方案、以创业素质提升为核心加强创业教学、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创业教育改革方案。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 高职 创业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37-02
创业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互容式的教育方式,融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为一体,是素质教育精神的体现。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深化,大学生就业难成为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开展创业教育,能扩展学生的就业途径,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有裨益。为此,我国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但从整体上看,还处在起步阶段,教学工作还需要在不断积累和探索的过程中完善。笔者拟在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创业教育改革路径。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创业教育的特点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模式,也叫做半工半读模式,就是学校学习和岗位工作交替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主张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另一部分时间则在企业里工作,或者在学校工作和在企业工作互相交替进行。工学结合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背景下形成的,其根本宗旨是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资源,把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创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创业教育,是建立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的。没有专业教育作为基础,创业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高职院校应把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育计划相融合。在开展创业教育时,融入学生的专业知识,并在顶岗实习中,培养学生具备符合专业发展方向的、适合创业的知识能力。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分析各个专业的特色和各个职业阶段的任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预先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激起创业激情,唤醒创业意识,做好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二,以提高创新素质为目标。作为高职院校,应该承担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社会责任。在工学结合模式中,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本着能力本位的理念,把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计划设置、教学方法改革上融入创业教育理念。
第三,以培养创业能力为核心。现在社会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都是理论型人才,这些人才往往缺乏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然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创业教育,则是通过实践实训平台,在发展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有效融入创业技能训练,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创业教育改革方案
(一)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
高职院校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为此,高职院校应遵循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基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在编制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时,准确定位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全面考虑就业质量、职业定位、学业进步、创业选择等;并且在课程体系中渗透创业教育,以培养职业行动能力和素质教育为主线,形成实现教室和车间、师傅和教师、徒弟和学生、教学和科研、作品和作业“五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整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在教学设置上,高职院校可根据专业对人才素质、技能和知识方面的要求,以培养社会能力、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整合第一课堂和课外的第二课堂。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基础学习平台、专业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平台这三个平台,分学期来开展教学活动。
在基础学习平台上所开展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可以以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为线索,通过气质性格测试和评价、职业倾向测评等活动,来指导学生确定职业发展的理想。同时指导学生编制企业创业计划书,或者选修一些以创业教育为主题的课程或讲座,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为将来自主创业活动奠定基础。在专业学习平台中,应以创新教育为教育活动的主线,通过创新竞赛、技能操作比赛、工作能力测试、科研活动等方式,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在自主学习平台所开展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应以就业指导为主线,通过模拟企业招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参与到企业设计、产品开发的活动中,把就业和专业互相结合起来,并且以创业的态度来从事就业,把就业当做创业活动的开始。
(三)形成整体性的学习方案
职业教育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应把职业教育内容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专业技术能力,而且发挥创新潜力,为学生未来成功自主创业奠定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学习方案。所谓整体性的学习方案,就是把学业教育、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为一体,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为目标,以具有真实职业气氛的生产实训基地、实验实训中心、创新技术研究中心为实施场所,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四)以创业素质提升为核心加强创业教学
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这是高职院校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同时建设以创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如美国百森商学院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为大学生制定了“创业遗传代码”的课程体系,在创业课程的设置上,以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创业机会识别、收获成功等完整的创业过程来代替过去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模仿百森商学院的做法,结合专业的特点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定位创业教育课程,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为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开设一些传授创业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的课程,让学生学会理性地认识创业,并掌握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同时开设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创业课程,解决实际创业问题。在创业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完整展现创业机会识别、资源需求、创业计划、识别企业成长等知识内容。还可以开展“模拟创业”等创业实训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创业意识,发展创业能力。可以结合各个专业的办学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创业实训平台。在实训平台中,可以融合创业创新实训、专业课实训、顶岗实习这三大板块,对学生开展创业生涯的规划教育。
(五)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创业教育的开展,需要创业服务体系来支撑。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面共同努力。高职院校作为创业服务体系的重要实施者,应和政府、企业一起构建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制定完善的就业扶持制度,保证创业教育得以落实。为此,高职院校应大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在建设创业教育实训基地上,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就是在学校里面建设的创业园、创业基地或者高仿真的创业实验室。学校除为创业基地提供资金、场地和人员上的帮助和支持,尽力营造适合学生创业的平台外,还可提供一些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减免税费服务、创业资金补贴等,为创业实践教育的开展提供完善的服务工作。为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可加强和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如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势,在企业内部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模拟创业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工学结合的创业教育开展提供机会。
(六)加强师资培养
高职院校应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通过企业顶岗挂职、进修、在企业兼职等多种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能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创业指导教师,从而推动创业实践项目正常运转和整体运作。同时,应注重对参加顶岗实习的专职教师的培训工作。目前访问工程师制度在企业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但为了让学生学习到创业经营的隐性知识,教师自己应掌握这些隐性知识。学校可以通过校企联盟的方式,鼓励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通过工教结合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且获得企业经营的实践经验。而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有工作经验的教师,在学习企业隐形经营管理知识的时候,也能为企业经营发展出谋划策。长时期的合作,能促进校企合作力度加大,加深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范围和深度,拥有实践理论知识的教师,也能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经营管理知识。
(七)建设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
为促进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的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可以推进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如在校园里开展创业故事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创意创新设计大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创业过程,调动参加创业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丁敬敏,陈炳和,王生雨.基于职教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
[2]仇志海,洪霄.依托专业开展创业教育范式研究[J].理论导报,2010(2)
[3]李海宗,郭欲丹.论我国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课题(2013C156)
【作者简介】潘 峰(1976- ),男,江苏常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