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中审美价值观的认识与实践

2014-04-03 05:40高银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想象教材情境

高银平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遵循美育规律,坚持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欣赏与活动相结合、语言描述与想象相结合、知识技能与发挥表现相结合,使学生感受音乐的形态美、动作美、内涵美、创造美。

音乐教育 审美价值观课程改革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新的音乐课程改革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感受音乐的形态美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与美术都是情感艺术,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就是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感官、两个侧面去感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有人说音乐也是一幅画,是用情感作色彩、旋律作线条描绘出的用听觉去观察的心灵之画。音乐中有do、re、mi、fa、so、la、si,而美术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多么奇妙的事啊。

听,是音乐的学习的重要手段。听,就是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加强记忆与锻炼思维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由于受学生个体生活、环境、知识、经历的限制,不可能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和意境都有深刻的理解,仅靠听很难深切感受音乐的美。所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利用好教材中的彩图。例如,湘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德彪西的《月光》一课中的插图就一目了然地展现了音乐所描绘的景象。我在教学生欣赏之前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这样就直接帮助他们感知和理解了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对乐曲的理解就更准确、更形象。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录像、CD、VCD等,并通过图像、文字、音响特别是声音与画面的同步处理,展示音乐表现的意境,让动听的旋律与变幻的画面结合起来。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乐曲时,我根据音乐制作了简单的动画,每段都配上一个情节动画,帮助学生分析音乐。这样,借助多媒体的功能学生很快了解了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不仅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其注意力,更提高了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视觉与听觉的互相配合,使得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多姿多彩。

二、听赏与律动相结合,感受音乐的动作美

《诗经·大序》曰:“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与音乐,本就是一对孪生姐妹。音乐的一些显著特征如速度、节奏、力度等本身就具有活跃的动作性,音乐特征的发展变化(如力度变化、节奏变化)和不同的风格(如进行曲、摇篮曲)仅靠欣赏或者讲解,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无法在记忆中烙下烙印。只有通过身体的律动、舞蹈动作等才能作出反应,才能事半功倍。如在教唱《歌唱祖国》时,我启发学生: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这首进行曲速度的歌曲呢?有的学生用跺脚,有些学生很自然地踏起正步,有的用甩胳膊等。这样学生不但了解了进行曲而且还能体会到旋律的强弱。还有我在教完《举杯祝福》这首歌曲后,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首歌曲进行舞蹈创编。让学生边唱边跳这样学生更能感受音乐的动作美。“情有所感,心有所动”,当把音乐的欣赏与活动结合起来,使整个音乐学习过程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音乐的动作美就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三、想象与语言描绘相结合,感受音乐的内涵美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情感体验,其心理过程是感知——想象——体验——理解。想象不是幻觉,它是以感知作为基础的思维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想象离不开教师恰当的语言描绘。记得有一次,学生在欣赏《野蜂飞舞》时把可爱勤劳的小蜜蜂,有的想象成了苍蝇,这显然与音乐内容不符。于是我让大家来说一说蜜蜂和苍蝇有什么不同,然后再结合音乐分析出音乐所描写的是什么。显然,教师的语言描绘帮助了学生更准确地欣赏了音乐。还有一次,看了《百鸟朝凤》的插图,学生大多这样说:“草地上百鸟在悠闲地踱步,凤凰站在中央的石头上。”其实,重要的是注意百鸟与凤凰的神态是什么样子的?它们为什么是这个神态呢?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材的教学目的通过语言描绘引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用语言展示想象。语言描述时要求不重复,你想,我也想,你这样想,我那样想,逐步把学生带入奇妙的音乐世界。这样才能将形象感知和情绪体验围绕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深深感受到音乐的内涵美。

四、模仿表现与知识技能相结合,感受音乐的创造美

新课标要求现代音乐教育的目的已经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教师应尽量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现、自主地创造。比如,在感受《百鸟朝凤》的音乐形象时,学生欣赏了一段鸟叫虫鸣的乐曲,他们听后,会认为是杜鹃、喜鹊、蛐蛐等的叫声。学生们争先发言,各抒己见、相互补充,使得音乐形象更清晰、更准确、更生动、也更丰满;在欣赏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歌唱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时,我先让学生交流音乐所表现的意境,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描绘祝福祖国的画卷。结果,许多学生运用了丰富的线条、鲜艳的色彩、精致的图案来表示他们的祝福,展现他们的才能,真是美的享受。再如在学习乌孜别克族民歌《举杯祝福》时,我和我的学生们通过改变节拍、节奏、速度、强弱关系进行旋律的二度创作,将2/4拍XX热情欢快的旋律改编成3/4拍XX X具有舒缓优美的旋律,这样旋律的情绪立刻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学生都感觉自己是一个作曲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应努力引导学生真正地感受音乐的形态美、动作美、内涵美、创造美,提高他们鉴赏音乐的能力,形成审美情操,完善学生人格的发展,那么我们的音乐教育一定能丰富多彩,日臻完美。

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魏晓红王艳红马志红(山东省昌邑市龙池镇龙池小学)

音乐情境音乐美学生我国著名的艺术家曾经说过:“音乐,能够让人感受到最大的快乐;音乐是人生生命中的一股清泉,能够最大限度地陶冶人的情操。”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喜欢上音乐课,更加喜欢音乐欣赏,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必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来为学生营造更加理想的音乐课堂,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魅力,感受音乐之美,从而让学生爱上音乐课。

一、以多媒体再现情境

音乐是诉诸于人类的听觉,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微妙、神奇而强烈的,是情感的传递;而图画诉诸于人类的视觉,是一种图形语言,能够给予人以鲜明而形象的感官刺激,更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可以实现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调动,使学生如临其境,可以走进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更能够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张开想象与思维的翅膀,享受音乐之美,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带给我们多种感官刺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运用多媒体来再现情境,用形象的图片、直观的画面来表现作品,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的真挚、意境的优美,让学生感受美、想象美、发现美。

二、以精彩活动展现情境

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心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其根源就在于源于生活与自然,因此在学习时,我们也不能只是将学生的视野限制在文字教材上,而是要带领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让学生有更多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聆听最美妙、最真实的音乐,感受着真实、真挚、自然与纯真。对此我们需要立足教材,同时又要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大胆调整,开发校本教学资源,挖掘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音乐元素,带领学生一起去发现、去创造。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感受最简单、最真实而又最奇妙的音乐。

三、以情景表演体验情境

音乐与表演是一对孪生姐妹,表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走进作品,深入理解、真切体验,而且让学生自己来表演更能展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独特的感受。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学生喜爱表演、善于表演的天性,让学生成为作品的主角,用一系列的情景表演来体验情境,从而让学生作品的人物、情境、意境等有一个更为直接而全面的感受。这样可以大大拉近学生与音乐教学、与教材的关系,使学生对音乐教学产生更大的期待与向往,可以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动机,闪现个性与创新的火花,这样的教学自然会取得成功。同时学生更能够将音乐与生活结合起来,自己就是作品的主角,更能深入音乐作品,强化学生的心理体验与情感体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之美、学习的乐趣,这样更利于学生音乐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想象教材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快乐的想象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