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培养*

2014-04-03 04:24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慎独自律道德

汤 颖

(浙江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人类从此不仅可畅达现实世界也可漫游“虚拟世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们提供快捷的信息获取途径和丰富的娱乐方式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青少年网瘾、网络犯罪等等。可以说,网络的普及冲击了我们原有的社会伦理道德,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严峻挑战。抓好网络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培养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和现实任务。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

“2013年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1]网络主体呈现年轻化,主要是以青少年为主,他们学习能力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较快,是网络的主力军。但是调查显示:网络与犯罪有一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

尽管大学生是网络群体中文化程度较高的一部分,但由于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上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也极易受到网络文化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果大学生不能清晰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就会导致网络行为失范,产生下述多种危机。

人际交往危机。如今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入学必备的两种电子产品,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对电脑和手机的使用远离了家长购入时的初衷。电脑和手机并不仅仅是学习和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承担了很多人多数时间的娱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蹲网吧”的高校学生越来越少,但是上网的人数每年在不断增加。由于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越来越多的学生将时间花在网络中,特别是手机上网时间明显增加。很多大学生迷恋以“QQ”、“MSN”、“微博”、“微信”、“人人”等为主的网络聊天,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时间的70%是浏览社交平台。由于个人电脑的普及,人际交往变成了人机交往,其过程颇为私密、隐蔽。此外还有很多大学生,特别是男生沉湎于网络游戏,在全国各个高校因为玩网游而休学、退学的学生屡见不鲜。一方面,现实的人际交往的减少,削弱了大学生社会化的速度和程度,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另一方面,在这种交往中往往都是以虚拟的身份进行,毫无真实感,很多人甚至把网络交往当成游戏。

信息污染危机。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收集平台。在市场化的今天,许多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和不法分子利欲熏心,为了经济利益,不惜在网络上发布各种低俗信息来吸引网民。因此,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黄、赌、毒信息。尽管国家和政府严厉打击黄色网页,但是还有大量的色情网站存在。“统计表明,60%的青少年是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的,而接触过网络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有性犯罪的行为或动机。”[2]有些大学生特别是男生经常浏览黄色网页,甚至下载黄色影片,并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近日,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大谣”的落网证明了网络谣言的大量存在这一事实。这些不良信息侵蚀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的心理和人格容易出现扭曲。

行为失范危机。大学生作为网络主体中的高学历群体,他们的网络应用总体上优于普通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有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制作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窃取他人信息、“黑”他人网页、散播谣言、肆意辱骂他人之现象。网络的虚拟性,也为犯罪提供了天然的土壤。有些高校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欺骗他人情感和钱财。很多学生受网络小说和暴力游戏的启发,出现一些高智能、高技术和高危害性的犯罪行为。由于网络的发展,最近几年连续曝光一些知名大学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论文抄袭、剽窃的事件。2005年1月10日,南开大学公布张爱民博士论文抄袭的处理决议;2008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曾报道了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贾某因抄袭被检举而受到取消硕士资格的处罚。网络的普及也使得许多不学无术的大学生有了新的“学习方法”,即学术上作弊。他们付费在网络中购买论文、请枪手考试、抄写他人科研成果,严重违背了科研诚信的宗旨。

人格异化危机。许多大学生迷恋上网,倾向于从虚拟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心理上,他们患上一种叫“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心理疾病,这些人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只有在网络中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上网时出现异常情绪体验,出现厌学情绪,现实人际关系恶化。在生理上,长时间上网,造成大学生视力下降、免疫力低下,容易患上腰椎病、颈椎病、鼠标手等疾病。一些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抓住所有时间上网,夸张地说他们连发呆的时间都失去了。网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是人统治技术。而现实中,网络变成了异己的力量,很多大学生被网络统治,变成了“网虫”。

二、儒家“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自律的契合

中国古人用“慎独”一词来强调个人独处时坚持内心的道德法则,克己省身的思想。“慎独”精神是指在独处时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小心谨慎,严于律己。《哲学大辞典》将“慎独”解释为:“当独处而无人觉察时,仍谨慎地使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德标准”[3]。“慎独”在英文中译为“self restraining in privacy”、由此可以看出,它是指无论有无他人监督道德主体始终坚持道德原则。“慎独”精神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是人们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的主要途径之一。“慎独”精神简单来说就是指人们在为人做事时,即使没有其他人目睹,也要谨慎小心,严于律己,遵守道德。慎独是对自律的一种升华,它更加强调当道德主体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条件下依然坚持道德准则和规范。中华民族一向有着“慎独”的优良传统,一些清官、先贤多以“慎独”二字时刻提醒自己自律。

“慎独”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慎独”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庸》中:“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道是不能背离的,这里的“道”就是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也要谨言慎行,在他人还未听闻时也常唯恐有失。《大学》中也提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为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恶恶臭和好好色本来是人的正常心理,只有这样才算是意念诚实、毫不掩饰,就是说君子在独处时要谨慎才能心安理得。与君子正好相反的是小人,“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小人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什么坏事都敢做。慎独既是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又是一种道德情操与一种心安理得的道德境界。张载认为“慎独”更体现在独处的时候和细微的地方,他指出“人有是新在隐微,必乘间而见,故君子随处幽独,防亦不懈”。“至宋代,朱熹注《大学》、《中庸》,把慎独归结为一种涵养学识的功夫。在朱熹看来,‘慎独’即是在‘他人未及知而己所独知之地’去恶存善,遏人欲而存天理”。[4]明末著名思想家李二曲曾对“慎独”的境界作过描述:“暗室屋漏一如大庭广众之中,表里精粗,无一或苟。明可以对人对天,幽可以执鬼执神。”他认为,能不能坚持慎独,表里如一,没有苟且,是人们得以区分忠与奸、人与禽的重要标志。慎独以高度关注道德主体的内观为特征,超越了外在道德规范的形式,是道德个体内心道德本性的自我超越。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传承性。道德由社会存在决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网络普及化的背景下,道德也要适应社会生活网络化的客观现实,将网络世界囊括进道德的制约范畴。“慎独”思想是儒家文化中重要的思想,是古代许多贤人的人生信条。“慎独”作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在今天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虚拟世界中,意义深远。

“慎独”本质上说来与自律有很大的关系,二者都是强调道德主体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自律”和“他律”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相生相克的两个概念,而“慎独”却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髓的积累。“慎独”相对于“自律”而言,更强调一个“独”字。也就是说,不管有无他人,即使是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道德主体仍然能够坚守内心的道德信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这种坚持不是明显或隐藏的外在力量约束使然,自始至终能够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它是道德主体自身的选择,是道德主体一种精神上的高度自由和自觉。

网络中的信息传输都是以代码的形式进行,因而大大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很多时候,人们是以“网络人”、“虚拟人”的身份存在,每个人都是“在场”又“不在场”。这种真实身份的缺失,使得网络上的这种匿名行为更加随机和不确定。在没有现实道德的规范和社会舆论监督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觉得在网络世界中极其“自由”,进而出现一些失范言行。“慎独”作为儒家传统的修身方法要求道德主体在独处和无监督的情况下,恪守道德规范,自始至终谨慎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维护自身的道德品质。在虚拟世界中,无论匿名与否,道德主体都应坚守自己的内心信念,选择和遵从网络道德规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大学校园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地区,很多学生不仅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还有平板电脑等设备。个人上网终端的增加和普及也使个人的上网行为越来越私人化、隐蔽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网络道德示范的行为受到的外在制约就越小,被发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大学》中提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为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相反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能否做到“慎独”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诚然,人们出现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言行可能没有被他人知晓,但是,于行为者本身是良心不安的。所谓“慎独”要求道德主体要“诚其意”,做到不自欺、光明磊落。“慎独”思想恰好符合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需要,对大学生提出了守独自控的要求,它促使大学生学会在“独”的情况下更加“慎”。

三、倡导“慎独”加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培养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自律是大学生网络德育的本质追求和终极目标。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极易受到网络中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倡导儒家“慎独”思想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网络文明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基于网络的特点,加强大学生“慎独”思想的宣传和教育,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达到自制、自省和自觉的道德境地。

倡导“慎独”,引导大学生自制。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充斥着“许多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这些信息经过精美的包装往往对大学生极具诱惑力。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好奇心强、自制力弱,对于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不能清醒地加以辨认,极易被不良信息所诱惑,甚至铤而走险。加强“慎独”思想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使他们做到在隐蔽的网络环境中严于律己,提高自我的约束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控制自己的言行,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倡导“慎独”,引导大学生自省。 “重视大学生作为网络主体的自我道德塑造和自我道德提升,对于网络社会的良好发展与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实现这一作用的关键便是‘自律’,从自身做起,通过反省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并且努力克服自己网络中的非道德行为,并在网络道德实践中不断改进自身的缺点,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达到道德自律。”[5]早在两千多年前,《论语》里就记载了曾参“吾日三省吾身”的例子。荀子也指出“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自躬反省是儒家文化中重要的自我修养方法。“慎独”思想要求大学生在没有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也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常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自觉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防患于未然。

倡导“慎独”,引导大学生自觉。道德的最终目的就是道德主体的自律。通过“慎独”思想的教育,促使大学生能够自愿践行网络道德规范,将此作为自己人生长远的目标和任务,并落实到网络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去。网络的自由性、互动性、隐蔽性的特点要求唤醒道德主体内心的自觉性,认识到尊重网络规则的意义,树立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追求,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网络自律并不是说在某一件事情或某一段时间的恪守道德准则,而是将网络道德内化于心,作为自己终身的道德追求持之以恒地加以践行。能否做到自觉是检查大学生网络主体“慎独”意识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网络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目标。把“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德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成为有自律意识的网民对于加强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文明的网络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t20130717_40664.htm.

[2]孙少晶.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青年研究,1997(7).

[3]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6699.

[4]尹文汉.论刘宗周的慎独学说[J].池州师专学报,2000(2).

[5]王贤卿.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07.

猜你喜欢
慎独自律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能自律者为俊杰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以他律促自律
“慎独”的境界
从“慎独”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