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兴趣导向高职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2014-04-03 04:24金孟霞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创新能力指导老师

金孟霞,金 亮

(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 信息工程系,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一、引言

兴趣指兴致[1],即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求知、探索和实践,并在求知、探索与实践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对高职学生而言,每一门专业课将来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就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有所侧重,将自己的兴趣专业作为主攻方向。有共同专业兴趣方向的学生则可以组成活动小组,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生产一线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责。提升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这里所说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专业实践能力[2],包括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运用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技术应用水平,以及解决技术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意志力和信念等素质。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潜能[3],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学校培养过程的优劣,深刻影响着学生创新潜能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由社会的需求、学生自身的需求和学校良性发展的需求等多方面需求决定的,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就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也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良性发展,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在当前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高职教育中,适应市场需求与专业相关联的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很少,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毕业生“恍恍惚惚几年时间过去了,专业知识什么都懂点,可没有一样是自己擅长或精通的”;就业市场需要大批人才,可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岗位。面对这种局面,急需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结合专业和学生的兴趣设置合适的专业兴趣小组,充分利用高职学生富裕的闲暇时间,对课堂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进一步加强和提升,让学生在兴趣中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研究的保障条件

(一)高职院校硬件条件齐备:高职学校有着大量与所开设专业相适应的实验实训设备,这些设备在充分满足各专业教学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此为开展专业兴趣小组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硬件保证。在业余时间,专业兴趣小组的学生则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在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有目的地学习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知识。

(二)高职生业余时间充裕: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课业负担比较轻,学习压力比较小,没有升学压力,学生只要抓紧课堂时间并利用极少的业余时间,就能顺利完成学业,因此高职学生有着大量的业余时间,这为开展专业兴趣小组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三)指导教师有保证:高职学校的老师,其责任就是教会学生有一技之长。高职学校有与所开设专业对应的专业课和基础课老师,更有相当一部分的“双师型”老师,老师在做好教学常规之余,有一定的富裕时间,且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来承担专业兴趣小组的指导任务。

所以,不管从软件、硬件还是时间、空间各方面看,高职学校有充分的条件开展专业兴趣小组活动。

四、专业兴趣小组的创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4],学习者有了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内部学习动机就较强,学生则会以饱满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即使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也不会轻言放弃。对高职生而言,每一门专业课将来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就业方向,学生不必对每一门专业课都精通掌握,系院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专业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进行选择,将自己的兴趣专业作为主攻方向,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就可以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做到更深入的专研。

(一)市场需求分析

为了解市场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计算机专业方向的需求,我们调查了30多家招聘高职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并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其所需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计算机专业能力进行统计。发现就业能力需求排在前面几位的依次为敬业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与抗挫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等。这也表明,提升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计算机专业的岗位需求,就目前及未来几年的需求趋势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网站设计、软件编程、美工、动画制作、综合布线、网管、办公管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岗位,虽然这几年市场对计算机的需求总体成下降趋势,但个别岗位却是成上升态势,一些网站公司和软件公司需求的毕业生不是理论上有多强的学生,而是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上岗后能迅速适应且动手做事情的毕业生。我们培养的高职生是大专层次,就业时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向往高收入岗位可自己的技术水平又太低,低岗位又不想屈就,所以亟需我们高职学校培养专且尖的毕业生。

(二)学生的兴趣爱好

根据生源和计算机技术近期可能的发展方向,我们设计了计算机类学生专业兴趣的调查表,了解他们的专业兴趣。发放了40张调查表,回收有效调查表40张,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显示网站设计、计算机系统维护、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管理等专业方向较受学生欢迎。通过此次调查,了解了学生的专业兴趣,结合已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为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兴趣小组、提高学生对专业方向的满意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提供了依据。

(三)课程设置的分析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课程以健全的人格为核心,以企业的基本需求为导向,以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弱化理论深度,重点突出职业特点与职业技能,体现实用与实践特色。所以在设置课程时首先贴近市场需求,让专业课程设置更符合行业技术的需求,培养出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其次课程设置动态调整,紧跟时代步伐,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不断地进行调整、补充和更新,使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真正做到教育服务于社会。另外课程设置以技能强化为主,理论专业课的设置为辅,理论知识应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精选,以够用为度。最后将岗位课程系统化,比如网站设计,从程序设计基础、到网页编程基础、网络数据库、动态网页编程技术、常见网站架设与维护等课程进行系统化地学习。

(四)确定兴趣小组

根据以上分析成立了高级办公管理、美工、动画制作、综合布线、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软件编程、网站编程等专业兴趣小组。在兴趣小组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发现典型性问题和项目完成后,老师指导小组组织交流展示并考核评价,一方面是总结分析项目训练的过程和方法,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内化;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创新,探索利用新技能创造有特色的作品,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兴趣小组从事项目学习。

(五)指导老师的选定

指导老师决定着兴趣小组能否顺利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目标,是充分发挥专业兴趣小组作用的关键,所以系里选拔一些有丰富项目工程经验、善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担任专业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

为确保指导质量[5],采用双向选择,原则上每名导师每学年最多指导4名学生,导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最终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发展现状,确定“导师——学生”的双向关系。然后再有导师依据市场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方向量身定制项目和培养计划。对于指导教师要规定明确的目标任务,要把指导专业兴趣小组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制定奖惩制度,提高教师参与指导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实践推广情况

针对就业市场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专业兴趣小组以来,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了,去网吧的学生少了,在宿舍闲呆着无聊的学生没有了,和老师主动交流、咨询问题的学生多了。实践证明,通过专业兴趣小组的方式,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确立自己的方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了,专业性水平更高了,创新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一个层次,就业率也明显的提高了,就业岗位比以往也有了相对的提升。

六、总结

建立专业兴趣小组,开展针对性的学习,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这样既合理利用了高职生富裕的课外时间,也在兴趣中培养和提升了高职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做到了“一技在手,就业无忧”。

参考文献:

[1]童腮军,范安平.大学生专业类型与专业兴趣吻合程度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5).

[2]陆慧娟,高波涌.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20):156-158.

[3]宋晓梦.培养创新人才,中外大学校长怎么看[N].光明日报,2006-7-19(8).

[4]徐新灶,林良,夫徐明.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0(8):28-29.

[5]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8).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创新能力指导老师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就差半分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妙求人数
失踪的十元钱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