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衍淼王美萍常淑敏
国内外一系列研究已经证实利他行为具有内隐性和无意识性[1-2]。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内隐利他行为尚无明确的定义。本文参照内隐攻击性的界定[3],将内隐利他行为定义为个体通过内省或自我报告(意识层面上)无法识别或无法正确识别的,却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潜在影响的帮助他人的行为倾向。
随着对利他行为研究的深入,人们试图揭示利他行为的产生机制。一系列研究表明移情是导致利他行为的重要成分[4-5]。Batson提出的“移情利他假设”揭示了高移情个体比低移情个体更可能做出利他行为。另外,Hoffman提出的移情、道德原则与亲社会行为的三叠式推理进一步阐述了移情作为动机因素直接引发利他行为,及其与道德原则共同作用促使利他行为发生的机制[2,5]。利他行为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情境因素对利他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6],比如Latané和Darley经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提出了“旁观者效应”,即一个紧急情形中如果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就会使得旁观者无动于衷。外显利他行为的研究发现,情境对利他行为的发生具有调节效应,在陌生人需要帮助而又有潜在危险的情境中,男性更可能提供帮助,但在较为安全的情境中,女性提供帮助的比例稍微大一些[6]。但是,目前有关内隐利他行为的研究尚未涉及到情境因素,而有关内隐攻击性的研究已经发现情境对内隐攻击性具有重要影响[7],为本研究提供了参考,因而本研究拟探讨在安全和危险情境下的内隐利他行为的差异。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通过内隐联想测验考察移情水平和情境危险性对大学生内隐利他行为的影响。此外,国内的研究在内隐利他行为的性别差异上尚存在分歧[1-2],鉴于此,本研究还将考虑内隐利他行为的性别差异问题。
1.1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从山东省某高校选取104名本科生(男生49人,女生55人),平均(21.78±1.56)岁,均为自愿参加,被试的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熟悉电脑操作,近期内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
1.2 方法
1.2.1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RI-C)采用台湾学者詹志禹修订的Davis人际反应量表中文版(IRI-C)。该量表共22个项目,包括4个因子:观点采择、想象力、共情性关心和个人痛苦[8]。量表采用5点记分,0~4分别代表“不恰当、有一点恰当、还算恰当、恰当、很恰当”,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移情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IRI-C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1.2.2 测量内隐利他行为的实验仪器及材料采用EPrime软件,参照美国Inquisite专业心理软件公司的IAT软件编制实验程序,在PC机上进行实验操作。内隐联想测验(IAT)所用实验材料有两类:图片和词汇。图片材料从网络收集获得,通过Photoshop软件处理制作成4种情境图片,分别为:“安全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危险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安全情境下的非利他行为”、“危险情境下的非利他行为”。每种情境图片各20张,共80张。图片统一制作成高度为5.05cm和宽度为6.67cm,再请6位心理学专家对80张图片进行评定,选择最符合以上4种实验情境的图片各5张共20张作为实验材料。词汇材料选用“自我”和“他人”两个词语作为目标词[9],属性词包含5个用来描述表示“自我”的词语以及5个用来描述表示“他人”的词汇。描述“自我”词汇为:自己、自我、我们、我的、咱们。描述“他人”词汇为:他们、别人、外人、他人、她们[9]。
本实验中图片(目标概念)进行如下配对设计:IAT1:安全情境利他行为vs安全情境非利他行为;IAT2:危险情境利他行为vs危险情境非利他行为。测验过程中,在屏幕的左上方和右上方分别呈现类别标签(属性词),在屏幕中央呈现图片和词汇(目标概念),若被试将归为左侧类别,则按键盘上的"F"键;如果将图片或词汇归为右侧类别,则按键盘上的"J"键。需要被试根据要求按键反应后才会出现下个刺激,正确反应与下一个刺激呈现的间隔为400ms。
1.3 实验程序第一步,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测量全部被试的移情水平,剔除做答不认真的被试4人,最终获得有效数据98份。根据移情水平得分筛选出两端各27%的被试构成移情水平高分组和低分组(若第27个或第73个百分位处有多个相同得分的被试,也一并选中),最终共筛选出55人(高移情组29人,低移情组26人)进行第二步实验。第二步,内隐利他行为测试。每名被试都进行安全情境和危险情境两种IAT测验,2个IAT测验的顺序随机。为了避免顺序效应,进行每个IAT的实际测试时,相容联结任务和不相容联结任务出现的顺序先后颠倒(一半被试先进行相容联结任务在前的任务,另一半被试先进行不相容联结任务在前的任务)。每完成一个IAT任务请被试稍作休息后再继续下一个IAT任务。请被试按程序中的指导语完成实验,其反应时和错误率由实验程序自动记录。
1.4 统计处理实验结束后,输出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剔除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将反应时大于3000ms的数值以3000ms计,低于300ms的数值以300ms计,不对错误反应时做任何处理[2]。将“目标-属性”不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减去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得出IAT反应时效应值,之后将每一个项目反应时做自然对数转换后,计算相容和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对数平均值,它们之间的差值即为IAT对数效应值[2,9]。最终获得51个有效数据,其中男生23名,女生28名;顺序组26名,逆序组25名。进一步使用SPSS 13.0进行单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2.1 被试的内隐利他倾向分析表1呈现了被试的相容联合任务、不相容联合任务和IAT效应值的反应时和对数值。为了探讨个体的利他行为是否存在内隐倾向,对IAT效应值进行单样本t检验,发现不论在安全情境还是危险情境下均表示出显著的IAT效应[t(50)=8.22,P<0.001;t(50)=9.00,P<0.001],由此可以看出,在两种情境下利他行为均表现出内隐倾向。此外,对顺序组和逆序组的IAT效应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即不存在顺序效应。
表1 被试的IAT反应时和对数值统计(±s)
表1 被试的IAT反应时和对数值统计(±s)
项目相容联合任务不相容联合任务IAT 效应值安全情境反应时859.62±184.211031.55±236.49171.93±149.42对数值6.68±0.186.85±0.200.17±0.12危险情境反应时843.43±137.381037.42±213.77193.99±153.89对数值6.67±0.156.83±0.230.18±0.12
2.1.1 男女大学生的内隐利他倾向分析分别对男女生的IAT效应值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境下,男女生的利他行为均存在内隐利他倾向,见表2。因而,进一步考察内隐利他倾向的性别差异,发现性别差异不显著。
表2 男女生在两种情境下的IAT效应值(±s)
表2 男女生在两种情境下的IAT效应值(±s)
项目男生女生安全情境反应时162.86±137.28179.38±160.82对数值0.17±0.140.17±0.14危险情境反应时164.34±156.20218.35±150.37对数值0.16±0.120.19±0.13
2.1.2 高低移情组大学生内隐利他倾向分析分别对高低移情组大学生的IAT效应值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境下,高低移情组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均表现出自动化特征,即高低移情者均存在内隐利他倾向,表明内隐利他行为的普遍性,见表3。此外,对高低移情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高分组移情能力显著高于低分组[t(49)=-12.37,P<0.001],这说明移情的分组是合适的。
2.2 移情与情境对内隐利他行为的影响以移情水平为被试间变量,以情境为被试内变量,以IAT反应时效应值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情境的主效应不显著;移情的主效应显著[F(1,49)=10.62,P<0.01],高移情被试内隐利他行为显著高于低移情被试;移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显著[F(1,49)=4.60,P<0.05]。对移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发现高移情者在安全情境下内隐利他行为显著高于低移情者[F(1,49)=18.11,P<0.001];而在危险情境下,两组差异不显著。
表3 高低移情者在两种情境下的IAT效应值±s)
表3 高低移情者在两种情境下的IAT效应值±s)
高移情者低移情者安全情境反应时244.39±142.5090.42±111.项目14 75对数值0.23±0.120.10±0.08危险情境反应时213.24±147.86172.34±160.73对数值0.20±0.110.16±0.
本研究探讨了移情和情境对大学生内隐利他行为的影响。与先前的研究[1-2]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具有内隐利他行为,更倾向于把自我概念与利他行为的评价联系起来,并且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不仅如此,内隐利他行为在高低移情组中均存在,证实了内隐利他行为的普遍性。关于内隐利他效应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概念与利他性概念的联结是个体头脑中网络联结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对其加工更容易,反应时间更短,表现出个体的内隐利他倾向[3]。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种情境下内隐利他行为均不存在性别差异,与国内研究者[2,10]对于中学生和研究生的内隐利他行为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的结果相同。同时,这也验证了杨治良等人关于内隐社会认知几乎不受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特别是不受性别社会要求影响的观点[11]。
利他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受到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共同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安全情境下,高移情者的内隐利他行为显著高于低移情者,在危险情境下,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在前人研究[2]的基础上,我们推测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不同的人大脑中存在不同的内隐利他联结网络的启动阈值,只有当情境线索的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才会激活内隐利他联结网络,从而表现出利他行为。从本实验研究可以看出,在安全情境下,高移情者的内隐利他行为显著高于低移情者,我们推测这可能是相比低移情者,高移情者内隐利他联结网络的启动阈值较低,当出现情境线索强度较低的安全情境时,只能启动高移情者的内隐利他联结网络,使其表现出较高的利他行为,而低移情者在缺少强烈的情境线索启动的情况下则表现出较低的内隐利他行为;当危险情境线索呈现时,这种情境线索的强度足够大,不仅启动了高移情者的内隐利他联结网络,也启动了低移情者的内隐利他联结网络,因而,在危险情境中高移情者与低移情者的内隐利他行为没有显著差异。此外,有关催产素受体基因的研究也为该结果的解释提供了新的方向,最近的研究发现催产素受体基因会影响个体的移情水平[12],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移情水平较高并且有研究显示携带这一基因型的个体对社会环境的敏感性更高[13],因而我们推测高低移情者具有不同的环境敏感性,低移情者对环境更不敏感,只有在危险情境下才做出利他反应,而高移情者则对环境较为敏感,容易发生利他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也不难发现,有些人平时看上去冷漠无情,但却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本研究的结果就为这种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没有探讨两种情境下的外显利他行为,所以,是否产生内隐和外显的实验性分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其次,本研究主要关注移情和情境对本科生内隐利他行为的影响,没有涉及年龄变量,但是,Seger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移情能力会逐步提高[14]。而且,移情与利他行为的关系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入年龄变量考察不同年龄段被试的内隐利他行为,以扩大研究结论的推广和适用范围。第三,被试移情水平的测量是用自评量表进行的,或许会因为社会赞许效应而引起人们的质疑,但是,研究表明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具有较好的跨时间稳定性[8]。同时临床与非临床人群中Cronbach's α系数、重测信度、结构效度结果趋于一致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跨样本一致性[9]。
今后的研究中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考察年龄因素以及进行与外显利他行为的对比性研究,更加深入地探索移情水平与情境线索在内隐利他行为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1] 汪伟.IAT在内隐助人态度上的应用[J].心理学探新,2008,28(3):93-96
[2] 蒋达,王歆睿,傅丽,等.内隐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1):79-82
[3] 方从慧.内隐攻击性研究进展[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7(3):73-75
[4] Batson C D,Eklund J H,Chermok V L,et al.An additional antecedent of empathic concern:Valuing the welfare of the person in need[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3:65-74
[5] Hoffman M L.Empathy and moral developmen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108-125
[6]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6-299
[7] 朱婵媚.不同攻击情境下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D].广东:华南师范大学,2007
[8] 张凤凤,董毅,汪凯,等.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155-157
[9] 张雯.大学生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与利他倾向的关系[D].河南:河南大学,2010
[10] 薛飞,褚勇杰,郝红艳,等.研究生利他倾向的内隐联想测验[C].河南: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774
[11] 徐大真,杨治良.内隐社会认知中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4):100-103
[12] Rodrigues S M,Saslow L R,Garcia N,et al.Oxytocin receptor genetic variation relates to empathy and stress reactivity in humans[J].PNAS,2009,106(50):21437-21441
[13] Kim H S,Sherman D K,Sasaki J Y,et al.Culture,distress,and oxytocin receptor polymorphism(OXTR)interact to influence emotional support seeking[J].PNAS,2010,107(36):15717-15721
[14] Seger C A,Stone M,Keenan J P.Cortical activations during judgments about the self and another person[J].Neuropsychologia,2004,42:61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