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地区温室葡萄生长期管理技术

2014-04-02 06:15:35李光道张秀志唐学清李光耀李爱春陶永明王佳和甘存业田有军许多文
河北林业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花序结果枝坐果

李光道,张秀志 ,李 军 ,唐学清 ,李光耀 ,李爱春 ,陶永明 ,王佳和 ,甘存业 ,田有军 ,许多文

(1.民勤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甘肃 民勤 733399;2.民勤县林业局,甘肃 民勤 733399)

葡萄植株从树液流动开始到秋季落叶为止为葡萄生长期,葡萄生长期管理分为催芽期管理、新梢生长期管理、花期管理、果实发育期管理及果实采收和采收后的管理。

1 催芽期管理

催芽期指升温开始到萌芽为止。

1.1 揭帘升温时期的确定

1.1.1 葡萄休眠期

通常认为揭帘升温得早相应生长发育也早。其实不然,当葡萄树自然休眠尚未结束,揭帘升温,发芽不整齐,新梢生长细弱,花序小,产量无法保证,甚至不发芽,发芽所需天数多。

1.1.2 打破休眠措施

一般情况下,河西走廊地区温室促成栽培揭帘升温的时间为12月上中旬,此期苗木自然休眠期尚未结束,需用药剂处理,进行催芽。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石灰氮澄清液涂抹为主。生产上常用5倍液石灰氮,在1kg石灰氮中加5kg温水,多次搅拌,勿使凝结,等2~3h后用布过滤出上清液,加上粘着剂或豆浆涂抹结果母芽或芽眼。对于葡萄枝蔓40cm以下的芽和顶芽不能涂抹。否则,基部无用的芽萌发空耗营养,上部的芽萌出的新梢生长太旺。经生产证明揭帘升温后,立即涂抹石灰氮效果较好。涂抹石灰氮催芽时要浇足水,保证苗木水分供应和提高温室内湿度,以利于提高药效。

1.2 温湿度管理

温室内苗木扣棚修剪后,室内白天不见光,夜间通风降温。12月上中旬开始,逐步升温,白天先揭起1/3草帘,一周后揭起2/3草帘,再过一周后可全部揭帘。

温度是决定温室葡萄生产的关键因素。其控制原则是尽可能控制在其生长结果的适宜范围内,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都会对葡萄生长结果带来不良影响。

升温到萌芽前,葡萄需有效积温约≥10℃20~30d,升温不宜过急,可按如下控制:第一周昼温15~20℃,夜间6~10℃。第二周昼温15~20℃,夜温10~15℃。第三周昼温20~25℃,夜间13~15℃。一直到萌芽为止。此期棚内湿度要保持在80%以上。

1.3 土、肥、水管理

揭帘子后立即灌一次透水,提高土壤和棚内湿度,使发芽整齐。尽量减少灌水次数,防止降低地温。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棚内的空气湿度有所下降。为防止高温造成枝蔓失水,这时可以用喷雾器对枝蔓进行喷水,每天1~2次,以利于植株早发芽,如果土壤有机肥充足,植株生长健壮,冬剪偏重,此时可不施肥,如上年秋施基肥不足,可追一次肥,以氮肥为主,适量配合磷肥,每株30g左右,距植株根颈部40cm穴施。也可以在植株根际部位撒施后用锄头翻入浅土层内,施后立即灌水,土干后松土,以提高地温。

1.4 病虫害防治

催芽期间,及时消灭葡萄植株上的残留病菌,在发芽前喷布5°Be的石硫合剂2次,每次间隔15d,预防病害发生。此时用药至关重要,该药对红蜘蛛、白粉病、白腐病、黑痘病等病虫害预防效果相当明显。

2 新梢生长期管理

新梢生长期是指从芽眼开始萌动到开花为止。这个时期花芽继续分化,芽膨大是分化高峰。这时营养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年花序大小、新梢生长快慢和产量的高低,因此,应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及时进行抹芽、摘心、疏花序、掐卷须,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浪费。

2.1 温、湿度管理

为防止葡萄新梢徒长,有利于花器分化,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尽可能控制在8~10℃,同时严格控制灌水,空气湿度应控制在60%左右。

2.2 植株管理

2.2.1 抹芽定梢

根据树势情况,树势弱的早抹芽定梢,树势强的适当晚抹芽定梢。一般植株下部40cm以内不留副梢,在萌芽初一次疏除。在能清楚看出萌芽整齐度和嫩梢生长势时进行第一次抹芽,有些芽眼除了主芽萌发外,副芽也能萌发,当芽萌发到大豆大小时,抹除副芽,保留肥大的主芽。对于双芽和过密芽,每个节只保留一个健壮的芽。再过10~15d。当新梢上已能看出有无花序和花序大小时候进行第二次抹芽,给合留梢密度,进行定梢。一般每隔15~20cm留一新梢,每株苗上留4~5个新梢。第三次抹芽于确认坐住果后进行,及时剪除过密新梢和坐果不好的结果枝。

2.2.2 绑蔓

为了使各个新梢均匀地分布于架面上,充分利用光照,实现通风透光良好,立体结果。在新梢长到30~40cm时,进行引缚。每个新梢均采用直立绑缚的办法,各就其位,不互相挤占空间。绑缚时采用“∞”字扣和“猪蹄扣”。在引绑新梢的同时,对新梢上发出的卷须及时摘除,否则空耗营养并给以后的新梢引缚,修剪带来不便。

2.2.3 摘心

葡萄新梢开花前后生长很快,大量养分流向旺盛生长的新梢,如不加以合理控制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对结果新梢进行摘心,使新梢生长暂时减缓,缓和新梢与花序对营养的争夺,把营养集中供给花序,利于提高葡萄坐果率。

结果枝摘心于花前3~5d进行,使花蕾在花序上充分分离开,必须在1~2d内完成。强壮新梢在第一花序以上留8片叶摘心,中庸新梢在第一花序以上留6片叶摘心。营养枝一般留6~8片叶摘心。

2.2.4 副梢处理

新梢摘心后即可发出副梢,可以利用副梢补足叶片不足。只留顶端1个副梢,之后留5片叶摘心,其他所有副梢留2片叶抹芽摘心,顶端产生的二次、三次副梢,只保留前端1个副梢留3片叶反复摘心,有利于高密度栽培情况下植株的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着色。

2.3 土肥水管理

在开花前一周,花穗尖散开时,追施复合肥,每株60g,追肥方法在根茎40cm左右沟施,沟深15cm,然后立即灌水。追肥与灌水相结合,促进新梢生长,保证开花,授粉、受精和花芽分化顺利进行。灌水后全棚覆盖地膜,此期是灰霉病易发期,通过采取地膜覆盖,及时通风换气,降低空气湿度的方法预防病害发生。

2.4 病虫害防治

发芽至花序分离时,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10%吡虫灵乳油2000倍液,防治黑痘病和绿盲蝽。在始花期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加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防治灰霉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

这个时期比较易发缺素症,尤其是硼。比较容易辩认的症状是梢头的节间突然变细,正在展开的叶片变成畸形,展开的叶很小,叶色变黄,发生如油浸过的斑点,花序也弯曲变形,花苞很小。发现缺硼,可及时喷施1‰的硼砂溶液或1‰的速乐硼溶液或喷施含硼量较高的复配型叶面肥,如漯效王,中华1号、纳米磁能液等。

3 花期管理

葡萄花期是从开花开始至坐果为止。在开花前后,树体贮存的营养已快用完,而新梢叶片制造的营养还不足新梢本身生长和开花的支出,从而影响到开花坐果所需的营养,此时要采取措施提高葡萄坐果率。

3.1 提高坐果率

3.1.1 摘心

在始花期前对主梢进行摘心。在结果枝花序以上6~8片叶摘心,对于生长旺盛的结果枝可在花序以上留8片叶摘心。营养枝留6~8片叶摘心。这次摘心对提高坐果率作用明显,使植株贮存的营养更多地流入花序。

3.1.2 喷硼

硼不足时,葡萄花粉发芽能力减退,授粉受精作用受阻,小粒果多,严重时引起落花,造成果穗松散。为克服缺硼,在花前喷施1~2次硼肥或纳米磁能液。

3.1.3 环割

葡萄环割可以切断筛管,阻碍养分回流,抑制新梢旺长,提高坐果率,一般在花后3d之后进行。环割部位在粗壮强旺结果枝基部,弱枝和中庸枝不宜环割,深度以深达木质部而不伤木质部为宜。

3.1.4 掐穗尖

把穗尖掐掉,减少花数,使养分集中到留下的花序上,提高坐果率。掐穗尖的时期在开花前一个星期左右为宜,到了开花期立即结束。掐穗尖是为了把穗形整好,提高产品的商品性,在做法上以整形为重点。首先掐去歧肩穗,接着把主轴上部的几个小穗掐去小穗长度的1/5~1/6,然后掐去花序长度的1/5~1/4,留下的支轴数多为12个左右。

3.2 负载量的确定与调整

日光温室葡萄促成栽培具有高温、高湿、通风不良以及由于覆盖棚膜而使光照减少的特点,因此植株密度易发生新梢徒长,叶片大而薄、叶色淡,光合能力差,而且高温高湿的环境使葡萄植株呼吸作用增强,增加了消耗。在这种情况下,负载量稍有超载,便会出现着色不良、成熟期延迟、易发生病害,严重时还会导致树势衰弱,影响下年产量,所以,在开花前要尽早疏除多余的花序,并要做好疏果工作,首先疏除小粒果,之后按照疏小留大,疏穗里的颗粒,留穗外围的颗粒,促成栽培单穗果粒数控制在100~120粒左右为宜。

3.3 温、湿度的管理

葡萄植株在开花授粉期间,白天温度保持在28℃左右,夜间保持在10℃以上。开花期若湿度过大,花药不易开裂,授粉不良,若湿度过小,影响花粉发芽受精,所以开花期湿度调控在50%左右为宜。花期一般不浇水,若过于干旱可以适当浇一小水。

4 果实发育期的管理

自果实开始膨大和浆果完全成熟为止为果实发育期。果实发育期新梢的生长速度也加快,各级副梢大量发生,养分消耗很大。此期完全利用新叶制造的营养,这时要做好副梢处理,摘老叶,除卷须,避免架面郁闭,适量施肥和灌水,促进增大颗粒,增加光照,控制好温度湿度,促进浆果成熟,提高果实品质,减少病虫害发生。

4.1 温、湿度管理

幼果膨大期,昼温25~30℃,夜温尽量保持在10℃以上,缩小昼夜温差。果实进入着色期后,延长通风时间,增大昼夜温差,昼温25~28℃,夜温尽量保持在12℃以下为宜,此时外界气温升高,温室温度白天很容易超过30℃。要注意及时通风,使之保持在25~28℃,以增加光合效率。空气湿度可任其自然,保持在60%为宜。

4.2 新梢管理

此期新梢大量萌发副梢,因温室内透光量减少,要及时处理副梢,减少不必要的枝叶,改善架面的通透性,具体做法是:在花前或花后摘心后,营养枝发出的副梢,只保留顶端的1个副梢,留5片叶摘心,其余副梢留2片叶抹芽摘心。二次副梢可以从基部抹除。结果枝发出的副梢,将花序以下的副梢留2片叶抹芽摘心,花序以上的副梢留2片叶摘心,顶部的副梢留5片叶摘心,二次萌发的副梢顶端的留3片叶摘心,下面的留1片叶反复摘心处理。在果实着色时,及时摘除靠近新梢基部的老叶,对新萌发的嫩梢,幼叶、卷须、都要及时掐除。

4.3 促进果实成熟

4.3.1 摘叶

在葡萄开始着色时,要摘掉新梢基部老叶改善光照,促使果实着色和成熟。

4.3.2 二次环割

在果实开始着色时,对结果枝基部环割,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4.4 病虫害防治

此期易发生葡萄白腐病及炭疽病,要注意防治。

4.4.1 白腐病

发病初期每10d喷一次杀菌剂,共喷3~4次,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50%退菌特800倍液防治。

4.4.2 炭疽病

幼果期每隔10d喷80%炭疽福美5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连喷2~3次。

4.5 土肥水管理

4.5.1 追肥

待葡萄黄豆大小时,正值幼果第一个生长高峰,追肥以氮磷为主,适当配合一些钾肥。每株施复合肥50g,距离植株根部40cm穴施,施后覆土灌水。浆果开始着色是葡萄第二个生长高峰,此时追肥以钾肥为主,适当配合磷肥,少量氮肥,60m标准温室施三元复合肥25kg,二铵5kg,每株施肥量以50g为宜。在距植株根部40cm处穴施,之后隔15d用同样的肥料量再施一次,每次肥施完成立即浇水。由于幼果膨大至着色前这段时间较长,除土壤追肥外,还应叶面喷施,每隔15d叶面喷施漯效王或磷酸二氢钾或纳米磁能液3~5次。叶面喷肥一般要在晴天下午6时以后进行。

4.5.2 灌水

葡萄果实膨大期,需要消耗大量水分。适时灌水,不仅对促进幼果迅速膨大生长有利,而且对提高根系活力,促进吸收,提高肥效,都有显著效果。此期要小水勤灌,每10~15d灌1次。灌水与施肥要相互结合,基本控制原则是每隔一水追肥1次。

为了保持棚内的地温和夜间温度,灌水时间一般要在上午进行。葡萄果实二次膨大时将地膜撤掉。

5 果实采收及采收后管理

5.1 果实采收与包装

鲜食葡萄的外观品质非常重要,这可以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采收时要戴手套,轻剪轻放。

在包装前果实就地分级,按质论价。分级前先用剪刀整理果穗,去掉病果、虫果、日灼果、小粒、青粒、小副穗等。然后根据果穗大小,松紧度和果粒大小,整齐度,成熟度(色泽)来分级。

5.2 采收后的管理

采收后的修剪管理相当重要,葡萄采收后要立即进行修剪和抚育管理,保证连年丰产稳产。

5.2.1 重修剪,培养结果枝

把结果主枝从预留下的营养枝前2cm处剪除。没有预留下营养枝的,从拐弯处直接剪除,促使主干上的芽重新萌发,长出新梢,并把新梢培养成下一年的结果母枝。

5.2.2 拆棚膜

重剪后10d,待新芽萌发后,撤去棚膜,增强光照条件,促进新梢生长。

5.2.3 肥水管理及枝蔓管理

重剪后立即施肥灌水,每株苗木在距植株40cm处穴施尿素50g,之后及时灌足一次透水使化肥随水渗入土中。萌芽后选一壮芽,其余新芽及时除去,当新梢长到30cm高时,将新梢引缚架面上,同时再追施两次复合肥,每次间隔10d,每次每株施肥量是:2a生苗木每次每株追施150g、3a生苗木每次每株追施200g,在距植株50cm处沟施,沟深20cm。每次施完肥后立即灌水。此期对于叶腋中的夏芽要及时抹去,到8月中旬,对新梢摘心,并保留顶部的2个副梢,留3叶反复摘心,促进主梢营养积累和花芽形成。每年9月中旬施基肥,60m的标准棚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8m3,过磷酸钙 100kg、硼砂 2kg,硫酸亚铁 1.5kg,距植株根际50cm处挖沟施入,沟深60cm,宽30cm,覆土之后立即灌1次大水。

5.2.4 病虫害预防

在本期内(6月中旬至8月中旬)根据苗木生长情况,气候条件,可以喷2~3次40%乙磷铝锰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次配合喷施漯效王或纳米磁能液,防治霜霉病和白粉病。

猜你喜欢
花序结果枝坐果
桃树不同粗度结果枝的生长结果习性初探
一些花序的新定义和一个新的花序分类系统
——植物学教材质疑(六)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6:04
桃树结果枝组的培养和修剪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1-09 11:15:07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结果枝叶片数影响早熟柑桔果实品质
傀儡师
南风(2017年34期)2018-01-16 07:29:09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科学种养(2017年6期)2017-06-13 08: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