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临床分析

2014-04-02 05:46:49赵红卫毕美娟范波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颅骨脑部血肿

赵红卫 毕美娟 范波胜

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一分院 焦作 454150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所导致的脑出血发病率也随之提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之一。2012-01—2013-01,我科应用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38~82岁,平均61.6岁。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合并糖尿病史5例,冠心病5例。均为急性发病,神志清楚10例,嗜睡12例,昏睡8例,浅昏迷5例,深昏迷1例。36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急诊脑部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0例,其中破入脑室8例。脑叶出血6例,其中颞叶出血4例,额叶出血2例。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纵轴×长轴×层面×π/6)计算:30~60 mL 25例,60~69 mL 11例。从发病到手术时间:6~24 h 10例,24~48 h 23例,48~72 h 3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予吸氧、心电监护、控制血压、降低颅压、抗自由基、止血、抑制胃酸、控制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并注意预防感染、应激性溃疡、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手术方法:(1)根据脑部CT片选择血肿最大层面的中心点为穿刺引流靶点,注意避开重要血管如颞浅动脉、脑膜中动脉、上矢状窦及重要的脑部功能区如肢体和语言运动中枢等。(2)备皮,碘伏局部消毒,应用地西泮10~20 mg静注使患者安静入睡,利多卡因局麻头皮直至颅骨骨膜,使用电动颅骨钻匀速钻透颅骨,此时有明显落空感。拔出电钻,采用导丝将血肿引流管导入血肿腔,直达血肿中心。拔除导丝,可见暗红色血液流出。用5 mL注射器缓慢抽吸,首次抽吸量不超过计算血肿量的50%。接颅脑血肿引流器引流,穿刺点周围消毒包扎。(3)术后3 h即可再次抽吸,并可给予尿激酶1~2万U+生理盐水5 mL注入血肿腔内。闭管1 h后打开引流管继续引流,3~4次/d。于手术次日复查脑部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和引流管位置,必要时给予调整。一般引流3~7 d,经复查脑部CT血肿清除量达到70% ~90%时,即可拔除引流管,残余血肿可自行吸收。(4)如果术后患者病情恶化,复查脑CT示血肿量增多,引流管引流困难,应及时转神经外科行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

2 结果

本组2例患者转神经外科行去骨瓣开颅手术治疗。36例患者术后2个月跟踪判断预后:存活33例。按照ADL分级评价:1级(基本恢复日常生活)8例,2级(部分日常生活)12例,3级(日常生活需人协助和扶拐行走)10例,4级(虽卧床但神志清)2例,5级(植物生存状态)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住院期间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死亡1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和颅内动脉硬化使颅内小动脉管壁逐渐发生变性,最终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常发生于50~60岁人群,好发于寒冷季节,北方多于南方,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1]。高血压脑出血有药物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对于出血量较小的脑出血,如基底节出血<30 mL和丘脑出血<20 mL,即可自行缓慢吸收。但对于超过上述出血量的脑出血则需要手术清除血肿,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2]。传统外科手术是去骨瓣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和坏死的脑组织。优点是快速清除血肿,止血可靠,减压迅速,缓解脑疝。但缺点是需要全身麻醉,手术创伤大,对患者身体打击大,易导致其它内脏功能紊乱如心功能衰竭、肺部感染等,患者恢复慢,住院花费多。近年来,在广大基层医院逐渐开展起来微创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操作迅速,在局麻下即可进行,可及时清除部分血肿,减轻占位效应,起到缓解颅高压,防止脑疝发生发展的治疗作用。神经内外科医师经培训后均可很快掌握。其缺点是对于大量脑出血导致脑疝的患者清除血肿较慢,缓解脑疝效果差,以及止血效果不可靠,有继续出血可能[3]。

笔者总结本组36例患者的手术体会:(1)准备时间短,操作简便,一般在30 min内即可完成手术。在神经内科监护室即可进行操作。(2)仅在颅骨钻一小孔,对患者的创伤轻微,患者术后恢复快,花费少,经济负担轻。尤其适合高龄和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患者和家属容易接受。(3)采用软通道进行穿刺引流,发生血管损伤而导致再出血的机会少,本组仅有2例患者术后继续出血,手术比较安全可靠。(4)不足之处是缓解脑疝效果慢,不适合大量脑出血导致脑疝发生的患者,因此主张选取出血量在30~60 mL的患者进行此项手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一旦有再出血征象,及时复查CT明确病情。总之,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和创伤轻微的优点,也有缓解脑疝效果慢和导致再出血的缺点,广大神经科医师可灵活掌握,更好服务于患者。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7-868.

[2]朱继人,邱茜茜,范波胜.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源40例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4):100.

[3]程巍.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6例临床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4):48-49.

猜你喜欢
颅骨脑部血肿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儿童做脑部CT会影响智力吗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2-13 11:54:49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奥秘(2016年6期)2016-07-30 17:34:30
压抑食欲使人笨
分忧(2016年3期)2016-05-05 01:58:43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