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青伟
摘 要: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要运用一定的科学的办法学好它。
关键词:习惯;预习;复习
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促进着人类科技的发展进步,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当今社会,数学更是促进工业化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人类要拥有的一种基本的素质。
作为高中生光是从主观意识上想学数学是不行的,而且一定要能够“会学”,还要运用一定的科学的办法,用来提高学习效率,改变那种被动的学习为内心渴望学习知识的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该怎样帮学生解决呢?下面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怎样才算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你上课前能够提前预习课本内容,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的讲课,对于教师讲解的重难点,能做到好好把握,课后能够好好地完成作业,并且能够想办法解决难题,还能够开阔视野,学习课外知识。
课前预习,制订学习计划能够使学习更加有目的性,在时间上也能搭配合理,不急不慌。当然学习是一条漫长的路途,制订计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制定一个长期有效的合理的计划,而且还要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在学习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在上课之前为了能够提前找到疑难问题,要做好课前预习,这样也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既培养了自学的能力,还能够增加自己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使得上课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主动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而不是一味地被老师的思路带着走。课前学习要注重质量,争取在上课前把教材参透,上课的时候主要抓住老师的思路,把握住重点,再冲破难点,尽量在课堂上解决掉遗留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老师讲授知识的必要方法,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的重要环节。课前经过预习的学生,上课的时候能够更加的专心致志听课,他们明白老师的讲课思路,能够详略得当,抓住老师的关键话语,能够和老师进行很好的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不是死气沉沉的。
及时地进行课后复习,这样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这也是能够增加记忆力的重要方法,通过反反复复的阅读课本,再加上多多的练习,以及查阅相关的资料,能够强化自己对于知识的能力,还能够将新的知识和所学的旧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并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对于课下作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透露出自己没有牢固地掌握好知识或者是错误理解的内容,通过问老师或同学后解决掉疑难问题。作为学生一定要有这样的精神,就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寻问题的答案,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做错和理解错误的地方,要反复地思考,反复地去研究,把别人讲的解决方案拿来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张爱玲.高中新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研究.河北师范大学, 2012-03.
[2]赵丽娟.高中生数学学习焦虑:问题与对策.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8).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中学)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