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陶,今安否

2014-04-01 06:05谢凯
中华手工 2014年2期
关键词:泡菜坛刻花陶泥

谢凯

小时候,每当家里需要买新泡菜坛时,妈妈总是固定到镇上一家商铺去买。同样的尺寸,这家的要贵好几块钱。当妈妈和店主砍价时,对方总是很牛气地说:「这是安富烧的,不讲价!」

安富是荣昌县最西边的一个镇,记忆里当时的安富就是几条老街,两旁的商铺十有八九都堆着高高的泡菜坛、花钵,还有大酒坛。后来得知,这些坛坛罐罐被称为安陶,2010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当地政府不仅建起了安陶博物馆,还规划建设安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一股强烈的冲动让我想要重返安富,探访惜别已久的安陶。

古窑经风雨

荣昌到安富约30分钟车程。公路在大大小小的山头下延伸,路旁不时见到宣传安陶的巨幅广告牌,三拐五绕之后,安富就到了。

老街还在,只是两旁铺面大多店门紧闭。“全都搬到新城去了。”一位摆烟摊的老奶奶说。听说我此行是冲着安陶而来,她推荐我先去垭口村的瓦子滩,因为那里曾经是安陶的兴盛地,还可以看到古窑。

拦下一辆出租车,朝瓦子滩奔去。大概20分钟后,车在一座小山下停住。“到了,那就是古窑。”朝着师傅所指的方向望去,一座四周被砖柱加瓦盖保护起来的陶窑孤零零地兀立在山腰,四周遍地荒草,一位老人正在周围放羊。

脚下踩着碎陶片,路边草丛里掩映着一些残缺不全的花钵和泡菜坛。古窑依山而建,是典型的阶梯窑。砌窑的泥砖已风化剥落,窑拱上已出现拇指宽的裂痕。它的名字叫夏兴窑,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见我在古窑四周观望,放羊老人便东一句西一句地和我聊起来。原来,在夏兴窑于2005年关火之前,老人就是窑里的拉坯工。据他说,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当地就开始烧制陶俑,历经宋元时的兴旺,到明清时达到鼎盛,当时陶窑总数超过200座。大量碎陶片倒在山下的鸦屿河里,天长日久,河床因堆满了陶片而被称为瓦子滩。“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火烧亮半边天,窑公吆喝悍声远。”老人说完哼唱起来,仿佛又回到造窑烧陶那热火朝天的岁月。

为什么垭口村会兴起烧陶业?面对我的疑问,老人略带神秘地说:“因为这里有神土。”“神土?”我惊讶道。原来,在当地浅埋着一条长20多公里的原生陶土带,相传是由大禹治水时落在这里的一小块泥土吸收天地精华后长成的。老人把我带到离古窑不远的一处洼地前,用手抠了一块泥让我捏,果然质地细腻,黏性极好,粘在手上就舍不得掉下来。“这种陶泥是‘泥精,用它烧出来的陶器销路好得很。”后来,这一带陶窑的老板有些转行,有些在镇上建起了陶器厂,原来的陶窑不是被拆掉,就是自然毁坏了,如今只剩下一座夏兴窑。

“安富场,五里长,瓷窑里,烧酒坊,泥精壶壶排成行,烧酒滴滴巷子香,哟——荷——”告别放羊老人,背后传来悠长的哼唱,那旋律,不知他以前在窑里拉坯时唱过多少遍……

不只是泡菜坛

看过古窑,下一站准备前往安陶博物馆。途中经过鸦屿陶器厂,大门上一条长长的横幅特别引人注目,上面写着“祝贺刘吉芬大师夺得第五届中国美术陶瓷技艺大赛金奖”。“这家陶器厂有能人啊。”我随口一说,没想到出租车师傅马上接话:“那当然,除了刘吉芬,厂长梁先才还是安陶的国家级传承人。听说这次获奖的作品是一只泡菜坛,和大拇指差不多大,还是手拉坯做出来的。”本来我就一直对安富的泡菜坛心存好奇,听出租车师傅一说,马上改变计划,决定先去厂里拜访梁先才和刘吉芬。向厂门口的保安说明来意,得知梁先才不在厂里,只有刘吉芬在。保安建议我直接去制陶车间,因为“刘大师很少待在办公室,大部分时间都在车间里做陶”。

走进车间,里面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人们有的在给模具注浆,有的在开模取坯,还有的在修坯。四周的晾晒架上摆满了一排排泥坯酒瓶,此时我突然想起在来安富的路上看到的一幅广告牌,上面写着“天下美酒安陶装”,当时觉得莫名其妙,现在顿觉豁然开朗。在车间一角有一间大玻璃屋,门上写着“工艺陶车间”几个字,十来位上了年纪的工人正专注于手里的活计,靠墙的产品陈列架上放着大大小小的泡菜坛。向附近一位工人打听刘吉芬,他指了指玻璃屋里一位正在拉坯的中年男人。轻轻推门进去,看见他正在为一只泡菜坛制作水盘。只见他拇指向下,分开坯泥,然后用虎口骑住,慢慢向外用力,随着陶泥的快速旋转,水盘自然成型,看起来饱满而圆润。

见他稍微空闲时,我便和他聊起来,一阵寒暄后,我提到了那只获奖的泡菜坛,他用沾满泥浆的手向产品陈列架上一指,“在那里。”我定睛一看,真是一只袖珍泡菜坛,大约只有3厘米高,坛口直径还不到1厘米,“因为太小,拉坯时只能用上大拇指和小拇指。”之所以选择泡菜坛参赛,刘吉芬说,因为泡菜坛是安陶的代名词,堪称中国陶艺一绝,为安陶赢得了诸多赞誉。“它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有选泥、搅泥、过浆、揉泥、醒泥、制坯、修坯、刻花、上釉等二十多道工序,并且在外观上还要达到‘柳、圆、直、胀的要求。”刘吉芬边说边从旋坯车上取下那只拉好成型的泡菜坛,一手托着坛底,一手扶着坛肚,“你看,整体外形要像柳叶,坛肚要像圆球,水盘外部要直,坛口到水盘的部分要微拱。”与陶艺界广为流传的“三分拉坯,七分修坯”这一说法不同,安陶泡菜坛讲究“七分拉坯,三分修坯”,目的是充分发挥当地陶泥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拉坯达到外形流畅,厚薄均匀,这也是安陶菜坛饱满圆润,不落刀痕的原因所在。

通常,泡菜坛都不会素烧,还要刻花和上釉。在刻花之前先要给坛子外表上一层化妆土,由于泡菜坛通常使用红色陶泥制成,所以化妆土泥浆一般用白泥加水调制。把晾干的泡菜坛浸在调好的白泥浆里,等两到三秒后取出晾干。这层白泥浆就像一块画布,刻花师在上面雕刻出卷草纹、锯齿纹、水波纹等图案,白底红花,朴实而大气,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最后,在泡菜坛外面施上透明釉,晾干后就可以进窑烧制了。

猜你喜欢
泡菜坛刻花陶泥
浅谈青瓷刻花装饰艺术的现代表现形式与图案创新
西夏黑釉剔刻花瓷与宋元黑釉剔刻花瓷的对比研究*
耀州瓷刻花装饰手法与创新
可爱的公鸡
泡菜坛
捏陶泥
浴火涅槃釉色凝 妙手幻形刻花魅
陶泥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
不劝架
不劝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