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效应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2014-04-01 02:29刁双选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自信心

刁双选

摘 要:当前,新课改已经全面实施,面对新时代的小学生,面对小学数学难教的现实,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尝试应用期待效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期待效应;自信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室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人际交往中特殊的一种。作为数学教育教学主要责任人的数学老师,应当使数学教育教学尽量符合人际交往中心理效应的一般性规律,尽可能克服不利的一面,发挥积极的一面,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好心理效应中的期待效应,可树立学生坚强的自信心和激发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

十个手指有长短,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数学学习能力有差距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作为数学老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自主学习能力的水平,学生及家长的期待目标,针对每一位学生提出一个超出现有能力水平的目标。其次,将学生的预定目标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取得一致意见。然后,数学老师在学校向学生暗示肯定能超出所预定的目标,家长在家中明示鼓励孩子能实现个人的目标。数学老师和家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统一要求,随时沟通交流,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最终使之达到或超出预定的目标。由于数学老师暗示学生有能力达到并超出学习目标,学生在内心深处获得了数学老师的充分信任和充分肯定。由于家长明示鼓励孩子能实现个人的目标,孩子在家中同样获得了父母亲的充分信任和充分肯定。在数学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定向指导和全程监督下,学生一天比一天进步,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自然渐渐增强。随着学生一天一小步,一月一大步,一年大变样,学生树立了坚强的自信心,学习数学的劲头会更加高涨。假如学生达到或超出预定目标,数学老师和家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拔高学习目标,数学老师暗示和家长明示双管齐下,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达到更优秀的层次。假如达不到目标,数学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分析原因,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不足,鼓励学生加倍努力。同时数学老师和家长更要加强沟通,加强指导和加强督促。数学老师和家长的期待与学生想达到学习目标的期待就成为学生学习数学进步的动力,促使学生向良性循环发展。

(作者单位 青海省大通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自信心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