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习题讲评课后的诊断与反思

2014-04-01 17:23阳峰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反思诊断

阳峰

摘 要:习题讲评课是迎接高考复习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在高三地理复习中,通过诊断学生在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帮助学生补救地理学习中的漏洞,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和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习题讲评课;诊断;反思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习题讲评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其成效直接影响整个复习备考。因此,如何提高习题讲评课的实效性,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记录了笔者的一次习题讲评课中,针对学生的两道综合题答题情况进行了诊断分析,写下了一些反思,供同行共飨。

第一道综合题其中一问是描述图中甲地(西藏某地)河流流量两昼夜的变化特点,并从河水的补给角度给出合理解释。

看了学生的答题情况后,很多学生把流量变化特点写成:6~18时(白天)流量增大,18时~次日6时(夜间)流量减少;原因分析普遍写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所以河流流量大;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小,河流流量小。看似结论没错,但是与答案有很大的偏差。

第二道大题其中一问是据图分析烟台和威海成为“雪窝”(冬季降雪比周边多)的原因。

很多学生的答案是条理式的:烟台和威海靠近海洋,降水多;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图上的信息倒是利用了,但是语言的组织没有逻辑,没有过程分析。这种情况得分肯定很低。

通过诊断分析,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策略是:

问题一:审题不清,没有注意题干中重要的关键词

第一题是要求分析两昼夜的流量变化特点,显然是比较前后两天的,很多学生看成了是比较白天和黑夜的流量变化,所以答成了白天流量大,夜间流量小,答非所问。其正确答案是,两昼夜的流量呈波动变化,第一天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显然,学生答题过程中,题目没有看完就开始作答,审题不到位。

策略一:仔细审读题干信息,揣摩命题者意图

在综合题的命题设问中,其指向性和限定性十分明确,因此答题时一定要明确答题方向,抓住关键词,从提供的材料与问题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审题审图习惯,把重要的文字信息、关键词标注出来,使思考的视点集中。有时候命题者为了增加试题难度,特意增加一些限制性的词语,避免学生机械地套用模式。笔者记得在2011年浙江高考阅卷中的一道题,分析蒙特利尔成为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的原因,当时很多学生写的是港口的区位条件,机械地套用港口的区位模式,答成了水域和陆域条件,完全无视小麦及海运的优势,得分率很低。同样在2009重庆卷中分析美国西部某城市发展“航空航天工业”的有利条件,很多同学从“卫星发射基地”和“机场建设”发展的有利条件去思考,把工业的区位因素给忽略了,得分可想而知。学生的这些错误,启发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审题过程中一定要“字斟句酌”,遇到“熟悉”的题目时尤其要谨慎,小心命题者设置的陷阱。

问题二:觉得题目很新颖,没有看懂题目到底要求答什么

第一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思路是从天气的角度来分析,第一天是晴天,昼夜温差大,河流的流量变化大;第二天为阴天,昼夜温差小,流量变化小。而学生显然没有领会命题者的意图,感觉题目很新颖。如果让学生比较晴天和阴天的昼夜温差大小,那估计都会,一旦换成新颖点的题目,学生就傻眼了。究其原因,学生不会知识迁移,回归到教材上来。

策略二:注重知识迁移,回归教材

很多新颖的题目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脚。很多试题的答案都是教材内容的延伸,能在课本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只不过是命题者在千方百计地设置一些陷阱和干扰因素,让学生一时找不到方向。这类例子很多,比如2010年上海高考题关于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那个经典题目,其实就是三个地带性分异规律的体现。

类似的新颖题目,需要知识迁移的,笔者还略举一些:如,2010全国卷I36题中,分析法国南部某地葡萄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其实就是考查冲积扇形成的原因。分析非洲南部某区域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的离合现象,即考查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可见,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它们不再是对教科书的简单照搬,而是在《考试说明》的要求范围内,围绕不同的具体考核目标,选择教科书之外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提出“新问题”。这些题目折射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具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是体现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问题三:逻辑推理能力差,思维过程混乱,表达不清

第二题中要求据图分析烟台和威海成为“雪窝”的原因,学生呈现条理式的答案,如“靠近海洋,水汽多”“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缺乏推理的过程。其正确的答案是:冬季寒冷干燥的偏北风经过渤海时,受海洋和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在胶东半岛受地形抬升,冬天降雪量明显比周围地区多,成为“雪窝”。该题和2011年浙江高考卷36题分析北美五大湖南岸成为“雪带”的原因如出一辙。可以看出答案的呈现,有一定的逻辑性,前后联系,因果搭配,阐述了地理现象的发生过程。

策略三:重视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推理

解题的过程就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构建起“条件—结论”之间的逻辑链,知识原理严密推理的过程隐藏在学生头脑中的,如果做到了滴水不漏、严密无间,那么语言的组织就不会混乱。相反,就会出现思维混乱、停顿,语言表达不清。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原理及过程不清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推理。近年来各省高考题很重视考查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例如,2012年安徽文综卷中,要求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云南苍山洱海附近断块山和冲积平原的形成;2009年安徽卷中,要求根据背景材料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有关河流沉积地貌更是考查更多,如2013年山东卷分析银川平原附近某冲积扇的成因,2012年北京卷36题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2010年全国卷Ⅰ36题分析乙地(法国南部)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等。这些地理过程的发生,要求学生理解其发生和演变过程。以三角洲(冲积扇)的形成过程为例,其具体演变过程表述:①山区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②在河流出山口或入海口附近,地势变平缓,水流放慢,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或三角洲。可见,只有清楚地理解了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语言的组织才会有思路。

总之,在高三复习阶段,习题讲评课是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要精选模拟试题,通过对典型习题的讲解,指导学生如何答题,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及时反馈,力求使每一次讲评都让学生有收获,这也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2012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文科综合,2012.

[2]张素娟.“把握学科本质 提高解题能力”.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1/2):88-89.

[3]张建春.“类比: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1):31-32.

(作者单位 浙江台州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编辑 刘青梅

摘 要:习题讲评课是迎接高考复习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在高三地理复习中,通过诊断学生在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帮助学生补救地理学习中的漏洞,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和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习题讲评课;诊断;反思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习题讲评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其成效直接影响整个复习备考。因此,如何提高习题讲评课的实效性,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记录了笔者的一次习题讲评课中,针对学生的两道综合题答题情况进行了诊断分析,写下了一些反思,供同行共飨。

第一道综合题其中一问是描述图中甲地(西藏某地)河流流量两昼夜的变化特点,并从河水的补给角度给出合理解释。

看了学生的答题情况后,很多学生把流量变化特点写成:6~18时(白天)流量增大,18时~次日6时(夜间)流量减少;原因分析普遍写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所以河流流量大;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小,河流流量小。看似结论没错,但是与答案有很大的偏差。

第二道大题其中一问是据图分析烟台和威海成为“雪窝”(冬季降雪比周边多)的原因。

很多学生的答案是条理式的:烟台和威海靠近海洋,降水多;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图上的信息倒是利用了,但是语言的组织没有逻辑,没有过程分析。这种情况得分肯定很低。

通过诊断分析,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策略是:

问题一:审题不清,没有注意题干中重要的关键词

第一题是要求分析两昼夜的流量变化特点,显然是比较前后两天的,很多学生看成了是比较白天和黑夜的流量变化,所以答成了白天流量大,夜间流量小,答非所问。其正确答案是,两昼夜的流量呈波动变化,第一天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显然,学生答题过程中,题目没有看完就开始作答,审题不到位。

策略一:仔细审读题干信息,揣摩命题者意图

在综合题的命题设问中,其指向性和限定性十分明确,因此答题时一定要明确答题方向,抓住关键词,从提供的材料与问题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审题审图习惯,把重要的文字信息、关键词标注出来,使思考的视点集中。有时候命题者为了增加试题难度,特意增加一些限制性的词语,避免学生机械地套用模式。笔者记得在2011年浙江高考阅卷中的一道题,分析蒙特利尔成为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的原因,当时很多学生写的是港口的区位条件,机械地套用港口的区位模式,答成了水域和陆域条件,完全无视小麦及海运的优势,得分率很低。同样在2009重庆卷中分析美国西部某城市发展“航空航天工业”的有利条件,很多同学从“卫星发射基地”和“机场建设”发展的有利条件去思考,把工业的区位因素给忽略了,得分可想而知。学生的这些错误,启发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审题过程中一定要“字斟句酌”,遇到“熟悉”的题目时尤其要谨慎,小心命题者设置的陷阱。

问题二:觉得题目很新颖,没有看懂题目到底要求答什么

第一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思路是从天气的角度来分析,第一天是晴天,昼夜温差大,河流的流量变化大;第二天为阴天,昼夜温差小,流量变化小。而学生显然没有领会命题者的意图,感觉题目很新颖。如果让学生比较晴天和阴天的昼夜温差大小,那估计都会,一旦换成新颖点的题目,学生就傻眼了。究其原因,学生不会知识迁移,回归到教材上来。

策略二:注重知识迁移,回归教材

很多新颖的题目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脚。很多试题的答案都是教材内容的延伸,能在课本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只不过是命题者在千方百计地设置一些陷阱和干扰因素,让学生一时找不到方向。这类例子很多,比如2010年上海高考题关于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那个经典题目,其实就是三个地带性分异规律的体现。

类似的新颖题目,需要知识迁移的,笔者还略举一些:如,2010全国卷I36题中,分析法国南部某地葡萄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其实就是考查冲积扇形成的原因。分析非洲南部某区域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的离合现象,即考查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可见,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它们不再是对教科书的简单照搬,而是在《考试说明》的要求范围内,围绕不同的具体考核目标,选择教科书之外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提出“新问题”。这些题目折射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具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是体现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问题三:逻辑推理能力差,思维过程混乱,表达不清

第二题中要求据图分析烟台和威海成为“雪窝”的原因,学生呈现条理式的答案,如“靠近海洋,水汽多”“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缺乏推理的过程。其正确的答案是:冬季寒冷干燥的偏北风经过渤海时,受海洋和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在胶东半岛受地形抬升,冬天降雪量明显比周围地区多,成为“雪窝”。该题和2011年浙江高考卷36题分析北美五大湖南岸成为“雪带”的原因如出一辙。可以看出答案的呈现,有一定的逻辑性,前后联系,因果搭配,阐述了地理现象的发生过程。

策略三:重视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推理

解题的过程就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构建起“条件—结论”之间的逻辑链,知识原理严密推理的过程隐藏在学生头脑中的,如果做到了滴水不漏、严密无间,那么语言的组织就不会混乱。相反,就会出现思维混乱、停顿,语言表达不清。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原理及过程不清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推理。近年来各省高考题很重视考查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例如,2012年安徽文综卷中,要求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云南苍山洱海附近断块山和冲积平原的形成;2009年安徽卷中,要求根据背景材料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有关河流沉积地貌更是考查更多,如2013年山东卷分析银川平原附近某冲积扇的成因,2012年北京卷36题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2010年全国卷Ⅰ36题分析乙地(法国南部)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等。这些地理过程的发生,要求学生理解其发生和演变过程。以三角洲(冲积扇)的形成过程为例,其具体演变过程表述:①山区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②在河流出山口或入海口附近,地势变平缓,水流放慢,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或三角洲。可见,只有清楚地理解了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语言的组织才会有思路。

总之,在高三复习阶段,习题讲评课是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要精选模拟试题,通过对典型习题的讲解,指导学生如何答题,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及时反馈,力求使每一次讲评都让学生有收获,这也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2012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文科综合,2012.

[2]张素娟.“把握学科本质 提高解题能力”.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1/2):88-89.

[3]张建春.“类比: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1):31-32.

(作者单位 浙江台州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编辑 刘青梅

摘 要:习题讲评课是迎接高考复习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在高三地理复习中,通过诊断学生在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帮助学生补救地理学习中的漏洞,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和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习题讲评课;诊断;反思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习题讲评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其成效直接影响整个复习备考。因此,如何提高习题讲评课的实效性,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记录了笔者的一次习题讲评课中,针对学生的两道综合题答题情况进行了诊断分析,写下了一些反思,供同行共飨。

第一道综合题其中一问是描述图中甲地(西藏某地)河流流量两昼夜的变化特点,并从河水的补给角度给出合理解释。

看了学生的答题情况后,很多学生把流量变化特点写成:6~18时(白天)流量增大,18时~次日6时(夜间)流量减少;原因分析普遍写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所以河流流量大;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小,河流流量小。看似结论没错,但是与答案有很大的偏差。

第二道大题其中一问是据图分析烟台和威海成为“雪窝”(冬季降雪比周边多)的原因。

很多学生的答案是条理式的:烟台和威海靠近海洋,降水多;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图上的信息倒是利用了,但是语言的组织没有逻辑,没有过程分析。这种情况得分肯定很低。

通过诊断分析,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策略是:

问题一:审题不清,没有注意题干中重要的关键词

第一题是要求分析两昼夜的流量变化特点,显然是比较前后两天的,很多学生看成了是比较白天和黑夜的流量变化,所以答成了白天流量大,夜间流量小,答非所问。其正确答案是,两昼夜的流量呈波动变化,第一天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显然,学生答题过程中,题目没有看完就开始作答,审题不到位。

策略一:仔细审读题干信息,揣摩命题者意图

在综合题的命题设问中,其指向性和限定性十分明确,因此答题时一定要明确答题方向,抓住关键词,从提供的材料与问题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审题审图习惯,把重要的文字信息、关键词标注出来,使思考的视点集中。有时候命题者为了增加试题难度,特意增加一些限制性的词语,避免学生机械地套用模式。笔者记得在2011年浙江高考阅卷中的一道题,分析蒙特利尔成为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的原因,当时很多学生写的是港口的区位条件,机械地套用港口的区位模式,答成了水域和陆域条件,完全无视小麦及海运的优势,得分率很低。同样在2009重庆卷中分析美国西部某城市发展“航空航天工业”的有利条件,很多同学从“卫星发射基地”和“机场建设”发展的有利条件去思考,把工业的区位因素给忽略了,得分可想而知。学生的这些错误,启发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审题过程中一定要“字斟句酌”,遇到“熟悉”的题目时尤其要谨慎,小心命题者设置的陷阱。

问题二:觉得题目很新颖,没有看懂题目到底要求答什么

第一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思路是从天气的角度来分析,第一天是晴天,昼夜温差大,河流的流量变化大;第二天为阴天,昼夜温差小,流量变化小。而学生显然没有领会命题者的意图,感觉题目很新颖。如果让学生比较晴天和阴天的昼夜温差大小,那估计都会,一旦换成新颖点的题目,学生就傻眼了。究其原因,学生不会知识迁移,回归到教材上来。

策略二:注重知识迁移,回归教材

很多新颖的题目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脚。很多试题的答案都是教材内容的延伸,能在课本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只不过是命题者在千方百计地设置一些陷阱和干扰因素,让学生一时找不到方向。这类例子很多,比如2010年上海高考题关于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那个经典题目,其实就是三个地带性分异规律的体现。

类似的新颖题目,需要知识迁移的,笔者还略举一些:如,2010全国卷I36题中,分析法国南部某地葡萄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其实就是考查冲积扇形成的原因。分析非洲南部某区域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的离合现象,即考查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可见,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它们不再是对教科书的简单照搬,而是在《考试说明》的要求范围内,围绕不同的具体考核目标,选择教科书之外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提出“新问题”。这些题目折射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具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是体现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问题三:逻辑推理能力差,思维过程混乱,表达不清

第二题中要求据图分析烟台和威海成为“雪窝”的原因,学生呈现条理式的答案,如“靠近海洋,水汽多”“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缺乏推理的过程。其正确的答案是:冬季寒冷干燥的偏北风经过渤海时,受海洋和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在胶东半岛受地形抬升,冬天降雪量明显比周围地区多,成为“雪窝”。该题和2011年浙江高考卷36题分析北美五大湖南岸成为“雪带”的原因如出一辙。可以看出答案的呈现,有一定的逻辑性,前后联系,因果搭配,阐述了地理现象的发生过程。

策略三:重视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推理

解题的过程就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构建起“条件—结论”之间的逻辑链,知识原理严密推理的过程隐藏在学生头脑中的,如果做到了滴水不漏、严密无间,那么语言的组织就不会混乱。相反,就会出现思维混乱、停顿,语言表达不清。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原理及过程不清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推理。近年来各省高考题很重视考查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例如,2012年安徽文综卷中,要求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云南苍山洱海附近断块山和冲积平原的形成;2009年安徽卷中,要求根据背景材料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有关河流沉积地貌更是考查更多,如2013年山东卷分析银川平原附近某冲积扇的成因,2012年北京卷36题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2010年全国卷Ⅰ36题分析乙地(法国南部)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等。这些地理过程的发生,要求学生理解其发生和演变过程。以三角洲(冲积扇)的形成过程为例,其具体演变过程表述:①山区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②在河流出山口或入海口附近,地势变平缓,水流放慢,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或三角洲。可见,只有清楚地理解了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语言的组织才会有思路。

总之,在高三复习阶段,习题讲评课是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要精选模拟试题,通过对典型习题的讲解,指导学生如何答题,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及时反馈,力求使每一次讲评都让学生有收获,这也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2012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文科综合,2012.

[2]张素娟.“把握学科本质 提高解题能力”.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1/2):88-89.

[3]张建春.“类比: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1):31-32.

(作者单位 浙江台州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编辑 刘青梅

猜你喜欢
反思诊断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