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李学威
有句俗话称“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在这里,“常在河边走”是湿鞋的客观条件,是外因;“湿鞋”与否则是内因,是可控因素。路由人来走,若精心选路,步伐稳健,遇洼就越,遇水则迂,就可以不湿鞋。所以说“湿鞋”与“不湿鞋”,不取决于是否在河边,而在于人的思想操守。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常在河边走,更要不湿鞋”。
如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要广大党员干部清楚明晰地认识到,只有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最正确的道路,才是“不湿鞋”的坚强精神堡垒;对于长期从事高风险工作的人来说,则是要求他们只有不脱离原则办事,认真、科学工作,这样才能避免“河边”的沟坎,才能避免一不留神酿成大错。
领导干部只要踏踏实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到始终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那么就能够做到不“湿鞋”。
执法者只要踏踏实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能胸怀正义,公道正派,惩恶扬善,对待任何当事人都没有远近亲疏之别、高低贵贱之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非面前泾渭分明,也就能够“不湿鞋”。
管理者只要踏踏实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能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尽职尽责,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够“不湿鞋”。
对于广大普通劳动者来说,只要坚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遵章守规,按标准化作业施工、操作,彻底杜绝违章,做好危险点分析,制定好措施和预案,就能够“不湿鞋”,避免“人为”故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