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党员的不老情怀
——记孟州市电力公司退休职工田效同

2014-05-16 12:19:12
河南电力 2014年6期
关键词:孟州市老田老伴儿

党 娜

1.田效同积极参加公司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我们虽然退休了,但仍是一名共产党员,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仍要积极参与,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们做好榜样。”5月11日是个星期日,孟州市电力公司康乐活动中心聚集了9位耋耄老人,在小组长田效同的组织下,围绕该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开热烈讨论。

田效同,一名共产党员,一位80岁老人,一名坚守岗位的电力员工。提起这个人,熟悉他的人都不会将他和80岁老人联系到一起,神采奕奕,声如洪钟,步履矫健……10年义务工作分文不取,20年退休不退岗任劳任怨,数百篇稿件见诸报刊,上千副对联无私奉献,田师傅的故事,说不完。

“老田太认真”

“都是街坊,几十年住在一起,你还怕人家拿书不还?做这恼人的事儿干啥?”看着田效同拿借阅登记本找到借书的退休老干部家中让其签字登记,老伴儿有些看不过去,忍不住说他。2011年,为了让退休职工有一个学习、活动的场所,孟州市电力公司建立了康乐活动中心,田效同义务在这里担任管理员。笔者来到这里采访时,看到一份手写的“关于报刊借阅的通知”贴在门口,对认真履行借阅登记并按时归还的老同志提出表扬,对不打招呼拿走报刊的行为进行提醒,并明确要求履行借阅登记手续。严格管理,是田效同对自己的要求。

康乐活动中心每天都有很多老职工前来看书、下棋,按时开门、规整报刊、打扫卫生的工作都是田效同一个人在做。“卫生两三天一打扫,保持干净就可以了,他非要天天打扫,这么大年纪了,每天擦桌子,还把凳子搬到桌子上拖地,闺女、儿媳妇回来都抢着帮他干。”提起田效同的认真劲儿,老伴儿心疼不已,“打扫活动中心的卫生还不行,连厕所他都要帮着清洗。那么大年龄了,万一栽进去可怎么办?”在康乐活动中心的外边,有一个公共厕所,看到常年积渍的污垢,田效同主动提出,帮助打扫厕所卫生的张大爷一起清除,他拿来铲子,硬是一下下把积了多年的顽渍清干净了,让大家有了更好的卫生环境。当笔者问他身体能否承受这么大的工作量时,田师傅笑着说:“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一定精神的。我做点儿事,对自己身体好,还能有益于大家,心情很愉快。”

“看着公共卫生脏,他就不舒服,非要打扫干净才行。老田,就是太认真。”老伴儿无奈地说。

“田师傅这样的人找不到”

从1953年参加工作开始,田效同在电力战线上一直奋斗了60余年,为电力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1995年退休后,他仍坚守岗位,在办公室当起了“编外秘书”。临退休才开始学习写作的他,被大家戏称“三最”,年龄最大、文化最低、投稿最多。由于年龄大、对电脑不熟悉,他的稿子都是手写在稿纸上,字里行间仔细斟酌,多的时候,要抄写、修改八九遍才成稿。凭借一股钻劲儿和韧劲儿,田效同退休后的前五年在各类报刊上共发表稿件300余篇。他常说:“我虽然退休了,但仍然是一名共产党员,不管是工作,还是参加社会活动,都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组织给了我表彰和肯定,我没有给党抹黑,这点儿我很满意。”

1997年,田效同主动请缨,筹备编写《孟州市电业志》。从1955年孟县油厂(孟县1996年撤县建市,改名孟州市)40千瓦发电机开始写起,几十年的历史,谁了解?谁能记得一清二楚?谁愿意绞尽脑汁回忆且精准精确到每一天?田效同从当时去采购发电机的刘占高开始问起,每名老员工最少被他采访10次以上,档案室一本本档案他更是认真、仔细阅读,不落下一字一句。为了准确记录重大事件,他自己购买牛奶等物品,让老伴儿陪着,到有关人员家中走访,到外地取经求教。从电力建设、供用电到职工创作的文学作品,从孟州电力发展史到每一个时期经济指标完成值,从企业管理、党群工作到集体企业发展,从1987年《河南电力报》第一篇稿件《三大怪的变迁》到历年劳动模范的名单,这本690页70万字的“大部头”,翔实记载了孟州电力1955年~2008年的发展历程。电业志于2009年正式出版,田效同圆满完成了公司领导的托付。他喜极而泣,颤抖着捧着这个大部头如释重负。

写作之余,田效同主动承担全公司报纸分发工作,直到2009年的一天,早上锻炼时不慎摔倒,腰部骨折。当时,摔倒之后,他心里知道坏了,估计去医院最少就是几个月,担心耽误工作,就强忍着疼痛,坚持到办公室把工作交代清楚,把报刊分完,热水烧开,才给老伴儿打电话,去医院看病。拍片的时候,医生对其坚持步行到单位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震撼,并下死命令要求他不允许再动,这一躺,就是三个月。病情稍有起色后,田效同就又回到了单位。

“田师傅这样的人找不到。”对他的忘我奉献,干部员工有目共睹。

“我不要报酬,健康快乐就好”

“老田,你来单位干啥?”4月的一天,孟州市直工委书记宋海军到电力公司走访,在大院里碰到了田效同。得知老田仍坚持工作,宋书记问,“单位每个月给你补助点儿生活费?”田效同带着惯有的爽朗笑容回答:“人家给我了,我没要,我现在只求健康快乐就好。”

刚退休时,田效同的奖金仍按原标准发放,另将退休后与原工资的112元差额每月补齐。1998年,田效同提交书面申请,不要任何补助和奖金,鉴于他对公司作出的突出贡献,公司坚持把144元奖金发给他。2003年年底,他再次提出不要奖金。自2004年至今,田效同义务工作分文不取。不仅如此,为了工作,他总是悄悄地“倒贴钱”。遇到公司有事需要通知老员工,他就跑到家里一个接着一个打电话;活动中心的报刊,除了单位订阅的部分,一些深受老职工喜欢的《书法》、《焦作晚报》、《新传奇》等报刊,他自己拿出900多元订阅,放在活动中心让大家阅读。

田效同还擅长书法,凭着努力成为了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在市里举办的书法作品比赛中获奖,被多家报刊采用。职工遇到红白事需要写对联和标语时,他总有求必应,热心服务。他坚持十余年义务为公司、供电所、变电站书写春联,每年用去的大红纸多达100多张,因为写对联、书法需要的长桌家里放不下,专门花2500元钱租房子写。

笔者了解到,不计报酬的田效同并非家中富有。他有个女儿,因小儿麻痹症患有残疾,在村里靠低保过日子。家中的老房子过于破旧,也是靠着田效同老两口退休工资攒下来的钱简单翻新。女儿因为大脑囊肿压迫神经造成抽搐,需要手术治疗,是老人最大的负担。面对笔者的疑问,田师傅说,“退休工资连续10年上涨,公司领导每年来家慰问,我很知足。”

这就是田效同,让笔者心生敬意,深深折服。退休20年,忘我工作的精神头儿不减,献身电力事业的党员情怀不老。现在,他依然按时上下班,踏实地工作,继续书写与夕阳一样灿烂、一样绚丽的人生。

2.田效同每天打扫活动中心卫生

猜你喜欢
孟州市老田老伴儿
自己睡觉
孟州市
《咔嚓!老田就爱高丽丽》
环球人物(2018年19期)2018-10-17 02:51:06
小孙和小于
如此“老伴儿”
杂文月刊(2017年20期)2017-11-13 02:25:06
特殊准妈妈生产时的守护神
开镰
金山(2017年7期)2017-07-28 14:06:25
孟州市
老伴儿学艺
老同志之友(2016年8期)2016-11-14 08:33:44
一辈子的幸福在于找了个好老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