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验案4则

2014-04-01 19:20:05马银成
河北中医 2014年12期
关键词:麦门冬诸症安神

马银成

(河北省魏县中医院门诊部,河北 魏县 056800)

心悸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大多从心从肝论治[1],笔者在临床上有从肺、胃、脾、肾治疗心悸的验案[2],报道如下。

1 肺气不宣,痰湿阻滞证

例1 张某,男,52岁。2006-05-04初诊。胸闷心悸3年余。患者3年前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曾到省级医院住院治疗,效果不理想,24 h达11 678次。舌淡红,苔薄腻,脉弦细结代。予以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7 d,效不著。2006-05-11二诊,详细审其24 h动态心电图发现,夜间心动缓慢时室性期前收缩较多。同时伴有咯吐黏痰、气短症状。拍胸部X片未见慢性支气管炎。证属痰湿阻滞,肺气不宣。治则:宣肺化痰,升阳举陷,理气通脉。方用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合升陷汤加减。药物组成:紫苏子15 g,炒莱菔子15 g,芥子10 g,桔梗10 g,清半夏 10 g,当归 15 g,厚朴 15 g,前胡 10 g,黄芪 24 g,升麻 6 g,柴胡10 g,炙麻黄6 g。日1剂,文火水煎2次,取汁600 mL,分早、晚2次服用。2006-05-18三诊,患者服上方7剂,胸闷、心悸、气短、咯痰均显著减轻。守上方继服14剂,诸症消失。查24 h动态心电图示仅有室性期前收缩54次。告愈。

按:该患者室性早搏频发乃由于肺中痰浊阻滞、肺气不宣所致。肺朝百脉,肺气阻滞,则经脉运行不畅,故见胸闷、心悸、咯痰诸症。夜卧时心率缓慢,心脏潜在的异位起搏点易出现激动而出现早搏(现代医学称为慢率依赖性早搏)。提高窦性心率,早搏自然消失。采用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合升陷汤加减,方中紫苏子、炒莱菔子、芥子、桔梗、清半夏、厚朴、前胡、炙麻黄宣肺化痰、理气;黄芪、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当归活血通脉。诸药合用,共奏宣肺化痰、升阳举陷、理气通脉,提高窦性心率之效。从而使肺宣痰化,百脉畅通,心悸自除。

2 胃中温热、痰热扰心证

例2 张某,女,68岁。2012-06-12初诊。主因心悸反复发作2年余。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症状。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经多次住院输液及口服西药,病情仍反复发作。有胃病史10年。刻诊:心悸,心烦,胸闷,胃脘痛,食后胀满,嗳气,口干苦,大便干,纳呆,寐差,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滑结代。证属胃中湿热,痰热扰心。治则:清热化湿,和胃降逆。方用小陷胸汤加味。药物组成:瓜蒌 30 g,黄连 15 g,清半夏 10 g,紫苏10 g,茯苓15 g,白术 10 g,白芍药20 g,鸡内金15 g,炒麦芽 15 g,炒山楂15 g,炒神曲15 g,茵陈30 g,大黄10 g,炒枳壳15 g,厚朴 20 g,石菖蒲 10 g,郁金 15 g,丹参 30 g,黄精 30 g,琥珀(冲服)4 g,麦门冬15 g,百合10 g。日1剂,文火水煎2次,取汁600 mL,分2次空腹服用。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2012-06-19复诊,诸症减轻,舌黯红,苔薄黄腻,脉弦。守上方治疗1个月诸症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

按:《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生理上心脉之宗气由胃消化水谷精微之气所生成,由胃之大络上通于心,胃气盛则宗气旺。病理上,胃中湿热之邪,亦易循胃之大络上薰于心而见心悸、心烦或不寐等症。该患者之心悸乃胃中湿热循虚里上扰于心所致。故治疗以清热化湿、和胃降逆为法。方中小陷胸汤加茵陈、大黄清热化痰,宽胸和胃;炒枳壳、厚朴理气导滞;茯苓、白术、紫苏、焦三仙健脾化湿,消食;石菖蒲、郁金化湿安神;白芍药、麦门冬、百合、黄精养阴安神;丹参活血安神;琥珀除烦安神。全方共达清热化湿、养阴和胃、除烦安神之功。胃中湿热清则心神得安,心悸消除。

3 心脾两虚证

例3 张某,女,67岁。2010-11-06初诊。胸闷心悸4年加重1 d。患者于4年前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曾多次做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同时伴有气短、乏力、眩晕、健忘、多梦等症状,舌淡,苔薄白,脉弦细结代。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心肌供血不足。证属心脾气血两虚。治则:健脾养血,益气生脉。方用归脾汤合生脉散加减。药物组成:红参10 g,茯神24 g,炒白术10 g,黄芪24 g,当归15 g,炙甘草15 g,炒酸枣仁30 g,远志15 g,龙眼肉20 g,麦门冬15 g,五味子 10 g,黄精 30 g,石菖蒲 10 g,木香6 g,生姜 3片,大枣3枚。日1剂,文火水煎2次,取汁600 mL,分2次空腹服用。同时用黄芪注射液(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3020782)40 g+丹参注射液(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303)20 mL+10%氯化钾注射液(陕西省秦光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44214)5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西地兰注射液(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78)0.2 mg入壶,每日1次;心血通10 mL+10%氯化钾注射液5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010-11-09二诊,自述用药1 d心悸、胸闷即明显减轻。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6次/min;心肌供血不足。停用静脉输液,守上方坚持服用1个月诸症消失。2012年冬又发病1次,依此方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又一次治愈。至今未复发。

按:该患者为脾气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进一步导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而致心房纤颤、心肌供血不足的发生。故治以健脾养血,益气生脉。方中红参、茯神、炒白术、黄芪、当归、炙甘草、龙眼肉、木香、生姜、大枣益气健脾养血;炒酸枣仁、远志、黄精、石菖蒲养血安神;麦门冬、五味子养阴生脉。全方共达健脾补气、养血安神之功,故取效。

4 心肾阳虚证

例4 陈某,男,72岁。2009-01-15初诊。头晕、胸闷、心悸、气短3个月。刻诊:面色少华,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黯苔薄白,脉沉迟。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47次/min;下侧壁供血不足。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诊断:胸痹;心悸。证属心肾阳虚。治则:温肾补阳,益气生脉。方用保元汤加味。药物组成:炙黄芪30 g,红参10 g,肉桂6 g,炙甘草15 g,制附子(先煎)15 g,淫羊藿15 g,桂枝15 g,丹参30 g,麦门冬15 g,五味子10 g。日1剂,文火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2次早、晚服用。2009-01-20二诊:服上方5剂,头晕消失,胸闷、心悸、气短、畏寒肢冷等症明显减轻。上方连服30剂,诸症消失。心率70次/min。阿托品试验阴性。继用心宝丸(广东心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1843)2粒,每日3次,连服2个月。至今未复发。

按:该患者年老体衰,心肾阳虚,不能温运血脉,阴寒内生,血行瘀阻,故见眩晕心悸、形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方以炙黄芪、红参大补元气;制附子、肉桂、淫羊藿、桂枝温肾壮阳,散寒;炙甘草、麦门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脉;丹参活血化瘀;心宝丸温补心肾,益气助阳,活血通脉。诸药相合,共奏温阳补肾、散寒生脉、活血化瘀之效。从而使肾阳旺,心阳温,阴寒散,血脉通,心率升,诸症皆消。

[1] 李凤娥,王清贤.刘玉洁运用经方从肝论治心悸验案4则[J].河北中医,2013,35(2):168-169.

[2] 杨新建.河北省中医名家经验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56-457.

猜你喜欢
麦门冬诸症安神
苏东坡与门冬饮
保健与生活(2024年9期)2024-05-17 12:03:17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基层中医药(2022年7期)2022-11-17 08:25:24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 11:19:40
醒酒安神,用“五灵脂丸”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58
分清安眠药与安神药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36
孙光荣胸痹汤
杞黄补阴丸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临床研究
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0
一贯煎加味汤治疗绝经前后诸症128例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