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兰,巨 永
浅静脉留置针在产科中已广泛应用,它具有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减轻痛苦、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破坏血管壁等优点,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术后及产时镇痛,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但是如果护理不当可造成静脉炎及静脉血栓性疾病[1]。本文对我科5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产妇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组产妇500例,平均年龄26.48岁。其中剖宫产378例,使用留置针350例;阴道产平产110例,使用留置针39例;阴道产难产12例,使用留置针7例。保留时间最长6 d,最短1 d,平均留置时间3.5 d。产妇自行要求拔管8例。静脉选择:前臂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等。
1.2操作方法
1.2.1血管及留置针头的选择 对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产妇选择粗直、有弹性、血管充盈度好、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留置针型号选择的原则是:选用最短、最小型号能满足输液要求的留置针。
1.2.2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 选择静脉,用碘伏消毒皮肤,消毒范围>8 cm。先将套管针与输液器连接好,排尽空气,扎止血带,穿刺部位再次消毒。操作者右手持针柄与皮肤成15°~30°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针芯退出0.5 cm,连针带管送入血管内。打开调节器,观察液体点滴是否通畅,注射局部有无肿胀。撤出针芯,用无菌透明敷贴紧贴皮肤固定好,并注明留置针的日期和时间。
1.2.3浅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方法 输液完毕后,对需要诱发宫缩的产妇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技术。我科选择的封管液是10~100 IU/ml浓度的肝素钠稀释液,每次2~5 ml。有出血倾向者,用0.9%氯化钠溶液2~5 ml封管。操作者把针头往外边退出边注液体,推注5~6 ml,当余0.5~1 ml即全部拔出针头,同时用左手卡住小夹子,确保留置管内全是封管液[2]。
发生静脉炎15例,依据美国静脉学会制定的标准[3]:其中I级静脉炎者为8例,II级静脉炎者为7例。
3.1做好宣教 对需要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产妇应做好健康宣教,向其讲解相关知识,并将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不良反应及使用留置针的好处告知产妇及家属,取得她们的配合,并告知使用留置针后应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注意穿刺部位保持干燥、清洁。
3.2合理选择静脉 常选择上臂内侧的血管,因其比较粗、直且富有弹性,更便于固定。尽量不在下肢留置,严禁在瘫痪的肢体穿刺。
3.3规范操作,加强巡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留置针及输液过程的管理,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反应,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4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 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浓度要适宜,且输注的速度要均匀而缓慢,因药物浓度过高或输液速度过快都易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输入非生理pH值药物时,适当加入缓冲剂。
3.5发生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一旦确定发生静脉炎应该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注意休息,根据情况局部进行处理:(1)给于超短波理疗2次/d。(2)给予25%硫酸镁湿敷2次/d,30 min/次。Mg2+能够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的反应性,使血管扩张。注意硫酸镁纱布需无菌新鲜配制,并避开穿刺点。湿敷忌直接接触针眼,避免溶液经皮肤侵入针眼造成局部刺激。(3)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4)云南白药外敷,云南白药外敷可活血、消肿、止痛、通经化瘀,用酒精或醋调制,可增加药物渗透性。该药具有抗凝血,抗血栓作用,可阻止损伤部位血凝和血栓形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促进肿胀消散而达到治疗目的。(5)如合并全身感染,用抗生素治疗。(6)如静脉炎达到Ⅳ级使用溃疡贴效果也很好。
3.6护理消毒 在护理时注意双手要消毒,严格常规操作,留置针针眼周围皮肤应每天用碘伏、乙醇消毒后再用无菌敷贴覆盖,保持局部干燥,每次输液结束后用肝素钠稀释生理盐水作正压封管,防止化学性静脉炎和血栓形成。
3.7正确掌握留置时间 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加,我科推广在固定留置针时,可将留置针的日期注明在敷贴上,以便正确掌握留置时间,最佳留置时间为3~5 d,5 d后必须拔除留置针,采用此方法大大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
总之,在护理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增强责任心,保证静脉留置针的安全使用,减轻产妇的痛苦。
【 参 考 文 献 】
[1] 肖清月,罗艳琳,张金英.妇产科手术病人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J].工企医刊,2012,4(25):7-8.
[2] 陈 辉,陈小秋,郑君玲,等.静脉留置针在产科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9,5(5):43-44.
[3] 丁红美.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安徽医药,2010,14(11):1367-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