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指标、模式与展望

2014-04-01 12:32詹春燕李曼娜
关键词:可持续性指标体系孔子

詹春燕,李曼娜

(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510631)

一、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

从2004年11月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成立到现在,孔子学院已经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场所,更成为推动汉语国际事业发展的主动力。据国家汉办官方网站(http://www.hanban. edu. 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 htm)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40 所孔子学院和646 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 个国家(地区),这充分显示了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需要日益上升,但面对此“孔子学院热”,我们也需要冷静思考。与传统“引进来”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不同,孔子学院强调:“走出国境,走出汉语背景,告别完全汉语母语师资格局,在海外搭建汉语教学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汉语输出,最大限度地满足海外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真正实现对外汉语教学向汉语国际推广的转型。”①蔡慧清:《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动因探析》,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 期。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各地的孔子学院一方面组织汉语教学,另一方面推进汉文化传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孔子学院发展模式。然而,非营利性的理念、以非学历为主的教育和学员多元化的需要让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存在着不少挑战,问题层出不穷,如果只是一味地注重数量而忽略了其质量,孔子学院可以说很难走向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汉语国际推广是一项长远的事业,不能只注重眼前的成绩,而应该把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作为评估的重点。

以往,孔子学院一直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的监测和评估体系,难以发现和预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现有的发展模式也日益无法满足有效传播汉语和文化的需要。寻求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是当前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重中之重,急需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寻找阻碍其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以便让孔子学院在今后的发展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基于此,本文拟在探索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评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孔子学院发展中的问题,寻求其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对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

二、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评估

(一)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评估的意义和原则

1.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评估的意义

评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评价和估量。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估,可以说就是对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国际教育机构进行可持续性评价和估量的过程。目前对于孔子学院的评估来说,最为权威的当属孔子学院总部推出的《孔子学院自我评估办法》(以下简称《自我评估办法》)。通过这个评估办法可以大致了解到各国孔子学院的办学情况,但其缺乏分值体系,难以达到全面评估的效果。也有部分学者对从不同角度对孔子学院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但总体看来,关于孔子学院评估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少,且缺乏明晰的评估标准。

所以,我们希望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估去发现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对孔子学院的宏观调控,促使孔子学院因地制宜,在办学现状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和优化,以便为实现孔子学院的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提供参考。

2.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评估的原则

结合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与前述评估的意义,我们认为,孔子学院评估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的原则

孔子学院总部的政策和理念应该贯穿于评估过程的始终,充分发挥其宏观的导向性作用。同时,孔子学院的评估应注重激励性的引导,以鼓励各孔子学院在坚持汉语教学的基础上,努力拓宽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提升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以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2)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遵循评估的基本原则与客观规律,力求全面反映孔子学院的状况,预估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无论是在指标体系的制定,还是正式实施评估的阶段,都要处理好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只有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评估,才能更为全面、科学、高效地进行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评估。

(3)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

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均致力于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众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存在普遍的共性。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历史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各地孔子学院在发展中往往因地制宜,呈现出各自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孔子学院评估不可能按照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可持续性发展评估应兼顾共性和个性,进行多元化的评估。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从定性评估的角度出发,定量指标有利于全面评估孔子学院的共同特征,反映整体的办学情况;从定量评估的角度出发,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评估需要用数据说明问题,以客观反映办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状况。因此,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估应该遵循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原则。

(5)简明与重点突出的原则

评估的内容和过程不能过于繁琐,应尽可能地突出其简明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评估的项目不能过细,更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二)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评估的设计依据和指标体系

1.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评估的设计依据

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仅仅关系到评估的结果,更关系到孔子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以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的理念为基础,因为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的效度与信度”①张继平、余丹丹:《试论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合理性》,载《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4 期。。所以,笔者认为,设计应该重点依据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按照章法设计。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遵循《孔子学院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的主要原则和规定,以《章程》为设计的首要依据。同时,上文提及的《自我评估办法》也是我们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依据。

其二,依据相关评估体系设计。孔子学院也是教育教学机构,因此高等学校、国际语言推广机构以及经营性语言培训机构等评估体系对其指标体系的设计均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此外,前人对孔子学院评估的研究对指标体系的设计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

孔子学院的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并不是为了简单地得出一个分数,而是要重于在评估中发现和预见问题,并及时地对其加以解决,以实现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吴应辉说,在孔子学院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中,应充分注意选取那些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性的关键绩效评估要素,②吴应辉:《孔子学院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载《教育研究》2011年第8 期。这是很有道理的。此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孔子学院是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它与一般的教育机构存在共性,但更具个性。综上,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在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制定出全面、科学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认为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围绕“思路、运营、教学、项目、影响、奖惩”这六个核心要素,把它们设为一级指标,然后逐级展开,下设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以构建出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

三、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孔子学院的建立可以说在短时间内就遍布了世界各地,数量的成就确实斐然,然而,在确保孔子学院数量发展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对其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估,以便对其发展的质量进行了解、控制和完善。通过孔子学院可持续性的发展评估,可以发现和预见孔子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对着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遵循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结合现有理论和经验,探索出有利于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模式。

(一)设立模式

《孔子学院项目》中介绍,孔子学院的设立模式可以采用“总部直接投资、总部与国外机构合作、总部授权特许经营三种形式设立”。总部直接投资指孔子学院总部单独在国外进行投资设立孔子学院;总部授权特许经营则指通过特许经营合同的模式,孔子学院将其所拥有的孔子学院品牌、汉语教学方式以及孔子学院经营模式等特许权授予特许者设立孔子学院。这两种设立模式虽然简单,但是却存在资源缺乏、风险过于集中等弊端。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最好是以中外合作的设立模式为主。即总部对孔子学院进行指导,各地孔子学院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国外的合作机构能够因地制宜,与总部按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投资,分担风险成本并实现资源共享。

周志刚、乔章凤从孔子学院的办学主体出发,把孔子学院的办学模式归为四类:“中外高等学校合作办学模式、中外高校联合跨国公司合作办学模式、外国政府与中国高校合作办学模式、外国社团和中国高校合作办学模式。”①周志刚、乔章凤:《海外孔子学院合作办学模式探析》,载《江苏高教》2008年第5 期。吴应辉从孔子学院资金来源出发,把孔子学院经营模式归为三类:“汉办项目型、产业经营型、基金募集型。”②吴应辉:《孔子学院经营模式类型与可持续发展》,载《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2 期。

以上无论是哪一种设立模式,实践结果都证明:单纯依靠中方或外方设立的孔子学院似乎都难以长期生存。只有中外强强联合,以中方为主力,以外方为助力,才能实现长期的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孔子学院章程》中关于孔子学院合作办学模式的规定正处于过渡阶段,孔子学院总部应依据具体的模式特点,制定相对具体的细则和规范。

孔子学院章程中规定了孔子学院的申办和设置条件,但是对中方这一合作方,特别是国内的高校并没有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合作办学不仅要对那些具备办学资质的外方和中方机构进行严格地考察,而且应该做好提前的评估,才能让孔子学院的发展在质量上取胜,以树立起海外孔子学院的品牌效应。

此外,孔子学院总部对海外的孔子学院起到一个调控和引导的作用,但是总部只是一个领导机构,上述的孔子学院分院还需要一个办学的示范点。孔子学院示范点并非一座虚拟的学院,而应该是一个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机构,它可以采取单独设立的模式,也可以通过分院的竞争加以选拔。可以说,加快设立孔子学院示范点,优化各地的孔子学院,是稳步推进孔子学院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二)管理模式

孔子学院总部于2007年4月9日在北京成立,它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政府组织,拥有孔子学院名称、标志、品牌的管理权,负责监督、指导、评估孔子学院的运行。在孔子学院总部的统一管理下,每个孔子学院内部管理模式则是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是孔子学院的决策机构,院长则负责孔子学院的日常运营和管理。

表面上看来,孔子学院自上而下的管理有条不紊,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是有些难以展开的工作。在理论上,总部对各孔子学院实行统一管理的模式,但实际上除了总部可以统一制作牌匾以外,很难体现更多的统一性,因为目前各国的孔子学院还是比较松散的合作体,任何一个合作方都没有绝对的支配权利。如果要实现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改变各合作方松散的管理,最好整合为一方主导的合作管理模式。一方面,要以孔子学院总部为合作的主导方,对管理具有绝对的主导权,以致力于建立、实施科学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究;另一方面,在坚持办学宗旨的前提下,总部在制定规范和实行管理的过程中,务必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以各合作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求同存异、互惠互利的合作管理模式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促进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运营模式

当前,孔子学院总部为每所初设立的孔子学院提供5 到10 万美元的启动经费,并且提供教学设备、师资、培训、奖学金和教材等多种资源。外方的机构一般提供场所和设备,配备相关的行政人员,并提供相关费用。孔子学院的运营经费和年度项目经费由中外双方共同承担,最终往往是通过孔子学院项目的实施和授课的收入实现自负盈亏。可见,孔子学院的经营一般依靠的是总部的支持和外来资金的捐赠和赞助,这种生存和发展依赖应该说只能是权宜之计,将来是难以为继的,中外双方应合作探索,提高孔子学院的“造血功能”,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干事许琳曾提出:“孔子学院必须走产业化之路。”她认为,语言本身是一种产品,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过程中必须以市场的方式来运行。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看,总部确实不应该把海外的孔子学院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全部包下来。放眼世界,其他国家的语言推广机构也有类似的做法,如“法国联盟”、“歌德”学校等。①张帆、王红梅:《文化的力量:德国歌德学院的历史和启发》,载《比较高等教育》2006年第8 期。孔子学院的发展应该淡化政治色彩,通过对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整合,降低经营的成本,实现产业化的经营。目前小部分孔子学院已经采取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比如收取学费、开展外国人的汉语考试、举办文化活动和推广中国文化产品等方式,实现了自我盈利。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民间的力量可以充当拓展市场化道路的主力军,民办教育机构在市场运营上具备独特的经验,如果国家能够设立门槛并将其纳入汉语推广的体系之中,既能够减轻财政负担,又能够更快地探索出成熟有效的市场运作模式。

当然,也有部分学者提出,需考虑“孔子学院的市场运作和市场机制的范围和限度”②张西平:《简论孔子学院的软实力功能》,载《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 期。。对此,《孔子学院章程》已经明确提出,孔子学院是“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并不是为了经济收益而存在的利益共同体。只要不把盈余当作利润分配到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就不会违背孔子学院为非营利教育机构的规定。当然,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不应该成为孔子学院未来发展的单一模式。

综上观点,我们认为,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孔子学院应该寻求总部支持、社会捐助和产业化发展这三者有机结合的经营发展模式,这样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四)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我们无法面面俱到。在此我们着重探讨教师、教材和教法这三个影响孔子学院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期从大体上探索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1.教师方面

“汉语热”席卷全球以来,生源剧增与师资力量匮乏一直是孔子学院发展的瓶颈所在。国家汉办每年派大量的公派教师和志愿者前往海外从事汉语国际推广的工作,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师资的缺口。近年来,教师和志愿者的数量有所上升,但是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存在汉语知识薄弱、教学方法单一、难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等问题。为此,我们认为,汉办应严格把控外派教师的标准,岗前培训应该结合定期化的长期培训。此外,大部分教师和志愿者的工作时间有限,当他们刚了解孔子学院的教学情况时,服务期限也往往接近尾声。并且不少志愿者工作不稳定,回国后往往需要面临重找工作的难题,所以难以招聘优秀和稳定的志愿者队伍。这些都很不利于孔子学院的长期发展。

因此,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提高志愿从事海外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的福利待遇,对于那些在国外从事汉语教学一定年限后回国的人员,要有相关的保障性政策措施,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国内,可以建立专门的汉语培训学校或者积极扶持私立学校,鼓励留学生进入这些学校学习,这样既可以减轻高校的留学生教学工作,也能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多提供一些就业选择。

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孔子学院所在国的本土化汉语师资,应该成为解决未来当地汉语教师短缺的主要措施。当地的本土汉语教师不仅比较熟悉和了解当地的学生情况,而且能快速适应当地的教学环境和文化环境,他们是实现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稳固发展的关键。为此,孔子学院要努力实现国内外教学人才的双向流动,一方面把国内优秀的教师输送到国外,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国外的教师来华进修和培训,以确保中外教师的质量和数量。

2.教材方面

海外对外汉语教材一直是困扰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的另一个瓶颈。目前,所用的教材部分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出版的,部分是由中国的大学编辑和出版的。从表面上看,其数量、种类之多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正是这一种假象让教材成为影响孔子学院教学质量和形象的最大问题。以中国为语言和社会背景编写的海外教材,不仅无法和所在国的学习习惯和教学传统相吻合,而且忽视了跨文化的禁忌和隔阂。另外,近年来,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被部分国家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其教学对象也逐步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但是,现阶段大部分教材面对的主体是成人,针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出版的教材还比较少,这严重影响了孔子学院教学的多元化。

综上,我们认为,海外教材并不能简单地在国内编好然后翻译成相应国的语种,而应该真正注意量体裁衣,因国、因地、因人、因需求而异。所以中外应该尽快合作开发教材,合作编写教学大纲,合作共建资料库,相关的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应该以大纲为母本,以资料库为素材,因地制宜地编写适用于特定国家的本土化教材。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调研了解学生的需要,并将汉语与学习者的母语进行对比,调整教材的重难点和内容,使得书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风俗都适用于学习者。同时,也要开发多元化的教材以拓宽孔子学院的发展道路。

3.教学方法方面

外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对于当地的学习者情况以及当地的风俗文化往往不够了解,中国传统“填鸭式”的教育也很难符合外国学生的需求。所以,绝对不可以照搬国内的教学方法。对于孔子学院的学生,我们认为,一方面,相关的教师应该整合教学资源,努力探索符合当地教学实际的教学法;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第二语言教学的经验,以满足不同学习群体的需求。“文化是核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因此语言与文化学习结合效果显著。”①汤彩凤:《海外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重庆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确实,通过丰富的体验性活动,让外国学习者在和谐的师生互动中了解中国的文化、感受汉语环境,更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另外,目前的孔子学院主要以面授和纸质教材为主,未来的教学方法要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的转变。2006年5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办了全球第一家专门从事网络汉语教学的孔子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它也是全球第一家开设网络高中汉语课程的教学机构。同时,为满足各国汉语爱好者的学习需求,国家汉办还开通了广播孔子学院、黄河电视孔子学院和网络孔子学院,充分利用电子网络媒介,为各国学习者提供多层次的在线课程,大大地拓展和利用了教学资源。将来如果条件允许,总部和各国孔子学院完全可以建立更大规模的孔子学院网络教育系统,让世界各地的学习者依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系统中的文字、视频和音频等资源学习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等,还可以通过网络考试让学习者获得学习证书或者学位。同时,也可以通过其进行师资认证和培训。这些不仅能极大地节约孔子学院办学的经费,还能吸引更多的汉语学习者,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综合水平。

当然,前文所说的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的各种模式还需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和修正。各地的孔子学院不宜随便照搬,而应该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以针对不同的国别和国情需要,寻求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汉语国际化推广的大潮流中,充分发挥各国孔子学院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其可持续性的长久稳固的发展。

四、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展望

当前,汉语走向世界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我们也应该适时地停下匆匆的脚步,审视孔子学院数量急剧增长的背后正面临着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我们认为,孔子学院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应该主要体现在质量上,汉语国际推广是一项长久的事业,我们在积极从事汉语国际推广的同时,更是在向世界人民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面对着全球“孔子学院热”,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其评估体系,针对已经发现和可预见的问题,制定中长期的科学发展规划,不断地整合各方的资源和力量,提升孔子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孔子学院的发展道路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只有在探索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依托特色打造出品牌,寻求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才能稳步推进孔子学院的全球布局,并最终实现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指标体系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一带一路”战略的可持续性研究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