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雁,张春玲
(河北金融学院 图书馆,河北 保定 071051)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推进,社会各行各业在飞速发展。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信息闭塞、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等信息贫困现象,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信息贫困现象严重。如果不尽快消除信息贫困,将不利于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深入研究农村信息贫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是解决我省农村信息脱贫的关键。
农民信息意识问题是农村信息贫困问题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对我省农民的信息意识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初中文化水平占49%,高中文化水平占23%,小学文化水平占24%,中专以上占4%,由此看出现有农民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有些近似文盲。这决定了农民信息素质相对较低。调研数据还显示,21%的农民认为信息对他们发家致富有较大的影响,33%的农民表示对信息没有什么需求,14%的农民对信息有需求。但还有46%的农民缺乏基本的信息意识,认为信息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或“不确定”,这表明大多数农民信息意识薄弱,没有信息需求。
在对农民信息能力的问卷调查中,调研数据显示,67%的农村家庭没有购买电脑,70%的农民没有利用过与自己最为密切的农业信息网站,66%的农民的种植和养殖生产没有计划,随大流。这些数据表明农民普遍缺乏主动获取信息、接受信息、转化信息的意识;农民获取有用信息和转化信息的能力较弱。
农村信息管理体制问题是农村信息贫困的核心问题。目前,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多头并进、多措并举的局面,使得农业信息在农村遍地开花的同时,也埋下了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隐患。各部门农业信息资源缺乏科学整合,高效管理,从而阻碍了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针对现有的农村信息管理体制上的诸多弊端,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建立高效便捷的农村信息整合平台,科学统筹信息发布,确保农村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
(一)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
农村信息化工作是一项涉面广、牵扯部门多的综合工作,需要多方配合,统一部署,但是平行管理体制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彼此扯皮,不能保证农村信息化工作持续稳定进行。因此必须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科学统筹。各级政府应将农村信息化工作内容作为各涉农部门年终工作考核的一部分,加以量化考核,从而确保信息脱贫工作日常化,制度化。
(二)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着手建立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组织,在县级建立专门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县长为小组组长,各涉农部门为小组成员,制定相关政策,科学统筹,明确分工,组织协调。在乡镇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站,接收县级农信小组的政策指导,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接收农业信息,并及时发布到各村信息服务点。乡镇信息服务站要整合各村信息服务点的反馈信息上传至县级农信建设小组,从而起到农业信息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村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点,将上级发布的农业信息传递到各家各户,并引导各家各户利用现有农业信息进行农业生产。
农村信息化人才问题是农村信息贫困问题的重要问题。通过调研走访各地涉农部门,发现从事农村信息化的工作人员匮乏,有的乡镇是由农技人员兼职。农村信息工作人员的年龄层次偏大,学历层次偏低。农村信息化缺少专业人才的支持,导致信息传播渠道不畅,信息量小,传递过慢,时效性差。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针对现有农村信息化综合人才的匮乏问题,加强基层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是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首先,广泛招收各类专业人才。针对农业信息化工作涉及学科广泛的特点,招收各专业人才加入农村信息化建设队伍。其次,对现有队伍进行严格培训,提升队伍业务素质。按照缺哪补哪的培训原则进行培训,提高农村信息化队伍整体素质。最后对农民进行信息普及培训。培养农民的信息搜集意识,培训农民信息分析、信息转化能力。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问题是导致农村信息贫困的最基本问题,是影响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当前部分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覆盖面低,利用率不高。绝大多数农民仍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统的传播途径获取信息,这些传统的传播途径无法主动向农民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我国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互联网的优势不能真正发挥出来。山区农村手机信号较弱或间歇性中断,接入互联网的网速也相对较慢。针对农村信息贫困的这个关键问题,我们应该大力充实农村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实现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无线移动网络、卫星无线通信网络和电话网络的进村入户,彻底杜绝信息“最后一公里”的怪圈现象的发生。
(一)与通信企业联手,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国家“三农”优惠政策,联合家电企业和通信企业向农村地区覆盖各种网络,让农民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取农业信息。通信企业要结合地方特色,主动出击,建设农村信息化品牌,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化的平台作用。
(二)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农村信息化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这也是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但是由于各级政府财力紧张,专门支持农村信息化的资金难以一步到位,严重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因此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注入。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建立以社会投入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灵活的融资体制,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同时,给予资金投入企业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实行国家补贴,激发农民信息需求
为激发农民的信息需求,提升农民利用信息的意识,国家应在网络宽带方面给予适当补贴。政府部门有必要按照“家电下乡”的模式启动“网络下乡”活动,将其纳入专门的政策范围进行通盘考虑。鉴于我国农村市场相对薄弱的购买力,建议国家对使用宽带上网的农户、农民合作组织以及乡村信息服务站点进行信息补贴,以此激发农民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需求。
农村信息技术问题是农村信息贫困的关键问题。目前,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一方面信息技术欠缺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阻碍了农民获取或发布信息。另一方面统一的涉农信息发布平台的缺失,降低了农民利用信息的效率。
(一)研制开发农村信息服务软件,科学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因此,各级涉农部门在重视农业信息服务软件开发的同时,还要做好科学高效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工作。
涉农部门要积极与农业科研机构和数据库软件开发商合作,研发一些功能完备、使用便捷、维护简便的信息系统及终端产品,让农民在一个网络界面就能熟知各种信息,最终实现信息脱贫。
(二)组织各种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
要按计划,分层次开展适合广大农村和农民需要的培训活动。针对各级别不同权限信息人员开展培训,加强信息服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培训。
[1]陈响申.贫困农村信息贫困的原因及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7):181-183.
[2]黄体杨,杨勇.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综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9):33-37.
[3]杨文祥.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2-63.
[4]王余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问卷调查数据[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2):31-32.
[5]王雅坤,成全.信息检索相关性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J].图书与情报,2012(1):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