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芹
(河北大学 国际合作处,河北 保定 071002)
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如宁波的诺丁汉大学;二是高校内部非法人设置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三是高起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即在学科、专业和课程层面上的中外合作[1]。其中第三种类型,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地方高校中出现的主要形式,并且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9月,经教育部审批举办的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884个。尤其是那些致力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地方高校,都把这种办学类型作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高水平”内涵的重要举措。以河北省为例,仅2012年,就有河北大学等6所高校的7个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本文所说中外合作办学就是特指此种类型。
所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外大学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办学项目在培养方式上,一般采取“2+2”“3+1”等多种模式。学生毕业时,除获得国内相关高校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外,还可获得国外合作高校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或者其承认的学分[2]。中外合作办学在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中外合作办学实质上是以让渡我国部分教育服务市场来换取优质国外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在学科、专业和课程层面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还处于教育输入国的地位,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中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配置方式方面的差距,在地方性大学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成为我国地方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目的。目前,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经验,已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不可回避的路径选择。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可以使这类高校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所谓优质教育资源,是指在国际上有特色或已有成功办学经验的学科和专业,是具有先进水平和领先优势的课程、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制度、考评方法、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所谓“优质”,不仅指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还可以是国外院校的特色专业与优质课程,以及与之相关的高水平师资。相对于国家重点院校,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最直接的障碍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普遍匮乏,亟待通过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实现教育资源总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整体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高水平大学在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方面,有更加迫切的需求。
引进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是实现与国内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众所周知,在决定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性资源中,我国最具潜力的是人力资源,而最弱的是知识资源。由于人力资源决定着知识资源的拥有量,因此发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提升人力资源的质与量,是国家的战略重点。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在大众化初期,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国民教育体系,借助国外资源,配置优化国内资源,中外合作办学就是一个新途径。通过与境外教育发达国家开展教学与科研合作,借助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办学经验,开发国内的人力资源,培养具有涉外知识,能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具有跨文化能力和素质的外向型复合人才。另外,中外合作办学还是引进国外智力的新途径。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大力引进国外智力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也是我国实施人才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优质教育资源是一个相对概念,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时有四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要注意优质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所谓“优质”,不仅指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还可以是国外的特色专业与优质课程。即便是一所国外一般大学,只要它的某个或某几个学科或专业以及某些课程有特色、有影响,就可以作为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第二,要注意优质教育资源的实用性。地方高水平大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是“为我所用”,因此引进的教育资源必须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这里,实用性就体现在鲜明特色上。第三,要注意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补性,或者称“可匹配性”。引进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应当与中方合作学校的学科、专业相匹配,要充分考虑中方学校的办学实力、水平和特色,使双方资源可以有效匹配、优势互补。第四,要注意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关键是消化吸收、利用创新,真正将引进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能力,最终是提高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使我国教育事业真正实现优先、优质发展。
由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应对激烈竞争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同样也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扩大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国际知名度,提升其国际化水平。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是多元化的、分层次的。有国家重点大学,也有地方和区域高水平大学;有注重培养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人才的学术型大学,也有注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大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不仅国家一流重点院校(主要是985、211类院校)需要通过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跻身世界一流高校行列,而且数量众多的地方院校同样需要通过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在培养数以千万计应用型、区域性、地方特需类人才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其实欧美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其先进性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应用性、区域性和地方特色上。所以我国地方院校通过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何谓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高等教育面向全世界,以传播知识、促进交流为精神,以高等教育具体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尊重为核心,创新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体制,促进本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为最终目的。
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办学理念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过程和手段,因此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的设计上要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突出办学的国际化视野,着眼提高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外向型与内向型、国际化与民族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从而创建高水平、有特色的地方高校。第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内容等子系统的国际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第三,教师队伍国际化。地方高校要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和精通的业务能力,而且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具有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掌握前沿的研究技术和研究水平。这就要求地方高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一方面尽可能为教师提供“走出去”参加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同时实施“引进来”战略,招聘一批国外专家学者,提升学校的师资水平。第四,学术研究国际化。地方高校在学术研究上要积极支持教师、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会议等项目;要积极组织、策划、举办国际性的学术论坛和竞赛活动,吸引境外师生积极参与,从而提升自身水平的提高;要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鼓励师生进行科学研究。要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地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著名企业的合作,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地方高水平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所谓国际化人才,应有三方面的特质。首先,要有国际视野。当今世界处于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各种矛盾纷繁复杂,利益冲突瞬息万变。这就要求地方高水平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世界的视角、宽阔的视野、敏锐的眼光和把控全局的能力。其次,要有国际理解。国际理解的前提是国际思维,其中竞争与合作的思维、优势互补与利益共享的思维、相互依存与共同发展的思维等,都是国际思维应有的模式。第三,要有国际化手段。要掌握较多的国际知识,能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划,擅长国际沟通,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
地方高水平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促使学校树立新的质量观,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何谓新的质量观?《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3]。
树立新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观,首先应着眼于现实。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过去传统的、单纯的知识教育,在今天已经不适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新的发展的要求。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人们所重视的是学术型人才;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市场需求量大的是职业型人才。国家鼓励在国内急需的学科专业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外向型、复合型和实用性人才。因此,应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思想中解放出来,转变传统的教育质量观。
树立新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观,还必须明确教育质量的主体。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质量观必须从学生的学习活动出发,立足学生能力的生成,关照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而高水平国际化人才最重要的标准是创新,让学生有创新意识、问题意识,比什么都重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认知、情感等个性方面得到发展,这也是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观的应有之义[4]。
地方高水平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除了树立新的质量观外,还必须建立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批准入机制。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应从源头抓起,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管理,确保引入国外真正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境外教育机构与国内具备良好资质和办学条件的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其中审批准机入机制的建立是关键环节,应严把“入口关”。地方高水平大学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要完善地方项目审批的领导体制和机制,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申报项目主动把关的机制建设。第二,分类监管机制。根据中外合作办学多元化的特点,确立分类管理的思路。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合作办学中要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办出特色。要充分考虑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衡量标准与选择的相对性。此外,对不同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科专业,质量保障的着力点也应有所不同。比如,理工科专业的原理和法则世界通用,不会因跨越国界而改变,但对于教学设备尤其是实验室的要求更高,所以在质量建设的过程中,也应予以重点把握。而人文社会科学则不同,由于涉及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在引进时则应更为慎重。因此,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保证质量建设的重要方面。第三,评估认证机制。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要从实质上发挥对质量建设的推动作用,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评、评什么、谁来评的问题。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可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中介评价制度,使评价主体进一步向多元化、中介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使质量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得到有力保障[5]。
从深化改革的角度分析,地方高水平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还应发挥“鲶鱼效应”,增强教育教学改革的活力和动力。
挪威人喜欢吃活的沙丁鱼,为此渔民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入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就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就解决了沙丁鱼因缺氧而死亡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其实质是建立一种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增强教育教学改革的活力,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利用外部因素促进和推动内部改革,可以获取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6]。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不论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淡薄,一味地追求稳定,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和热情。显然,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就是引进“鲶鱼”。通过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让境外的教育资源与国内高水平大学在平等环境下良性竞争、互为补充,有利于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有利于提升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国际实力[7]。
要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发挥好“鲶鱼效应”,关键环节在于要处理好自身和引进的两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现代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首先要发挥两种教育资源各自的比较优势,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在于地方性和区域特色,引进教育资源的优势在于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办学经验。要创造一种使两种教育资源既竞争又互补的氛围。既让国内原有教育资源“沙丁鱼”活跃起来,积极投身竞争潮流,以改变原有安于现状、封闭自守和一潭死水的状况;同时又要让引进的“鲶鱼”有充分展示才能和发挥作用的机会,因为鲶鱼效应对于“鲶鱼”来说,最根本的在于自我实现。
地方高水平大学要想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发挥好“鲶鱼效应”,关键在于深化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深化自身的改革。如果说引进“鲶鱼”是外部因素,目的还是通过这种外部因素“激活”“沙丁鱼”的改革热情,引发内部因素的变化。因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外因结合才能推动整体改革见成效。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EB/OL][2010-12-10]http://www.moe.gov./publicfiles/businss/mone/s3610/201012/112734.html.
[2]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12-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1667143.htm.
[4]林金辉,傅国华.中外合作办学与高水平大学建设[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19,255,369.
[5]杨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初探[J].教育评论,2004(7):33-35.
[6]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208,101.
[7]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教研究,2000(1):25-26.